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别说其他,就说李素节,平日里也没有少动花花肠子。

    “这……”李厥有些支支吾吾,这事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可不回答也不太合适。

    左右左右为难之际,眼角余光瞟到李素节身上,顿时有了主意,既能解了眼下的尴尬,又能把父皇的目光转移到李素节身上。

    “怎么不说话了”李承乾佯装恼怒道,都结婚多久,还不生孩子,也让他体验一些被人催生的悲哀。

    “启禀父皇!此事个中复杂,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儿臣以为,三弟素节自元服至今,却还没有婚配,实在与礼不合!儿臣恳请父皇为素节赐婚。”李厥起身行礼道。

    妥妥的一副哥哥关心弟弟的婚姻大事的模样。

    李素节呆呆的看着李厥,好好的他怎么就躺枪了!

    李承乾哪里还不明白李厥的意思,他这是转移视线,想要将他生孩子的事情,转变成李素节的婚姻大事,他自己好脱身出来。

    “素节的婚姻大事朕自会给他做主,用不着你多心,还是说说你自己的事情吧!”李承乾道。

    李厥见自己的方法没有奏效,苦着一张脸不知应该怎么办才。

    “你不想说,朕也不为难你,可无论如何,你明年都必须给朕生下子嗣,为我大唐开枝散叶,你要是没有做到,就别留在长安了!回封地去孤独终老吧!”李承乾道。

    小样,还治不了你,只要你有心太子之位,我这一招就能够治住你,李承乾心中暗自得意,他可比后世催生的父母要高明。

    李厥一愣,这真要是明年还没有孩子,他要是真的离开了长安,还怎么谋夺太子之位。

    不行绝对不行,回长安之后,一定加把劲才行,尽快让王妃的肚子有些起色。

    为了能够让自己待在长安,李厥决定豁出去了,大不了天天去和王妃同房,不让王妃独守空房。

    “儿臣一定会努力,明年一定会为大唐再添人口。”李厥说道。

    “素节,你也年纪不小了,是时候让你成家的时候了,你心中可有合适的女子”李承乾点了点头,对李素节道。

    是时候给他娶个妻看着他,免得他整日里和宫女厮混到处浪,老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儿臣并无心仪的对象,还是父皇为儿臣做主吧!”李素节道,反正躲不过,还不如直接面对。

    “也好!回去之后,朕便让你母妃为你挑选合适的人选成婚,你母妃可不止一次跟朕提起你的婚姻大事,这回她应该高兴了。”李承乾笑道。




第385章 论钦陵
    吐谷浑边境,吐蕃大军军营内,吐蕃大相禄东赞正在召集诸将商议大事。

    原本吐蕃以为唐朝不会过多的官吐谷浑的事,那吐蕃便能够趁机轻松拿下吐谷浑。

    谁知道唐朝在这一点上是一点也没有松懈,反而派兵来援助吐谷浑,这使得吐蕃想要吞并吐谷浑,就变的难上加难起来。

    更何况,在这些年里吐谷浑在唐朝的帮助下,变得更加的强大,想要吞并吐谷浑不来就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现在唐朝大军又参与进来,这可让禄东赞愁坏了。

    “如今唐朝参与到我们和吐谷浑之间的战役当中来,要是我们贸然进攻吐谷浑,能不能拿下吐谷浑还不好说。”

    “就怕唐朝会派来源源不断的兵马增援,到时候,我们只能无奈的退回吐蕃去。”禄东赞之子赞婆说道,他心里有些担忧。

    赞婆,禄东赞第三子,名叫噶尔政赞藏顿,汉文称他为赞婆。

    当初,松赞干布在世的时候,向唐朝求娶公主,被唐朝的先皇帝拒绝,松赞干布率领吐蕃大军出征,最后在松州被唐军先锋突袭,战死数千人。

    当时赞婆便在军中,亲眼目睹了唐军的彪悍,虽然吐蕃大军并没有多大损失,却也领教了唐军的厉害。

    要是当时吐蕃非要和唐军死磕到底的话,吐蕃很有可能会灭亡,松赞干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退兵再次向唐朝的先皇帝请婚,这才迎娶到了文成公主。

    对于赞婆的担忧,禄东赞心里明白,唐朝毕竟地大物博,人口也比他们吐蕃大。

    要是真的如同赞婆所说的那样,唐军会源源不断开赴吐谷浑的话,他们只好暂避锋芒,先退回去再说,死磕对于他们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吐蕃现在遇到了发展瓶颈,要是不能拿下吐谷浑的话,就无法出兵西域和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吐蕃就无法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这个时候,跟唐朝死磕是不明智的选择,一旦他们在这里失利,吐蕃内部很有可能发生动乱,被他们征服的地区也有可能起兵造反。

    可要是就这样退回去他们又不甘心,吐蕃得不到发展的空间,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

    “鲸吞吐谷浑,打开北进之路”,是吐蕃走下高原,最基础的大战略,在松赞干布生前就开始制定的计划。

    所以,吐蕃必须要拿下吐谷浑,可眼下又不能和唐朝反目,因为还不到时候,实力根本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阿爸不必担忧!如今,辽东局势紧张,唐朝已经派出二十多万大军远征辽东。”

    “西域的思结、仆骨等四部又在我们谋划下起兵反叛,唐朝皇帝自顾不暇,哪里还会继续出兵吐谷浑。”禄东赞次子论钦陵道。

    思结等四部起兵反叛就是他论钦陵的杰作,他派人四处煽风点火,鼓动铁勒各部起兵反叛大唐。

    为的就是将唐朝的所有注意力引开,为的就是方便他们对吐谷浑下手。

    等到唐朝大军平定叛乱,想起吐谷浑的时候,吐谷浑早就被他们吐蕃吞并了,到那时候,便再也不用怕什么唐朝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到没有什么可怕的,唐朝只要不把精力放在吐谷浑上面,我们便能够百分之一百的成功。”禄东赞道。

    这一刻禄东赞对拿下吐谷浑,有着绝对的信心。

    “可是,阿爸!唐朝有三支军队,数万人,其中一支在吐谷浑王都,另外两支也离吐谷浑不远。”

    “要是我们对吐谷浑出击,他们一定不会袖手旁观,阿爸还是小心为妙。”赞婆好心提醒道。

    禄东赞闻言皱了皱眉头,赞婆说的有道理,有三支唐军在,想要消灭吐谷浑便困难许多。

    “阿爸!你不用担心!现在唐朝继续大军远征和平叛,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唐朝的皇帝便会下诏,将他们召回去。”论钦陵说道。

    “那我们再等些日子,等唐朝皇帝下诏召回他们,我们便立刻发动进攻,一举夺下吐谷浑。”禄东赞道,这样的话,他就更加有信心拿下吐谷浑。

    “要是唐朝皇帝不召回他们呢我们又该怎么办难道要一直在这里等下去吗”一直冷眼旁观的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道。

    “即便唐朝皇帝不召他们回去又能怎么样,大不了我们将这些唐军和吐谷浑一起消灭。”

    “这三支唐军的主将,除了席君买外,其余两人皆是无名之辈,其中黑齿常之还是百济送给唐朝皇帝的奴隶。”

    “他们根本不足为虑,对我们夺取吐谷浑没有多大的阻碍。”论钦陵双眸里闪烁着凶悍的目光。

    说实在的论钦陵并没有将席君买三人太放在眼里,却也没有小瞧对方,不管怎么说,能被唐朝皇帝委以重任,必然有过人的本事。

    禄东赞也觉得自己的儿子说的有道理,便决定按照论钦陵说的去做。

    “好了!今日便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就让我们静候唐朝皇帝的佳音。”

    “是!”论钦陵等人行礼退了下去。

    他们想像的很美好,可事实并没有朝他设想的发展,反而朝他们没有想到的方向发展。

    先是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在漠北大杀四方,三战三捷不说,李承乾为了防止漠北再生事端,干脆让郑仁泰继续留守漠北。

    这就使得漠北各部不敢有丝毫的反叛,那个部族只要有叛乱的苗头,就会被郑仁泰率领三万大军给镇压下去。

    所以,吐蕃的声东击西计策没有起到他们预想的效果,反而让唐朝在西北地区驻扎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精锐之师。

    这对于吐蕃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由不得禄东赞不重视。

    原本他们设想中应该被李承乾调回去救急的三支军队,一支也没有动,反而唐朝还给他们又派了兵马,给他们补充兵源。

    照这样的事态发展下去,只会对吐蕃大军越来越不利。

    必须要尽快想出破解之法才行,他们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第386章 大非川
    经过一番商议,由禄东赞和论钦陵父子率领大军主攻吐谷浑,禄东赞长子赞悉若(葛尔赞悉若多布)坐镇大营,以策万全,管理后勤等事。

    副相达延莽布支和禄东赞四子悉多于(即葛尔达古日耸)出兵拦住王方翼部前来救援。

    禄东赞第三子赞婆和第五子勃伦赞刃(即葛尔赞辗恭顿)则领兵对付黑齿常之。

    论钦陵吐蕃战神的名号果然不是吹的,吐谷浑和唐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最后依靠地形才挡住了吐蕃大军的进犯。

    而另外两路吐蕃大军却没有这么幸运,不仅遇见大唐的徐徐升起将星,还遇见了大唐的火器部队,早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副相,我阿爸命我们拦住在大非川的唐军,不让他们前去救援吐谷浑,并未命我等主动出击,我们这样攻打过去,不太合适吧!违抗军令可是要严惩的。”悉多于对一旁的副相达延莽布支道。

    禄东赞一向治军严谨,对于违抗军令的人,向来都是以死罪论处,即便是禄东赞的儿子也不能幸免。

    对于禄东赞的严厉,悉多于可是多有体会,这要是被禄东赞知道他们擅自行动,肯定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哈哈哈!”达延莽布支听后哈哈大笑道:“达古日耸,你不必担心,唐军主将不过是一位无名小卒,你我也是久经战阵,何须怕对方。”

    “至于你阿爸那里,只要你我不说,不就什么事都没有,这次你我要是能够击败这支唐军,便是大功一件。”

    “这……”悉多于动心了!但是还是有些担心他们擅自行动的事情会被禄东赞知道,“那我们到时候怎么回答。”

    “就说我们奉大相之命,阻拦唐朝援军,谁知唐军不堪一击,被我军击溃,我们乘胜追击,全歼敌军。”达延莽布支笑道。

    “那就照副相说的去办。”悉多于道。

    “好!立刻传令下去,给我冲上大非川,消灭唐军。”达延莽布支下令道。

    ……

    “启禀将军!吐蕃人攻过来了!”一名将士飞奔入帐,单膝下跪,行叉手礼道。

    “这帮吐蕃人有多少人马”别将张羽问道。

    “据观察,大概在八万之众!”将士说道。

    “知道了!”王方翼稳坐中间主位,没有一丝慌乱。

    “将军!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别将王麟问道。

    “既然人家都亲自上门拜访,我们要是不好好招待,岂不是失了礼数,会让人说我大唐没有规矩。”

    “火器营的将士训练多时,也是时候露两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让火器营的将士好好招待吐蕃的客人。”王方翼道。

    “是!卑职这就去传令!”别将王麟起身行礼退下。

    “咚~咚~”战鼓声在宁静的大非川上响起,唐军在大非川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无数条枪从栅栏中伸出。

    吐蕃副相立刻下令冲锋,吐蕃骑兵摆出冲锋阵型,如同一把尖刀,刺向大非川的唐军。

    “大家不要慌乱,一定要稳住,等敌军走近了再打,给我稳住,不要慌!”军官喝令火器营的将士不要慌。

    吐蕃的骑兵越来越近,将士们手心都出汗了!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有些颤抖的手依旧稳稳当当的端着手中的火枪,瞄准快速向他们冲来的吐蕃骑兵。

    “开枪!”军官一声令下,将士们扣动扳机,弹丸从火枪口中喷射而出,击中吐蕃骑兵。

    望着突然从栅栏口子伸出带口子的长棍,达延莽布支和悉多于疑惑不解,这个时候不是应该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准备远程火力输出,对我方骑兵进行压制吗

    这一根根洞口乌漆嘛黑的棍子是怎么回事

    当骑兵越来越靠近唐军栅栏,唐军却依旧无动于衷,达延莽布支和悉多于以为唐军被他吓的不知动弹,心里对眼前的唐军充满了鄙视,尤其是唐军的主将王方翼,更加被他们鄙夷。

    吐蕃骑兵距离唐军200米的时候,对面的唐军依旧无动于衷,一丝微笑出现在吐蕃副相和悉多于的脸上。

    此时此刻,胜利已经属于他们了,即便现在唐军的弓箭手压上也挽回不了局势,因为现在吐蕃骑兵距离唐军不过一百米。

    就在悉多于和达延莽布支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唐军阵地传来一阵轰鸣声,将他们从美梦中惊醒。

    悉多于见到了让他一生难以遗忘的景象,唐军阵地升起一阵白雾,冲锋的骑兵在一声声响声中倒下。

    对于骑兵来说,一百米不过是矩尺,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够冲到敌军面前。

    可这一百米却成为了他们永远跨不过去的鸿沟。

    悉多于和达延莽布支惊呆了,唐军什么时候有了这种新式武器,而他们却一点也不知道。

    不行!一定要把这个重要的情报传回去,否则,吐蕃必然会被唐军击败,甚至唐军还会趁机攻入逻娑,吐蕃很有可能灭亡。

    “传令下去!全军撤退!”达延莽布支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急忙下令撤军。

    大非川是无论如何也拿不下来,要是唐军发起进攻,他们也无法阻挡,只好撤退暂避锋芒,保存实力。

    接到命令之后,号角手吹响了手里的号角,吐蕃大军听到撤退的号角声,急忙后撤,比来时还快的速度撤离。

    “将军!吐蕃军要撤!”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在马上行礼道。

    “想跑,没门!”坐在中军营帐门口的王方翼起身道:“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诺!”传令兵领命而去。
1...113114115116117...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