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侠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羽客霞流
鄢云随口道“其实你用不着对我这么关心的。”
英女听鄢云这么一说,突然一阵酸楚袭上心头,眼圈一红,差点要哭出来,但随即又装作没事人一般,勉强笑道“你这是什么话,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我不保护你,你如果死了,谁陪我玩呢”
鄢云说道“我不能死,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做,还有很多人让我牵挂。”
英女听到这里,心头一喜,急忙问道“让你牵挂的人有哪些呢是你的父母么”
鄢云道“我父母很早就相继离世了。你难道忘了么我师父凌霄还在地狱门做卧底,而他身中蛊毒,其余像武当派白云道长,少林妙湛禅师、丐帮封巅帮主、铁拳门铁毅掌门,风雷堡的轩辕夔轩辕堡主,还有许多江湖人士,都身陷地狱门中,更有许多人中了岐黄子的蛊毒,我要想办法将他们救出来,然后医好他们身上的蛊毒……”
英女怅然失望,还以为他心里牵挂的人有自己,结果是这些人,于是问道“除了这些武林前辈及江湖好汉,还有其他人么”
鄢云低声说道“当然,还有一个女子。”说完便沉默不语。
尽管鄢云这句话说得极为小声,但英女极是关心,还是听得明明白白,她还不知道鄢云所说的那个女子是残月,而不是自己。
她自然不会知道,因为她回想过去,遇到鄢云时,鄢云是在地狱门与凌霄在一起,之后便在武当,与自己相处,他不可能遇到别的女子,那么他心中牵挂的女子便是自己了。
想到这里,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满满的全是喜悦,突然间觉得天地间一切都是美好的。
原来鄢云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对他的情意,在他心里也同样牵挂着自己。只是羞于表达,更何况好几次都是在众人面前,各位道长总是开玩笑,像他这种斯文的书生,不比江湖儿女,哪会那么直白爽快。
心中再也抑制不住那种喜悦,在鄢云的脸颊上快速亲了一口,便像孩子一般跑开了。鄢云先是一惊,然后才感觉到事情越来越难以解释了,这次当着她的面说自己牵挂一个女子,又不说明另有其人,英女定是误会自己在向她表露心迹,是以才有适才的举动。
这该如何是好呢
英女连忙跑去对梅傲霜笑道“师父,那书呆子终于开窍了。”
梅傲霜笑道“什么开窍了”
英女笑道“适才他亲口对我说,他心中唯一牵挂的女子就是我。”
梅傲霜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因为她是过来人,况且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鄢云是否对英女有情意,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会儿见英女高兴成这样子,又有些怀疑。心想,世间唯有感情一事,最是让人难以捉摸,难道这小子心中还是喜欢英女的只是很多时候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对英女说道“你们能够两情相悦,我自是看好的。若是你能找到个好归宿,为师也就放心了。”
只听韩英女笑道“以后若是我嫁给了他,我就让他来我们华山住,反正不管怎样,我也不会离开师父的。”
梅傲霜佯怒道“大姑娘家,也不害臊。总将嫁人挂在嘴边,看来是女大不中留啊,要嫁人也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啊,要是他父母不同意,我们也不能强求啊。”梅傲霜当初与茹圭璧的恋情,就是因为茹父棒打鸳鸯,将他们拆散,开始梅傲霜也心有不平,后来也渐渐想开了,有时候并不是两情相悦,便能终成眷属的。所以也对英女这么说,让他有个思想准备。
英女道“他说他父母早就离世了,怎么还要父母之命啊媒妁之言嘛,自然是有的,我看重玄道长一直说想当我们俩的媒人,到时候让他做主吧。”
梅傲霜怫然道“胡说,重玄道长是世外高人,只不过随口说说,这种世俗之事,他又怎能做主担保。我看还要问过鄢云的师父凌霄才行。各自师父做主总是符合礼数的。”
英女笑道“我全听师父的。”
第0193章、唇枪舌战
第二天早晨,魏思温继续率军出发,于此同时,徐敬业也南渡长江,到达了润州城下。
只听徐敬业朝着城墙上高声喊道“让润州刺史李思文出来见我!”城墙上的守军见徐敬业兵临城下,已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时见他单枪匹马来到城墙下喊话,心想此人便是扬州十余万叛军的首领,果然有胆量。
他们平时经常听李思文说起其父故司空李勣,这位开国元勋,身经百战,不仅是位列凌烟阁前茅,而且是硕果仅存的几位三朝元老,对当今太后武则天也有恩情。但他提到这个徐敬业时,却是咬牙切齿,说此人脑后长有反骨,居心不良,密谋造反已久,如今起事扬州,更是坐实了反状,不仅让李勣身后名声有损,而且家族还被削除属籍,斫棺戮尸,惨不忍睹。这都是这个竖子造成的。
而润州守军听得更多是,扬州徐敬业自幼随李勣南征北讨,素有勇名,不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扬州,旬日内得兵十余万,攻盱眙、占都梁,如秋风之扫落叶。如今亲率十万兵马,兵临润州城下,因此俱都胆战心惊,心中谋划着,在徐敬业破城之前,如何自求多福,保得性命。
这会儿,见他指名要见他叔父李思文,八成是要与他谈判,若是能够免此一战,正是他们心中所愿,于是连忙有两个士兵,去城中刺史府告知李思文。
约摸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思文在一队人马的簇拥下,来到润州城头,向徐敬业问道“竖子徐敬业,你找我何事若要劝降,还是免开尊口吧。”
徐敬业笑道“叔父何出此言,你我叔侄一场,份属同族,我不愿攻城之时,误伤你性命,是以才想让你打开城门,响应义军。你我叔侄共同起事,成就一番伟业,你意下如何”
李思文怒道“亏你还记得我们份属叔侄,有血缘亲情,可你当初谋划着要造反之时,为何不听我的劝告以致如今太后将我族属籍爵位褫夺,而且你祖父与父亲也被斫棺戮尸,你扪心自问,你的做法不是让他们蒙羞,是我们家族的耻辱么他日你有何面目去见你九泉之下的祖父与父亲”
徐敬业怒道“先祖为开国元勋,三朝元老,战功赫赫,李唐能得天下,能享天下,多半也是先祖的功劳。就算他武氏,践位元后,先祖也是亲奉冠冕,她武氏不念及先祖的功勋与恩情,如此对待我们家族,是他不仁不义,待我义军攻入洛阳之日,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她武氏一族也剖棺鞭尸就是了。如今武氏,我奉李贤太子之命,起事扬州,匡复庐陵王之位,为李唐江山社稷尽忠竭力,有何不对何谈密谋造反”
李思文笑道“你欺瞒得了天下,却欺瞒不了我。李贤太子已为丘神绩迫害至死,你如何奉他之命,起兵勤王,分明是心怀叵测,拥兵谋反。虽然司空故后,家族再没有往日辉煌,但你世袭英国公爵位,又兼领眉州刺史,若不是你在朝堂犯逆天颜,也不会被贬柳州司马,必将世袭罔替,我族人依旧能享尊荣。”
徐敬业笑道“叔父只因得了个润州刺史的肥差,就忘了我们是忠良之后,将李唐江山社稷置诸脑后,一心对武氏阿谀奉承,如你一般,如行尸走肉有何区别,这才是让先祖蒙羞,这才是族人的耻辱呢!”
李思文道“你以为满堂文武对太后临朝,就没有任何异议么只是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如今的天下局势,李唐宗室人人皆有异心,想趁天下怨望,起兵造反。突厥人更是虎视眈眈,时常犯我大唐边境。若是太后还政中宗皇帝,或是睿宗皇帝,这两个弱主能够震慑朝堂,震慑天下么他们尚且不动声色,因为太后已经是花甲之年,过几年自然会还政唐室,你却当这个出头鸟,就算你是有勤王之心,但也是愚蠢之至。”
李思文冷冷一笑,继续说道“更何况你欺瞒天下,妄自尊大,准备攻下润州,在江南一带称王称霸,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谁人会信你是为了勤王而起兵你没打下润州则已,你打下润州之日,就是你自掘坟墓之时。民心一失,不灭何待就算朝廷没有派兵前来增援润州,我也会固守到底,守城而死,生前身后,也留得个忠烈之名,而你一日是反贼,终生是反贼,我又岂会向你投诚”
徐敬业这是已经忍无可忍了,厉声喝道“好你个李思文,我好话说尽,你始终都是顽固不化,要助纣为虐。那我也只好下令攻城了!我看城破之日,你被我所擒,跪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是不是如此顽固”说着正要往回走。
李思文却在城墙上大声叫道“弓箭手准备,快射死他,别让他跑了。只要射死徐敬业,叛军群龙无首,自会离去的。”
没等李思文说完,城墙上已经万箭齐发,本来徐敬业此时还没有离开城墙上守军弓箭的射程,但因为此时是初冬时节,沿江吹着强烈的北风,李思文所在的北门正好处在下风口,逆着风向。其中纵有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此时也不免失去准头,更何况晓雾迷蒙,视线又受到影响,随着徐敬业渐行渐远,除了一个模糊的背影,根本什么都看不清楚,更别谈射杀他了。
徐敬业回到军中,虽然怒气勃勃,但也没有立即攻城,他毕竟是大军统帅,此时也不会因为个人情绪而骤然发难。因为他知道李思文早就得到了义军来到润州的消息,况且在此之前,自己也与李思文商量过,一起发动起义。既然他一心阿附武氏,那么自然早就在润州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加上都梁山的守军也在几日前奔逃到润州,助他守城。
眼下义军千里奔袭,舟车劳顿,喘息未定,而李思文则兵马粮草齐备,而且以逸待劳,骤然攻城,义军定然是徒劳无功。
现在不攻城,而命令将士们赶紧修整,如此一来,李思文一方不知道自己何时攻城,自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待得后半夜我军得到修整,而润州守军疲惫不堪之时,再夜袭润州,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中打定主意,于是便命令大军就地修整,不设营帐,前军的攻城设备,炮石云梯也都准备在最前面,让城上的守军误认为义军随时都有可能攻城的势头。
徐敬业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而李思文虽然决心死守润州,但只不过是脑满肠肥的贪官污吏,摇尾乞怜的小人罢了,哪里懂得领兵打仗的道理
于是果然中了徐敬业反客为主的疑兵之计,命令将士全神戒备,只要发现叛军有任何异动,都要向他汇报,然后再商量应对之策。都梁山的几位将领,听说当初尉迟昭攻打盱眙城之前,也是如此,于是便对李思文说道“我们没必要让守城士兵,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叛军很可能又是像攻打盱眙城的前夜一样,装装样子罢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修整,若是对方修整好了,我军反而疲惫不堪,那么形势对守军将极为不利。”
只听李思文说道“你们懂得什么,败军之将,不要在这里胡说,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攻城了,如果我们不加防备,润州城将会步盱眙之后尘。还是小心使得万年船为好,这竖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对他极为了解,他从小就胆大包天,不过姜还是老得辣,这次他要想拿下润州城可没那么容易。”于是继续让守军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吹着冷锋,弓箭拉满,目光死死盯住前方叛军军营。
而徐敬业却对偏将夏侯瓒笑道“我这个叔父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确实有一套,是个实打实的政客,可是论到行军打仗就差远了。这会儿恐怕正命令守城士兵严加防守呢,快传我命令下去,全军就地修整,到了后半夜,便对润州城发起猛攻。”
第0194章、监军魏元忠
徐敬业兵临城下,蓄势待发,面对誓死守护润州城的李思文,将会如何攻打润州,确实让人拭目以待。不过正如魏思温所说,李思文虽是个庸将,但其手底下颇有几名悍将,润州司马闻达,及其弟录事参军闻贤,润州长史裴庆之以及都梁山极为将领,都是身经百战,当年的边关守将,因事被贬润州。
再加上李思文守城的决心,润州守城兵马与都梁山来投的兵马加起来只怕有五六万人,而且还不包括民兵在内。因此魏思温认为,这场战役势必会旷日持久,打得极为艰难。
所以他在鄢云的建议下,还是急速向润州方向而来,此刻虽仍在途中,但一路上忧心润州战事,快马加鞭,巴不得顷刻间便到达润州,向徐敬业出谋划策。尽管他知道,自己的话,徐敬业很有可能半句也听不进去。
但是他也不愿意没有尝试,或者畏惧艰难,而不对徐敬业进言献策。
玉虚道长等人自然希望义军能取胜,最好是兵不血刃,或者尽量避免伤亡,总盼着早到一日,便能一起想出一些像上次那样的攻城办法,因为一味强攻,双方兵力消耗都会很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中无辜百姓也会受到波及。这是玉虚、重玄等道长最不愿看到的。
再说到李孝逸方面,大水未退,大军便一日不得前进,军粮又日渐减少,眼看着没有军粮,将士就会像上次那样哗变。
李孝逸迟迟等候薛克构不到,便猜出薛克构带去的五千兵马根本不是云月宫土匪的对手,这会儿又怕空手而归,担当罪责,便迟迟不到军中报到。于是便找来马敬臣、李知十两位副将商量大军去向问题。
只听李孝逸问道“大军军粮一日不到,就算大水退去,也无法到达扬州,两位将军以为此时该当如何是好呢”
马敬臣道“看来薛克构是等不到了,就算薛克构攻克了云月宫,取得巨万财富,我派去打听的斥候说,豫南一带也是大雨数日,山洪已将道路淹没,深及马腹,根本不能通行。就算薛克构带来财宝,我们也无法筹集到粮食。所以将军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李孝逸道“我再上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到洛阳,奏请皇帝陛下调拨军粮来如何”
李知十道“奏请调拨军粮不难,难的是皇帝陛下是否会再次调拨军粮,而不问责将军。将军准备如何写这奏折呢两次丢失军粮不是小事,三十万大军的军粮丢失更不是小数目,朝廷可以命丘神勣运送部分军粮,但将军这一次又申请这么多军粮,难保朝中不会有小人进谗言,说将军以平叛为名,中饱私囊,克扣大军军粮啊!”
李孝逸一听之下连忙急道“这该如何是好就算没有其他小人敢进谗言,但我与那丘神绩却是有仇的,他如果回到朝中,定然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参我一本,届时我有理也说不清了。早知道今日这么被动,当初就应该一刀杀了他,以免今日之患。”
马敬臣说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何意义呢为今之计,只好以大水阻路,无法行军为由,先奏请十万石军粮,其余军粮等到扬州之后,或由攻城拔寨所得,或者直接向各地官府征收。”
李孝逸断然反对道“这恐怕不成,如果大雨持续不止,即便这些军粮运到,等到雨止水退,我们到达江南时,扬州叛军养成气候之后,攻城拔寨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且骤然之下,让地方官府征粮,他们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势必会奏请朝廷,到时候非但筹集不到粮食,而且还会引起朝野非议,皇帝陛下也会起疑,到时候该当如何是好”
李知十道“如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若不按马将军所言而行,也实在没有什么两全之策了。”
李孝逸闻言,心想,朝廷问责事小,大军哗变事大,眼下除了这个办法,也是束手无策。于是说道“那就依马将军所言,上奏朝廷,调拨军粮,顶一阵子再说。这场该死的大雨,实在下得不是时候啊。天公若是作美,我大军又何至于此,只怕这会儿早就拿下扬州了。”说着便写了奏折,命令属下骑上快马火速赶往朝廷,就算大水走路,无论怎样,也要将信送达,否则就提头来见。
一队人马立即从皖北出发,向北而去,奏折还在路上。武则天便起了疑心,这时正在武成殿,与朝中文武商量平叛之事,只听武则天问道“李孝逸大军已经出发十几日,如今可到了扬州了么”
宰相李昭德道“目前还没接到前方的军报,不过最近两淮沿岸雨水倾盆,淹没了许多城镇村庄,饿殍遍野,许多地方官员纷纷请求朝廷拨款拨粮赈灾。”说着便递上奏折,婉儿作为内侍女官,掌管文告,于是便连忙代为呈上。
武则天随意翻了翻,怒道“胡说八道,时值初冬,何来洪涝!这些官员都改收入大理寺治罪,国难之际,还想着欺瞒朝廷,贪墨钱粮。”
殿中侍御史魏元忠说道“陛下,微臣也听到许多官员反应两淮洪涝之灾,天有不测风云,就算是初冬,也是有可能的。还请陛下以灾民为虑,调拨钱粮,赈济灾民。”
武则天道“度支部已经没有多余的钱粮用来赈济灾民了,自从李孝逸的大军两次申请军粮后,府库已经基本空虚,所以还请各位宰相多想想办法,看能否募集到钱粮,缓解灾情。”
武则天见众宰相俱都默然不语,只得继续说道“既然各位暂时也无良策,那赈灾一事,暂且搁置,我看这个时节即便有洪涝也不会太严重,等雨停水退之后再议。目前李孝逸的大军迟迟没有消息,恐怕……”
宰相武三思说道“李孝逸毕竟是李唐宗室,叛军是以匡复庐陵王为幌子而造反的,恐怕李孝逸已经与叛军勾结在一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