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第303章:书信
    ?

    问完囚犯之后,李承乾等人重新回到大理寺大堂。

    “狄卿能够秉公办理,为这些囚犯洗刷冤屈,让他们即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还能教化他们洗心革面。”

    “要是我大唐的官吏都能够像狄卿一样,明察秋毫,那这天下岂不是清平盛世。”

    “治理刑狱的官员就应该像狄卿一样,公平公正,方能给这个天下一个太平。”李承乾对狄仁杰赞许有加。

    李承乾又勉励狄仁杰几句,便结束了这次的会话,在大理寺一众官员的恭送声中出了大理寺大门,登上马车返回皇宫。

    ……

    “臣参见陛下!”出使吐蕃传诏的使臣田江回来,觐见皇帝。

    “你一路辛苦,这次出使吐蕃可还顺利吐蕃松赞干布接了朕的诏书,又有什么反应。”李承乾问道。

    “这次出使吐蕃一路到是十分的顺利,吐蕃对臣也是礼遇有加!松赞干布更是亲自接见并设宴款待臣。”

    “吐蕃松赞干布接到陛下的诏书,自是满心欢喜,一直不忘询问大唐国内之事。”

    “这次臣回来,松赞干布还让臣给陛下带来了不少礼物,以表他向陛下的祝贺。”田江说道。

    “这松赞干布还到是个热心肠,既然人家把礼都送来了,不收岂不是让人见笑。”李承乾笑道,将松赞干布的贺礼收下。

    但是,李承乾对于田江刚刚话里的那句一直不忘询问大唐国内之事,心里产生了一丝警觉。

    就算是亲戚,两国之间,也不能随意的去打探对方国内的情况,李承乾有理由相信松赞干布另有图谋。

    “你这一路也辛苦了,便先回去歇着吧!”李承乾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向陛下禀报。”田江说道。

    “何事”李承乾道。

    “松赞干布私自与太尉长孙无忌书信来往,并让臣将其带回,交给太尉。”田江说道。

    “哦!那书信现在可还在你的手上”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不用猜也知道书信的内容,他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看到过,松赞干布给长孙无忌的书信内容。

    “已经不在臣这里,臣刚刚回到长安,遇见了太尉家的公子长孙淹,便将书信交给他,让他转交给太尉,现在应该在太尉的手里。”田江说道。

    “此事朕已经知晓,你不要声张,退下吧!”李承乾挥了挥手道。

    “诺!”田江行礼退下。

    待田江离开之后,李承乾对王泉说道“你亲自去一趟门下省,请太尉前来见朕,朕有要事与他商议。”【¥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诺!”王泉领命,快步离开大殿。

    王泉来到门下省找长孙无忌的时候,他正好看完松赞干布给他的书信,王泉言明来意,长孙无忌急忙将书信揣怀里,跟王泉去面见皇帝。

    “老臣长孙无忌拜见陛下!”长孙无忌向李承乾行礼道。

    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见自己来见驾是为了什么事情。

    李承乾手中端着茶杯,一副懒散的样子,斜躺在御座之上,一条腿架在扶手上面。

    “太尉不必多礼!免礼平身,王泉赐座!”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道。

    “谢陛下!”长孙无忌谢恩起身,坐在王泉搬来的椅子上。

    心里感慨自从先帝驾崩了之后,皇帝便抛去了很多原有的规矩,比如君臣会面议事,不再是席地而坐,而是给大臣准备把椅子。

    长孙无忌担心长此以往下去,任由皇帝乱来会不会乱套,今天改这样,明天该那样。

    更何况,这坐在椅子



第304章:未来发展计划
    ?

    长孙无忌忐忑不安的看着李承乾,生怕这个皇帝外甥会因此跟他生出嫌隙来。

    “朕这个堂姐夫还真是热心肠,舅父对此有什么看法,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李承乾问道。

    他肯定不会允许吐蕃引兵来掺和大唐内部问题,他可不想引狼入室。

    要是长孙无忌敢答应,那就别怪他不讲情面。

    “此事老臣自然万万不会答应,即便我大唐有不忠之人,自有忠义之士为陛下铲除不忠。”

    “又何须假借蛮夷番邦之手,这无疑与虎谋皮,只是引火烧身,所以,臣断然不会同意。”长孙无忌道。

    即便大唐国内发生了暴乱,那也是大唐自己内部的问题,自有大唐军队去平叛。

    不需要吐蕃这么热心肠,引吐蕃军来平叛,无疑是引狼入室,到时候,谁知道他们是真的来协助平叛,还是另有目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看现在吐蕃和大唐表面上甥舅关系,松赞干布和李承乾又是堂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

    一旦翻起脸来,谁还认识谁,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谁跟你沾亲带故的。

    在这个问题上,长孙无忌还是能够分的清楚。

    这一封给长孙无忌的书信,不过是一个投石问路,试探一下大唐的态度。

    同时,也挑拨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一旦让李承乾误以为长孙无忌和吐蕃有密信来往,意图不轨的话。

    大唐皇帝和大唐的宰相就会成为敌人,对于吐蕃来说,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舅父所言极是!朕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舅父要怎么回复松赞干布。”李承乾说道。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老臣自然会回信给松赞干布,拒绝他的提议和请求。”

    “拒绝是一定要拒绝的,但是不能失了大唐的体面,又不能破坏大唐和吐蕃的关系。”李承乾道。

    李承乾刚登基不久,还没有完全坐稳皇位,现在还不是跟吐蕃翻脸的时候。

    但又不能失了一个大国应有的体面,简单来说,就是李承乾既不想失去里子,又不想失去面子。

    “陛下放心!老臣自不会做出有损大唐威仪之事,定也不会让吐蕃和大唐的关系紧张。”长孙无忌胸有成竹道。

    作为一个政治高手,长孙无忌知道怎么来委婉的拒绝松赞干布,即不会失去里子,又能够照顾双方的面子。

    “有舅父这句话,朕便放心了!舅父不亏是先帝留给朕的股肱之臣,有舅父这样的能臣辅佐朕,朕便能够高枕无忧了!”李承乾道。

    “老臣愿誓死效忠陛下!以此之躯,为大唐尽最后一份力量。”长孙无忌道。

    谈完这件事情,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又拉了一会家常后,长孙无忌起身告辞离开。

    长孙无忌回去之后,立刻给松赞干布回信,以委婉的话语谢绝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吐蕃。

    李承乾不知道长孙无忌到底写了什么,他也没有问,具体写了什么内容,他一点也不想知道。

    ……

    午饭的时间到了,宫女将李承乾的膳食端了上来,摆在他的面前。

    李承乾看着一桌的食物,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吃来吃去都是这几样,毫无新意,他都已经吃腻歪了。

    炒菜虽然早在北魏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唐朝并不流行,到了宋朝才开始流行开来。

    而且还有很多蔬菜瓜果什么的还没有从国外传入大唐,想要吃个西红柿炒鸡蛋,也根本做不到。

    因为只有鸡蛋没有西红柿,光有鸡蛋而没有西红柿,根本做不出西红柿炒鸡蛋来。

    &



第305章:李泰开府
    ?

    对于这些经济、军事、民生等问题,李承乾打算先制定一个十年计划。

    午饭过后,李承乾小憩一会,便开始办公。

    “大家,这是濮王李泰给您上的奏疏。”一名宦官小跑入内。

    李承乾很是好奇,李泰送来什么奏疏恭贺他成为皇帝,以他和李泰之间的恩怨,根本不可能,他们最好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原本,李承乾是打算废掉李泰的王位,将他重新贬为庶民,再次流放。

    可是李泰一直安分守己,不曾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也找不出什么合适的借口。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天人感应,师出有名这一套,就比方说前几个月河东发生大地震,人们就把这当成是老天爷的警告。

    是因为他这个皇帝德行有亏,上天才用这个方式来警告他不要做什么缺德冒泡的事情。

    就因为这个上天的警示,还有大臣甚至建议他下罪己诏,并进行祭祀,向上天祈求原谅。

    这不鬼扯嘛!发生自然灾害还能怪到他这个皇帝身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于罪己诏和祭祀,他李承乾是不会做的。

    没有足够的理由就废黜李泰濮王之位,实在说不过去,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呈上来!”李承乾道,不管怎么样,看看再说。

    王泉立刻上前接过奏疏,转身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奏疏,将其打开,原来是李泰上表希望李承乾能够允许他开设府署设置僚属。

    李承乾看过之后,原本是打算拒绝李泰的请求,趁机刁难李泰,并将他降封,甚至是直接剥夺王爵,将他再次贬为庶民。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做对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还不如依靠这次李泰上疏,刷一波声望,提高一下自己的声望和国民心中的地位。

    “去将太尉长孙无忌、中书令褚遂良、尚书左仆射李绩,以及侍中于志宁和吏部尚书许敬宗请来两仪殿议事。”李承乾道。

    “诺!”一名宦官领命退去。

    很快长孙无忌等人便陆续而来,向李承乾行礼后,分左右落座。

    “朕刚刚接到濮王李泰的上疏,他请求朕允许他开设府署设置僚属,朕打算同意他所请。”

    “毕竟,不管怎么说,李泰也是朕的一母同胞的兄弟,虽然他曾经有过过错,他也受到了应有惩罚,现在朕打算原谅他,各位爱卿以为如何”李承乾问道。闪舞【  #最快更新】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保持沉默,他们要考虑揣摩皇帝的心思,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

    “陛下!臣反对,臣以为不妥!”礼部尚书许敬宗急忙起身行礼道。

    李泰作为曾经李承乾的对手,便是敌人,不将他处死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怎么还能够允许他开府建幕僚。

    作为皇帝的人,许敬宗是绝对不会允许李泰有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继而动摇皇帝的根基。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作为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臣子,许敬宗都必须要将这一丝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许爱卿为何反对”李承乾明知故问。

    “昔日濮王李泰目无尊长,更是心生夺嫡之念……”许敬宗吧嗒吧嗒的说了一大通理由,甚至将当初夺嫡之事也拿到台面上来说。

    许敬宗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可能会发生的危害,如李泰要是开设府署设置僚属,要是他包藏祸心,起兵造反等等。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让李泰有机会翻身,最好以他这次上疏找借口,说他图谋不轨,削去李泰的王爵,再次贬为庶民,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以绝他任何念头。

    &nb



第306章:质子
    ?

    李泰接到朝廷允许他开府的诏书之后,满心欢喜,听说朝廷内反对他开府的声音很大,李泰十分的担忧。

    濮王妃建议李泰,为了表示他们没有任何不臣之心,将他的两个儿子,李欣兄弟二人送到长安为质子。

    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冬,濮王李泰的世子李欣和次子新安郡王李徽的马车缓缓驶进长安城。

    这是他自从李泰被流放之后,第一次回到长安,却是以质子的身份回到长安城。

    这是贞观二十三年最后一个月,明年开始,便要改元,更换新的年号。

    掀开马车的窗帘,看到了外面大雪纷飞,整个长安城仿佛裹上了银装。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街道上的人少了许多,大家没有什么事都待在家里,烧着暖炉可比外面暖和舒服。

    李欣和李徽紧了紧身上的丝织棉衣,棉衣里面填充了一层厚实的棉花,双手拢在袖子里面,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感觉到寒冷。

    “兄长,你说我们这次来长安,会不会遭遇不错!”李徽有些担心道。

    毕竟,他们的爹当初可是跟当今的陛下争过太子之位,当今陛下难道会忘记当初的事情

    李徽担心李承乾会秋后算账,将他爹的过错都怪罪到他们兄弟身上,那他们这次来长安怕是凶多吉少。闪舞

    “莫要胡说,不管怎么样,当今的陛下还是我们的亲伯父,他要是想要为难我们,不论我们在哪里,结果都一样。”李欣放下帘子,对李徽说道。

    他也担心李承乾会对他们秋后算账,可是害怕又有什么用,整个大唐都是人家的。

    既来之则安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做人还不如敞亮点。

    马车在宫门口停下,李欣和李徽从车上走了下来,一名宦官急忙迎了上来。

    “世子,郡王,陛下在等两仪殿等候二位,请随奴婢来。”宦官行礼说罢,转身在前面引路。
1...8586878889...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