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毕竟,回鹘前任首领,婆闰之父吐迷度就是被自己的侄子乌纥给杀死的。

    这样的事情再度在回鹘内部发生,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403章 讨伐回鹘
    “从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婆闰是寿终正寝,而非他杀害而亡,婆闰一死,比粟毒便联合回鹘反唐势力夺取了回鹘的大权。”

    “甚至还在悲伤中的比粟,都来不及反应,比粟毒就完成了duoan,比粟更是被比粟毒给关押起来。”李承乾说道。

    婆闰在世的时候,回鹘大权都被婆闰牢牢掌控在手里,经历过他的堂兄弟乌纥杀害他的父亲,夺取回鹘大权的时代。

    为了防止他父亲的事情再度在他身上重演,他活着的时候,比粟毒被压制的死死的。

    比粟毒在婆闰在世的时候,可没有这个胆子敢做出夺位duoan的事情来。

    胡人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们崇拜强者,在几千年的长河里,胡人的zhengan都是通过互相争夺而来。

    如同狼群中的狼王,头狼觉得自己实力足够的时候,便会去挑战狼王,战胜了他便是新的狼王,失败的狼王则会被驱逐。

    胡人的zhengan交替跟汉人的不同,他们在大多的时候是通过武力来抢duoan利。

    兄弟之间,叔伯子侄之间的争夺,胜利的一方杀死失败的一方,不仅继承了他的地位和权利,更是继承了所有的一切。

    胡人只会对强者什么报仇雪耻之类的事情。

    因此,只有你足够强大,才不会有人敢惦记着你权利、地位,以及女人等一切属于你的。

    “要是只有回鹘一部叛乱还好,以燕然都护府的实力,镇压平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臣弟担心的是,其他的部族是否也参与了叛乱”李恪说道。

    “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说,比粟毒还说服同罗、仆骨等几个部族反叛,不过还有不少部族在观望,比粟毒想将这些部族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就必须摧毁燕然都护府在西域的影响力。”李承乾说道。

    “比粟毒想要快速摧毁燕然都护府在西域的影响,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突袭燕然都护府,那燕然都护府岂不是危险。”李恪说道。

    “锦衣卫在飞鹰传书之后,便立刻去通知了燕然都护府,能不能逃过一劫,就看他们的造化了!”李承乾道。

    “皇兄打算派什么人前去平叛”李恪问道。

    “朕决定派郑仁泰领兵平叛,他曾经平定过思结等部的叛乱,对于漠北的形势了解,一事不劳二主,他是主将的最佳人选。”

    “朕还打算让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为副,以及鸿胪卿萧嗣业,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一同出兵平叛。”

    “多路进攻,以最短的时间之内,平定这场叛乱,然后让比粟接任回鹘首领、瀚海都督一职。”李承乾道。

    “皇兄是在担忧什么”李恪问道,他从李承乾的话里听出了一丝别的东西来。

    回鹘部叛乱应该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甚至在这背后,有什么在搅动着这一切。

    “吐蕃一直屯兵于吐谷浑边境,进无法拿下吐谷浑,又容易遭到我军突袭。”

    “退,一旦没有任何建树,寸功未立,回到逻娑便会遭到反对派的诟病,禄东赞想要控制住局面,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那样的话,吐蕃很有可能陷入权臣内斗之中而无法自拔,吐蕃的赞普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对葛尔家族独揽大权怕是早已经心生不满了。”

    “所以,禄东赞只有拿下吐谷浑,并亲自坐镇吐谷浑,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吐谷浑,不用返回逻娑。”

    “只要将兵权牢牢掌控在手里,即便赞普再如何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无论是年轻的赞普也好,吐蕃的群臣也好。”

    “都只能对手握兵权在外的禄东赞无可奈何,真要是敢逼急了禄东赞,说不定人家还会带兵杀回来。”李承乾道。

    “皇兄,您是觉得回鹘叛乱,这不是一件巧合的事情,是吐蕃的阴谋,为的就是让我们无暇顾及吐谷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平叛中去。”

    “禄东赞则可以趁机出兵夺取吐谷浑,完成他吞并吐谷浑的战略,也就是说比粟毒能够夺取汗位,很大的可能就是禄东赞在背后搞得鬼。”李恪说道。

    “何止是回鹘,就连同罗、仆骨等部族,都有吐蕃人的身影出现,只是不能确定是否跟吐蕃有关。”李承乾道。

    “这肯定是有关的,甚至就是禄东赞在背后搞鬼,回鹘那边婆闰刚刚身死,比粟毒便能够立刻掌控回鹘,令比粟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以比粟毒的能力,如何能够说服,或者说镇压住其他的部族,同罗、仆骨能够答应比粟毒一起起兵对抗大唐。”李恪说道。

    要说跟吐蕃没有关系,谁也不会相信,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凑巧的事,凡是出现吐蕃人的身影的部族,基本都反叛了大唐。

    这些反叛大唐的部族,都出现过吐蕃人的身影,就足够说明了这一切就是禄东赞在幕后搞鬼。

    谁又能说不是呢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些都是禄东赞在背后搞鬼,回鹘等部族的叛乱中,都有吐蕃人的身影。

    这也是李承乾为什么急着要尽快平定回鹘等部的叛乱,禄东赞这么做,肯定不止是要引起西域的dongan。

    禄东赞接下来应该还有更大的动作,也就是说,禄东赞对吐谷浑将有更大的军事行动。

    “王泉,传诏!”李承乾喊道。

    王泉立刻叉手行礼道:“奴婢在!”

    “传诏,命中书舍人起草诏书,诏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大总管,鸿胪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总管,将兵讨伐回鹘等部的叛乱。”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而去,先去了中书省让中书舍人草拟诏书,再由三省官员核实签字再执行下去。

    郑仁泰、薛仁贵萧嗣业等奉诏,到兵部领了兵符之后,便立刻出征漠北。



第404章 撤出平壤
    平壤城外,唐军大营内,七十岁高龄的苏定方稳坐在主位之上,左右两边,麾下将领分品阶依次而坐,他们正在议事。

    他们中间有个火盆,盆里的木炭正在烧的旺盛,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烧的旺盛的火盆,将大帐内寒冷驱散一些,使得大家没有觉得那么寒冷,将领们时不时身子前倾,将冰冷的双手伸近到火盆前考一考。

    苏定方手里抱着一个精美的火笼御寒,火笼里面的炭燃烧着散发热量,考起来暖洋洋的。

    这是去年冬天,皇帝亲自赐给的他的物件,让他在寒冷的冬天,用来御寒,他一直没拿出来用,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大总管,如今我军围困平壤城已经八个多月,平壤城城墙坚固,护城河深,城中更是粮草充足。”

    “再坚持个一年半载的,也都不是什么问题,而我们围困平壤城这么久,早已经士气低落。”

    “如今天气寒冷,粮草运输不便,现在军中已经开始缩减粮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粮草运来。”将军卢奇说道。

    “你想说什么”苏定方问道。

    苏定方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头发、胡子和眉毛都已经白了,就连眼神都不是太好。

    他心里清楚,自己可能没有多少年头了,这以后怕是不能再替朝廷领兵征战了。

    本来打算趁现在他还能动弹的时候,为朝廷打下平壤城,尽量消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顺便将他们的王和莫离支一块带回长安去。

    “末将以为,留在这里毫无益处,不如就此撤出高句丽,回中原去,将士离家已久,必然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

    “家乡的亲人也肯定在翘首以盼,等着他们回去,平壤城攻不下来,大唐还可以卷土重来,总有一天能够攻破平壤。”

    “可将士们要是冻死、饿死在这里就不值得,他们都是大唐的好儿郎,让他们活下去,能够为大唐开疆扩土。”

    “大总管,还请下令撤离平壤,返回中原,让这帮将士们能够和他们的亲人团聚。”将军卢奇单膝下跪,抱拳道。

    “是呀!我也很久没有见到阿爷和阿娘了,家中的妻儿他们到底过的怎么样,每每想起就难以入睡。”

    “我在出征之时,答应在打完这场仗后,回去跟他们一起过上元节,赏花灯。”

    众将都在议论纷纷,苏定方看着众将,知道他们心生思乡情切,已无再战之心。

    要是再留在这里围着平壤城,怕是会出现逃兵的现象,城中的敌军要是趁机杀出城来,以他们现在这样的情况,怕是要败。

    今年辽东的天气比以往更加的寒冷,怕是要下大雪了,军中御寒的物品准备的不够充分。

    主要还是他们没有想过会在这里拖了这么长时间。

    “如今的天气越发的寒冷,留在这里只会冻死更多的人,与其让他们冻死在这里毫无意义。”

    “倒不如让他们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留着有用之驱,日后也好为大唐建功立业。”

    “传我将令,即刻起,大军拔营,井然有序的撤离平壤,撤兵回中原去。”苏定方下令道。

    与其留在这里做无用之功,倒不如留着有用之驱,待下次再来攻打高句丽也不迟。

    反正,现在根本无法打下高句丽来,围困平壤城,别到时候城里的敌军没有被困死,自己这边却先冻死。

    “诺!”众将起身行礼应道,众将无不大喜,终于不用再待在这个鬼地方了,终于可以回到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家。

    “派人前去通知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立刻撤兵。”苏定方道。

    “诺!”传令兵领命,行礼就要退出大帐去给任雅相和庞孝泰传达苏定方的话。

    此时,一名将士冲了进来,其头上缠着白纱,腰间系着孝带,见到苏定方后,单膝下跪抱拳道:“见苏大总管。”

    “你是何人麾下军士为何戴孝”苏定方到来人的装扮,大吃一惊,急忙站了起来问道。

    一般在军中只有主将离世,才准许他们戴孝,或者一些经过特许的人,也能够让士兵给他戴孝。

    一般这样的人,都是战功卓着的英雄。

    “启禀苏大总管,我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麾下,我家总管在蛇水与高句丽军会战。”

    “因天气恶劣,道路难行,援军补给延迟,我军寡不敌众,我家总管和十三位少将军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戴孝的将士说着便热泪盈眶。

    众将听后大吃一惊!庞孝泰今年已经62岁了,居然战死在高句丽蛇水,就连他十三个儿子居然也没有一人活着。

    可谓是一门忠烈,庞孝泰父子十四人战死,那他家的孤儿寡母又该怎么办

    “知道了!派人好生收敛他们的尸首,运回中原好生安葬。”苏定方说道。

    “诺!”将军卢奇应道。

    “报!”一名军士冲了进来,单膝下跪道:“启禀大总管,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薨于军中。”

    “浿江道全军缟素,已经撤离平壤,返回中原,特派人前来告知一声。”

    “今日一连损失我大唐两员栋梁,以及众多浴血奋战的将士,这些都是我大唐的损失。”

    “命人八百里加急,将任雅相和庞孝泰已薨之事,告知朝廷。”苏定方道。

    “尊令!”别将应道,退出大帐,立刻让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回长安,向朝廷汇报。

    苏定方挥了挥手,军士行礼退下,众将此时都保持沉默,今天一天,他们接连听到两个噩耗。

    先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父子十四战死于蛇水,接着便是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死于军中。

    现在的他们更加死气沉沉,心中想要离开平壤,返回中原的想法更加的强烈。

    好在苏定方已经下令撤兵返回中原,众将行礼退了出去,立刻收拾行装,按照顺序撤离平壤。

    平壤城内的守军得知唐军已经撤离,顿时欢呼雀跃,终于等到他们离开了,这些被围困的日子,早就让他们憋屈了很久。

    要不是打不过城外的唐军,他们早就出城打的他们丢盔弃甲,屁滚尿流了。

    唐军再能打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灰溜溜的滚回去。

    平壤城岂是他们能够攻破的。21



第405章 赐谥号
    长安,太极宫太极殿内,大唐的皇帝李承乾正在和群臣召开朝会。

    “报!辽东八百里加急!”太极殿外,一名禁军将士,手中高举一物,边喊边朝太极殿跑去,所过之处无人阻拦。

    禁军将士跑上阶梯,在太极殿门外停下,将手中的东西交给宦官道:“立刻呈禀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

    “诶!”宦官应道,转身便朝大殿跑去,能用八百里加急传递军报,必然是辽东除了大事,他哪里敢有一丝耽搁。

    “启禀陛下!辽东八百里加急!”宦官跑入大殿,跪倒在丹陛之下高声呼喊。

    众人闻言皆是大惊!

    “速速呈上来!”李承乾急忙喊道,心里担忧辽东到底除了什么大事难道是战败了不成。

    自泉盖苏文离世之后,高句丽还有谁能够和苏定方等人抗衡

    王泉急忙走下台阶,接过辽东的即便,转身走回李承乾身边,将急报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急忙拆开急报查看到底辽东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翘首以盼,都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甚至还有人在低声议论猜测,是不是唐军被高句丽军打败,而且还是惨败。

    “陛下!辽东可是除了什么事”见李承乾看过之后,久久不语,长孙无忌问道。

    此时,长孙无忌的想法和其他人一样,那就是苏定方打败仗,而且还有可能是惨败,甚至还有可能差点全军覆没。
1...121122123124125...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