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不练功,乃是无油灯。黑暗竟瞎摸,迷途永不明”。神功极致全有全能谓之神,万有万能谓之妙。先天地之先乃全有全能。生天生地乃万有万能。有是能之根源,能是有之结果。修真练武均本于此,不可不知。功要内练,无形无象,潜移默化,不言不语,有象则乱,有架则滞。不言不语,暗自用功,此之谓也。
此剑法中唯一一剑,尤为特殊:“三圣归一”一式。圣者圣于人也,一知无不知,于不知中而自知乃真知。仙者先于人也,一觉无不觉,于不觉中而自觉乃真觉。古之圣人知而后能明,古之仙人觉而后能法。明而后得,法而后成。得其物成其务,由先天地到后天地,两者虽异而犹同。
圣人知其理,着书立说。仙人得其道,内外双修。无圣其理难明,无仙其道不行。理出于固然,道出于自然。固然有限有度,用教化移风易俗。自然则无边无际,以造化显隐通微。教化有形,宣传于外。造化无形,xiu lian于内,以有形炼无形谓之修真。真在何处?就在人身,处处有精,处处有气,处处有神,以精化气,以气化神。神还虚再生精。依何而炼?曰法天则地,法天随天数而变,则地随地气而生。有中求无,无中求有,谓之有无相生。以有崖炼无崖,由无崖还于有崖。以时间觅空间,化成一体,谓之真一。如圣人诲人不倦,循序渐进。如仙人行功守恒。功到自成。说圣也可,说仙也可。先人曾有一楹联云:“称师亦称祖,是道亦是儒”。说明圣与仙殊途而同归。圣亦仙乎?其圣仙相合而神乎?道成自知焉。
“切记:剑法本没有高低,每一套剑法流传于世,定有他存在的意义。就像人一样,也没有高低之分,每一个人生于此世间,自有他存在的意义。剑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剑法精妙不是剑法的精妙,而是人的精妙。所以说,剑法的精妙是人剑合一,希望你能理解,在一套剑法中,不要注重于招式。”
第230章 巧遇剑宗得真传 定平天下不平事
书道:“此剑法乃是由我先前所创《大阴阳无极剑》基础上,取其精华,以最直接的剑击之法,简化至十三式,取名《大道十三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道无私,天道无欲,天道无为,天道清静,天道自然达到无极的境界。所谓无级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又写道“运气法,双盘坐,目微闭,放松身心,意念全身八万四千毛孔全部打开,七经八脉全部畅通。意念放松,整理完毕,决:心念善,广无边,一阳生,太上连,大道成,需如幻。”
心念善:“就是发一个善念,xiu lian人要想静下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一个善字,当你善心一发,马上就静下来了,所谓大道无私,也就是讲的善心,善则合大道。如果你没有善,练了此功我也不知后果如何!需如幻:将剑法修于意念中,化成一个混混沌沌,冥冥杳杳,浩浩荡荡,虚虚幻幻,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略,至精至微,浑然无极,虚无缥缈的客观世界。”
“全套gong fa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快慢相宜,行功时意念配合引导,形、神合一。以呼吸应用动作,达到外强肢体、内和脏腑、通畅经络的作用。“行气十三式”通过呼吸和意念,使内气顺经络定向运行,以形成硬气功之气,产生功力的gong fa。”
这《大道十三剑》有十三式,每一式又有数十招的变化,此变化无行无式,可灵活运用。书尾写道:“我所持此剑名为“火精龙吟”相传云,罗国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汉武帝时,上将卫青,自携火精龙吟剑出内殿,研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乃乘舆夜,待从皆见上仗数尺光明,即剑光也。”
剑身中间印有宽凹槽,长三尺四寸三分,镶嵌七星宝石,剑出鞘放耀眼绿光,射敌眼不能挣,杀敌眨眼之间,重十七斤零三两。“状极古雅,有刚柔力,能弯曲自如。单双手持之,无往不利。此是古大将所用龙吟宝剑。”
此剑出鞘,声似龙吟,慑敌于百步开外,故此得名。
江湖利器,武林之神兵是也,唯能与之争锋者,非凌云也!龙吟剑乃我仇池剑宗信物,持此剑,我仇池弟子无人不尊,无人不敬。执此剑,可号令我仇池所有宗门弟子。”
天池一看,“龙吟剑”就立在白骨身旁,看上去锈迹斑斑,沾满尘土,全不像一把名震天下的神兵利器。天池将剑拿在手,抽剑出鞘,一阵绿光,眼花缭乱格外耀眼。
天池叹道:“此剑外看去,如同废铁,剑出鞘,显武林至尊真容,真乃剑中皇也。”天池将那天罡神功与大道十三剑均已学会,想来也是体内崇阳真气的作用。暗老道士所说,服了金丹,崇阳真气如同与生俱来,终生也不会消失。前段时间体内崇阳真气被魔煞之气所压制,如今竟自觉恢复。不知不觉间间已在洞中呆了三天。又像董天承尸骨叩拜三礼,道:“师父在上,弟子谨遵教诲,复我仇池往日荣光。”天池走到那暗流处,想到:“师父肯定是个不会水的旱鸭子,这水通往仇池山下天池湖,若不然他一世英雄,怎么会落寞于此。”将剑背在身后,一跃水中,径直游到了葬剑亭,沉思片刻道:“当年是义父将我从这里救起,如今我将在这里重生。禅机子要弄什么武林大会,正是我的好机会。我趁此机会,只要在嵩山一战成名,想我仇池后羿,定能望声归来,壮大我仇池,复往日荣光。”决心已下,向嵩山赶去。
柴拯与田心月一路胁迫思归与姗姗同去嵩山,途中时而逼迫思归默写无相神功心法,然而并没有得逞。此时正经过潼关,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hua yue。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话句。潼关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哪知这时黄河正法大水,黄河决堤,大水冲了潼关,百姓死伤无数,渭河与黄河交汇处,灾情尤为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幸好朝廷救济已到,莫苦了受灾百姓。此时出了潼关,到了黄河下游到了一个叫阳平村的地方,距离洛阳只有百里之遥。进了村,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均受了水灾,死的死,走的走,这里已没有人了。
只听一个妇女,被几个趁灾抢劫打劫。只听救命声不断,凄惨至极,其中还夹杂着一个小女孩的哭喊。思归与姗姗闻声追了过去,只见一个小女孩被两个汉子绑了起来。一个汉子笑道:“这小女孩长得水灵,能卖个好价钱,标准的美人胚子啊!哈哈……”
另一人笑道:“可不是嘛!她娘长那么漂亮,生的女儿能差么?不知道他们两个还要多久,我都等不及了,一想那美人模样,我这心里痒痒的厉害……哈哈……”
思归听完,愤怒难当。怒喝道:“畜生……”已冲了过去,想要将小女孩解救下来。哪知这两汉子强壮无比,思归与黎姗姗均有伤在身,又被柴拯封了气门,不是两汉子对手。思归被打的趴在地上吐血,两大汉无情的嘲笑不绝于耳。黎姗姗也冲了上去,哪知被一大汉揽在怀中调戏,思归爬起来与之相斗,又是一顿毒打。
只看柴拯鬼刀出鞘,向着两贼汗人头削去……这一刀下去不知如何,关注下一章节。
第231章 侠者本是仁慈心 思归阳平救女童
但看那柴拯一刀削去,呼呼生风不可挡,不及那两贼开口求饶,人头已双双落地。小女孩见了血,吓得失声尖叫,满脸恐惧。黎姗姗用手堵住了小孩眼睛,怒道:“你为何在孩子面前杀人?你知不知道你吓着孩子了?”
思归道:“你为何杀了他们?他们罪不至死……”
柴拯不屑说道:“这不正是你们正派口中所谓的除恶么?我今除了恶,还救了你两,你们反倒怪我了?”
思归不然。道:“虽说除恶,却也在草芥人命。”
柴拯道:“你没杀过人?”
思归回道:“没有!”
柴拯道:“照你的意思,这人不该杀?”
思归回道:“当然不……”不等思归说完,那小女孩道:“该杀……该杀!他们是坏人,他们把我娘抓走了!”
黎姗姗忙问:“你娘被抓去那里了?”小女孩指着一处树林道:“被三个人带去了那里!”
黎姗姗忙追了过去,思归也跟了过去。只看那女孩她娘,是个年轻妇女,模样端庄。此时衣衫不整,神情生无可恋。黎姗姗帮忙拉好衣服,问道:“他们人呢?那些畜生呢?”
孩子她娘不予回答,只夺过地上一把匪徒遗落的短刀,cha j了自己胸膛,似有言语,却听不清。小女孩跟在柴拯左侧,拉着柴拯袖筒。小女孩看娘倒地浑身是血,便也知是生死大事,只一个劲儿叫“娘”。妇女突拉住了柴拯的手。人之将死,柴拯动也不动。看她又要说话,却只听她口中支支吾吾,什么也听不清。几番抽出,已断了气息。黎姗姗看着这妇女指着小女孩,便也猜个大概。于是对着柴拯道:“她是想说,让你照顾她的女儿。”
柴拯面容冰冷,毫无神情道:“你怎么知道?她又凭什么?”
黎姗姗道:“小女孩刚刚拉着你,她娘刚刚也拉着你的手。”黎姗姗说完,眼眶红了几圈,泪水已落下,到底是善良的人。
柴拯冷冷回道:“那是她的事情,我平生最不爱管闲事。”转身道:“赶路要紧,我们走!”转身便要离去。思归道:“逝者为大,怎么说也得入土为安。”
柴拯道:“与我无关,不要耽搁我的时间。”
黎姗姗怒道:“要走你走,我们不走。”田心月在一旁看着,看黎姗姗是下定了决心,于是道:“不急于这一时,就把他葬了吧。”
思归不仅葬了女孩她娘,还葬了两个贼人尸体,完事儿已是黄昏时分,由于闹灾,夜间路总不好走,只能等明天赶路。就在此处,没有人烟,有也只是尸体。带的干粮也已经吃完了,大家都挨着饿。
小女孩跑到柴拯跟前,道:“叔叔我饿了……”
柴拯眼睛一瞪,神情惊讶道:“与我有什么关系?”
小女孩双手叉腰。指着柴拯道:“你答应我娘要照顾我……我饿了……我饿了……”小女孩等着柴拯回答。柴拯冷冷道:“我没有答应。”
小女孩道:“我娘看你是好人,才把我给你的……给你照顾的……”
柴拯任冷笑一声,回道:“我不是好人。”
小女孩脸露出炫丽天真无邪笑容,“咯咯咯”的笑了几声。柴拯有些烦躁,不耐烦道:“你笑什么?”
小女孩一声尖笑,指着柴拯鼻子道:“你骗人……我都看见你打坏人了,你是好人!”
柴拯脸色突然变得极其严肃,沉默良久。怒道:“我不是好人,也不要做好人。”说完手一挥,将小女孩推到在地。小女孩受了惊吓,捂住鼻子大哭。黎姗姗将小女孩揽在怀中,看柴拯脸色严肃愤怒,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将小女孩抱到一旁。
小女孩很瘦,抱着很轻。哭个不停,黎姗姗试探问道:“你叫什么呀?”
小女孩哭着回道:“三姐。”
黎姗姗又问:“叫三姐呀?”
小女孩哭回道:“嗯!”
黎姗姗道:“这么厉害!是三姐啊!为什么叫三姐呀?”
小女孩笑道:“我是老三,我有两个哥哥。”
黎姗姗问道:“那你哥哥呢?”
小女孩笑回道:“娘说被水冲了,爹爹也被水冲了……”
黎姗姗哏咽道:“你几岁了呀?你是不是不知道你几岁了?”
小女孩笑道:“我知道,我五岁了。”
黎姗姗笑道:“真厉害呀,三姐知道自己五岁了,你是不是饿了?”小女孩又露出绚丽天真的笑容。回道:“我饿了……”
黎姗姗道:“那你在这里等,我去给你找吃的。”
小女孩点着头,黎姗姗拿出自己一支短笛,吹了一支曲儿后,将短笛给了三姐道:“姐姐吹的好不好听?”三姐儿拍手笑道:“好听好听……”
黎姗姗去找有没有能吃的东西,然柴拯不放心,让田心月随了去。思归看情形,又将黎姗姗叫了回来道:“你在这陪三姐儿,我去找找看。”
柴拯又怕思归趁机逃走,自己跟着思归去了。思归转了一大圈,发现能吃的东西,已经被当地村民给吃光了,包括野菜、野果子、就连没有毒的草,也被村民吃了个精光。找了好久不见有能食用的东西,就要无功而返时,只看一颗干枯的老白杨树上,看见了一捧蘑菇。思归笑道:“好东西,总算不用挨饿了。”
这蘑菇长的太高,思归够不到,又被柴拯封了气门,功力使不出,无法使用轻功。便从地上捡起树枝往上丢,希望能将蘑菇给打下来。试了好几次,每次都打空,无奈之下看着近在眼前的蘑菇,却无能为力。只看柴拯手一挥,只听“嗖”一声脆响,一道寒光从眼前划过,刀已入鞘。蘑菇已从树上掉了下来,柴拯已转身往回走。
思归捧着蘑菇,如同捡了宝,笑嘻嘻捧了回去。黎姗姗逗着三姐儿玩耍,看思归捧着蘑菇来,笑眯眯对三姐儿道:“有蘑菇吃了……有蘑菇吃了……”
三姐儿也跟着喊:“有蘑菇吃了……有蘑菇吃了……”忽看见柴拯走在思归身后,三姐儿两个小眼珠水汪汪的,瞪的大大的,瞪着柴拯,故意露出很凶的模样来,让黎姗姗笑的有气没力……嘴里不住道:“太可爱了……太可爱了……”
第232章 三匪存怒伤思归 双目失明白杨林
思归找来细木支,将蘑菇撕开,一片一片串起来,再生火去烤。三姐儿围在跟前,小碎嘴不停的叨叨。道:“好了没有……好了没有……你看你看……都烧黑了……都冒烟了……”
急的思归是手忙脚乱,道:“三姐儿指挥不当啊!听了你的指挥,我这儿才烧黑了……”这三姐儿千盼万盼,终于等到了可口的烤蘑菇。美滋滋吃了一串,思归又递给了姗姗一串儿。两人吃的起劲,三姐儿果真是饿急了,思归忙喊着烫嘴,她也不顾及的,眨眼间一串儿就吃完了。
柴拯怀中抱着刀,靠着一颗白杨树而坐,闭目不语。田心月总归是与思归姗姗玩不到一起去,躲在一边,暗自流着口水。
柴拯忽闻到一股清香,入鼻袭神,饿意顿时强烈。睁眼一看,是那三姐儿拿着两串儿蘑菇在他鼻前晃悠。三姐儿看柴拯眼睛睁开,顿时发出那刺耳的笑声,天真无邪的笑容,很近的凑在柴拯眼前,笑的是那样的纯真。道:“给你吃……”
柴拯冷言回道:“我不吃……”
三姐儿眨巴着大眼睛,水汪汪委屈的要哭了,看着柴拯,有些害怕,有些不知所措。思归道:“没有毒!小孩子很天真,也很纯洁,内心就像清澈的山泉。不要伤了她的心,伤一颗心很容易。如果心凉了,想要再次捂热,可不容易!”
黎姗姗道:“我知道你们怕我,成亲时我已经答应过思归哥哥,以后不再用毒了……”说着话锋一转,便朝三姐儿道:“你再吃一口给他,他就会吃了……”说着三姐儿吃了一口,柴拯看着三姐儿吃完,又等了好久,看三姐儿无事,才接过蘑菇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