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这是大唐自开国以来,讨伐突厥从来没有过的壮举,这也证明了李承乾对于平定dong tu厥叛乱的重视程度。
“朕期待你们凯旋而归。”李承乾道。
“诺!”裴行俭、李思文行礼道。
“启禀陛下!突厥人有不少帐户投降大唐,不愿跟随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反贼一起zào fǎn。”
“灵州发来公函,请问这些突厥人应该如何处置?”一名大臣出列行礼道。
“并非所有的突厥人都想要反我大唐,突厥人中还是有忠诚大唐的人。”
“传诏给灵州都督,朕决定在灵州南界设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用来安置这些突厥降户,以防dong tu厥事件再次上演。”李承乾道。
“陛下既然担心这些突厥降户,会有反叛的一天,何不将他们全部镇杀,斩草除根,免除后患。”一大臣出列说道。
“杀光他们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激起突厥人对大唐的仇恨,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凡是归顺大唐的突厥降户,一律都安置到这六州之中,这次平定dong tu厥叛乱,这六州便可以作为大唐运送兵马和给养,镇压德温傅、奉职二部的中转站。”
“同时为了防止dong tu厥事件再次发生,将突厥降户安置在这六州之中,也能对突厥降户的统治和有效的管理,还能让他们为大唐纳赋税服役。”
“这对于大唐来说,有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大唐为什么不做,突厥人骁勇善战,他们便是大唐骑兵的兵源。”李承乾道。
安置了这些降户,既可以展现大唐的宽宏大量的气度,有能够增加不少人为大唐纳税服役,而且还能为大唐提供兵源。
最重要的还是有这些突厥降户的存在,能够在无形之中瓦解dong tu厥内部的人心。
大唐出兵讨伐dong tu厥叛乱,就会更容易一些,一些不愿意跟随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zào fǎn的突厥部落。
见到这些突厥降户,也会跟着投降,这样一来,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彻底平定瓦解dong tu厥叛乱。
这就等于在无形之中,利用这些突厥降户招降那些心思犹豫不定的突厥人。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奏吗?”又聊了些基本的工作后,李承乾问道。
“启禀陛下!波斯总督府传来公函,波斯总督、波斯王卑路斯薨,波斯总督府请求波斯王子泥涅师回归波斯。”
“吐蕃遣使传来消息,吐蕃王赞普芒松芒赞薨,请求朝廷册封赞普之子器弩悉弄为吐蕃王。”典客令出列行礼。
“泥涅师。”李承乾道。
“臣泥涅师在!”听闻父亲已死,泥涅师十分悲痛,听见皇帝呼唤的他急忙抹了把眼泪,急忙出列行礼道。
“波斯王卑路斯已薨,你即刻启程返回波斯,继承波斯王王位,并继任为波斯总督。”李承乾看着这个在长安长大的波斯王子道。
“臣遵旨!”泥涅师行礼道。
“命左骁卫郎将、门下详正学士宋令文出使吐蕃参加吐蕃赞普葬礼,并册封器弩悉弄为新的吐蕃王。”李承乾道。
“臣遵旨!”宋令文出列行礼道。
李承乾见大臣没有事情需要上奏,便宣布退朝。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32章 用计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dong tu厥叛乱,大军行至朔州。
裴行俭明白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败给突厥叛军,除了自身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大军粮草被劫。
将士多是饿死所致,裴行俭猜想突厥人肯定会故技重施,再次抢劫唐军的粮草,断了唐军的后路。
毕竟,这是突厥人战胜唐军的唯一方法。
否则,凭借三十万唐军的战斗力,把突厥按在地上来回摩擦数百回都不在话下。
突厥和唐军正面交锋毫无胜算,且死路一条。
突厥想要赢唐军,就只能劫唐军粮草,断了唐军粮道,让唐军没有食物充饥,饿死在漠南。
这是突厥唯一取胜的机会。
这点突厥人明白,裴行俭也明白,所以裴行俭料定突厥人还会再来劫粮。
想明白这点,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来人!”裴行俭计上心头,朝帐外喊道。
“大总管有何吩咐?”帐外亲兵入内,行礼问道。
“速传众将,前来帐中议事!”裴行俭道。
“诺!”亲兵领命而去。
众将得到通知后,立刻赶到帅帐集合。
“见过大总管!”众将向裴行俭行礼道。
“诸位不必多礼!这次召集你们来,我有一事要和你们说。”裴行俭道。
“大总管可是想到破敌之策?”太仆少卿李思文问道。
“诸位应该知道,鸿胪寺卿、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是因为什么而败给突厥,甚至差点全军覆没。”裴行俭没有直接回答李思文,反问道。
这不是废话嘛!皇帝的诏书上不是说的清清楚楚,萧嗣业等人是因为打了几场局部胜仗,尾巴就翘到天上去。
以至于狂妄自大到没有对突厥人设防,以至于被突厥人杀到营中而不知,所以才会大败。
众人不知道裴行俭这么说是什么原因,却还是有人站出来回答。
“这只是其一,萧嗣业他们收拾残部还能与突厥人一战,不至于差点全军覆没。”裴行俭道。
众人一愣!
这么说来,萧嗣业等让战败,狂妄自大只是客观原因,那真正导致萧嗣业等人差点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大总管想要说什么?我大唐出兵三十万,兵分几路,相互策应,只要小心谨慎,便能够彻底平定dong tu厥叛乱,根本不会像萧嗣业一样出现同样的问题。”李思文道。
“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向来都是以游牧为生,他们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快速移动,再加上他们对这里环境熟悉,除非我们能够彻底击溃他们,否则,将会对我军不利。”裴行俭道。
“突厥人虽然游牧,但也并非没有地盘的概念,部落与部落之间,都有属于各自部落的势力范围,因此,我们只要找到其中的关键点,便能够彻底击溃突厥人。”
“草场对于突厥人来说,就相当于农田对于大唐一样重要,他们必然会为了守护各自的草场而与我军死战到底。”李思文道。
“可我们对于突厥人的草场并不了解,各部落之间的势力划分,以及哪里的水草肥美的牧地。”
“我们无法找到突厥人游牧驻军牧场,根本无法消灭突厥人,更不可能逼迫突厥人与我军一战。”裴行俭说道。
众将听后沉默了!
裴行俭说的一点也不错,找不到dong tu厥人的牧场,他们就会跟唐军兜圈子,直到彻底拖垮唐军为止。
“用兵之道,安抚将士贵在诚心,克敌制胜首要用到谋略,不要一味的蛮干。”裴行俭继续说道。
“大总管言之有理,不知道大总管可是已经有了良策来对付突厥人?”李思文问道。
“在我们来之前,萧嗣业等人被dong tu厥人击溃的最要原因是因为萧嗣业的粮运被突厥人所劫,将士受冻挨饿,所以才会导致大败。”
“突厥人定会再次故技重施,那我们便可以将计就计,给突厥人来个兵不厌诈。”裴行俭道。
“大总管尽管吩咐?我等听命便是。”别将抱拳说道。
“好!众将听令!”裴行俭一脸严肃道。
众将挺拔身姿,聆听裴行俭的号令。
“我军以三百乘粮车为诱饵,引诱突厥人来劫粮草,每辆车内埋伏壮士五人,各持陌刀、劲弩。”
“以赢兵数百押运粮车,并在险要之地埋伏精兵,只要突厥人来了,赢兵立刻弃车逃走。”
“突厥人定会将粮车拉到有水草的地方,然后便会解鞍牧马,取抢来的粮草使用。”
“这时,埋伏在粮车里的壮士趁机从车中越出,杀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裴行俭道。
裴行俭将计划说出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安排谁埋伏在什么地方,一旦粮车这边的手了,如何围剿突厥人。
至于藏在粮车里的壮士,裴行俭决定亲自挑选,以确保万无一失。
“对于这次的计划,诸位可都清楚?是否还有任何的疑问?”裴行俭道。
“我等明白!”众将应道。
“好!诸位依计行事!”裴行俭道。
众将抱拳一礼,退出大帐,各自去准备,裴行俭也没有闲着,立马挑选合适的壮士藏在粮车里。
唐军数百赢兵护送粮车的消息,很快便被突厥人的斥候传了回去。
“你可看清楚了?唐军真的只用老弱病残来押运粮车?确认没有看错?”阿史德温傅看着跪在地上的斥候问道。
“使得,我亲眼所见,唐军确确实实是用一支数百人的老弱病残押运粮车。”斥候回答道。
突厥人得知后,当即大喜!
奉职更是不屑道:“táng rén就是这么狂妄自大,先是有萧嗣业,现在又来了个什么裴行俭,更是狂的没边。”
“居然敢让几百老弱病残来押送粮车,当真是可笑至极,不知道是应该说他胆大,还是无知,哈哈哈……”
“我听说这裴行俭可是出兵讨伐过漠北西突厥,更是把西突厥打的没脾气。”一名小部落酋长说道。
“西突厥的那帮蠢货,怎么能够和我们相提并论,我们才不会向他们那么愚蠢。”
“现在我应该立刻派出一支兵马,前去劫粮,只要能够切断唐军的粮草供应,唐军三十万大军就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胜利将属于我们dong tu厥,只要击溃唐军,我们不仅能够保住漠南,还能出兵抢回漠北。”阿史德温傅说道。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33章 抢粮
阿史德温傅没有将裴行俭放在眼里,西突厥愚蠢才会摆在什么裴行俭的手里,他阿史德温傅才不会这么愚蠢。
“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赞成还是反对?”奉职环视大帐问道。
“我赞同。”众人一阵议论后,一名部落酋长投了赞同票。
“我赞同。”
“我赞同。”
“我赞同……”有人带头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自己赞同。
“好,就这么决定,立刻派出一支兵马去劫了唐军的粮车。”奉职拍板道。
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看一眼坐在主位上的可汗阿史那泥熟匐。
要不是阿史那泥熟匐身体里流淌着阿史那家的血统,这些人才不会拥立他为可汗。
一个从头到尾在史书上一笔带过,只留下只言片语的家伙,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阿史那泥熟匐能够成为德温傅和奉职的傀儡可汗,还是因为他有阿史那家的血脉。
别看中原人注重血脉,草原更看重血脉,你要是没有高贵的血统,根本无法号令所有的突厥人。
即便是阿史德温傅这样强大的部落也不行,没有高贵的血统,有什么资格号令草原各部。
就是因为深知这个道理,阿史德温傅才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他们的可汗。
阿史德温傅看了一眼主位上的阿史那泥熟匐一眼,便恨的压根痒痒,心里就有股邪火蹭蹭往上涨。
感受到来自阿史德温傅的目光,阿史那泥熟匐头也不抬,继续吃他的喝他的。
反正他阿史那泥熟匐不过是个傀儡可汗,这帮家伙也尊重过他,也并非真心实意拥戴他成为可汗,不过是看重他身体里流淌着的阿史那家的血统。
要是没有高贵的阿史那家的血统,在这帮人眼里,他阿史那泥熟匐屁都不是。
他阿史那泥熟匐要是真的是突厥可汗,早就反对这帮家伙反抗大唐了。
大唐的强大岂是这帮家伙能够明白的,反抗大唐就是死路一条。
突厥骑兵很快找到了唐军的运粮队,实在是这支运粮队太过显眼,一群老弱病残,行动缓慢,怎么能够躲得过突厥骑兵的搜索。
“喔~喔~”远处传来一阵异常的声音,押运粮车的唐军赢兵停了下来,见远处烟尘滚滚。
“快跑,突厥人来了!突厥人来了,快跑呀!”数百唐军赢兵转身四散逃离。
突厥骑兵转眼便来到粮车前,将三百乘粮草围住,见到四散逃离的老弱病残,立刻便有突厥骑兵前去追杀。
“全都给我回来,一群老弱病残也值得你们去追,别让这帮辣鸡脏了你们的刀,将这些粮草全部拖走。”突厥大将将冲出去的骑兵喊了回来,并吩咐人将粮车拉走。
突厥骑兵没有因为粮车得来的太过轻松,而产生任何的怀疑,毕竟,唐军主力都没有能力守护粮草。
何况是一群老弱病残,就更没有可能守得住粮草,对于突厥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突厥人拉着抢来的粮车,唱着他们突厥人的歌谣,返回突厥人的驻地,在途经一处有水草的地方。
“大家都停下,走了这么远,大家也累,马儿也累了,就在这里休整片刻,好好的将自己的马放放牧。”突厥大将说道。
“大人,首领有令,抢到唐军粮车之后,立刻返回驻地,在半途不能逗留。”大将身边的副手说道。
他要坚决服从阿史德温傅的命令,才提醒突厥大将不要忘了军令。
“少在这里跟我嚷嚷,我们从早上出来到现在还没吃饭,大家都还饿着肚子,马跑了半天,也还没有进食。”
“现在我们人饿马乏的,不休息一下,怎么有力气赶回驻地,要是在半路上遇见唐军,我们饿着肚子,怎么跟唐军打。”
“大家都听我的,大家吃饱喝足了,在上路也不迟,到时候要是真的遇见唐军,我们也不怕。”突厥大将大喊道,指挥部下开始解鞍牧马,到粮车前取些粮食来吃。
“噢~”一阵欢呼声响起,突厥人纷纷下马,将马背上的马鞍取了下来,让马匹自己吃草。
除了向粮车走来准备取粮的突厥人外,其他的突厥人三五成群,或躺、或坐,横七竖八的分散在周围。
随行的斥候被派了出去,在方圆百里之内进行警戒,以免唐军来袭而不知道。
这一切都被藏在粮车内的唐军壮士通过缝隙看的一清二楚,他们手里紧握劲弩,等待突厥人靠近。
取粮的突厥人一步一步靠近,突然一阵轻微的响声响起,一支弩箭射穿了突厥人的喉咙。
藏在粮车内的突厥壮士推开头顶遮挡物,从粮车里跳了出来,举起手中的劲弩便朝突厥人射去。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突厥人,却已经为时已晚,唐军将士手中的劲弩已经向他们发射弩箭,突厥rén dà惊失色,仓促应战。
一千五百名壮士,手握陌刀,踩着整齐的步伐,摆出陌刀阵杀向突厥人。
突厥人哪里是唐军陌刀阵的对手,很快便被打的落花流水,突厥人吓得胆子都破了,纷纷四散逃离,顾不上其他的,逃命要紧。
“快,发信号!”唐军壮士头领喊道。
“诺!”负责发信号的壮士应道,立刻取出简易信号弹点燃,咻的一声,一棵火星升空,嘭的一下炸裂开来。
远处埋伏的唐军见到信号之后,立刻冲杀出来,将这伙抢劫粮草的突厥人全部消灭干净。
“启禀大总管,突厥人已经全部被歼灭。”斥候飞驰而来,向裴行俭汇报。
“这次之后,相信突厥人会学乖,不会再打我军粮草的主意。”裴行俭挥手让斥候退下,笑着说道。
“谅突厥人也没这个胆子,敢再来打我军粮草的主意。”李思文笑道。
没有想到计划实施的这么顺利,突厥人也太愚蠢了。
“为了尽快平定dong tu厥叛乱,我军要加快推进速度,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黑之前,抵达单于大都护府北。”裴行俭下令道。
全军立即加速前行。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34章 移营风波
自从经过突厥人抢粮中计事件之后,突厥人便不敢再打唐军粮草的主意。
生怕再次中了táng rén的诡计,突厥人也明白,这新来的唐军统帅诡计多端,是难搞的家伙。
以后再和唐军武力切磋的时候,都必须万分小心,以免再落入táng rén的陷阱。
夕阳西下。
唐军终于抵达了单于大都护府的北面,各部兵马开始安营扎寨。
裴行俭策马巡视一番,又观察了一遍环境和观看了天色。
“传令兵!”裴行俭大喝一声。
“大总管有何吩咐?”传令兵立刻出现在裴行俭面前道。
“传令下去,各部兵马立刻将营寨移到高岗上去,在高岗上安营扎寨。”裴行俭道。
“啊!”传令兵一愣,这营地就要弄好了,现在却要移动位置,大家不是白忙活了吗?
“啊什么啊?还不快去传令!”裴行俭呵斥道。
“诺!”传令兵领命而去,他不敢违抗主帅的命令。
传令兵将裴行俭的命令传达到各营,顿时引起大家诸多不满,他们都已经开始埋锅造饭。
甚至还有很多人解甲准备休息,走了一天的急行军实在是太累了,就连壕沟他们都已经挖好了,现在要他们移动到高岗上去,不是在为难他们嘛!
对于裴行俭的命令,众将自然十分的不满,很想去质问裴行俭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一个人又不敢去质问裴行俭。
于是大家一商量,决定撺掇李思文一起质问裴行俭,并请求他收回将令。
由李思文牵头,带着大小将领来到裴行俭面前。
“见过大总管!”李思文等人行礼道。
“移营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裴行俭问道。
“大总管,如今将士已经将营寨安好,防御突厥人进攻的壕沟都已经全部挖好。”
“现在将士们已经精疲力尽,营中也开始做饭,现在移营到高岗上去,是不是不太妥当。”李思文问道。
他实在是不理解裴行俭这么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不知道大家赶了一天的路,已经很疲惫了吗?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安营扎寨。
这营地刚刚搞好,你却下令将营地转移到高岗上去,不给个合理的解释,实在说不过去。
其他人和李思文的想法一致。
“没有什么不妥,照我的军令行事,胆敢违抗者,严惩不贷!”裴行俭道。
现在他可没有功夫跟眼前的这帮人解释什么,再磨叽下去,天都要黑了。
“可是,大总管就不能通融一下,将士现在都十分疲惫,不愿意再动,还请大总管体恤将士们。”李思文说道。
“请大总管体恤将士们。”众人异口同声道。
他们就不信,裴行俭面对来自这么多人的压力,会不妥协。
“少废话,这是军令,不得更改,胆敢违抗军令者,军法从事,斩立决!”裴行俭怒斥道。
马上就快天黑,这帮家伙还在磨磨唧唧,更何况,裴行俭并没有打算告诉他们事情。
这样等到晚上下去暴雨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同时还会给自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让他们觉得自己料事如神,以后指挥他们就不会有人会反对,都会毫无保留的坚决执行下去。
“诺!”李思文等人见裴行俭油盐不进,非要将各部大营移到高岗上去,只好心有不甘的去执行军令。
等事情结束之后,他们一定联名上表,参裴行俭一本,让皇帝将他撤掉。
真以为受皇帝器重就敢为所欲为,还有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李思文等人回去之后,便人将士们将大营移到高岗上去,将士们对此多有不满。
“这裴行俭也是太过自以为是,他以为自己算什么东西,不就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要不是皇帝让他做这个大总管,他算什么东西。”看着正在移动的将士们,偏将不满道。
“行了!少说两句,对咱们这个大总管不满的可不止你我这些人,将士们对裴行俭也是颇多微词,等裴行俭激起将士们的怨恨的时候,将士们能够放过他?”
“到那时,还有可能引起哗变,那我们就参他一本,就算皇帝再怎么宠信裴行俭,也不的不处置他。”别将说道。
“行了,大家都少说几句,快点完成移营的事宜,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有什么要质疑的,明天再找裴行俭理论,非要他给我们一个说法不可。”李思文道。
入夜,唐军上下开始入睡,正当大家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狂风大起。
众将士都被外面的呼呼风声给惊醒,还没等他们搞清楚为什么突然起风了,暴雨又下了起来。
狂风暴雨肆虐了一晚上。
早上起来,大营外一片狼藉,李思文等人更是得到了手下亲兵的汇报,之前的营地被大水淹没。
“什么?你说的都是真的?”李思文难以置信道。
“是!卑职亲眼所见,之前的那片营地已经被大水淹没,水深丈余。”亲兵说道。
李思文大惊失色,要是昨天没有听裴行俭的话,他们早就被淹死了。
可裴行俭又是怎么知道昨夜会有暴风雨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