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报!启禀刺史、都督,陛下派来的援军到了,现在已经到了周留城。”一名将士走了过来,单膝下跪向刘仁轨行礼道。

    ……

    在茫茫的大海之上,一支数百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在向百济的方向行使。

    “报告前将大人,前面传来旗语,有几艘战船正在朝我们舰队而来。”

    倭国大军舰队旗舰上,一名武士正在向他的长官汇报前面战船上旗手传回来的消息。

    倭国前军将军安昙比罗夫问道:“是什么样的战船一共有多少艘战船”

    “一共是三艘战船,是我们倭国的战船,前面说是朴市田来津大人他们,前面还说对方看起来十分的狼狈。”武士说道。

    安昙比罗夫眉头一皱,朴市田来津不是应该在百济,帮助扶余丰复国,顺便为倭国谋取利益,怎么会狼狈的出现在这茫茫大海上。

    “命令前面战船,派出小队去看看,对方是否真的是朴市田来津,是的话就让他来见我。”

    “如果不是的话,立刻进攻,拿下对方,好好审问,并将此事向后军传达。”安昙比罗夫说道。

    “嗨!”武士领命,起身离开,向旗手传达命令,旗手再将命令传达出去。

    很快前面的战船便派出一支小队前去查探,确认是朴市田来津无疑之后,便带着他们返回舰队,并带着朴市田来津等人去见安昙比罗夫。

    “朴市君,你为什么搞得这么狼狈,你不是应该在百济帮助国王殿下守护百济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在这里现在的百济情况怎么样了难道你们已经将百济丢失了”安昙比罗夫质问道。

    “百济已经被唐军攻陷,就连被我军攻克的新罗城池,也被他们夺了回去,我只好带着扶余丰逃了出来,寻求援助。”

    “这次我没有完成大王交代的重任,我有罪,愿以死谢罪!”朴市田来津说道。

    “八嘎!死不能解决问题,百济对我王的伟大计划有着巨大的作用,必须要重新夺回来。”

    “虽然这次你没有守住百济,等待我们的到来,死一万次都难以赎罪,但是,你保住了扶余丰,便是大功一件。”

    “现在给你将功补过的机会,命你为先锋,向白江口进发,我们随后就到。”安昙比罗夫道。

    只要扶余丰还在他们的手里,他们便能够名正言顺的继续出兵,帮助扶余丰光复百济。

    “嗨!”朴市田来津行礼道。

    安昙比罗夫去见了扶余丰,安慰他几句,并表示一定为他夺回百济,还请他不要担心。




第419章 白江口之战(2)
    倭国大军抵达白江口,与唐军不期而遇,唐军在刘仁轨的一声令下摆下了战斗队形。

    双方见面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直接开打就好,大家又不是来观光旅游的,没什么好谈的。

    唐军方面大唐水军七千余人,一百七十艘战船,但在造船技术上远超倭国太多。

    大唐的战船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战船以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开弩窗矛穴,具有出击和还击敌船的作战能力,以桨为动力,具有快速航行的性能。

    反观倭国水军,有战船一千余艘,人数更是数万之众,只是比起大唐的战船来,倭国的战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倭国除了在战船和人数上占据优势外,其他的他们不占一点优势,甚至还不如唐军。

    “唐军的战船比我们的都要大许多,凭我们的战船根本无法战胜对方,不过好在我们人多势众,战船是对方的数倍。”

    “这是我们的优势,只要我军能够顺利登上对方的战船,通过白刃战,必定能够击败唐军,这些战船我们必须夺过来。”阿倍比罗夫看着对面严阵以待的唐军战船,口水都差点流下来了。

    要是他们倭国也有这样的战船,还有谁会是他倭国的对手,所以,他必须要将唐军的战船夺过来,哪怕只得到一艘战船,也是可以的。

    只要送回倭国好好的研究,必定能够造出和唐军一样巨大的船只来。

    “阿倍君,不要再多说什么了!我们立刻对唐军发动进攻。”安昙比罗夫对唐军的战船也是十分的眼热。

    “那就开始吧!命令前锋对唐军水军发动进攻。”阿倍比罗夫道。

    “嗨!”一名武士应道,立刻向旗手传达命令,再由旗手向前锋舰队下达进攻命令。

    接到旗舰旗手发来的命令,倭国水军前锋立刻发动对唐军的进攻,倭国水军四百余艘战船脱离主队,直接冲向唐军。

    刘仁轨坐镇中军,刘仁愿和扶余隆则率领水军位于前面,见到倭国的水军杀来。

    “准备!”刘仁愿下令,唐军已经做好准备,只等倭国水军近前,便给他们好看。

    “放箭!”倭国水军进入唐军gongnu有效射击范围内,唐军对倭国水军进行了箭雨覆盖。

    倭国武士不仅战船不如唐军的战船厉害,就连武器方面也是大不如唐军。

    倭国武士身上的甲胄防护力更是无法抵挡唐军的箭矢,凡是中箭者,纷纷倒下,这还没靠近唐军战船,便折损大半。

    唐军射来的箭雨,吓的倭国武士不敢冒头,却依旧继续向唐军发起进攻。

    只要靠近唐军战船,他们便能够攀爬上唐军战船,与唐军展开白刃战,倭国武士不惧怕和任何人展开白刃战。

    这是倭国武士战胜唐军的唯一方式和办法。

    “都督,对方依旧向我军发起进攻!”亲兵向刘仁愿汇报。

    “传令下去,给我冲上去,将倭国水军撞个稀巴烂,让倭国好好瞧瞧,我大唐战船的威力。”刘仁愿道。

    “诺!”亲兵领命退下,向旗手传达命令,旗手再向各战船打出进攻的旗语。

    两军相撞之下,倭国水军战船被唐军战船撞翻,双方战船一接触,倭国武士才知道双方的差距有多大。

    “撤退!撤退!”朴市田来津不得不下令撤退,再这样下去,他们就要全军覆没。

    望着纷纷逃窜的倭国水军,刘仁愿没有下令乘胜追击,而是率领大军返回坚守。

    “朴市田来津真是个废物!居然连对方的毛都没有摸到,就退了回来。”别动队队长秦田来津不满道。

    “话不能这么说,唐军的战船超出我们的想想,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朴田君的失败,正好帮我们探清楚了唐军的虚实。”阿倍比罗夫说道。

    “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安昙比罗夫问道。

    “等朴田君回来,问明情况再做定夺也不迟,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阿倍比罗夫道。

    朴市田来津回来之后,便被叫到阿倍比罗夫等人面前,阿倍比罗夫询问有关唐军的情况。

    得知唐军的情况之后,阿倍比罗夫决定在明天决战之时,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拥而上彻底依靠战船和人数的优势和唐军决战。

    次日,倭国水军全军出击,想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击败唐军。

    刘仁轨等人见此情形,立刻下令唐军假装撤退,将倭国水军引入阵中,然后刘仁轨下令左右合围倭国水军,使得倭国水军战船拥挤在一起,无法调头。

    无数的火箭如同流星一般,铺天盖地向倭国水军激射而来,这是唐军对付倭国水军战船众多最有效的办法。

    凡是中箭的倭国战船纷纷火光冲天,战船紧密的连在一起,只要有一艘战船被点燃,势必会连着点燃第二艘战船。

    倭国水军不是被烧死,就是掉落海里给淹死,一些运气好的倭国武士,爬上了唐军战船。

    见到有人爬上唐军战船,还没有被波及的倭国武士顿时欢呼雀跃,只要在白刃战上战胜唐军,他们就能够彻底的扭转整个战局。

    只可惜,等待他们的不是胜利,而是早已经严阵以待的唐军,唐军将士手中闪着骇人的寒光的兵刃,毫不留情的砍了过来。

    倭国武士顿时被杀的人仰马翻,随着唐军将士军阵的推进,将士之间的紧密配合,登上战船的倭国武士纷纷被唐军斩杀。

    “我们居然败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将全军覆没,没了这些武士,唐军要是派出水军攻打我倭国,我们还拿什么去抵抗。”

    “传令下去,升起白旗,我们向唐军投降。”阿倍比罗夫无奈道。

    “嗨!”众将心里也很无奈,他们没有想到唐军居然如此彪悍,被唐军打败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情,投降是他们唯一的出落路。

    须臾之际,唐军将倭国水军杀的片甲不留,眼看着大局已定,阿倍比罗夫等人只好向唐军请求投降。

    刘仁轨接受了倭国水军的投降。



第420章 往后攻略
    白江口之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宫中,李承乾大喜,便想在朝会的时候,宣布这样的大事。

    “朕刚刚接到刘仁轨的来信,这次我军与倭国水军在白江口一战,四战连捷,焚毁倭国战船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百济得以平定,百济扶持的国王扶余逃到了高句丽。”李承乾说道。

    白江口一战,百济王子扶余余忠、扶余胜忠等人见倭国战败,便率领剩余残军投降。

    百济国王扶余丰则乘船逃亡到了高句丽,扶余福信的儿子扶余思集则跟随倭国残部逃亡倭国。

    倭国国王天智国王授予扶余思集小锦下的官职,并赐姓鬼室,因此也被称为鬼室思集,扶余福信也被称为鬼室福信。

    “这实在是太好了!这样我大唐灭高句丽指日可待,真是天佑我大唐。”李恪喜出望外道。

    “天佑大唐!”群臣高呼。

    “这次百济叛乱,倭国掺和到其中,你们说,应该怎么处理倭国的问题。”李承乾问道,他的想法便是出兵乘机消灭倭国。

    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别说隔着大海,就算隔着一个银河,也必须要出兵剿灭倭国,让他知道天朝上国的威严,不容亵渎。

    可眼下的局势,并不允许他这么做,高句丽还没有剪出,是辽东地区的隐患。

    漠北现在比以前更乱,这都是吐蕃的杰作,甚至西突厥还有大部分人投靠了吐蕃,成为了对抗唐军的力量。

    吐蕃则连翻对吐谷浑发动进攻,吐谷浑还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现在的大唐不是在征伐,就是在征伐的路上。

    “老臣以为,倭国悬居海外,海上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海洋不比陆地,一旦遇险,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老臣以为对于倭国之事,不如就此放弃,经过白江口一战,倭国见识到我军的厉害,必然不敢再犯。”长孙无忌说道。

    “臣以为太尉所言极是!但也不能就此放过,不如遣使前往倭国,向倭国讨yaoshuofa,让倭国赔偿我军的损失,让倭国准备粮草和财务赔偿给我们。”兵部侍郎张九郎道。

    “兵部侍郎言之有理!百济乃我大唐领土,倭国居然敢派兵支持扶余丰复国,与我大唐为敌,其到底是何居心。”

    “出使倭国一事便由文林郎元震出使倭国,质问倭国为何帮助叛贼,与我大唐为敌。”李承乾道。

    隋炀帝时期,应该不也派了个从九品上的文林郎出使倭国,像倭国这样的小国,随便派个文林郎算是看的起了。

    “百济已经平定,是时候远征高句丽,这次讨伐高句丽,定要彻底将其消灭,使我大唐辽东边境得以安宁。”李承乾道。

    李承乾话音刚落,兵部尚书便出列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刚刚平定百济,不如休养生息几年,再行讨伐高句丽之事。”

    “兵贵神速!趁现在高句丽还没有将心思放到百济,出兵讨伐高句丽正是时候。”

    “一旦高句丽反应过来,再联合反唐势力,到时候,别说讨伐高句丽,百济都有可能被高句丽攻陷。”

    “因此,讨伐高句丽是势在必行,趁现在高句丽还没有彻底反应过来之前,两面夹击,一举攻克高句丽。”李承乾道。

    灭高句丽是势在必行,灭了高句丽大唐才能够抽调一部分兵力对付吐蕃和镇压漠北的叛乱。

    就眼下的局势来说,消灭高句丽正是时候,大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此时不灭高句丽,更待何时

    “陛下如今西突厥为祸漠北,臣以为理应先平定西突厥叛乱才是第一要务。”兵部尚书道。

    “去岁,朕已经命契力何必前去漠北安抚铁勒九部,契力何必到了漠北,很快便平定安抚了铁勒九部。”

    “漠北本来已经平定,后来龟兹又反生叛乱,朕便让海道行军总管苏海政出兵讨伐。”

    “为何,漠北不仅没有平定,反而西突厥还投靠了吐蕃这又是怎么回事”李承乾道。

    “此事皆因继往绝可汗兼右卫大将军、蒙池都护阿史那步真而起,他与兴昔亡可汗、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有怨。”

    “便秘密谎称阿史那弥射谋反,请求苏海政诛杀阿史那弥射,苏海政信以为真,便矫诏声称陛下委托他赐锦帛数万段给可汗和诸酋长。”

    “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不知有诈,便前往接受赏赐,苏海政趁机将他们全部杀死。”

    “却也让鼠尼施、拔塞干两部逃走,苏海政后来和继往绝可汗一同平定他们,引军回来的路上,在疏勒以南遭到了弓月部带着吐蕃军杀到。”兵部尚书说道。

    明面上说是突厥内部的内斗,实则还是吐蕃的挑拨离间,才导致了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之间的矛盾激化。

    其目的就是要打乱大唐在吐谷浑的部署,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吞并吐谷浑。

    只可惜!李承乾并没有上当,将吐谷浑内的唐军撤离吐谷浑。

    吐蕃见他们的计划对大唐没有什么作用,便又心生一计,怂恿西突厥袭击大唐的庭州,庭州刺史来济战死于庭州,为国捐躯。

    “苏海政在疏勒以南于吐蕃军相遇怯战也就罢了,居然还敢以军资贿赂吐蕃,简直丢尽了我大唐的脸面。”李承乾道。

    “陛下不是已经处置过苏海政了吗如今又旧事重提,这又是为了什么”长孙无忌说道。
1...128129130131132...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