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宅思mm
因为敞亮,反而增加了这种震撼。
尤其是前面的第一家,光是屋子就是别人家的五倍,两间大屋,前后院,外加厢房。
两间大屋抵得上十间养蚕棚的大小,侧面的厢房是缫丝室。
前院水井,伙房,柴火一应俱全。
后面则是陆见安的私人缫丝室。
这里面不是为了陆见安缫丝用的!就是为了学生们观摩学习,还有陆见安自己闲来无事可以研究生丝用的。
认真说其实是工作室。
工作室的由来没人知道是怎么来的,就知道这是他家师傅给起的名,所以大家也一都开始用工作室这个名字。
今年开春儿。
陆见安养的蚕直接翻了几倍。
她从方里正方成那里直接买了两万张蚕卵。
按照他的经验,这一季的话下来最少可以收获四十万斤干茧。
他可没有准备把这些干茧卖了。
谁让他们家有一个大胃王。
小桑这个年几乎是哭着喊着要他给能量。
人家的树枝上那两片叶子可怜兮兮地摇晃着,并且各种狗腿的巴结。
陆见安倒不是因为小桑磨人,反正她也需要小桑的能量,树叶上的叶子,他知道养的蚕喂出来还是会结成金茧。
还打算弄一套金丝软甲呢。
那些金茧的丝她已经缫出来。
经过了他的实验,刀砍火烧,还真的是水火不浸,刀枪不入。
对于像他这种武力值几乎是菜的人来说。
有一件金丝软甲,简直是保命的利器。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这一间金丝软甲,他也得好好的努力。
反正他已经算过了。
这一片金叶子大概需要两百斤干茧,要是想多养一些蚕出来,起码也得几十斤叶子。
那么自己需要消耗的干茧也就是成倍数的增长。
说说看,自己养了这么一个大胃王,就算养那么多蚕还稀罕吗
就这样,她算可以一下,要想出一定数量的金茧,没有百八十斤的桑叶,根本不可能成规模。
要知道,就算是百八十斤的桑叶喂出来的蚕,产量也不过是一百斤干茧。
缫出来的丝也就是十几斤罢了。
这十几斤的生丝再要织成锦缎,然后再裁成衣服。
那可不够。
按照道理来说,十几斤的生丝,当然可以够做一件金丝软甲。
问题那只是按照道理。
十几斤的生丝织出来也就不过是,窄面的一片丝绸,估计想裁一个软甲都不够布料,起码要织出一匹绸缎,才能考虑制成软甲。
所以她还任重道远啊。
光是这一件金丝软甲,恐怕他就得费一年的功夫。
况且,如果自己想要制作这个做金丝软甲的丝绸,绝对不可能假手别人。
为了织这个绸缎,还得买一个绸缎织布机。
一台机器可是3000两白银。
你说她容易吗
那得缫多少丝出来啊。
为了活下去简直是惨不忍睹。
何况,这一件金丝软甲要是好用,徐氏和小五怎么不得一人来一件。
不能想了。
继续想下去去,陆见安忽然觉得生无可恋。
还没赚来万贯家财,花钱的速度堪比超音速飞机。
&
第162章 十万斤
“冯掌柜,陆老板,这刚过了年你们就来了,那些生丝已经用完了吗”难怪陆见安会问。
从腊月里他们拉走了那些生丝和熟丝之后。
这不过才一个月。
冯望林笑道,“还没有,不过这一个月六掌柜的丝绸作坊可没有休息,工人们连夜赶工,生丝用了不少,我和陆掌柜过来,就是想问问,如果我们想加大生丝的需求量,陆小弟这边能不能供得过来”
陆凌当然会心急,这批生丝做出来的绸缎,无论是色泽还是光晕,连质地都要比往日的绸缎好的多。
很多来订货的客商,看了他们这新出的一批绸缎,那都是下了大订单。
光是手头上这些订单,起码前半年至少需要生丝十万斤。
陆见安他们算了一下,满打满算一个月也就是1000多斤的生丝。
这和他们的总的需求量差很多,不过上门来说这个话当然是希望,跟陆见安打个招呼,更是送个人情,只要陆见安扩大生产量吃的下来多少生丝,自然这一部分全都给陆见安。
陆见安一听也是吃惊。
十万斤的生丝,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按照方家村现在的人来说。
就算他加紧培训,大概20天到一个月就能培训出来一个非常熟练的缫丝师父。
一个培训班大概是50个人。
全村这300多号人,要是全部培训下来。
起码需要三个月。
问题是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缫丝,开春儿之后桑田良田全部都要下种,养蚕这一块也需要人力。
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人在抛去。
其实真正能上手的缫丝师傅不会超过一百个。
一个熟练的缫丝师父加上他的缫丝机,一天下来应该可以达到15斤到20斤生丝。
一百个人一天就是一千五百斤到二千斤生丝,一个月满打满算。
也就是四万五千斤到六万斤,这样的话,两个月的时间应该这批货就出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笔生意。
应该就是打响她们方家村头一炮的大生意。
“陆老板,如果我说这十万斤生丝,我们全都能吃下。您觉得这笔生意可以放心全交给我们吗”
陆见安也不是心大。
既然现在她带着一个村子的人干,实际上十万斤算起来也不过两万两白银,算起来一家一户分到头上,按人头算一个人也不过50几两。
半年五十多两银子,普通人家自然是犹如天上掉馅饼。
可是放到她陆见安身上,就凭自己徒弟的功夫也不过能吃下两万斤生丝。
产生的利润其实也没有多少。
离他的富甲天下还真的很远。
说起来一年最多也不过上万两银子。
在要出去一年的成本,开销。
说起来,最后到手里的也不过就是几千两银子。
这丝坊还是比不上丝绸商。
陆凌眉头一挑,陆见安的人手他们自然打听的清清楚楚。
这10万斤要是真的陆见安吃下。
对于他来说还真的比较为难。
“陆老弟,你要知道,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这一次数量庞大,咱们自然是要签订契约,一旦违约,你供不上这么多生丝,不光你要赔钱,我们陆家丝绸行恐怕不光是赔钱的问题,还要名声扫地。”
做生意可不讲究,亲戚不亲戚丑话自然要说在前面。
陆凌也是为了陆见安好。
陆见安淡淡一笑,“陆老板,您应该是有些误会,这一次提供给您生丝的不是我陆家丝坊一家,而是方家村三十家丝坊,我们一家自然不可能做这么多。
不过你也看到了,方家村现在的变化。
跟您两位老师交个底,方家村现在开了缫丝培训班,专门给村里的适龄青年男女培养他们缫丝技艺,不出意外,20天左右就可以出50个人,而且这50个
第163章 行会开会
“好好好,陆老板,在下是真心佩服,你这番话要是那让那些老古董听一听,估计会骂你忘记了自己的老祖宗。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不把这些东西发扬开来,又如何能有新的人才在这里创造出新的东西。
就比如在下,我们陆家特别有名的丝光锦,已经失传很多代,任凭我们凭着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书籍,也完全无法恢复当初的丝光锦,这不能不说是可惜。”
陆凌真的是非常惋惜。
如果当时就把这些东西,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也许就不会让丝光锦会失传。
陆见安心中一动。
如果是他知道的丝光锦这个东西认真说起来并不是蚕丝制品,陆家居然拥有丝光锦。
难不成陆家的老祖宗以前也是穿越来的。
无论是不是穿越来的,现在早已作古。
陆见安眉头轻轻皱起。
“哎,看看这人老了,话就多。这不是这一次参加锦缎的织造局的竞争,心里有些麻烦,不由自主说话里就带了出来,陆老板,你可别放在心上,老头子也就是说一说。”
陆凌还以为陆见安是为此惋惜。
“陆老板,这不算什么。”
很快,双方定下了契约。
方家村以陆见安为首,和陆家定下了十万斤生丝的契约,分六个月完成。
因为这一次交易的数额巨大,专门请人订立了繁复的契约条款。
陆老板和冯望林预付了三成的定金。
七千两白银的银票交到陆见安手上,冯望林和陆凌才算是把心放下来。
他们这一次来就是提前要和陆见安打好招呼,来预备六月的茧节。
却没成想一次就把生意做成了。
陆见安让李嬷嬷在家里准备了酒席。
冯望林和陆凌上一次就在他们家吃过饭这一次当然更要好好款待。
毕竟,这可是他们的大主顾。
冯望林和陆凌也没有推辞,当天晚上就留宿在了陆家。
李嬷嬷早就带着家里的丫鬟婆子在前院儿给几位贵客收拾出了客房。
徐蒙山和李家的李大成,李二柱临时客串小厮伺候前院儿的客人。
陆见安又一次意识到人手还是少啊。
后院儿的丫鬟婆子还算可以,可是前院儿自己要是不置办一些小厮跑腿儿的以后这种事情还会很多,生意毕竟要越做越大。
到时候忙起来,难不成让自己这些徒弟全都来客串伺候人
…………
凤山县生丝行会。
金满银这会儿正和几个丝坊老板开会。
因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陆家丝坊。
陆见安从凤山县搬到了方家村。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皆大欢喜的一个局面。
毕竟陆见安当初表现出来的,身上的那些异像,尤其是在行会门口一道天雷劈死了人。
就算是现在在座的各位,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大家都以为陆见安搬到了方家村,自然和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会少很多。
毕竟方家村那个地方和凤山县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紧接着的一季茧节,陆见安就没有露面儿。
金满银会长其实一直派人盯着陆见安。
他心里可不放心。
这个小子居然会缫熟丝,尤其是他手里的生丝品质,比他们凤山县所有人的生丝品质都高。
尤其还顶着蚕神娘娘弟子的名头,如果是个默默无闻的人。
完全不符合这小子在行会和曹家比试的那个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所以金满银还是多了一个心眼,一直派人偷偷盯着方家村。
结果这半年多以来,陆见安虽然看起来在凤山县没有有什么动作,可是按照他所知道的痕迹。
陆见安可没有闲着。
人家可是种桑养蚕,缫丝一样都没有耽误。
尤其是陆见安居然敢搭上了凤山县丝坊都看不上的冯家。
当时金满银没有作出任何阻止,就是看出冯家根本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