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这件事情已经确定,我们再讨论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我想跟殿下说的是左庶子刘仁轨的事情,这次萧嗣业能够成为讨伐dong tu厥叛乱的主将,他功不可没。”刘仁轨说道。
什么意思,是来向寡人炫耀你的对手向你屈服,来向寡人示威吗?李厥心中暗道。
“这不是很好吗?刘仁轨都向太傅屈服,这真是可喜可贺!”李厥说道。
“太子误会我的意思了,这件事情不值得道贺,反而要警醒,要多加小心。”李敬玄道。
“这是你与刘仁轨之间的事情,有必要跟寡人说吗?”李厥疑惑道。
“糊涂,太子糊涂呀!”李敬玄拍着大腿低声喊道。
“你……”李厥气的指着李敬玄不知道说什么好。
“太子应该知道花大智和李景嘉都跟吴王李恪往来密切,他们二人都是吴王的同党。”
“这次出兵平定dong tu厥叛乱,一旦成功,他们都会加官进爵,到那时候,吴王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刘仁轨还投靠到了吴王李恪那边,要知道刘仁轨的势力也不小。”
“他们强强联合之下,将来太子还能不能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那可就不好说了。”
“太子仔细想想,你与吴王李恪素来不和,以你和李恪之间恩怨,李恪能让你登上皇位?”李敬玄道。
“我是太子,那便是未来的皇帝,只要父皇不废除我,他们能够把我怎么样?”李厥愤怒说道。
李厥心里没有底,李恪的势力增强,会不会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他心里清楚,以他和李恪的恩怨。
李恪心里并不愿意看到他成为皇帝,他将来成为皇帝,也不会放过李恪。
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的父皇不会允许有任何势力强大到可以威胁到皇权,更不允许有人能够左右皇帝的意志。
皇帝可以允许自己的臣子之间互相争斗,那是因为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皇帝会在他们的争斗之中寻找平衡等,来平衡他们,他们可以争斗,却不能一家独大。
无论是李敬玄还是李恪,又或者刘仁轨等人,只要有一方一家独大局势,皇帝就会出手打压,直到重新回到平衡为止。
皇帝要的就是他们之间相互制约,这样才能更好把控局面,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其实殿下心里明白,一旦吴王的势力强大到一定地步,是可以左右陛下的意思。”
“就算陛下活着,李恪不敢对太子你怎么样,可陛下要是驾崩了呢?”
“殿下想想秦二世胡亥是什么成为大秦的二世皇帝,搞不好,沙丘之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唐重演。”
“殿下你虽然是太子没错!但你不要忘了,你不是皇帝,只要你一刻不是皇帝,便有可能永远都不是皇帝。”
“太子殿下不要忘了,先帝当初原本也不是太子,高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废除隐太子建成,可最后成为皇帝的却是先帝。”
“殿下你要记住,只要你一刻还没有成为皇帝,就会有无限的可能,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松警惕。”李敬玄道。
“李敬玄,你什么意思?你在威胁寡人?”李厥猛的起身,指着李敬玄,怒吼道。
李敬玄越是这么说,李厥就越害怕,他说的对,只要他不是皇帝,就有无限的可能发生。
别看他现在是大唐的太子,理论上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李厥心里明白,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美好,太子看似和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可这一步之遥,确实难如登天。
“不殿下误会了,我这是在帮殿下!”李敬玄依旧不卑不亢道。
“你说你在帮我,有你这么帮我的吗?”李厥质问道。
“殿下!我是真心实意想要辅佐殿下!才在这个时候来见殿下!我对殿下没有任何敌意,殿下想要铲除吴王,只有我能够帮助殿下!”李敬玄道。
“你打算怎么帮我?你要我信你,就拿出你的诚意来。”李厥看着李敬玄道。
“此事我只跟殿下一人说,还望殿下能够准许臣近前与殿下说话。”李敬玄道。
李厥看着李敬玄没有说话,李厥不开口,李敬玄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品茶。
他相信,太子李厥会想明白的,太子要想保住他的一切,就只能跟他一条船上。
所以,李敬玄一点也不担心,他吃定了李厥。
李厥伸手向李敬玄招了招,示意李敬玄上前说话。
李敬玄嘴角微微上扬,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李敬玄起身来到李厥面前坐下。
“太傅可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我。”二人面对面,李厥低声说道。
“殿下放心!这次漠南平叛不会太过顺利。”李敬玄低声说道。
“你什么意思?你在这上面做了什么手脚?”李厥质问道。
“没错!不过殿下不用担心,只要漠南平叛失利,我们才能重创吴王,到时候,太子只需要在陛下面前参吴王一本就可以了!”李敬玄道。
“这个我会做,萧嗣业是你的人,漠南平叛失利,他作为主将,必然会获罪,难道你连他都要牵扯进来。”李厥说道。
“太子,做大事要不拘小节,有的时候要弃车保帅,只要能够打击吴王李恪,牺牲一个萧嗣业又有什么关系,殿下好好想想,臣告退!”李敬玄道。
李敬玄起身后退两步,行礼离开光天殿。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29章 处置
萧嗣业等人到了漠南之后,凭借萧嗣业在dong tu厥人中的威望,以及唐军战斗力的强大。
dong tu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不是对手,唐军初战频频向朝廷告捷。
唐军一路压着dong tu厥狂追猛打,并取得了多次胜利,捷报传入长安,李承乾和满朝文武都是皆大欢喜。
长安城里更是为了庆祝胜利,取消宵禁三天。
正当全城都沉寂在欢呼雀跃之中,东宫的太子却是一脸的郁闷,照这个速度下去,不用多久,萧嗣业他们就能够彻底平定叛乱,就会班师回朝。
李敬玄说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他不是说要让漠南平叛失利吗?从而削弱吴王李恪的势力吗?
李厥越想越郁闷,于是便派人悄悄的去了李敬玄府上,询问李敬玄到底怎么回事。
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稍安勿躁,一切都在他李敬玄的掌控之中,不会有任何差错。
“他真的这么跟你说的?你没有遗漏什么?”李厥再次确认道。
“殿下!奴婢一字不落的将右庶子的话转达,没有任何遗漏,右庶子就是这么说的。”
“他说让殿下再稍等几日便有结果,还望殿下能够早做准备才是。”宦官说道。
这李敬玄到底在搞什么鬼?等,等,等,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
“行了,你退下吧!没事不要来打扰寡人。”李厥道。
“诺!”宦官行礼退了下去。
长安依旧沉寂在漠南大捷的喜悦之中。
这一日。
一匹快马从远处飞驰而来,电光火石之间便冲进了长安城。
大明宫中的皇帝,接到了漠南最新战报,当即雷霆震怒。
因为唐军频频胜利,导致他们放松了警惕,防备松懈,又加上大雪,导致兵士寒冻,列营不整。
dong tu厥捉住这次机会,夜袭唐军大营,萧嗣业狼狈拔营逃走,唐军一片混乱,死伤无数。
花大智和李景嘉收拾残部且战且退,逃了回来。
大唐之前的一切努力,以及胜利果实,在顷刻之间全部化为乌有。
太子李厥得知之后,心中大喜,立刻上表参刘仁轨举荐人不当。
吴王李恪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才最终导致此事发生,要求皇帝严惩。
“朕的这个儿子当真是愚蠢至极!被人当枪使都不自知,连半点城府都没有,一点也沉不住气。”看过李厥的奏折之后,李承乾勃然大怒,气不过来。
别人都还没有说什么,太子居然第一个跳出来,这明显就是给别人趟雷来了。
“太子也是关心漠南平叛之事,才如此急切。”裴行俭说道。
“你不必为太子说话,他这是愚蠢,没有脑子,他这折子一递上来,接着就应该是吴王了。”
“朕这个三弟,也是个不甘与人后之人,然后便是李敬玄的折子,必定会在吴王之后呈递上来。”李承乾摆了摆手道。
这帮人什么心思,他又怎么会不清楚,这次漠南平叛失利,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肯定会上表承认错误。
太子这么一闹,事情就会变成另外一回事。
“启禀大家!吴王李恪等人联名上表。”一名宦官走了进来说道。
“呈上来!”李承乾道。
宦官急忙上前将所有的奏折放在李承乾面前。
李承乾拿起折子翻看,奏折全都是请求皇帝严惩平叛主将萧嗣业,无一另外。
“看看,吴王李恪等人都要求朕严惩萧嗣业,说这次之所以失利,全是萧嗣业一人之过。”
“花大智和李景嘉不仅没错,还因为收拢残部,阻挡住了突厥人的进攻,还算是大功一件,虽然有罪,却也算是将功补过。”李承乾道。
“萧嗣业作为主将因为胜利,而放松警惕,以至于我军溃败,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罪过不小。”
“花大智和李景嘉身为副总管,却也和萧嗣业一样骄傲自满,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样有罪。”裴行俭道。
“启禀大家!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敬玄等人联名上表。”李承乾还没开口,又有一名宦官跑了进来说道。
这次是来自李敬玄势力的奏折,李承乾看过之后,正如他预料的一样。
李敬玄等人极力的为萧嗣业开脱,将这次漠南平叛失利的所有责任都推到花大智和李景嘉身上,请求皇帝严惩这二人。
“李敬玄等人和吴王李恪一样,都是在为他们的人开脱,想要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
“现在已经不是漠南平叛失利这么简单了,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才是最为可怕,没有硝烟的战争。”李承乾道。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萧嗣业他们?这次漠南失利,dong tu厥的气焰只会更加的嚣张。”裴行俭问道。
怎么处置?自然是重重的处罚他们,给李敬玄和李恪等人一个警告,再敢在这上面藏有什么猫腻,要他们好看。
“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处置他们才合适?”李承乾问道。
“此事,臣不敢妄加猜测,还需陛下乾纲独断。”裴行俭说道。
“因为萧嗣业、花大智和李景嘉的疏忽大意,最终导致漠南平叛失利,罪无可恕,理应当斩!”
“但念其也算有功,朕便赦免他们的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朕诏令。”
“萧嗣业、花大智和李景嘉平叛不利,本应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念他们也算对大唐有功,赦免他们死罪。”
“萧嗣业等人有负皇恩!免去所有官职,全部贬为庶人,流放到桂州去。”李承乾道。
一旁的中书舍人急忙将皇帝的旨意写下来,拿给皇帝过目,由皇帝画敕,然后送到门下省去审核,没有问题之后,再由三省官员签名,由尚书省去执行。
萧嗣业等人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也给李恪等人警告,让李恪和李敬玄双方势力不敢上蹿下跳,大家都安静下来。
可漠南dong tu厥叛乱的问题依旧存在。
这依旧是当局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萧嗣业等人因为平叛失利,而被皇帝流放,朝廷只能重新选人来平叛。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30章 准备
“陛下!当务之急是立刻派遣新的人选,接替萧嗣业等人继续平叛,臣担心,dong tu厥到时候会侵扰我大唐腹地。”裴行俭说道。
“你的担心已经灵验了!”李承乾道。
“陛下的意思?”裴行俭道,心里十分震惊,dong tu厥人的动作这么快吗?
这才刚刚击败萧嗣业所部,不应该趁机休整,收拢残部再最打算吗?
“就在萧嗣业平叛失败不久,便接到来自定州的急报。”
“朕的皇叔霍王李元轨治理的定州遭到了dong tu厥人的袭扰!”
“定州兵力不足,还在霍王机智,给dong tu厥摆了一个空城计,吓退了dong tu厥人,定州才幸免于难。”
“霍王知道事态紧急,特意命人八百里加急,传递急报回来,请求支援。”李承乾说道。
dong tu厥大军袭击完萧嗣业等人,将他们击溃之后,立刻收拢残部,直接出兵攻打定州。
dong tu厥控弦数万雄师,声势浩大的杀到定州。
定州城内兵力空虚,粮草不济,突闻dong tu厥大军杀到,顿时人心惶惶,众人纷纷议论对策。
有人主张弃城逃离,放弃定州城,谁让定州城缺兵少将,怎么打得过dong tu厥数万骑兵。
有人则主张坚守城池,并向朝廷汇报,等待援军的增援,定州乃是大唐的领地,任何一寸山河都不能丢失。
最后,还是霍王李元轨站出来,力排众议,决定和dong tu厥人较量,给这帮蛮夷摆了一个空城计。霍王李元轨下令全城开门并放倒旗帜。
dong tu厥兵临城下,见到敞开的城门,城墙上的旗帜都消失不见了,dong tu厥大将怀疑里面有伏兵,吓的不敢前进,反而下令撤退。
定州城这才得以保住,霍王李元轨得知dong tu厥人撤兵后,一边命人修筑城防,防止dong tu厥人回过味来,再来攻打定州城,一边派人八百里加急传信给长安。
“原来如此,霍王当真足智多谋,陛下理应立刻下诏,出兵镇压dong tu厥叛乱。”裴行俭道。
“朕已经命左金吾将军曹怀舜往恒州守井陉,右武卫将军崔献往绛州守龙门,以此来防备突厥人的侵扰。”李承乾说道。
“可是陛下,单单防备突厥人的侵扰,只是治标不治本,dong tu厥叛乱一日不平,大唐边境便一日不得安宁。”裴行俭道。
“这些朕都知道,原本以为萧嗣业等人能够平定dong tu厥叛乱,朝廷便没有多做准备。”
“现在要重新更换主将平叛,还需要调动府兵、粮草等,那一样不需要时间。”
“派他二人防备突厥,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为朝廷调兵遣将争取更多的时间,做更充足的准备。”
“这次一定要彻底覆灭dong tu厥,让他们没有再卷土重来的机会。”李承乾道。
调兵遣将、征调粮草等事宜,那一样都需要时间,萧嗣业平叛失败,先前朝廷又没有过多的准备。
想要再次出兵,只能一切从头开始,从各地征调兵马,调拨粮草等。
“陛下深谋远虑,不知陛下打算让谁为行军总管,领兵讨平定伐dong tu厥叛乱?”裴行俭道。
“朕属意你,想要让你为主将,平定dong tu厥的叛乱。”李承乾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平定dong tu厥叛乱,誓不还朝。”裴行俭行礼道。
“你先起来吧!最多一个月,大军便能够集结完毕,你到时候,再领兵出征。”李承乾道。
“臣遵旨!”裴行俭道。
“今天就到这,你回好好准备一下,一个月后出兵漠南,替朕荡平dong tu厥。”李承乾道。
“诺!臣告退!”裴行俭行礼退下。
“大家!太子殿下求见!”裴行俭刚走不久,太子李厥跑来求见皇帝。
“让他进来吧!”李承乾道。
“诺!”宦官领命退下,太子李厥从外面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李厥向李承乾叉手行礼道。
“你怎么来了?来见朕是有什么事吗?”李承乾斜坐着,手臂放在椅子扶手,支撑着身体,看着李厥问道。
“父皇!儿臣刚刚听说,父皇下诏要将萧嗣业等人免官流放到桂州去。”李厥问道。
“你就是为了这事来的,没错!朕已经下诏,诏书也已经发出去了,你来到底想要说什么?”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已经猜出李厥来找他是想要他追回诏书,为萧嗣业或者花大智、李景嘉求情。
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李厥就太让他失望了,他就不得不考虑要不要换个太子。
“儿臣恳请父皇收回诏命,萧嗣业虽然有过,却罪不至于免官流放,何况,dong tu厥叛乱尚未平息,阵前换将乃不吉之兆……”李厥吧嗒吧嗒的说了一通。
李厥越说,李承乾的脸色就越发的阴沉,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太子居然被人耍到这个地步。
“够了!因为萧嗣业等人的狂妄自大,我大唐折损多少兵马?他们本可以或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团聚,现在却因为主将的疏忽大意而命丧黄泉。”
“正因为萧嗣业等人的失误,定州差点沦陷,要不是你的叔祖霍王李元轨,定州城早就被dong tu厥攻破,你居然还想着让萧嗣业戴罪立功,朕不杀他已经很仁慈了!”
“dong tu厥叛乱一事,朕会另外派人领兵出征。”
“至于你,立刻给朕返回东宫去,从今日起禁足东宫,没有朕的允许,不得离开东宫半步,好好回你的东宫反省去吧!”李承乾怒道。
“可是父皇……”李厥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李敬玄已经和他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李敬玄的势力强大,才能保证将来和吴王一系抗争的时候,能够胜出。
“滚!”李承乾怒吼道:“还愣着干嘛!还不把太子押回东宫。”
李厥被李承乾这么一吼,顿时觉得委屈,自己的父亲居然让自己滚。
“太子殿下!还请不要为难奴婢!”宦官们立刻上前躬身道。
“我自己会走!”李厥吼道,转身离开大殿,返回东宫,并让人传消息给李敬玄。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宫门立刻关闭,禁止任何人探视。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31章 吐蕃赞普薨
大唐朝廷正在调兵遣将,押运粮草准备镇压dong tu厥叛乱。
dong tu厥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闲着,多次对大唐的防线发起进攻。
大唐早有防备,多次打退了dong tu厥的进攻。
dong tu厥人见袭扰入侵中原无望,便转而煽动引诱奚、契丹侵扰营州,营州户曹唐休璟率兵击败了奚和契丹的侵扰。
朝廷得知此事,皇帝当即雷霆震怒,好在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大唐终于可以出兵平叛了。
“狄公,dong tu厥叛乱还未平息,如今奚和契丹又侵扰营州,你觉的陛下会怎么做?”上朝的路上,李敬玄和狄仁杰相遇,李敬玄问道。
他们曾经都是东宫的属官,跟随李承乾一起从东宫一路走来。
“陛下会如何处理此事,那是陛下的职责,我们身为臣子,只需要做好分内之事便可,无需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狄仁杰没有在这件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敬玄见狄仁杰什么都没说,他也不再多问,大家同僚这么多年,还能不了解对方的心思。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早朝,文武大臣行礼cān bài。
“众卿平身!”李承乾道。
“谢陛下!”文武大臣谢恩起身跪坐。
“陛下!奚和契丹受dong tu厥蛊惑煽动引诱,出兵侵扰我大唐营州,臣请奏出兵平定奚和契丹。”
“以此来断dong tu厥之妄想,挫败dong tu厥之阴谋!”兵部侍郎出列行礼道。
“奚和契丹不过是受到了dong tu厥的蛊惑,才会侵扰我大唐的营州,是他们一时糊涂,经不住you huo,用不着我大唐劳师动众远征。”
“只需派一名使臣前往便可解决奚和契丹的问题,如今首要的问题,还是平定dong tu厥叛乱。”
“只要平定了dong tu厥的叛乱,奚和契丹自然也就会彻底安分了。”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这次势必要彻底平定dong tu厥叛乱,必全功于一役,彻底解决dong tu厥的问题。”
李承乾说罢,回头对一旁的王泉道:“宣诏吧!”
王泉一点头,上前一步宣读诏书道:“大唐皇帝令:吏部尚书裴行俭文武兼资,特授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等部兵十八万,并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共同讨伐dong tu厥,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臣裴行俭(李思文)奉诏。”吏部尚书裴行俭和太仆少卿李思文急忙出列行礼道。
至于营州都督周道务,以及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人,都在前线,诏书除了在这里宣读外,还会另外派人去给他们宣旨。
等到宣读完皇帝诏书之后,周道务、程务挺、李文暕等人才会听从裴行俭的调动。
这次为了能够彻底解决dong tu厥叛乱的问题,大唐一共出兵三十余万讨伐dong tu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