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这次召集你们前来,主要是为了问问现在报社和银行发展的怎么样”

    “于波你先说,朕想听听过去一年,报社的情况。”李承乾问道。

    “诺!”于波说道“贞观二十三年,凡是快马一日之内能够到达的地方,以及飞鸽传书一天能够到达的州,都在发行报纸。”

    “更远的地方,则推行周刊、月刊、半年刊,甚至是年刊,经过统计,过去一年报社的内盈利是大唐一年财物税收的三十份之七。”

    “这是贞观二十三年的收支账册,还请陛下过目。”于波说罢,便将准备好的账册呈给李承乾。

    这已经是报社能够做到的最大成果,毕竟,在古代信息传递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李承乾没有去接,说道“账册朕就不看了,现在报社已经进入瓶劲,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方式,要向多元化进行。”

    “诺!”于波应道,这些他也懂,只是应该怎么来做,他实在没有头绪。

    还在报社的几位主编和编辑,大家聚在一起商议,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清晰的方向。

    至于具体怎么做,他还需要回去好好的开会研究才行,报社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业绩提升上几个百分点。

    问完报社,现在李承乾问起了银行的情况,“李凯,银行是由你负责,过去一年的盈利是多少都有哪些项目”

    “陛下!去年一年内银行总盈利额度是大唐一年财物税收的二十分之六,目前仅有储蓄和借贷两个项目。”李凯说道。

    “这些还远远不够,从今年开始除了借贷和储蓄以外,还要推行理财产品,赚取更多的财物才行。”李承乾说道。【## …#最快更新】

    银行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除了借贷和储蓄以外,这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盈利方式。

    “诺!”李凯拱手道“陛下!这所谓的理财产品,应该怎么弄,还请陛下明示。”

    在这之前,李凯连什么是银行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是什么理财产品,那更是闻所未闻。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客户将钱存到银行,让客户自由认购的一种产品,凡是购买这理财产品的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会得到一笔比存钱还高的利息。”

    “这相当于是银行向天下人借钱,你可将其看做是银行向天下人借贷的一种方式。”李承乾说道。

    担心他们不明白,所以,用这个方式来向他解释,这样他就应该明白什么是理财产品。

    虽然说这么解释不对,却唯一能够向他们解释清楚的方法。

    李凯一愣,现在银行通过客户存钱进来,又将钱借出去,按月收取利息,是现在银行经营的模式。

    可如果向所有来银行存钱的人借贷的话,这利息怎么算过低了肯定不行,过高了反而会还不起,单凭借贷出去的收回来的利息未必够。

    要是有心人乘机捣乱,整个银行系统都有可能因此崩塌,这种有害无益的做法,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n




第311章:驻军
    ?

    “陛下放心!臣明白,田地是帝国的根本,可以用这些田地来种植粮食,使得帝国粮仓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李凯说道。

    粮食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最重要的物资,可以没有钱财,但不能没有粮食。

    “如今银行借贷业务可是已经开遍整个大唐”李承乾问道。

    要是全国都有帝国的贷款业务,那接下来便能够向外继续扩张,让整个世界都给大唐贷款。

    只要控制住对方的经济命脉,那对方就只能乖乖的受帝国摆布,甚至沦为帝国的殖民地。

    “启禀陛下!银行贷款早已经遍布大唐的所有州县,除此之外,大唐周边的国家也跟大唐借贷。”李凯说道。

    他早已经把手伸到大唐以外,其他蛮夷的口袋中去,通过借钱给他们,来换取利益。

    李承乾一愣,没有想到这李凯还这么有国际头脑,这让他十分满意。

    “都有哪些国家贷了我们的款”李承乾问道。

    “新罗、百济、吐谷浑、吐蕃、回鹘、仆骨等一些大唐的藩属国和归顺大唐的部落。”

    “臣那里有详细的账本,陛下要是感兴趣的话,臣这就回去给陛下拿来。”李凯说道。

    “不用了!朕就不看什么账本了,你继续向大唐周边的部落或大唐的藩属国渗透,将钱贷给这些需要的藩属国和部落。”李承乾说道。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让这些藩属国更加依赖大唐的经济,使得他们更加亲近大唐,使得他们在金钱的腐蚀下,丧失斗志。

    慢慢的被大唐通过各种方式彻底驯服,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柔和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以后的发展了。

    现在吐谷浑借了大唐银行的钱,那他便更加有理由,在吐谷浑周围驻扎军队,以保护借贷国为由,驻扎军队到吐谷浑,谁也不能说什么。【…最快更新】

    到时候,吐蕃要是敢出兵吐谷浑,大唐便有足够的理由,阻挡吐蕃吞并吐谷浑。

    而且,驻扎在吐谷浑附近高原的大唐军队,经过适应后,便可以不用再畏惧高原反应,对未来进攻逻娑有很大的帮助。

    “诺!”李凯行礼道。

    “好了!今日便到这里,你们都退下吧!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去做,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块上面,必须尽快拿出有效的方案出来。”李承乾说道。

    “诺!臣告退!”于波和李凯行礼退下。

    他们离开之后,李承乾陷入未来应该怎么样发展帝国的计划沉思之中。闪舞

    片刻之后,李承乾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对王泉说道“去把程务挺给朕叫来。”

    “诺!”王泉领命退下。

    王泉很快便把程务挺找来面见李承乾。

    “臣左领军将军程务挺拜见陛下!”程务挺行礼参拜道。

    “免礼平身!赐座!赐茶!”李承乾道。

    “谢陛下!”程务挺谢恩起身,在一旁坐下,侍女将茶水端上来放到他旁边的桌上,然后退下。

    “不知陛下召唤臣前来,有何旨意”程务挺问道。

    “朕想要你去一趟灵州,挑选三万精兵强将,前往吐谷浑境内的大非川,然后屯兵于大非川。”

    “朕要一支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精兵,以备不时之需,人随你挑,随你换。”

    “只要是无法适应高原环境的,你都可以替换掉,朕要有充足的兵力,最起码也必须要有十万之众。”

    “灵州,以及灵州周边的各州县,你都可以随意抽调选拔合适的人选。”李承乾道



第312章:于志宁上疏
    ?

    “原来如此,臣明白应该怎么办了!”程务挺道,他打心眼里鄙视吐谷浑这帮软骨头。

    一点恩惠就让他们失去节气,难怪永远成为不了吐蕃,或者突厥那样的强国,就连回鹘部落都比他们强。

    程务挺甚至都想怂恿皇帝,出兵直接灭了吐谷浑算了,免得还得跟人家借地方。

    与其到时候便宜吐蕃,被吐蕃纳入版图,还不如大唐将吐谷浑吞并,也总好过被吐蕃吞并。

    该说的他已经跟程务挺交代清楚,吐谷浑那边自有人回去交涉,等程务挺到达灵州,挑选合适的人选出来,吐谷浑那边怕是早已经搞定了。

    “这是给你的诏书,灵州都督席君买会尽力配合你,你们两个在边境也好有个照应。”

    “你到了哪里,最好能够想办法,自己修建粮仓,存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要是中原无法运送粮草之时,你们还能够自己解决粮食。”李承乾道。

    在高原地带驻军,想要单靠后方长期运送粮草,是行不通的,只能靠自己在那边开垦,并种上能够在高原上生长的食物才行。

    “诺!臣告退!”程务挺接过王泉递来的诏书,行礼退下。

    要想对抗甚至消灭吐蕃,单靠席君买和程务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员猛将来坐镇才行。闪舞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想起了一个人来,此人便是百济番将黑齿常之,他可是吐蕃人的克星。

    要是有他在,对付吐蕃便会轻松不少。

    李承乾打算在鄯城县设立河源军,暂时隶属于鄯州都督府,人员编制为两万人,战马一千匹。

    等到黑齿常之来了以后,便将河源军交给他,由他来统领整个河源军,并只听命皇帝一人。

    但是现在,黑齿常之还在百济,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来算,大唐和百济之间发生的战争,直到最后黑齿常之被擒投降,那都要好几年的时间。

    李承乾没空也懒得等这么长时间,免得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百济还是大唐的藩属国,他完全可以以一个宗主国皇帝的命令,让人将黑齿常之送到长安来。

    相信百济不会因为一个他们不待见的将领,而拒绝了宗主国的要求,必然会黑齿常之送到长安,送到他李承乾的面前。

    这样他不就可以提前降服黑齿常之,为他所用,最终成为对抗吐蕃的中流砥柱。

    想到就办,李承乾迫不及待的下诏让百济将黑齿常之,给他送到长安来。

    可李承乾没有想到,他给百济下的诏书,结果被门下省驳回,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更是亲自来找李承乾要说法。

    李承乾经过一统忽悠,再加上威逼利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才不得不同意李承乾给百济的诏书。

    最终经过门下省审核完毕,并签上门下、中书和尚书三省官员的名字之后,再由李承乾签字画押,并盖上天子之玺。

    主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是因为皇帝还年轻,对于一些传闻好奇。

    等他见过人之后,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后,便会放他回百济去,就当是大唐朝廷请百济人前来观光旅游。

    “启奏大家,刚刚宗正卿和吏部尚书送来奏折,上奏关于新城公主新婚之事。”王泉说道。

    宗正卿是宗正寺的长官,负责管理皇家事务。

    “新城公主怎么了她婚姻有什么问题,那是先帝亲自赐婚,将其许配给魏征之子魏书玉,难不成出了什么问题。”

    “朕记得,皇妹下嫁给魏家可是去年贞观二十三年二月的事情。”李承乾问道。

    &nbs



第313章:阻力
    ?

    这段时间,李承乾亲自组建商队,准备大干一场,将大唐的经济水平在提高一些。

    并在户部那里,单独另外设立了一个工商司,负责管理商业的各种税收。

    将商业管理这一块,全部划拨到工商司管理范围,其他衙门不得参与到这里面来。

    同时,为了促进更多人去下海经商,李承乾还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引发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满和反对,于是大臣便纷纷上表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就连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帮大臣,也感觉皇帝这样任性妄为,确实不太妥当。

    李承乾身为皇帝,不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却有时间来捣鼓什么商业问题,更是异想天开的想要提高身份卑微的商人地位。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便一起去面见皇帝,希望皇帝能够收回成命,悬崖勒马还为时未晚!

    “大家!太尉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求见!”宦官禀报道。

    李承乾自然明白他们两人来的目的,他也清楚要想顺利的推行新的经济,提高商人的地位,肯定是有阻碍的。

    尤其是想提高商人地位,受到的阻碍是最大的,朝中反而不会有太多人站出来反对帝国推行经济,却一定会跳出来反对提高商人地位。闪舞

    所有人都喜欢钱,大把大把的钱,这些都是支撑他奢侈生活的好东西。

    但是身为上层社会的人们,却打心里,甚至是骨子里,血液里鄙视为他们赚钱这些可爱的东西的商人。

    达官贵人家的商人基本都是他们的奴仆,现在要给这些奴仆抬高地位,他们不就等于少了随意支配奴仆的权利。

    奴仆是达官贵人手里的物品,想怎么处置就处置,现在皇帝一句话,就想剥夺他使用物品的权利,达官贵人们怎么能够答应。

    “让他们进来。”李承乾道。

    新法推行受阻,李承乾自然需要拉拢更多的人站在他这一边,长孙无忌的资格最好,也是最合适的拉拢对象。

    “宣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觐见!”王泉上前一步朝外喊道。

    “宣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觐见!”皇帝的话被一个个传了下去。

    听到皇帝宣他们觐见的声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立刻整理好衣冠,一切前去觐见皇帝。

    “老臣太尉长孙无忌参见陛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向李承乾行大礼canbai。

    “免礼平身!赐座!”李承乾道。

    “谢陛下!老臣有一事要当面向陛下启奏。”二人谢恩后,长孙无忌说道。

    “太尉和中书令的来意,朕心里清楚,。你们也是来反对朕的是吗”李承乾道。

    “正是,老臣和太尉前来就是为了此事,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四阶,如今陛下却要将商人的地位提高到于农同等。”

    “实在有违礼制,陛下怎么能够让如此卑微的商人于第二阶的农同等地位,这简直有悖天理,长此以往下去,必定天下大乱,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褚遂良道。

    士农工商四阶,除了士的地位一直高高在上外,其他三阶的地位跟士的比起来,依旧是卑微的如同尘埃。【#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1...8788899091...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