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送完了礼,李牧才开始说正事,“对了,张指挥使,有件小事想拜托你帮着查一查。”

    “哎呀,李公子您太客气了,有事直说,包在我张明身上!”这收了礼的人就是爽快。

    李牧于是说道:“我李家在南城开了个绸缎庄,想来是抢了勋贵们的生意,大事小事不断,争来斗去的对谁都不好,所以想着和解。但一时间不知是哪家在背后主事,还请张指挥使帮着查一下。”

    “哦,原来是这样啊。李公子在这里稍作休息,我去去就来。”张明说完就离开这里去询问他的手下。

    大约一刻钟左右,张明回来了,说道:“李公子,都查清楚了,绸缎生意是武定侯府在打理。现在武定侯镇守两广,家中大小事务全都由少侯爷郭益负责。你去找他,应该能管事。”

    知道了正主,李牧就告辞离开了。

    在李牧走了之后,张明就迫不及待的将锦衣卫所有主要人员都叫到一起开会,然后开始分地。

    锦衣卫现在都在念李牧的好,托他的福,锦衣卫不仅涨了工资,还有了新的办公衙门扇门,如今更是能有地皮盖大院子住。

    回到家后,李牧给朱厚照写了封信,讲了一堆京城最近发生的事,里面掺杂着他给锦衣卫送地的事情。对于李牧来说,这种事情必须讲清楚。省得以后被人抓住把柄找麻烦。

    武定侯府。

    郭益在家里收到了李东阳府上送来的请帖,李牧邀他在镇国将军府北面三里地的茶馆里见面。

    前去送请帖的,是赵得助,他亲手将请帖递给了郭益。

    郭益看完请帖后,笑着说道:“这李家不愧是书香门第,李牧的字还真不赖。回去告诉你家小少爷,明日不见不散。”

    起初,郭益一听李东阳府上来送请帖,就知道是那边想和解。他原本不想就此休战,还想再折腾一下,让李家彻底死了插足绸缎生意的心。但是当看完请帖后,改了主意。

    首先是这个见面的地点很有意思,隔着三里地也要扯上镇国将军府,摆明了是在说李家跟皇帝关系密切。其次,从李牧的字里面,他仿佛看到了李牧以后在官场上的作为。有皇帝的信赖,再加上这真才实学,何愁没个好前程。

    做人要往长远了看,他郭益恰好就这样。现在损一点勋贵们的收益没什么,反正武定侯府本来拿的就不多。只要李家以后在朝堂上得势,武定侯府说不定也能跟着沾点光。

    勋贵要领了实职才能有权,不然光一个爵位摆着,别人敬你却不会怕你。

    第二天上午,郭益刚到那条街的街口,就看见十几名锦衣卫把守在那里。

    “敢问是武定侯府的少侯爷吗”

    郭益回答道:“正是。”

    “李公子吩咐过,一个时辰内除了您跟您的随从,其余人等一律不准进这条街。”

    “哦,辛苦了。”

    郭益说完后就带着随从来到了茶馆前,然后他让随从守在了外面。

    茶馆里的多余桌椅板凳全都撤掉了,就剩一张桌子。李牧正在那里慢悠悠的泡茶。

    郭益并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他泡完茶。

    泡完茶后,李牧倒了两杯,“少侯爷,坐吧。”

    郭益没有客气,直接坐在李牧的对面,“看来李公子对这茶道研究颇深呐。”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都说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以我特意请少侯爷来喝茶。”李牧云淡风轻的回答到,其实这泡茶的本事是他昨晚刚跟张婉秋学的。

    随后李牧伸手示意郭益品茶。

    郭益那可是真的会茶道。他端起茶碗,很是优雅的品了一口,然后就品出了李牧的茶火候差得远,“李公子当真是泡得一壶好茶!不知今日约郭某出来何事”

    李牧说道:“听闻少侯爷是个极有雅趣的人,李牧早就想着交这种朋友。所幸少侯爷还看得起我,来这里与我相会。”

    郭益笑着说:“李公子,你可一点也不雅趣啊,都请来锦衣卫帮忙净街。幸好锦衣卫不将我这少侯爷也拦在外面,不然你我今日就不会坐在这里,喝茶聊那千秋大业。”

    李牧知道,郭益的潜台词是:别用锦衣卫来压人,武定候府不怕锦衣卫。

    李牧叹了口气说道:“唉,少侯爷有所不知啊,最近我李家频频遭人下黑手,南城的绸缎庄都一个多月没好好做生意了,前日还被贼人光顾,丢了一大批绸缎。我要再不将锦衣卫的兄弟们喊过来护着,说不定也着了贼人的道。”




第107章 北方商会
    郭益摇了摇头,说道:“说来也巧,我们侯府的铺子也有几家被盗,损失也不小。我现在都急的焦头烂额,不知该怎么填上这个大窟窿。”

    李牧心想,这小子为人精明,还真是不见兔子兔撒鹰,看来得好好敲打他一下。

    “去我家铺子里偷东西的,是秋名山三盗贼,就是去年劫了建平伯府的那三个,而且还很猖狂的留下了名号。我先前曾经在南城捡到过他们用纸团包着的银子,那张纸我一直留着,上面的印戳,跟留在我家铺子里的一样。少侯爷你过过眼,看看是否跟你那铺子里留下的一致”李牧说着就拿出一张对折的纸,递给了郭益。

    这张纸只是对折过,除了中间那道折痕,再无其余痕迹。他瞧着这纸张分明是今年新做的,绝不可能是去年曾经包银子的纸。

    郭益不知道李牧什么意思,这里面一定有猫腻,于是试探着说道:“好像有点不一样吧。”

    李牧拍了下大腿,“这就对了,那秋名山盗匪有三个,分别是工藤、新一和毛利。我捡到的是盖有毛利印戳的纸团,我大哥镇国将军捡到的是盖有工藤印戳的纸团,我大侄子江彬捡到的是盖有新一印戳的。你好好看一看,那贼人留在你家铺子里的,到底是工藤还是新一”

    郭益装作努力回想的样子,脑子里在飞速思考。

    当初秋名山三盗匪的大名,他也是听说过的,先是夜里抢了建平伯府,后来又在南城撒银子,可谓是轰动一时。

    等等,这李牧称呼镇国将军为大哥,称呼江彬为大侄子。再想到那两个纸团分别在他们手上,郭益终于想明白了,原来皇上、李牧和江彬就是大名鼎鼎的秋名山三盗贼。

    郭益瞬间身体忍不住抖了一下,“啊,我想起来了,好像是那新一的印戳。对,没错,就是新一。”

    李牧摆出一副苦瓜脸,“果然是他们,看来南城这生意是做不下去了。”

    郭益脸上换上了微笑,“李兄别灰心。顺天府的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天子脚下出了这等事情,必然会很快就查找出线索,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追回被盗的货物。以后南城的治安应该会好一些,咱们可不要被吓怕了,以后我还想让他们跟你家的铺子比一比谁卖的多呢。唉,就是不知顺天府谁能捡到这么大一功劳。”

    他终于是服软了,准备让顺天府的那群蠢猪们“查到”那些被盗的绸缎。南城的绸缎生意分他李家一份吧。

    李牧非常开心,这郭益很对他的胃口。与聪明人说话,虽然拐弯抹角的没那么直白,但很文雅啊。每句话都藏着额外的信息,太好玩了。

    李牧叹了口气,“但愿吧。不如我们合伙在这东、西、北三城开新店面吧。几家凑在一块儿,人多力量大,应该不会再怕他们来偷抢。”

    “开新店面只怕这分红不好分啊,你也知道,盯着这种生意的是些什么人。”郭益说完就摇了摇头。

    天下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无不是为了利益。

    李牧说道,“当然知道,不然我也不会指名道姓邀请你来喝茶。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新的方式来运转。各家出银子,按照出银子的比例分配盈利收入。然后每家派人组成审计部门,专门核账。遇到重大事项,就按照出银子的比例行使投票权,进行集体表决。得票超过一半就通过。你看这样如何”

    郭益在思考着。李牧所说的新的运作方式,与现在的好像没多大差别,但仔细一想,差别很大。以前都是按照权势定下分红比例,然后所有事情交给一家去处理,那些人只顾着最后分钱。

    “李公子,此法妙啊!但就怕有些人不愿出那么多银子,你也知道,侯爷上面有国公,国公上面还有王爷。”

    郭益的担忧很正常,那些用强权来夺利的人很多。

    李牧说道:“简单,只要把他们的银子多算一些就成,最后分红也对应多分一些。但不出银子绝对不给表决权。我这就将这个法子写下来,咱们共同研究一下。”

    郭益没有反对,他想看看李牧这个法子具体是什么样的。

    “赵得助,笔墨伺候。”

    李牧提笔准备写的时候,忽然想到干脆创办一个商会得了,反正以后生意那么多,迟早都要涉及。与其到时候分别去解决,还不如现在直接拉那些人入伙。经商,最忌讳吃独食。

    于是他在纸上写下了《北方商会草创章程》。

    李牧洋洋洒洒的写了好几张纸,章节条理分明。规定了商会的方方面面:总则、股份管理、股东权益、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用办法、股东会、会计与财务……

    都是照搬的后世公司章程,所以写起来很轻松。

    一旁的郭益看呆了。

    他很想打开李牧的脑袋,看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思虑的竟然如此周全,他好半天都没有挑出一点毛病。这里面甚至连经营不善后的破产清算都包含着。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锦衣卫在外面已经封了两个时辰的街。对他们来说,就算是封一天也没关系。李公子可是锦衣卫的活菩萨,因为他,大家才过上更好的日子,给李公子多守一会儿也没关系。

    最主要的还是早上赵得助给他们每人塞了一两银子。

    李牧写完后,已经是满头大汗。

    郭益拍了拍手,说道:“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

    “怎样,你看我这法子可行吗”李牧现在有点小得意。

    能不行吗,这可是五六百年后才会出现的东西。

    郭益点了点头,“李兄此法甚好,甚好!如果执行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

    李牧对郭益的恭维很是满意,“还是有些小瑕疵,我们一起商议一下吧。比方说这出资多少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一下子出很多钱,就为了取得话语权,那样的人很可能会将商会据为己有。”

    郭益想了想,说道:“嗯。确实是这样,那不妨设置一个上限,总金额不超过一百万两,每家出资不得超过十万两。”

    李牧摇了下头,“少侯爷,你还是太小瞧资本的力量了。我看上限设置为一千万两最合适,每家最多不超过一百万两。”

    “这么多”郭益有些吃惊,他原以为总额一百万两就够多的了,没想到李牧直接翻了十倍。

    李牧笑着说:“多吗不多。我李家肯定是要出一百万两的。要是放出风准备开这北方商会,第二天镇国将军府就会入股一百万两,寿宁侯和建昌侯也会想着法子凑百十万两出来。就怕到时候为了这股份拼的头破血流啊。”

    最终,两人定下了分工,由郭益去游说那些权贵,李牧筹备商会。

    在离别时,李牧忽然对郭益说道:“侯爷好像镇守两广有些年头了,听说立下了赫赫战功。最近这京城不太平,也差不多快回来震慑一下那些不法之徒了吧。没准太后正在思考这事呢。”

    郭益知道,李牧是想着帮忙把他父亲调回来,于是对着李牧躬身行了一礼,“多谢李兄!”

    “不必多谢。对了,以后不要喊我李兄,难不成你也想跟我大哥去称兄道弟”

    “郭益不敢。我这就回家去安排那些事情,李公子尽管放心。”

    郭益心潮澎湃地回到了家,立马就安排人将那些偷来的丝绸存放在一处荒废掉的宅子里,等着顺天府找上门去。同时下令手下人,不得再招惹李家。

    然后他就开始盘点家产,狠狠心咬咬牙,典卖了一些珍宝,凑出了一百万两。直觉告诉他,跟着李牧应该能赚到钱。

    李牧哼着小曲儿回到了家。

    刚进家门,就被张婉秋和老爹一左一右迎了上来。

    张婉秋心切的问道:“怎么样了”

    李牧准备开个玩笑,只见他深深地叹了口气,低垂着脑袋说道:“咱们以后还是不要在这京城里做生意了,太难了。那些勋贵准备对李家在京城中的其他铺面动手。”

    李兆成刚准备说他要亲自出马,就看见李牧忽然换了副嘴脸。

    “哈哈,骗你们呢,没想到吧。估摸着明天那些货就能回到咱们的铺子里。”

    李牧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发现气氛很不对劲,娘子和老爹的脸色那是相当难看。

    李兆成的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他对赵得助说道:“赵二狗,把这兔崽子按住!”

    赵得助哪儿敢不听老爷的话,于是和旁边一个人将李牧拿住了。

    李兆成对张婉秋说:“儿媳呀,我瞧着你那鸡毛掸子挺好看的,我这就给你拿过来把玩把玩。”

    张婉秋对着李兆成做了个万福,“多谢爹爹。”

    “喂喂喂!你们不能这样!娘子,我最亲爱的娘子……”

    李牧的嘴巴随后被张婉秋掏出来的手绢给堵上了。

    “瞎叫唤什么有什么想说的也不能那么大声啊,跟号丧似的。”

    李牧一脸绝望的看着老爹将鸡毛掸子交到张婉秋手中,脑袋里想到:完了,屁股要开花了。



第108章 面见太后
    李兆成带着赵得助他们离开了这里,仅剩下这俩小夫妻在此地“恩爱”。

    张立言和林正海正在书房读书,就隐隐约约听见了李牧的惨叫,他俩不约而同的将张婉秋列为绝对不能招惹的母老虎。

    晚饭的时候,李牧看上去完好无损的坐在椅子上,但是当他稍微挪动身子的时候就会忍不住龇牙咧嘴。张婉秋现在可是深得李老头的真传,打人不打脸。

    “唉。”

    李牧低头叹气,一副委屈的模样。

    李兆蕃走了进来,他也是有公务在身的,此时刚回到家,所以并不知李牧今日的情况。只见他笑着说道:“呦,侄儿怎这般颓丧莫不是在外面吃了大亏”

    “唉——”

    李牧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1...3536373839...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