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大理寺丞狄仁杰为大理寺卿兼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为礼部尚书、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为右领军将军……中书舍人一并拟诏吧!”李承乾对东宫属官进行一系列的封赏。

    “臣遵旨!”中书舍人领旨道。

    这次李承乾不仅在三省之中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六部的尚书大多都是他东宫的属官。

    当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继位自然要任用自己的人,至于一些老臣,除了年事已高,请辞致使归




第296章:殿中监
    ?

    杜荷的官职是从五品上的尚乘奉御,是殿中省管辖的六局之一的尚乘局主官。

    尚乘局主要工作是替皇帝管理所有马场,是个皇帝的私人养马的官。

    殿中省平日里主要负责皇帝的生活诸事,主官便是殿中监,非皇帝亲信不能担任此职,是从三品的官职,属于高官行列,一下子将从五品上提升到从三品。

    这可是直接升了两品四阶,不过话说回来,杜荷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任殿中监到也不是不行。

    更何况,他还是皇帝的心腹,做这个殿中省的主官,自然是没有话说,谁也不能说什么。

    “杜荷任尚乘奉御也算是恪尽职守,又并无过错!更何况,如今殿中省主官殿中监请辞,确实需要一位合适的人选来继任。”

    “臣到觉得让杜荷来出任这殿中监,也算是实至名归。”长孙无忌说道。

    “你们呢对于杜荷出任殿中监一职可有异议”李承乾看向其他人问道。

    “臣等无异议!”褚遂良等人同意道。

    他们同意是因为长孙无忌都松口了,他们继续下去也不太好,更何况,杜荷也确实有些能力。

    有了长孙无忌的话,加上杜荷的能力,大家也就不再死咬着不放,干脆顺水推舟。闪舞

    “就这样吧!中书舍人一并拟诏,明发上谕。”李承乾道。

    “诺!”中书舍人领旨退下。

    任命诏书很快由中书舍人起草完成,再由门下审核之后,交给李承乾画敕盖玺,再由尚书省官吏前去执行宣读。

    王方翼、程务挺、薛仁贵等人便各个高升。

    “陛下!真的要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升迁李绩”殿中监杜荷问道。

    杜荷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要快速给李绩升官,他又不是皇帝还是太子时的属臣。

    皇帝也不曾给过李绩什么恩惠,即不是自己人,又没有什么关联,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位置。

    “没错!朕确实要给李绩升官,让他回长安来辅佐朕。”李承乾道。

    这可是先帝安排,说只有这样做,李绩才会对他这个效忠,可以引为心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先帝与李绩相处这么多年,君臣关系融洽,先帝对李绩的了解自然比他这个新皇帝要更加清楚。

    更何况,先帝在这方面,也不至于坑害他这个皇帝,无论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还是李绩,先帝都是从为他考虑的角度来给他最好的安排。

    从眼光和出发点来说,先帝做出的决定是当时最好的,只是没有办法预测到未来。

    人心总是会随着时间利益而改变,这些主要还要看新皇帝的能力如何。

    有足够的能力新皇帝自然能够镇得住场面,不用担心会出现以下犯上的局面。

    “陛下难道不担心太尉他们的反对吗”杜荷问道。

    “这是先帝的遗诏,让朕将李绩召回长安,任命为左仆射,你难道是在质疑先帝的遗命”李承乾问道。

    杜荷一个负责皇帝生活各项需求的官,什么时候,有资格参合到决策官员的任命,你又不是吏部尚书。

    要不是念在你是自己的心腹,早就处置你了!还轮得到你在这里说三道四的。

    “臣不敢!”杜荷急忙行礼道,给他一百给胆子,他杜荷也不敢质疑先帝的遗命。

    “这是先帝的遗命,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就算有什么意见,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先帝可是让朕直接召回李绩,并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之职,如今,朕不过升李绩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而已。”



第297章:灵州都督
    ?

    “启禀大家席君买到,正在殿外等候。闪舞”一名宦官小跑进来。

    “宣他进来。”李承乾道。

    “诺”宦官领命退了出去。

    席君买从殿外走了进来,向李承乾行礼道:“臣席东宫千牛君买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李承乾道。

    “谢陛下”席君买谢恩起身。

    东宫的属官除了席君买,其他的人都已经被李承乾升了官,只剩下他还是东宫的千牛。

    至于李承乾为什么没有给他升官,安插到南衙十六卫或者北衙禁军当中。

    其实李承乾是另有打算,席君买可是单凭一百二十就能够平定吐谷浑内乱的人,其实力也是不俗。

    李承乾知道,吐蕃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就必须向西扩张领地,吐谷浑便是吐蕃向外扩张的第一目标。

    吐谷浑沦陷,这也为大唐以后带来不少的麻烦,大唐为了和吐蕃争夺安西四镇的统治权。

    甚至不惜调遣大军西进,这就导致了在东北的空虚,使得新罗有机可乘,乘机赶走在辽东的唐军,顺利的统一了半岛。

    这是李承乾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大唐辛辛苦苦的消灭高句丽,付出了多少辛劳的汗水,你新罗棒子有什么资格来摘胜利果实。

    这对大唐来说,对他这个皇帝来说,是个耻辱,大唐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进去,到头来居然被一群棒子当猴耍。

    李承乾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悲剧在他这里重演。

    历史上的唐高宗无能是他的事,但他李承乾绝对不会允许的,半岛只能成为大唐的州县。

    新罗要是安分守己的还,他还能够大发慈悲,保留他们的国家,要是非要上蹿下跳的话,那就直接消灭好了。

    所以,必须先控制住吐蕃向西扩张的步伐。

    要想制止吐蕃向西扩张,就必须要确保吐谷浑不会被吐蕃吞并。

    至于吐蕃会不会向南扩张,那就不关李承乾什么事了,南边是云贵高原,是六诏的地盘,他们虽然臣服于大唐。

    其实并不归大唐管理,属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李承乾倒是很乐意看到他们两败俱伤。【#… #最快更新】

    那样的话,大唐便能够乘机拿下云贵高原,将其纳入大唐的版图,成为大唐管辖的州县。

    “自朕登基以来,大肆封赏东宫属官,唯独你依旧是东宫千牛,心中可有怨言”李承乾问道。

    “陛下明鉴,臣不曾对陛下有半点怨恨,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之言,如有半句虚假,臣不得好死。”席君买听到李承乾的问话,吓的半死,急忙跪下道。

    席君买还以为是有人在背后,诬陷他,皇帝这才将他召来问话,他本来就因为没有得到升迁,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

    现在还有人诬陷他对皇帝不满,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冤枉,当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席君买在心里盘算着到底会是谁在背后诬陷他,自打他来到长安之后,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你不必紧张,朕不过是随口问问,你起来说话。”李承乾道。

    “谢陛下”席君买再次站了起来。

    “你当初以一百二十骑平定吐谷浑,想必对吐谷浑有相当的了解,要是让你再次对付吐谷浑,你觉得如何。”李承乾说道。

    席君买一愣

    难不成吐谷浑又不安分了陛下现在想要让我去搞定吐谷浑要真是这样的话,自己可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陛下有所差遣,臣万死不辞”席君买行礼道。

    “你先跟真说说这吐谷浑的情况。”李承乾道。

    &nbs



第298章:吴王李恪
    ?

    “陛下!汉王李元昌、荆王李元景、酆王李元亨、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越王李贞等各路诸侯王已经抵达长安。闪舞”王泉向李承乾说道。

    “诸王可去拜谒先帝灵柩吴王李恪是何表情”李承乾问道。

    “其余诸王都先去拜谒先帝灵柩,汉王李元昌说要先来拜见陛下!”王泉说道。

    “你去告诉汉王,让他先去拜谒先帝灵柩,至于拜见朕,以后再说,对了告诉他想要的已经送到他府上了!”

    “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让他恪守礼节,切莫做出些**之事,否则,朕也救不了他。”李承乾道。

    “诺!”王泉应道。

    “吴王李恪既然已经拜谒完先帝灵柩,让他来见朕。”李承乾道。

    他倒是想见一见,这个先帝口中英果类我的亲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诺!”王泉领命退下,先是将李承乾的话告诉汉王李元昌,就去找吴王李恪。

    王泉去而复返,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吴王李恪。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恪,李恪也正好抬头看向李承乾,四目相对。

    李恪是个浓眉大眼,与李承乾长的有几分相像的人,身高比李承乾还要高半个头。

    一袭白色的丧服,腰系孝带,头戴孝巾,炯炯有神的眼光中有透露出一丝悲伤。

    李恪收回目光,行礼道“臣弟吴王李恪,拜见陛下!”

    “免礼!赐座!你我兄弟无需如此拘礼!”李承乾道。

    “谢陛下赐座,臣虽然与陛下是兄弟,却也是君臣,君臣之礼不可废。”李恪说罢,走到旁边坐下。

    李承乾能这么说,他却不能这么认为,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李恪还是明白的。

    谁知道这是不是李承乾的一种试探,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人便是皇帝。

    他们虽然是兄弟,却还没有好到可以推心置腹,李泰跟李承乾是同胞兄弟,尚且没有落到个好,何况他这个异母兄弟。

    更何况,他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兄弟之间的感情。

    李承乾命人上了茶水,侍女将茶水端了上来,给他们各自倒了一杯,侍立一旁,随时等候他们喝完给添上。

    要不是丧葬期间有规定不能够饮酒作乐的话,李承乾早就让人将酒菜端上来好好招待吴王李恪。

    “如今父皇驾崩不久,丧葬期间不能饮酒作乐,朕便以茶代酒敬你一杯。闪舞”李承乾端起面前的茶杯道。

    “臣谢陛下!祝陛下圣体安康,福泽绵长。”李恪举杯道,二人一饮而尽。

    李承乾有重用李恪的打算,毕竟,李恪可是史书上说太宗诸子中只有他和李泰最贤。

    他倒要看看这个最贤的亲王,是否能够成为他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成为他的股肱之臣。

    否则,即便他再有才能,也只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最终明珠蒙尘,就像李泰一样。

    “朕听说三弟你,在封地时,治理地方政绩斐然,不愧是我大唐的国之栋梁,要是我大唐的官员都像你一样,朕也就能够高枕无忧了!”李承乾道。

    “陛下妙赞!臣弟这点微末道行,也就治理一下州县,怎么能够及得上皇兄治理天下。”李恪自谦的同时不忘拍李承乾的马屁。

    “三弟不必自谦,朕初登大宝,身边正需要像你这样有能力的的人来辅佐朕完成大业。”

    “你且说说看,要是让你来辅佐朕,你会如何处理朝政”李承乾笑道。

    &



第299章:上谥号
    ?

    李承乾很快便下诏任命李恪为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授予李恪梁州都督的官职。

    此举自然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反对,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声被李承乾压了下去。

    最后李承乾依旧授予李恪这些官职,长孙无忌等人只好无奈接受。

    同时,正式在南衙十六卫和北衙禁军的编制外,另外设立一个新机构——锦衣卫。

    负责刺探军情等特工活动,不受任何机构管辖,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

    锦衣卫人员从南衙十六卫和北衙禁军的成员中挑选。

    李承乾最初提议建立锦衣卫机构,便遭到了长孙无忌等老臣势力的反对。

    好在他这么多年的太子生涯也不是白过的,三省六部都有他的亲信,这才最终能够在朝议中和长孙无忌等人抗衡,最后才能顺利的建立起锦衣卫这个特工组织。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王泉取代了王元的工作,由他在朝堂之上吆喝这句话。

    “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户部尚书李敬玄出列道。

    “卿所奏何事”李承乾问道。

    现在是八月份,按照历史的轨迹,现在河东已经发生了地震,李敬玄要奏的事应该就是这个事情。

    其实为了应对这次地震,李承乾也做了许多准备,虽然不能制止地震的发生。闪舞

    却也做了一些预防,即便不能做到没有损失,最起码也是尽量做到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是,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预防措施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损失能够减少多少。
1...8384858687...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