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不知陛下派了何人前去镇压,可曾平定叛乱”刘仁愿问道。

    “锦衣卫指挥使龙治,已经彻底的平定叛乱。”李承乾道。

    “柳州蛮向来对我大唐臣服,为何这次却举全族之兵反叛我大唐,吴君解不是个糊涂的人,这次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事情来”刘仁愿道。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龙治发回来捷报,你看看便明白了!”李承乾将一份捷报递给刘仁愿,刘仁愿急忙起身接过。

    刘仁愿打开捷报,上面详细的写了这次平叛的经过,以及柳州蛮叛乱的事情,上面更有龙治对柳州蛮反叛原因的分析。

    “捷报上说,这次柳州蛮反叛很有可能跟吐蕃有关,吐蕃大相禄东赞此时正领兵与吐谷浑交战,他又怎么可能分心挑起纷争。”刘仁愿有些不太相信。

    吐蕃这么四处煽风点火的,对吐蕃有什么好处

    “怎么你不相信有这种可能”李承乾道。

    “臣只是有些不太明白,吐蕃如此行径,对其有什么好处如今,禄东赞在吐谷浑内已激战数年,却依旧拿吐谷浑无可奈何,此时不是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付吐谷浑上面吗”刘仁愿道。

    给大唐添堵,吐蕃能够得到什么,好歹大家还是“亲戚”,你不盼我点好,你也捞不到好处。

    “吐谷浑是横在吐蕃和大唐中间的缓冲地带,却又是吐蕃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只要夺取吐谷浑,吐蕃就能够得到很多资源,长久来讲,吐谷浑地理环境好,整个西北来说能比吐谷浑还好的地方根本没有。”

    “这也是吐蕃为什么一定要死磕吐谷浑的原因所在,吐蕃虽然激战数年,对吐谷浑依旧是势在必得。”

    “一旦吐谷浑落入吐蕃之手,吐蕃便能够对我大唐构成直接的威胁,尤其是西域。”

    “夺取吐谷浑,吐蕃就等于彻底打通了西域,大唐在西域的安西四镇,就彻底暴露在吐蕃的面前。”

    “为了防止吐蕃势力做大,朕给吐谷浑留了三支大军来牵制吐蕃,这才保证吐谷浑能够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吐蕃为了能够让朕将这三支大军调离吐谷浑,何止把手伸到柳州,就连漠北现在也是战乱不断。”

    “朝廷现在是疲于应对,这也是朕为什么急着灭高句丽的原因之一。”李承乾道。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解决辽东边境安宁的问题,然后再抽调兵马北上先平定漠北的叛乱,再出兵将禄东赞赶回吐蕃去。

    禄东赞也明显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派人潜入各处,挑拨离间各族和大唐的关系,使得有些部族答应一起zaofan。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唐疲于应对,最后,不得不将吐谷浑内的唐军撤回去救火。

    禄东赞已经从吐谷浑的罪人素和贵口中得到了可靠消息,如今的吐谷浑,不过是外强中干。

    要是没有唐军的阻挠,吐谷浑已经是吐蕃的囊中之物,所以,禄东赞才在论钦陵的建议下,派人四处挑拨离间,挑拨大唐和周边其他部族的关系。

    “那陛下为何不下诏,将吐谷浑内的大军撤回来平叛,这样一来不就不用担心,无兵平叛。”刘仁愿道。

    “不妥,如今的吐谷浑其实早已经内部空虚,实力更是没有多少,一旦我军撤出吐谷浑,弹指之间,吐蕃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吐谷浑。”

    “到那时候,我大唐边陲便要直面吐蕃的威胁,没有吐谷浑阻挡的吐蕃对大唐的威胁更大。”

    “整个西域也将永无宁日,吐蕃的狼子野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朝廷就算再困难,也绝对不能撤走吐谷浑内的大军,为了方便他们抵御吐蕃,朕还打算授予他们之权。”

    “他们可以自行募兵,自行筹措粮饷等。”李承乾道。

    “陛下!万万不可呀!一旦他们拥有了这些权利,终究会造成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局面。”

    “西北便会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要是他们不听调令,不从朝廷管制,终会成为大唐新的隐患,还请陛下三思。”上官仪听后大惊失色,急忙起身叉手行礼道。

    自古大将在外拥兵自重,都是皇帝和朝廷所忌惮的事情,这样会威胁到皇权的巩固和朝廷的威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朝历代以来都是较劲了脑汁,想出了各种制度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出现。

    大唐的均田制加上府兵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府兵制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整个大唐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府兵由十二卫大将军遥领,不具备真正的指挥权。战时,由皇帝临时委派行军大总管作为府兵的最高指挥官,行使指挥权。




第424章 泥涅师
    “陛下,臣也觉得上官侍郎说的有理,此事万万不可!”刘仁愿起身叉手行礼道,他也赞同上官仪的说法。

    武将在外拥兵自重,比外在的敌人更加令朝廷忌惮,也对大唐更加的危险。

    “上官爱卿你说的,朕也曾经想过,就现在的局势而言,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待我大唐消灭高句丽,辽东边境再无隐患之后,便可以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北边。”

    “到时候,再收回他们手里的权利与朝廷,不就行了!此事就这么决定,你们二人不必再劝朕。”

    “更何况,他们的家人父母妻儿都还在长安,难道他们会不顾及家人的安危。”李承乾道。

    这些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让席君买、王方翼、黑齿常之能够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只要能够阻挡住吐蕃的进攻进行。

    谁叫朝廷抽不出手来收拾西北烂摊子,也只能依靠他们三个互相配合,想要马儿跑,又不愿让马儿吃草是肯定不行的。

    何况席君买他们的家人还居住在长安城内,他们要是真的敢拥兵自重,就不怪他李承乾对他们家人不客气了!

    全部都剁了,直接喂狗,一个皇帝做的太过仁慈,会被人认为是一种软弱。

    上官仪和刘仁愿叹息一声,不再说什么,有些东西放出去,想要再次收回来,哪里有那么容易。

    “陛下!臣以为为了西北的安宁,请陛下下诏给凉州都督郑仁泰,命他率领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别屯兵于凉、鄯二州,以防万一。”上官仪叉手行礼道。

    他的意思很简单,只要在这两周屯兵,一旦发现席君买等人有不轨之心,便可以出兵剿灭他们。

    其实就是要让郑仁泰等人监视席君买等人,防止他们不小心做大,确保他们不会最终成为大唐的威胁。

    “上官爱卿多虑了!既然朕要赋予他们权利,又怎么会派人监视,朕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绝对不会因为赋予他们权利而怀疑他们的忠诚,要是因为这个疑神疑鬼,岂不是寒了忠臣之心。”李承乾道。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好过互相猜忌,很多时候,事情会弄巧成拙,就是因为缺乏信任,互相猜忌所致。

    因此,李承乾并没有采纳上官仪的建议,因为他相信王方翼三人,这是他们君臣之间的信任。

    “那微臣恳请陛下下诏,将燕然都护府迁移到回鹘部,将瀚海都护府迁移到云中古城,以碛为界线,碛北的州府归燕然都护府管辖,碛南的州府归瀚海都护府管辖。”

    “如此一来,才能更好的管理漠北,即便不能让漠北从此停止征伐,也不至于让漠北更加混乱。”上官仪说道。

    只要漠北能够得到安宁,这样的安排也能起到监视作用,虽然不如在凉、鄯二州直接屯兵来的方便一些,也好过没有强。

    “这个可以有!”李承乾道:“上官爱卿那就为朕起早诏书,从即刻起,迁移燕然都护府到回鹘部,更名为瀚海都护府,碛北的州府都归瀚海都护府管辖。”

    “瀚海都护府迁移到云中古城,更名为云中都护府,碛南的州府都归云中都护府管辖。”李承乾道。

    要是真的不派人监视的话,朝廷里的大臣们怕是会寝食难安,就连远在吐谷浑的席君买三人也有所顾忌。

    这样的安排不仅安定满朝文武的心,也让此时正在吐谷浑对抗吐蕃的王方翼三人安心,这并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

    上官仪急忙将笔墨纸砚拿出,摊好纸,磨好墨,提笔为李承乾写下诏书。

    “陛下!诏书已经起草完毕,还请陛下过目。”上官仪将写好的诏书拿给李承乾看。

    “很好,就照这样发下去吧!”李承乾看过之后,在诏书上画了个敕字,并盖上玺印,剩下的便交给三省官员签字盖印,然后派人去传旨就行了。

    “启禀陛下!波斯王子泥涅师求见!”一名宦官跑了进来叉手行礼道。

    “泥涅师他怎么来了他现在在什么地方”李承乾疑惑道,泥涅师怎么这个时候突然来找他。

    “回陛下!波斯王子泥涅师此时正在紫宸门侯着。”宦官说道。

    大明宫宣政殿北三十五米便是紫宸门,而紫宸门北六十米处便是紫宸殿,南北宽近五十米。

    “那宣泥涅师进殿觐见!”李承乾道,转身坐回御座上等待泥涅师的觐见,他要看看泥涅师找他为了什么事。

    “诺!”宦官领命退了出去,来到紫宸殿外,高声喊道:“宣波斯王子泥涅师觐见!”

    听到召见他,泥涅师立刻整理好衣冠,这才朝紫宸殿走去。

    来到紫宸殿内,泥涅师向李承乾行礼道:“臣波斯王子泥涅师拜见陛下!大唐皇帝千秋万岁。”

    “免礼平身!赐座!”李承乾说道。

    “谢陛下!”泥涅师谢恩道。

    “泥涅师你来见朕,为了什么事”李承乾问道。

    “陛下!臣刚刚接到家书,大食大举进攻波斯,我父王收复的一部分波斯故土,又被大食重新抢占,如今,我父王下落不明,不知是死是活。”

    “臣恳请陛下派兵帮助波斯,从新夺回失去的故土,让我萨珊王朝能够光复。”泥涅师行礼跪拜,额头紧贴地面。

    “大食进攻波斯的事情,朕早已经知道,不仅你波斯被大食夺取,他们还向南侵扰婆罗门,吞灭诸胡,拥兵四十余万。”

    “至于你的父亲,波斯王卑路斯,你大可不必担心,他现在已经逃到吐火罗,在哪里有我大唐的军士在,大食不敢轻举妄动。”

    “你父亲的性命无忧!至于出兵波斯,朕只能告诉你,以眼下的局势来看,现在还不是时候。”李承乾道。

    “那陛下什么时候才能出兵帮助我们恢复萨珊王朝”泥涅师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先起来,这事不急,待朕解决了高句丽,搞定吐蕃之后,一定会出兵,帮你恢复萨珊王朝。”李承乾道。

    “谢陛下!臣在此发誓,我波斯王族世代效忠李家王朝。”泥涅师行礼道。

    “好了!起来吧!不必行这么大的礼,眼看就要晌午了!你们都留下来一起用膳吧!”李承乾道。

    “谢陛下!”泥涅师和上官仪、刘仁愿三人急忙行礼谢恩,感谢皇帝请客吃饭。21



第425章 吐蕃使臣
    “启禀陛下!吐蕃遣使求见!”大臣在开会的时候,向李承乾提起吐蕃使臣的事情。

    “宣!”李承乾道。

    “宣,吐蕃使臣觐见!”王泉上前喊道。

    “宣,吐蕃使臣觐见!”殿外宦官将话传递出去,吐蕃使臣听到召唤他的时候,便跟着宦官来到宣政殿,觐见大唐皇帝李承乾。

    “外臣拜见大唐皇帝陛下!”吐蕃使臣行礼道。

    “免礼平身!吐蕃使臣千里迢迢来我长安,所为何事”李承乾道。

    “启禀大唐皇帝陛下!我奉赞普之命,前来长安拜见,请求大唐能够允许我吐蕃和吐谷浑和好,并且为了表示吐蕃和吐谷浑的友好。”

    “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准许我吐蕃在河源赤水一带进行放牧,我吐蕃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和吐谷浑和亲。”吐蕃使臣说道。

    他这次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吐谷浑和好,也不是来和什么亲的,主要还是希望唐朝能够承认吐蕃兼并吐谷浑。

    “赤水本就是吐谷浑之地,与你吐蕃何干岂容你吐蕃在赤水放牧,你这样鸠占鹊巢未免太过不合适,你吐蕃所请,朕不允!”李承乾道,他自然不会同意吐蕃的请求。

    “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只是希望能够与吐谷浑和平相处,难道大唐皇帝想要看到狼烟四起,吐蕃和吐谷浑争斗下去吗”吐蕃使臣说道。

    这种鬼话也能说的出来,谁会相信你们吐蕃人说的鬼话,你要是爱护和平,又怎么可能吞并吐谷浑。

    吐蕃人真当所有人都是傻子不成

    “你们既然想要和平相处,就请从吐谷浑撤兵回你们吐蕃去,将侵占吐谷浑的领地归还给吐谷浑,而不是跑到人家的地盘上放牧。”李承乾说道。

    吐蕃使臣哑口无言,要他们吐蕃撤离吐谷浑,将侵占的部分吐谷浑归还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吐蕃这次出使大唐为的就是希望大唐能够默认他们占领吐谷浑。

    即便不答应也没有关系,吐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撤回吐蕃去,而是会继续和吐谷浑死磕到底。

    这次出使大唐,无非就是来试探大唐皇帝的态度。

    “我吐蕃是带着诚意来,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帮忙调和吐蕃和吐谷浑的关系,我吐蕃愿意下嫁一位公主给吐谷浑的王子,永结百年之好。”

    “我吐蕃也不需要吐谷浑给什么聘礼,只需要吐谷浑能够让我吐蕃人在赤水一带放牧即可,而且,我吐蕃愿意给丰厚的嫁妆。”吐蕃使臣说道。

    “如此鬼话连篇,你觉的天下人会信吗换成你你会信吗”李承乾质问道。

    “我信,我吐蕃是言而有信之邦!断然做不出背信弃义之事。”吐蕃使者说道。

    只要能够完成任务,怎么都行,反正上嘴唇碰下嘴唇,话还不是任由自己说。

    李承乾差点气乐了!吐蕃已经厚颜无耻到鬼话连篇张嘴就连,而且还是脸不红心不跳。
1...130131132133134...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