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没错!李承乾就是再打感情牌,他就是捉住李二心里的这一点,才写下这封信给李二。

    李二伸手擦了擦湿润的眼眶,放下手中的书信,叹息一声,此时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大家!郎君在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可是长安出事了”王元问道。

    “长安一切安好,没有出什么事,只是有关稚奴和武媚之间的事情,承乾那边也知道了,所以他特意写了这封信,希望能够来洛阳看望朕和稚奴。”李二说道。

    “陛下!太子是如何得知此事的”一旁的褚遂良问道。

    他实在很好奇,在长安的太子怎么知道洛阳的情况,这里可是早已经封锁了。

    褚遂良对面的长孙无忌眉头紧皱,眼神飘忽不定,好像在盘算着什




第110章:谣言四起(3)
    良久。

    李二才再度开口道:“此事你们有什么看法,有什么主意,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褚遂良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他实在是拿这个谣言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人言可畏!

    长孙无忌则干脆低下头,什么意见也不发表,说实在的,他也是没有办法。

    “既然你们都无话可说,那今天便到这里,你们下退下,朕想安静一下。”李二挥手道。

    “臣告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听到李二这句话,如蒙大赦一般,急忙起身行礼退了出去。

    “我大唐泱泱大国,难道就没有人能够为朕排忧解难了吗这帮魂淡,关键时刻一点也指望不上。”待褚遂良二人退出去后,李二怒骂道。

    “大家,那太子请求来洛阳一事,应该怎么回复。”王元问道。

    “既然他想来,就让他来好了!也好让他去安慰安慰一下稚奴,毕竟,他们是兄弟,有些事他们兄弟之间更好说话些。”李二说道。

    “诺!”王元领命而去。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李二觉得现在正是他们父子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时候,让李承乾来洛阳,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说不定还有什么意外惊喜也有可能。

    长安,东宫内。

    “殿下!这周边各县都有谣言四起,再这么传播下去,臣担心被有心人利用,怕是大大的不妙。”杜荷对上首的李承乾道。

    杜荷心里就纳闷了,这太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在长安和洛阳两地传播晋王和武才人的花边新闻也就算了。

    这样还好控制些,可太子偏偏还要在周围的一些县里传播,一旦谣言扩大,那可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要是让陛下知道此事。

    能有太子的好果子吃,别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事本宫也想过,只是单单在洛阳、长安两地传播的话,难免引起别人怀疑。”

    “唯有在周围的一些县里也一块散播谣言,别人才不会怀疑到东宫,怀疑到本宫身上。”李承乾道。

    李承乾也不想这么,谣言的危害有多严重,他心里清楚的很,只是他也自己的苦衷。

    “此事你不必担心,龙治会处理这件事。”李承乾道。

    “殿下!这龙治才跟您多久,您对他了解多少竟然将如此大的事情交给他去办,万一要是搞砸了怎么办”赵节闻言道。

    一个新来的,居然能够得到太子如此信任,这散播谣言的事情一个办的不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他和杜荷这样的太子心腹,太子都不敢把这样的事情交给他们二人之中一人来操办,凭什么这么信任他。

    太子未免太容易相信人了吧!

    杜荷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他闪烁的双眼,便能够看出,他和赵节的想法一致。

    “本宫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宫相信龙治不会辜负本宫对他的信任。”李承乾目光坚定道。

    赵节无话可说,太子既然这么信任这个新来的,他再多说什么,不就成了背后嚼人舌根的小人。

    “殿下!我们接下应该怎么办下一步的方略是什么”杜荷问道。

    “等!”李承乾道。

    “等等什么”赵节问道。

    “殿下是在等洛阳那边的消息,在等陛下的诏令,召殿下去洛阳。”杜荷道。

    李承乾道:“没错!”

    杜荷不愧是杜如晦的儿子,一点就通。

    “殿下!如果陛下不召殿下去洛阳,又该怎么办殿下可是有应对的法子”杜荷问道。

    应对的方法,李承乾心里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但李承乾还是想要听听杜荷能不能



第111章:李承乾的目的(1)
    房玄龄来了之后,李承乾和他进行一番交接之后,便启程前往洛阳。

    数日之后,李承乾一行终于抵达洛阳。

    “儿臣见过父皇。”李承乾向李二行礼道。

    “免礼!坐吧!一路风尘仆仆,累了吧!朕已经命人准备膳食,为你接风洗尘,我们父子之间一块吃个饭。”李二道。

    “多谢父皇!”李承乾道。

    “大兄!”李治道。

    “稚奴,多日不见,你怎么如此憔悴了”李承乾看着李治道。

    “还不是最近谣言害得,近来稚奴吃不好,睡不好,能不憔悴嘛!可得哥哥心里不好受。”李二叹息一声。

    这些日子里李二为了这件事,可操碎了心。

    李治黯然伤神,坐在一旁默不作声。

    李承乾一时不知怎么安慰眼前的两人,看着因为这件事而心力憔悴的二人,李承乾没有一丝歉意,即便再来一次,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谣言传播出去。

    别人都想要他的命了,他总不能坐以待毙,什么也不去做,他必须要反击,让那些想要伤害他的人付出代价。

    在这过程中难免会误伤一些旁人,可那又怎么样总不能因为这样,就什么都不去做。

    “长安那边怎么了”李二的声音将陷入思绪中的李承乾拉回现实中来。

    “启禀父皇,长安那边一切安好,还在及时发现,谣言还没来的及彻底传播开来,便被控制住了,假以时日,便能够彻底清除,再没有关于稚奴和武才人的谣言。”李承乾道。

    谣言本就是他传播出去,他自然能够很好的控制住局面,不让谣言脱离他的掌控。

    “好!承乾,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比起洛阳府尹来,你做的很不错。”李二满意道。

    “谢父皇夸赞!”李承乾道。

    “大家!膳食准备妥当!”这时王元走了进来,行礼道。

    “好了!不说这些烦心事,今日我们父子三人好好聚一聚。”李二道,让王元将准备好的膳食都端进来。

    侍女将酒菜端了上来,分别放在李二他们面前的桌案上,大唐实行的是分餐制度。

    每个人吃的食物按量分配,可以避免铺张浪费,至于不够吃怎么办!

    不够量的话可以添加。

    父子三人推杯换盏,在饭局上来了一出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戏码,相互之间其乐融融。

    在饭局上,李承乾不断活跃气氛,让一脸苦大仇深的李治,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这看在李二眼里,自然是高兴不少,李治也确实在李承乾活跃的气氛下,放松了不少,比起前几天来,心情好了很多。

    酒足饭饱之后,李二父子三人拉了会家常,无非就是写问候最近过的怎么样,身体好吗之类的问候。

    家常拉完,李治起身告辞离开,大殿之上只剩下李二和李承乾父子俩。

    “承乾,对于稚奴和武才人的谣言,你怎么看”李二问道。

    这基本已经成为李二这段时间的习惯,只要有机会有可能,李二都会把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等人叫来询问一番。

    看看他们有什么解决方法没有,这让长孙无忌等人不厌其烦。

    可李二毕竟是大唐皇帝,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即便再怎么不耐烦,也不管跟李二顶缸,尤其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无奈的长孙无忌等人,只好每次李二召见他们的时候,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装聋作哑。

    这时间一长,李二也就不再召见他们询问对策,长孙无忌等人也算是松了



第112章:李承乾的目的(2)
    “承乾,稚奴自幼仁厚孝顺,朕相信稚奴绝对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你身为他的兄长,不帮稚奴澄清,难不成还要和居心叵测之人一样诋毁他吗”李二指着李承乾怒吼道。

    说真的,李治绝对是李二所有子女当中,最为孝顺的,要不是有武则天这块污点,李治也绝对有资格进入二十四孝的名单。

    “父皇息怒!”李承乾道。

    “你让朕怎么息怒!朕一直希望你们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做到兄友弟恭的地步,谁知道你居然做出兄弟阋墙的事情。”

    “你当真好生让朕失望,你为何会变成这样”李二一副痛心疾首的质问李承乾。

    “父皇,儿臣绝对没有怀疑稚奴,稚奴这孩子天性纯良,绝对不会做出有悖人伦的事情来,儿臣从来都不曾怀疑过稚奴。”李承乾道。

    李承乾心里却不停的咆哮:你那孝顺儿子就是和武则天那女人有一腿,这不用怀疑都是事实。

    “那你刚才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既然你没有怀疑稚奴,又为什么这么说”李二道。

    “稚奴纵容干不出如此苟且之事,但是父皇能够确定武才人,不会做出什么逾越的举动来。”

    “稚奴心思单纯,难免不会遭人蛊惑,要是武才人魅惑稚奴做出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来应该怎么办”李承乾道。

    李承乾不管武则天和李治到底是一拍即合,还是谁勾引谁,眼下都不是他要多过问的事情。

    “你大王意思是这个武媚在勾引稚奴,这武媚便是谣言的来源,谣言很有可能是从她那里穿出来的”李二道。

    如果事情真的如同他猜想的那样,李二绝对不会放过这个伤风败俗的女人。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不是武才人在魅惑稚奴,为了稚奴的未来,儿臣建议,尽快处理掉武才人。”李承乾道。

    只要武则天一死,李承乾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

    “这样做真的能够使得谣言销声匿迹不再对稚奴有任何的影响”李二问道。

    “没错!武才人一死,谣言便不攻自破,我们在加以控制,这样双管齐下,儿臣相信谣言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武才人一死,居心叵测之人便再没有借口兴风作浪,一切终将回归宁静。”李承乾道。

    李承乾相信李二会明白他的意思,他更加相信一个为了自己的儿子的父亲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杀武则天能够制止谣言,就跟当初李二对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斩草除根一样。

    李二为了李治这个儿子,已经失去了理智,只要能够彻底解决谣言的问题,杀一个才人不算什么。

    “承乾,你说的很对,一切的根源在于祸起萧墙,武媚这个狐媚子,**后宫死不足惜。”李二不思假索,决定处死武则天。

    “父皇,为了进一步减少谣言对稚奴的伤害,儿臣认为,应该让稚奴离开洛阳,返回长安去。”

    “长安那边的谣言已经销声匿迹,回到长安,换个环境对稚奴也有好处。”

    “没了武才人和稚奴在的洛阳,谣言便会彻底的销声匿迹。”李承乾再次建议道。

    李承乾这么不是为了什么关爱弟弟,而是为了更好的监视李治。

    李承乾不知道刺杀是不是武则天一人策划,李治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李治有没有参与进来,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把李治弄回长安,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容易对李治进行监视。

    “今天就到这里吧!你舟车劳顿也累了,先行退下去休息,此事容朕想想。”李二说道。

    “儿臣告退!”李承乾起身行礼,告辞离开。

    李二要想的不是武则



第113章:议事
    “方翼,让内线盯着,看看武才人是否真的已经死了!”李承乾道。

    王方翼觉得李承乾未免太过小心谨慎,皇帝御赐的毒酒喝下去,还能活的,除了皇帝以外,谁还敢在酒里做手脚。

    “诺!”王方翼心里虽然这么想,却依旧严格执行太子的命令。

    并非是李承乾太过小心,而是不得不小心,毕竟那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

    谁又能够确定她不会收买一些太监宫女,将李二赏赐的毒酒给替换掉,并没有被毒死。

    半个时辰之后,内线再次传来消息,已经确认武则天是真的凉凉了,李承乾这才松了口气。

    “郎君!陛下让郎君到大殿上一同商议国事。”一名内侍小跑过来禀报道。

    “知道了,寡人这就过去。”李承乾说罢,便起身坐上步辇随内侍前往议事的大殿。

    步辇在大殿外停下,内侍急忙搀扶李承乾起来。

    李承乾整理下衣冠,这才一步一拐的走进大殿。

    来的时候,李承乾便在想,李二召来到底是要商议什么大事,想来想去,也唯有关于攻打高句丽的战事。
1...3031323334...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