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父皇命他辅佐寡人监国,不是让他和寡人处处作对,他以为他是谁?大唐的主人吗?”李厥骂骂咧咧道。
监国的这段时间里,只要他这个太子提出些策略,李恪都会站出来干涉,总能找到借口阻止。
这些也就算了,可有一次李恪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责他,让他下不来台。
他的母后去讨要个说法,也被李恪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给驳了回来。
“殿下息怒!李恪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幸才肆意妄为,如今陛下年事已高,怕是没有多少活头。”
“待陛下驾崩之后,大唐的天下还不是殿下的,到那时候,再处置李恪也不迟,现在殿下还需要忍耐。”太子洗马说道。
“难道现在就没有任何办法处置他吗?非要等到陛下百年之后?”李厥说道。
“李恪深受陛下器重,在朝中党羽众多,以太子现在的实力,想要扳倒李恪实在困难。”
“即便太子在陛下那里参李恪一本,陛下也绝对不会听信太子一家之言。”
“要是真想除掉李恪,臣倒是有个法子。”太子洗马说道。
“哦!你有什么法子,快快说来。”李厥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问道。
“殿下!那便是……”太子洗马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的意思是要寡人杀了李恪?”李厥顿时压低声音道。
“是!而且还要快!”太子洗马说道。
“不行!此事要是让父皇知道了就遭了。”李厥摇头道。
“陛下此时正在南巡,一时半会回不来,只要殿下这边动作快些,一定能够成事。”
“即便陛下回京之后,知晓此事,最多也是指责训斥殿下,再怎么说,殿下和陛下终究是父子。”太子洗马道。
“此事容寡人再想想。”李厥道。
他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太子洗马的建议。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25章 询问
李承乾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长安。
一回到宫里便召见李恪等人询问有关太子这段时间监国的事情。
了解了太子在监国期间是怎么处理政务,在这期间都做了什么,以及听取李恪等人对李厥这次监国的评价。
总的来说,李厥监国期间倒是有圈有点,虽然不是开拓之君,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也算是合格。
李厥得知李承乾回来之后,立刻前去求见,却被告知李承乾累了,不见太子,将李厥打发回东宫去。
这让李厥觉得是不是李恪等人在李承乾面前说了他什么坏话,越想心里就越不是滋味。
翌日,李承乾在宫女的伺候下,洗漱完毕,穿上常服。
“大家!早膳已经准备好了!您看是否传膳?”王泉上前问道。
“早膳都吃些什么?”李承乾问道。
“按大家的吩咐,今日早膳吃些清淡的,奴婢命尚食局熬了些白粥,准备了几样小菜。”王泉说道。
“那就传膳吧!昨夜回来之后,朕没怎么吃东西,现在感觉腹中饥饿。”李承乾说道。
“诺!”王泉领命,让人去尚食局传话,给皇帝传膳。
“昨夜太子没有见到朕,有何反应?”李承乾问道。
“有一丝焦虑,最后实在是无法见到大家之后,更多的还是失落。”王泉说道。
尚食局将皇帝的早膳送了过来。
“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李承乾问道。
“没有!不过太子离开之后,皇后还来了一趟,要求面见大家,也被奴婢挡了回去。”王泉一边给李承乾舀白粥,一边说道。
“哼!真是长不大的孩子,现在都多大年纪了,多大点事,还要去找自己的母亲哭诉。”
“皇后也是,老这么惯着他,像他这个样子,将来朕怎么能够放心将大唐交给太子。”
“太子自有生长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遇事老是往皇后哪里跑,将来他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大唐的江山。”
“亏李恪、李敬玄、刘仁轨等人还夸赞太子,就这样的太子,还需要他们夸赞吗?简直荒唐!”李承乾有些恼怒道。
他恼太子不争气,是个没有断奶的巨婴,他恼皇后太过溺爱,事事都要为太子操心。
李承乾接过王泉递来的白粥,喝了几口,越想越来气。
“传太子前来见朕!”李承乾吃过早饭说道。
“诺!”王泉应道,一边命人收拾桌子,一边派人去东宫叫太子过来面圣。
东宫。
“殿下!陛下派人来了!”一名宦官跑了进来,向李厥汇报。
“人呢?”李厥急忙问道。
李厥话音刚落,宦官还没来得及回答,便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有一名宦官走了进来。
“奴婢给太子殿下请安!”来人向李厥行礼道。
“内官不必多礼!内官来寡人东宫,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李厥说道。
“陛下召殿下前去觐见!”宦官说道。
“除了这些,陛下可还曾说了些什么?”李厥问道。
“奴婢只是奉命前来传话,其他的一概不知。”宦官说道。
李厥向一旁的宦官使了眼色,对方立刻心领神会,悄悄的塞了些钱给前来传话的宦官。
“你再好好想想,陛下除了召见寡人外,真的没有再说其他的?”李厥再次问道。
“没有!陛下还等着奴婢回去呢!奴婢告退!”宦官说道,确实皇帝没有说别的。
李厥收拾一番,便前往大明宫朝见皇帝。
“儿臣拜见父皇!”李厥向李承乾行礼道。
“朕已经听说了,众臣对于你在朕南巡的这段时间里的表现,赞许有加,说你将来是个能够守得住江山的天子。”
“你处理过的政务,朕也看过,虽然没有什么心意,却也算是中规中矩,并无什么出格之事,你做的还可以。”李承乾道。
对于李厥处理朝政的能力,李承乾还是认可的。
“这些都是儿臣分内之事,能够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李厥说道。
“别站着说话,坐吧!去给太子搬把椅子。”李承乾道。
“谢父皇!”李厥谢恩道。
“朕听说,你打算要撤销河源军,将黑齿常之等人召回长安?”李承乾问道。
对于李厥想要裁撤河源军一事,李恪等人早已经向他汇报过,李承乾当时听后心里有些不舒服,觉得李厥手伸的太长。
心里猜测李厥到底想要干什么?要知道李唐可是有着特殊传统的,先帝为后世子孙可是树立了一个榜样。
太子李厥把手伸入军方,要说他没有什么心思,李承乾第一个不信。
其实李厥提出裁撤河源军的建议倒是没什么,主要的还是他擅作主张,想要不向身为皇帝的李承乾先打报告。
征求一下建议,就想在自己监国的期间,将这件事情做成,这样做只会得到皇帝的猜忌。
你今天能够裁撤河源军,明天指不定能够做出什么事来,皇帝不猜测你才怪。
“是!儿臣以为河源军太过臃肿,却河源军统帅又常年领兵在外,难免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一旦黑齿常之起了反心,便可以拥兵自重,到时候,便会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此不得不防,儿臣恳请父皇下诏,裁撤河源军,将黑齿常之召回长安留用。”李厥说罢,起身行礼。
“河源军是为了西北边防安宁所设,岂是随随便便能够裁撤,万一西边有战事,何人能够抵挡外族入侵。”李承乾问道。
“如今,吐蕃已经臣服大唐,吐谷浑又在我大唐的大力扶持之下,强盛起来,安西都护统帅安西四镇镇守西域,中亚更是有波斯总督府镇守。”
“如今,河源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儿臣以为已经没有必要再留下河源军,应该将其彻底撤销。”
“除了留下屯田开垦耕种粮食的人外,其他的将士应该都调回来,遣回原籍,这样可以防止他们生变。”李厥说道。
在李厥看来,如今吐蕃臣服,西域又在大唐的掌控之中,河源军便失去镇守边防的作用,那个宵小敢对抗大唐。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26章 东突厥反
“你以为真的不需要河源军的存在了吗?你以为以现在大唐的实力,就没有人敢有其他的心思了吗?”李承乾质问道。
“是!如今我大唐国力鼎盛,有何人敢与我大唐为敌?”李厥说道,语气中略显高傲。
大唐强盛,威震四方,又有谁敢不臣服大唐。
李承乾对李厥有些失望。
现在他那天大地大他最大的样子,将来必然会将大唐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说出这样的话,简直荒唐,吐蕃虽然臣服大唐,也不过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吐蕃将会卷土重来。”
“西域虽有安西军在,但是突厥却有些不太安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跳出来生事。”
“而你身为太子居然连这些都不懂,却想要自废武功,你要是成为天子,如何能够守得住大唐的江山。”李承乾呵斥道。
别看现在吐蕃臣服于大唐,安分守己的样子,其实吐蕃一直没有死心,要不是吐蕃是苦寒之地,又加上是高原地区,不易攻占的话,唐军早就出兵拿下整个吐蕃。
只是这样做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李承乾才允许吐蕃向大唐称臣纳贡。
却从来没有放松对吐蕃的警惕,河源军就是为了应对吐蕃有可能卷土重来。
裁撤河源军,就等于给了吐蕃卷土重来的机会。
还有,别看漠北现在一片平静,其实却是暗潮涌动,尤其是突厥人,也在等待机会兴风作浪。
还有大食,别看现在的大食跟大唐互相贸易,友好相处,一旦大唐出了什么问题,大食就会再次出兵都会呼罗珊地区。
大食想要占领中原大地的想法,一日不死,便会想方设法的卷土重来。
所以,大唐必须有一支兵马坐镇西北,以此来震慑哪些内心蠢蠢欲动的势力,让他们行动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所做的能不能承担的起后果。
“儿臣知道错了!”李厥说道,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要光在嘴上说说,最好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有的时候,朕真的想要你去北边看看,去和河源军一同操练,开荒种地。”李承乾说道。
“父皇!儿臣可是大唐的太子,怎么能够去苦寒之地,和一帮身份低贱的将士为伍。”
“要是让天下士人和世家知道了,岂不是要耻笑儿臣这个太子,历朝历代又有哪个太子会身份卑微的士卒同伍。”
“还请父皇收回成命,莫要做出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来。”李厥叉手行礼道。
李承乾闻言,心口郁闷,这叫什么混账话,没有将士们的浴血奋战,能有他现在的锦衣玉食,身为太子不是更应该体会他们的艰辛和苦吗?
现在太子却是一副高高在上,瞧不起哪些浴血沙场,为大唐安定繁荣做出贡献的将士,李承乾不仅要问,李厥配成为一个太子吗?
“这些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有什么人教你的?”李承乾问道。
要是是李厥自己这么认为的,就说明他不适合成为一个太子,将来也不够资格肩负起大唐的重担。
要是别人教的,或许还有机会,把他重新教回来,他会重新给太子选师父,甚至东宫的属官有可能影响到太子的人,都要换掉。
“是儿臣的老师和属官跟儿臣说,他们说太子乃是大唐的国本,应该有国本的仪态……”李厥吧嗒吧嗒的说了一通。
李承乾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心里已经在盘算给太子重新再找师傅,顺便将太子身边的人也换一批。
德行不行,阿谀奉承之辈,通通换成德才兼备之人,用他们的品行去影响教导太子,或许太子还有几分希望。
“启禀大家!安西都护府送来急报!”一名宦官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向李承乾呈上来自安西都护府的急报。
“呈上来!”李承乾脸色阴沉,安西都护府传来急报,准没有好事。
王泉急忙上前,从宦官手里接过急报,宦官行礼退下,王泉转身来到李承乾身边将急报交到他的手里。
“可恶!”李承乾看过急报之后,勃然大怒。
“父皇!可是安西出了什么事?”李厥问道,他从来没有见过李承乾向现在这么脾气暴躁。
“这里没有你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李承乾道。
“儿臣告退!”见李承乾不愿意说,李厥也不敢多问,行礼退下。
“速传李恪、刘仁轨、裴行俭等人前来见朕。”李承乾对王泉道。
“诺!”王泉领命,急忙派人去通知李恪等人来商议大事。
李厥看了一眼大殿之上的李承乾,转身走了出去,返回东宫。
“臣参见陛下!”李恪等人接到紧急通知后,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免礼平身,大家都坐吧!”李承乾道。
“谢陛下!”众人谢恩道。
“陛下!臣听说漠北出事了?不知道是那个部族又生了叛乱?”众人刚刚坐下,李恪便开口问道。
来的路上,他们便了解过这件事情,虽然知道的不多。
“这次不是漠北,而是漠南,单于大都护府管辖之下的dong tu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谋反,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
“同时,都护府所辖二十四州酋长皆响应反叛,拥兵数十万,单于大都护府沦陷,单于大都护府的人逃到安西都护府。”
“这才通过安西都护府,将这个消息传回来,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李承乾问道。
漠南的dong tu厥因为大唐役使他们过于频繁,而心生不满,大唐起初东征高句丽、西征中亚、讨伐叛奚、契丹,基本上都是征调dong tu厥的骑兵。
大唐之所以征调dong tu厥征战四方,一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强,二是为了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三也是为了节约成本,不至于拖垮国库。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出兵夺回单于大都护府,这样一来,大唐依旧能够威慑漠南。”
“同时,调兵遣将,击溃突厥人,重新将漠南收复。”李恪说道。
“你说的正是朕所想的,那你们觉得应该派谁领兵出征合适?”李承乾问道。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27章 主将萧嗣业
“臣以为鸿胪寺卿萧嗣业堪当大任,萧嗣业原本便是单于大都护府的长史,对漠南熟悉。”
“漠南的蛮夷都认识他,由他领兵出征最为合适不过,其次,鸿胪寺负责掌管礼宾事务、掌诸归义蛮夷之事,他去最为合适。”李敬玄行礼说道。
他首先向李承乾推荐有在漠南工作经验,现在又做相关工作的萧嗣业为统帅。
而且人家萧嗣业也是有真材实料,曾经招降过薛延陀咄摩支,跟随过李绩、苏定方讨伐过西突厥、高句丽和回鹘。
曾跟随被称为六位帝皇玩的隋炀帝皇后萧氏入dong tu厥生活过一段时间,说对dong tu厥的了解,在这里的所有人,有谁能够比得上萧嗣业。
真的没有比萧嗣业更合适的人选,这次派萧嗣业去讨伐dong tu厥,可以一边打一边安抚突厥人的情绪。
不一定有这么多人愿意跟随阿史德温傅和奉职等人zào fǎn,只是不甘心罢了。
最重要一点,萧嗣业和李敬玄走的很近,可谓是臭味相投,大家都是一路人,所以李敬玄决定帮萧嗣业一把。
让萧嗣业能够获得功勋,对于他李敬玄来说也有好处。
想要在朝廷里站稳,手里紧握住权利,除了自身的能力,出身和人脉关系也是至关重要。
萧嗣业要是能够摆平dong tu厥叛乱,等回来之后,加官进爵,他们这一派系的人将在朝堂之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臣也以为萧嗣业适合成为统帅。”一向唱反调的刘仁轨,今天居然太阳打西边出来,没有跳出来反对,反而支持起了李敬玄。
不仅李承乾感觉到差异,就连刘仁轨的老对手李敬玄,眼镜碎了一地。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对手刘仁轨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不出来给他添堵就已经烧高香了。
他们两人明争暗斗这么多年,也算是知根知底,刘仁轨没有理由不知道自己和萧嗣业往来密切。
平日里刘仁轨都会和他对着干,今天却一反常态的选择支持他,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猫腻。
李敬玄心里暗自揣测刘仁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让萧嗣业领兵出征,平定dong tu厥叛乱,尽快恢复单于大都护府对漠南的管辖。”李承乾也觉得萧嗣业适合。
“陛下!除了萧嗣业为主将外,臣以为应该再派两员大将为副,辅助萧嗣业尽快平定dong tu厥的叛乱。”刘仁轨道。
果然,我就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李敬玄心中暗道,一副我早已经看穿你的样子。
“你说说应该派谁为副?”李承乾道。
“臣推荐有领军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为副,辅助萧嗣业讨伐dong tu厥。”刘仁轨行礼说道。
可听完刘仁轨推荐的人后,李敬玄有些搞不明白了。
这两个人平日跟刘仁轨素无往来,他们倒是跟吴王李恪走的很近,算是吴王李恪一系的人。
可这么做对刘仁轨有什么好处,平定dong tu厥之后,他们论功行赏,刘仁轨却得不到半分好处。
反而让吴王李恪在朝堂之上的威望更高,刘仁轨何必如此做,他平日里从来不和藩王过多接触。
除非……李敬玄想到了一个可能,除非刘仁轨投到了吴王李恪那边,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李恪一系壮大势力。
李敬玄越想越觉得事情就是这么回事。
“诸位对刘卿的提议可有异议?”李承乾问道。
“臣没有异议!”李恪行礼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几位跟李恪教好的大臣自然向着李恪。
“臣附议!”裴行俭行礼道,他刚刚得到皇帝的暗示,急忙支持刘仁轨的提议。
他本以为是李敬玄、刘仁轨和吴王李恪三方势力的角逐,现在看来却没有这么简单。
李敬玄见形势一片倒,本想持反对意见的他,最后只好缄口不言。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就下诏,命鸿胪寺卿萧嗣业为单于道行军总管,有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为副行军总管,领兵讨伐dong tu厥。”李承乾道。
当天,皇帝的诏书便传到了萧嗣业和花大智、李景嘉的手里,三人点齐兵马,出征讨伐叛乱的dong tu厥。
李敬玄离开大殿之后,并没有回去,而是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先去跟萧嗣业通个话,确保这次平定dong tu厥叛乱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家主,我们这是回府吗?”见李敬玄从萧嗣业府中出来,李敬玄的家仆立刻上前询问。
“不,去东宫。”李敬玄道。
“诺!”家仆应道,扶李敬玄上了马车,驾驶马车朝东宫而去。
李敬玄觉得,即便交代了萧嗣业,也难保不会出问题,为了确保他们在朝中的势力。
他决定把太子李厥也给拉下水,只要将太子拉到他们的阵营,他们在朝中便没有后顾之忧,即便一时失势,也没有关系。
只要将来太子能够顺利登上帝位,他们就还有翻身的机会,他们就没有输。
至于这么说服太子,其实很简单,太子素来和吴王李恪不和,只要他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再给太子添点油,加点醋什么的。
太子肯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到他们这一边来。
至于他明目张胆的去见太子,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一点李敬玄一点也不担心。
李敬玄不仅身为当朝宰相,同时还是东宫右春坊右庶子,还是太子太傅,是太子的授业师傅。
何况,平日里他一般都是这个时候去东宫给太子授课,讲些朝政方面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太子。
李敬玄将时间拿捏的恰到好处,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守卫东宫的侍卫,见是李敬玄的马车,便没有多做阻拦,便让他畅通无阻进入东宫。
马车进入东宫之后,便停了下来,李敬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不要乱跑,在这里等我回来。”李敬玄嘱咐一句道。
“请家主放心,小的明白应该怎么办!”家仆应道。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528章 游说太子
“太子现在在何处?”李敬玄拉住一名宦官问道。
“殿下此刻正在光天殿。”宦官答道。
李敬玄放开宦官,转身朝光天殿而去。
光天殿外守着的宦官见到李敬玄,转身入内向李厥汇报。
“老臣见过殿下!”李敬玄行礼道。
“太傅来了!快请坐!今日太傅打算教导寡人什么?”李厥说道。
“老臣这次前来,有一事与殿下讨论。”李敬玄道。
“太傅是打算跟寡人说关于dong tu厥叛乱的事情吧!这事不是已经盖棺定论了吗?还有必要讨论这个吗?”李厥说道。
1...151152153154155...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