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大唐的使臣怎么这个时候跑到新罗来”薛乌儒道。
“必然是来传达大唐皇帝的诏命,王上,还是派人前去迎接吧!毕竟,我新罗还是向大唐称臣的,礼数不够周到会被人说闲话的。”金庾信道。
“良臣,你代表寡人,前去将迎接大唐的使臣来我王都。”金法敏道。
“臣遵命!”良臣行礼退下,前去迎接大唐派来的使者。
十日之后,良臣将大唐的使臣接到新罗王宫面见了新罗文武王金法敏。
“不知道这次天使前来,可是大唐皇帝陛下有什么诏命”金法敏问道。
“确实,陛下有诏令给大王!”使臣说罢,脸色顿时严肃起来道“鸡林州都督、新罗王金法敏奉诏!”
“臣鸡林州都督、新罗王金法敏接旨!”金法敏等人面北下跪,等待使臣宣读大唐皇帝的诏命。
“大唐皇帝令,如今大唐西北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命新罗出兵六万,援助大唐西北边关,共同对抗吐蕃入侵。”
“朕听闻新罗将军金庾信、大阿湌晓川、薛乌儒等人,精通谋略,骁勇善战,特命金庾信等人统率六万新罗军出征。”
“近年来,大唐境内水患、干旱不断,大军所需粮草和器械等皆由新罗自己负责。”使臣宣读皇帝的诏令。
金法敏等人听后,大惊失色,心中怒火喷涌,大唐皇帝居然想让他们新罗人为大唐去打仗。
他们原本还打算等大唐和吐蕃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趁机占领百济和高句丽的领地,将唐朝人赶出半岛,赶到大同江以北去。
现在大唐皇帝居然号令他们出兵,金法敏等人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
不过转念一想,大唐居然需要新罗这样的小国出兵,足以证明战况到了什么样艰难的地步,不然的话,大唐这样的大国不可能用的上他们这样的小国。
这对于新罗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唐被西北的吐蕃牵制住,自然无法顾及到新罗,那么,新罗即便是明目张胆的进攻百济,也不用担心大唐会出兵。
“还望新罗王殿下能够尽快整顿兵马,开赴大唐西北边关,莫要因此延误战机,这可是重罪。”使臣宣读完诏令,将诏令递给金法敏,并将他扶了起来说道。
“大使一路辛苦,还请先下去休息,出兵一事,我还需要商议,何况,调集兵马也需要时间。”金法敏说道。
“新罗王殿下说的是,那我便先行告辞!”使臣行礼道。
“来人,送大使到驿馆好好休息,盛情款待大唐来大使。”金法敏吩咐道。
“是!”宫廷侍卫领命,将大唐使臣送回驿馆。
等到使臣离开之后,金法敏看着金庾信等人道“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是奉诏出兵,还是拒绝大唐皇帝的诏命。”
“王上,这对于我们新罗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今大唐已经被它的强敌牵制的动弹不得,这才想要征调我们去帮助他们打仗,王上可要把握住这个机会。”金庾信说道。
“我们新罗人绝对不会为任何人战斗,我们只会为新罗而战。”新罗将军朴鑫川道,他只为新罗而战斗,他一生只为新罗奉献一切。
“我自然不是在为他人战斗,我们是为了自己战斗,为新罗战斗,太大角干的意思,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出兵拿下高句丽和百济,将唐朝人赶出新罗,高句丽和百济是属于我们的。”金法敏说道。
“可是,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大唐发现,要怎么做才不会出现纰漏。”良臣说道。
“这个并不难,我们可以答应大唐皇帝,在行军的半路上,对原百济和高句丽发动进攻,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金庾信说道。
“如今,以大唐的处境,即便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要我们动作快,便能够夺回原本就应该属于新罗的领土。”
“强大如大唐王朝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夺回属于我们的领地,而他们却无法阻拦,想象还真是令人热血沸腾。”金法敏笑道。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不好好把握的话,那可是要天打雷劈的。
大唐不过如此,既然不愿意将属于他们的高句丽和百济,归还给他们,那他们便亲自去夺回来。
“各位下去准备吧!寡人会在宫中摆下庆功宴,等待你们凯旋归来,寡人要让所有的新罗人铭记你们的名字,新罗的英雄们。”金法敏笑道。
他从未有过这么开心,他金法敏将带领他的臣民,完成数代先王都没有完成的夙愿,统一三国。
“为新罗而战!”金庾信等人行礼退下。
金法敏让人通知了唐朝的使臣,在他的王宫里为使臣设宴接风洗尘。
当天,唐朝使臣出席了金法敏的宴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唐朝的使臣放下手中的酒杯,问道“新罗王殿下!出兵之事准备的怎么样了西北战事紧急,可是一刻也耽搁不得。”
“大使不必担忧!寡人已经下令征召青壮年男子,三日之内,便能够征调二十万大军出征,为了能够帮助大唐,我新罗愿倾巢而出。”金法敏说道。
在别人看来,金法敏这么做是为了向大唐表忠心,而不惜倾巢出动,也要援助大唐。
可使臣心里明白,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李承乾在他出使新罗的时候,便交代过他,金法敏有可能要造反。
要是金法敏没有按照诏书上要求出兵,无论如何也必须要传信给安东都护和熊津都护,提醒他们早做准备。
“殿下的决心真是令人感动,陛下要是知道你的忠诚,也会感激涕零的,等我回去之后,一定上表陛下,给殿下请功。”使臣笑道。
“这些都是我金法敏分内之事,还请大使在此地多留几日,待我大军集结完毕,再与大使一同前往长安。”金法敏笑道。。
“多谢殿下厚爱!我皇命在身,不便在这里久留,除了给新罗传皇帝诏书外,我还要跑一趟契丹、靺鞨等部传达皇帝诏命。”使臣说道。
已经确定对方想要造反,他便要立刻脱身,以免陷入危机当中,再说他还要将消息传出去。
第485章:灭新罗
“原来是这样,那我便不耽搁大使的事情了!”金法敏说道,心中窃喜。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暗地里派人去了一趟驿馆,潜入使臣居住的房间,看看是否如同使臣说的一样。
得到切切消息的金法敏便放心,这样看来唐朝处境有多么艰难,不然也不会想到要征调契丹、靺鞨等部兵马赶赴西北。
这就是他们新罗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金法敏亲自送使臣离开王城,然后回去,下令加紧征召将士,准备对百济和高句丽下手。
使臣离开王城之后,便用飞鸽传书通知安东都护府和熊津都护府做好准备,金法敏要出兵攻打他们。
薛仁贵和刘仁轨立刻下令唐军主力坐镇重要关隘,整编混成军则开赴与新罗的交界处。
新罗王金法敏意图反抗大唐的消息很快便传入长安。
一名宦官急急忙忙的闯入宣政殿,向李承乾禀报道“启禀陛下!安东都护和熊津都护联名传递飞鹰传书。”
“呈上来!”李承乾道。
宦官上前一步,将书信交给王泉,由他转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看过之后道“新罗王金法敏正在调集新罗全部兵力,欲夺我安东和熊津两大地区。”
李承乾此话一处,宣政殿内,顿时哗然,大唐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
随便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跟大唐张牙舞爪了吗
新罗一个弹丸小国,要不是得到大唐的庇护,早被人家吃的连渣渣都不剩。
现在好了,大唐把高句丽和百济全部干掉,新罗就开始膨胀了,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了吗
“陛下!臣以为理应立刻派出使者,谴责新罗,让新罗王金法敏放弃不切实际的念头。”户部尚书出列行礼道。
李承乾心中暗道你这说的话才是不切实际,人家新罗垂涎百济和高句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怎么可能应为你的几句话,就放弃夺取高句丽和百济的故地。
“金法敏有不轨之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质问是解决不了问题,朕倒是有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李承乾说道。
“不知陛下有何良策”户部尚书问道。
“这很简单,出兵灭了新罗,免得新罗上蹿下跳,给大唐捣乱。”李承乾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如今我大唐内忧外患,能不动刀戈,还是不动的为好,想来新罗王金法敏不过是一时糊涂,陛下何必要灭其国。”
“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何不给金法敏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悬崖勒马。”户部尚书说道。
“爱卿为何屡屡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难道你已经胆怯到惧怕一个弹丸小国的地步难道我大唐已经到了谁都可以欺负的地步”李承乾质问道。
“臣并非胆怯,实在不宜再动刀戈了!”户部尚书哭丧着脸。
说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管着户部,每天却都有大把的钱粮从户部的账户支出。
现在他每一笔钱粮都要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支出,以免浪费钱粮。
要是他手里有足够的钱粮,别说一个新罗,就算十个新罗,他也不反对李承乾出兵,反正他出的起足够钱粮来支持大军出征。
可户部没有太多钱粮来支持大唐再打新罗,每一笔钱粮他都是精算过,都有详细的规划,不能随便挪用。
“爱卿所虑之事,朕心里明白,可新罗不灭,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便会落入新罗的手里。”
“那可是几代人,数百万将士用热血打下来的疆土,岂能拱手让给新罗。”
“即便朕能够答应,战死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将士们也不能答应,灭新罗乃势在必行。”李承乾道。
他也不好意思太过为难户部尚书,毕竟人家也不容易。
看来要尽快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将大唐的贸易通大海做大其他地方。
宋朝之所以会最富有,就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将茶叶和瓷器等销售到世界各地,大大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可是陛下!这打新罗,钱粮器械应该如何解决”户部尚书依旧不死心道。
“这些都交给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自己解决,朕不是免了这两个地区三年的赋税了吗”李承乾说道。
这样一来解决钱粮的问题,户部尚书也不好说什么。
“给薛仁贵下诏,命薛仁贵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连同李谨行等人讨伐新罗,将新罗王金法敏带来见朕。”李承乾道。
朝会就此结束,当天诏书便发往安东都护府。
在大唐皇帝的诏书还没有到之前,新罗大军便以协助大唐为由对安东地区和熊津地区发动进攻。
都被薛仁贵和刘仁轨击败,新罗大军退回到新罗境内,并派出使者认错,暗地里却紧锣密鼓的准备下一次行动。
李承乾的诏书一到安东都护府,薛仁贵便像打了鸡血,联合刘仁轨、李谨行等人,分兵进击新罗。
唐军在薛仁贵等人的率领下势如破竹,一路攻入新罗腹地,新罗大将大阿湌晓川、沙餐义文、山世、阿餐能伸、都善、良臣、一吉餐安那含等人战死。
唐军攻破新罗的买肖城等多处城池,唐军在新罗王城金城汇合,并包围金城,劝金法敏开城投降。
金法敏义正言辞的拒绝,唐军正式对金城发动进攻。
在四门国崩的轰击下,金城城墙倒塌,唐军趁机杀入城中,生擒了金法敏和金庾信等人。
新罗就此灭亡,金法敏等人被押送到长安,献给李承乾。
李承乾命人给金法敏等人建造豪华的庭院,让他们在里面过完一生。
要是金法敏等人不是想着从大唐夺取高句丽和百济的话,也不会落到被灭国的下场,也就不会被软禁在长安。
新罗终究不过是弹丸小国,作者便没有浪费章节写唐朝和新罗的战斗过程。。
基本上没有过多的叙述,简单的交代了新罗的灭亡,以及金法敏等人的结局。
大大的缩减了不必要的篇幅。
第486章:剑南道
“这段时间以来,最让朕高兴的事情,不是灭了新罗,而是漠北传回来的消息。”
“虽然漠北还未彻底平定,但是弓月和疏勒两部,已经被我军夺回,漠北通往吐蕃的道路也被我军切断,没有了吐蕃的搅和,漠北很快便能够被平定。”
“一旦漠北被平定,西域的丝绸之路再次畅通无阻,对于我大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军也可以从漠北进军吐蕃。”李承乾说道。
裴行俭等人一到漠北,便立刻联合亲唐势力,围困弓月和疏勒两部,同时,裴行俭率领唐军主力,切断吐蕃通往漠北的道路。
丘神绩则实行掏心战术,诱杀了吐蕃在漠北的大将,降服群龙无首的吐蕃军。
弓月和疏勒两部见大势已去,便直接投降唐军,漠北只剩下一些零星反唐势力在负隅顽抗。
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够彻底肃清漠北的反唐势力。
“如今半岛局势稳定,可以不用再派那么多的兵马留守,儿臣以为,应该将将士调回,投入到西北的战局当中。”太子李厥说道。
新罗已经被大唐消灭,整个半岛都是大唐的领土,即便有人对大唐的统治不满,也无法翻出什么浪花来。
半岛上留下八千精兵镇守,再加上整编混成军,守住半岛绰绰有余。
有个三年五载的时间,大唐的统治深入半岛民心,他们感受到大唐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之后,他们便会心悦诚服。
“你倒是和朕想到了一块去,朕也正有此意!那便让薛仁贵回来,去西北和吐蕃作战,让刘仁轨留守半岛。”
“不管是原来的新罗领地、还是百济领地,都划入安东都护府管辖,刘仁轨接替薛仁贵成为安东都护,熊津都护府改回熊津都督府。”李承乾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