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中部县城,一间茶楼内,二楼靠窗的位置,一张桌前坐着四个头戴斗笠的人。

    斗笠上的白纱挡住了他们的脸,无法看清他们的模样,只知道是三男一女。

    这四人便是武惟良等人派来行刺李承乾的刺客。

    “首领,目标已经出城了!”一人从楼下走了上来,环顾整层二楼,发现他们四人之后,来到他们面前汇报道。

    “朝什么方向去了!”女首领问道。

    “长安!”来人道。

    “走,我们半路上截杀他们。”其中一名男首领道。

    城里有城卫军,再加上这里人多口杂,不利于他们的行刺,这才改变原来的计划,在城外截杀李承乾等人。

    这些人尾随李承乾等人走了一段路程之后,远离中部县城,他们开始对李承乾等人发动袭击。

    “嗖”

    突然,从道路两旁有箭矢激射而来,程务挺等人急忙挥舞手中的兵器格挡。

    “不好!有敌袭!快护驾!”程务挺等人大惊!

    左右两边上百道身影朝他们杀来,众人急忙围在马车旁边。

    王方翼伸手拿起弓箭,张弓搭箭,朝杀来的敌人射了出去。

    王方翼瞬间射出六箭,箭箭命中来犯的刺客,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刺客的行动。

    “伯成,神绩你二人领一队人留下防守,保护太子和诸位,我和程务挺、行俭等杀敌。”王方翼瞬间分配好大家的职责。

    “好!”龙治、程务挺等人应道。

    他们立刻分出一队,随王方翼杀向冲过来的刺客。

    双方瞬间交上手,王方翼这边整体武力占据优势,刺客则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双方一时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保持着一种平衡。

    时间一长,必然会有一方处于弱势,到时候,强势的一方便能够取的压倒性的胜利。

    四名刺客首领并排站在一旁的树林,躲在暗处观看着他们的打斗。

    “这些到底是什么人实力不俗,要不是我们占据人数上的优势,怕是拿不下他们。”左边的一名首领道。

    “不清楚,主君只让我们刺杀马车里的人,并没有说明对方的身份,更加不知道对方的护卫居然有这么好的身手。”他身旁的同伴摇了摇头道。

     




第100章:难道是她
    一支上千人的禁军,护卫着一辆马,行驶在前往中部县县城的官道上。

    “吁!”前面一匹快马飞驰而来,直到马车旁边,才停了下来。

    “启禀中书令,前面发现有大批的黑衣人,正在前面刺杀一伙人,我们要不要上去看看。”马上的侍卫问道。

    马车门帘被车夫掀起,里面坐着的人正是来中部县迎接太子回长安的杨师道夫妇。

    杨师道眉头一皱,这次他出来主要任务,是来接太子李承乾回去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杨师道决定还是绕路去中部县县城。

    反正已经进入了中部县的范围之内,绕路走也耽搁不了什么时间,没有必要去趟别人的浑水。

    谁知道这伙被人刺杀的人,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又或者是仇杀呢

    他还有要紧的事情要办!没有必要去凑什么热闹。

    “不必了!我们绕道去中部县县城,接太子回长安才是大事,其他的一概不理。”杨师道说道。

    “诺!我这就去把盯梢的张三叫回来。”侍卫应道,调转马头便要去把还在那里盯着的张三叫回来。

    突然,一匹快马从远处飞驰而来,在杨师道的马车旁边停了下来,此人便是张三。

    “中书令,不好了!太子遭到一伙不明身份的刺客行刺,还请中书令立刻救援,完了怕是要出大事。”

    “什么”杨师道从马车里窜了出来,惊讶道:“你刚刚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

    “太子在前面被一群黑衣人围杀,请中书令速救。”张三道。

    车内的长广公主也吓得不轻,整张脸瞬间失了血色。

    “还愣着干什么!快!救驾!”杨师道大喊道。

    “快,加速前进救援太子!”禁军立刻加快速度,杀向前面正在交战的李承乾双方。

    “首领,不好了!有大批禁军朝这边而来。”一名刺客来到他们首领藏身的地方,向首领汇报。

    刺客话音刚落,便听见一片喊杀传来,抬头望去,上千禁军正朝这里而来。

    有了禁军的加入,这些刺客的优势荡然无存,被杀的片甲不留。

    王方翼见状,带着东宫侍卫和程务挺等人退回到李承乾的马车周围。

    将马车牢牢的护在中间,以免刺客狗急跳墙,不要命的冲到这里来,惊扰了太子就不太好了。

    禁军中分出一队人马,在王方翼等人外围,有筑起了一道人墙,双重保险下,可以确保太子的安全万无一失。

    很快,打斗喊杀声便停了下来,所有的刺客都被禁军斩杀,只有刺客的三名首领逃脱。

    要不是为了太子爷的安全,禁军早就追上去把他们全部消灭,哪里还能容忍他们在自己面前逃脱。

    马车的门帘被掀起,李承乾从里面出来,看着满地的尸体,心里火冒三丈。

    他李承乾居然又被人行刺,上次被人行刺,主使的人是韦挺。

    韦挺为了帮李泰上位,不惜痛下杀手,这点李承乾可以理解,毕竟,各位其主!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可知道,是什么人所为”李承乾问道。

    “没能留下活口,又无法从这些死尸身上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眼下无法分辨到底是什么人!”王方翼道。

    这些刺客被禁军斩杀之后,王方翼便让人去搜查刺客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李承乾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在心里盘算着,到底是谁想要他的命,或者说,他要是死了,对谁有好处。

    李承乾要是真的死在外面,太子之位毫无疑问,将会落到晋王李治的手里。

    李治有要杀李承乾的动机,李治想要得到太子之位,日后成为大唐的皇帝,首先必须铲



第101章:新方案
    回到长安之后,李承乾命人秘密前往洛阳,调查那天刺杀他的刺客,是不是和那女人有关。

    这件事情,他李承乾必须要搞清楚,不然的话,他会寝食难安!

    李承乾调查这件事的同时,房玄龄也派人去调查此案。

    翌日。

    李承乾把赵节、杜荷、李义府、许敬宗、郝处俊、李敬玄叫到丽正殿商议,关于改革适龄孩童上校读书的问题。

    至于,刺客一事,现在还在调查当中,不用着急,暂时先放到一边再说。

    “这次微服出巡,寡人颇有心得,这次找你们来便是探讨适龄儿童上学的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李承乾道。

    “启禀殿下!当初臣便反对兴办学校,那帮泥腿子懂得什么是知识,更何况,人分三六九等,什么身份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岂可混淆。”赵节说道。

    当初李承乾提出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上学,获取更多的晋升的途径,以此来打破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

    使得整个天下不在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能够让更多的有才华和能力,出身又不太好的人,能够有一个施展的平台。

    简单点来说,就是打击士族门阀的嚣张气焰,巩固皇权,让更多的人为皇权服务。

    赵节也属于士族,自然不希望寒门崛起,破坏了士族的整体利益。

    跟赵节一样想法的还有自称出身于赵郡李氏的李敬玄。

    李敬玄是否真的出自赵郡李氏,其实和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有异曲同工之处。

    赵节一开口,李承乾便有些后悔让赵节来参加这次的研讨会。

    “国家要有长远的发展,就不应该局限于一点,应该更加全面发展才行。”

    “让寒门子弟将来有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也未尝不可,赵节我们不应该坐井观天。”杜荷说道。

    在这方面,杜荷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

    “殿下!臣以为可以再次减免赋税,这样人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自然会将儿童送到学校。”孙义府道。

    作为寒门出身的他,自然是大力支持李承乾兴办学校的举动。

    “单靠减免赋税,并不能让这些人放孩子去学校,毕竟,这些人都家里的劳力。

    年纪小点能帮家里做些小的家务活,比如洗碗等,年纪大些的还能帮忙下地干活。

    即便是再给他们减免赋税,他们也未必会将孩子送到学校去求学。”郝处俊道。

    李承乾很赞同郝处俊的说法,现在大唐的风气如此,只靠给他们好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或许会有些人会因为减免赋税而自家的孩子送去学校求学,但那只是很少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的人还是会保持原来的习性,能拿好处又不用付出代价的事情,不论那个年代,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所以,必须要有强硬的手段来制衡才行。

    就像大唐的府兵制一样,国家分发田地给府兵耕种,府兵不用交赋税。

    但有一点,那就是府兵的军资、衣装、轻武器和赴役途中的粮食都是自己准备。

    这样一来,大大的解决了朝廷财政问题的同时,又防止府兵的懈怠。

    当然,这样做更利于统治和管理府兵,不然的话整个府兵制度还不乱套了。

    嗯!

    这方面可以拿来借鉴一下。

    “郝卿说的对,单单减免赋税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约束才行。

    寡人决定,强制适龄儿童上学,凡是违背这条制度的家庭,每丁在原来的赋税上,再增收他们的赋税。

    不仅这些家庭要受到处罚,所在的州县刺史、县令,以及所在的村坊里正、坊正、村正等也必须处罚。”李承乾道。

    &nbs



第102章:处理掉(求推荐票)
    这是对付门阀的方式之一,还可以像李治一样,限制门阀之间私自通婚。

    当然,只是一条规定,而没有相应的对策,其实跟废话差不多。

    明着不行,他们还不会暗着来吗

    所以,不止要禁止他们私自通婚,还要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看你们还怎么蹦跶。

    并且禁止民间私媒存在,不管是谁结婚,要请媒人,一律使用官媒。

    这样一来不就可以杜绝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的私自通婚。

    当然,要向完全控制住世家门阀,还需要很多错失才行。

    这些都是后话,还不是现在李承乾能够办处理的事情,一切还需要等到他继承皇位之后,才能大刀阔斧的去做。

    “适龄儿童入学的各项事宜,便交由杜荷你来主办,东宫其他人,包括寡人在内,都会协助你,万万不可让寡人失望。”李承乾对杜荷道。

    “殿下放心!杜荷绝对不会让殿下失望。”杜荷道,接着问。

    “殿下!这次入学实验基地应该放在哪里是在长安和万年两县还是洛阳”

    杜荷这个问题,李承乾也早就想好了,即便杜荷不问,李承乾也会将这次推出新策划的实验点给标出来。

    既然杜荷问到,李承乾也就不卖关子了。

    “不在长安、万年两县,也不在洛阳,这次的实验点,便设立在寡人微服私访时,我们去过的坊州。”

    坊州执行,让李承乾看到了办学校遇见的难题,才能根据这样的难题来,推出新的策划案。

    现在新的策划案新鲜出炉,自然要放到这个让李承乾碰壁的坊州去实施,看看效果怎么样。

    “诺!”杜荷应道。

    “今天便到这里,大家都先回去办,杜荷,入学之事你可要抓紧。”李承乾道,顺便在嘱咐杜荷一番。

    众人行礼退下。

    自新策划案推出之后,在坊州这个实验基地,已经初见成效,这让李承乾很满意。

    “房相,李公大亮最近怎么样了”李承乾批阅完一份奏折,向一旁的房玄龄问道。

    李大亮是唐朝开国功臣,又在武德、贞观两朝多有功勋,实乃国家栋梁。

    现在李大亮生病了,李承乾作为太子,自然要多多关怀一下这个为唐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要是李承乾对李大亮不闻不问,怎么也说不过去。

    如果你连功臣生病了,都不问候一句,这以后谁还敢向这么薄情寡义的君王尽忠。

    “自从前两天,他身体开始抱恙,至今不见好转。”房玄龄道。

    “可曾让御医看过”李承乾问道。

    “御医已经看过,也是束手无策!李大亮要是不能挺过今年,怕是……”房玄龄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李承乾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李大亮肯定熬不过今年。
1...2728293031...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