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江观鱼
但是我们这小学校可不是用来教导读书人的,让他们花上五六年的时间去学习一篇千字文,学会了其中的典故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这辈子都用不上,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罢了。
反倒是三郎编写的这两册小学课本,我觉得很适合那些小学生。第一教导了他们如何认字发音,让他们今后出门也能同外地人交流;第二教导了他们最基本的常识,能够让他们分辨自己行为的对错;第三是教导了日常礼仪,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对待长辈、同辈和子侄。
这些知识在我们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对于那些百姓来说,却是可以终身受益的知识。那么你倒是说说看,那些乡民是喜欢我们教他们的子弟读千字文呢还是这等立刻可以受用的知识”
洪迈被兄长这番话说的语塞,他二十三岁中进士,这十年里也算是见识了不少世情,自然知道往日百姓敬重自己这些读书人,敬重的可未必是他们肚子里的学识,而是敬畏于他们日后能中举当官。
去年年末洪氏兴办了滃港小学,但是周边村子一开始愿意送孩童来上学的,也不过才37人。滃港小学可是免费教学,连课本都是免费发放的,而饶州府比之其他地方要富裕的多,就算是底层的百姓也不是养不起一个不干活的孩童,可却依然没有多少民户送自家子女过来上学。
洪迈原本以为,这些乡民不愿送子女来上学,乃是和他想的一样,不能教导孩童成为真正读书人的学问,根本就没人愿意学。
可是后来他才发现,乡民想的和他恰恰相反,他们是觉得自家孩童太过愚钝,不可能中举当官,才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学习,免得既浪费了时间,又把孩子养出一身读书人的坏毛病,变成一个不能劳作的废物。
之后沈敏立刻调整了教学方式,半天学习半天劳作。不仅教育这些孩子们文化知识,还教导他们只有知识才能减轻父母的劳动强度。为了证明这一点,沈敏不仅找人在昌江上建起了水排磨坊,还将稻麦轮作、稻豆轮作等农业种植的经验编成了儿歌,让这些孩童记在了心里。
正是依靠着这种不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方式,滃港小学才逐渐取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让他们开始将自家孩子送来学习,希望能够从小学校学习一些能够改善自家经济状况的知识。到了这个月的月末,小学校已经有了三个班级,入学了近百名孩童。
第九十章 告状三
然而人的心中一旦生起了成见,就很难再放下。不管是沈敏的海盗出身,还是他在教学方式上的不循正道,都让洪迈难以改变心中对于沈敏的看法。
因此即便是他最敬重的大兄为沈敏解释,他也只是在表面上做出了顺从大兄的姿态而已。知道无法劝说两位兄长去阻止沈敏误人子弟的教学方式后,洪迈转而向大兄说道:“既然大兄把这小学校当成了我家扎根于乡里的根本之务,那么就应该让家族中的子弟多多参与小学校的教育才是,怎么能够完全交给沈三郎去办。日后这些小学校毕业的学生究竟是向着他,还是向着我们洪家呢”
洪遵听的有些不满了,他不由冷哼了一声,为弟子分辨道:“当初兴办小学校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家族子弟觉得此事劳而无益,都不愿出来负责,三郎才自告奋勇的接手此事的吗
现在看着小学校办起来,渐渐走入正轨了,到有人站出来抱怨了吗三弟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些族人到你面前鼓噪一通,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你真的看不出来还不是因为三郎办了几个磨坊和作坊用以供养小学校,他们看到有利可图了,才想起这是我洪家要办的小学校,这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接手小学校的吗…”
面对两位兄弟之间的争辩,洪适好整以暇的拿起了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茶汤润了润嗓子。对于洪迈为什么会对沈敏这么有成见,他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无非就是,他们三兄弟回乡之后,因为有着三位进士把关,这洪家在鄱阳的族学顿时上了一个档次,于是连乐平老家的远亲都送了儿子上门,想要在洪家族学内开蒙。
但是接管了族学的洪迈性子一向刚强,对于想要进入族学的学生,只问聪慧与否,不问关系远近。使得一位来自乐平的族内子弟被拒之了门外,但是这位子弟出自乐平洪氏的强支,一直想要狡兔三窟的洪适自然不会让人这么丢脸的回去,因此在他的劝说下,这位据说头脑愚钝还口吃的子弟被送去了刚开张的滃港小学。
天知道沈敏用了什么样的办法,仅仅花了不到四个月就改掉了这位子弟口吃的毛病,还让他跟上了其他人认字的课程。沈敏还给这位叫做洪昌的族内子弟的父母写了一封信,称赞他:性格沉稳,思维缜密,动手能力较强,只是思考的比同龄人更深刻一些,所以反应才较常人慢了一些,因此希望父母在家中多多鼓励他发表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动不动训斥他。
这位叫做洪昌的族内子弟是否真如沈敏说的那么出色,洪适一时还没能看出来。可是洪昌的父母倒是把沈敏的信当成了宝物,在乐平的亲戚族人中大大炫耀了一通。虽然那边倒是没敢指责洪迈不识人才,不过倒是小小抱怨了一通,他们这一支离开了乐平后,和本家未必太不照顾了些。
乐平距离滃港不过百余里,这些话自然很快就传了回来。洪迈不好跑去乐平对亲戚们解释,便只能把火发在沈敏头上了。只是在洪适看来,这位三弟未免有些冲动了。和他们三兄弟一样,沈敏显然也不可能在饶州府久待的,这短短几个月中,沈敏所展示出来的奇思妙想和办事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洪适对他的估计。饶州府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这样的年轻人留下来过平淡的田园生活呢
就算退上一步,这沈三郎真鬼迷了心窍,想要在这饶州府当个教书先生,他身边那些伴当难道会容忍他浪费生命吗在这几个月内,洪适算是看出来了,这沈三郎身边的那些年轻人,可不是什么奴婢家丁,不仅能文能武,许多人还都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
第九十一章 临安使者
洪适觉得,如果沈三郎在这里安家落户,三五年内做到饶州首富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他所惊讶的是,这位年轻人在自己赚钱之余,还能收获被他赚去钱财之人的好感,这就是真正的本事了。
当然,沈三郎为了贴补学校建设经费兴办起来的这些作坊,在某些洪氏族人眼中被视为了自家之物。毕竟他们洪氏才是提倡兴建小学校的发起者,而沈三郎不过是替洪氏主办这件事的负责人,那么这些作坊理论上也就应该是属于洪氏的产业才对。
一族之内本就是良莠不齐,哪怕洪皓这一支出了四个进士,也并不代表鄱阳洪氏其他各支都能在举业上有所成就的。因此洪氏的大多数族人,还是要从事农业、商业以养家糊口的。而洪皓父子虽然创下了一门四进士的荣誉,但是常年被秦相打压的他们,也无力给族人带去更多的特权庇护,自然也就没有给族人创造什么发家致富的门路。
现在从表面看起来,沈三郎一下为洪家创造出了这么多财富,这些洪氏族人自然就变的蠢蠢欲动,试图把这些产业划拨到自己手中,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么,这也是家族存在的意义不是。
如果这些族人只是想要分一杯羹,洪适觉得也无可厚非,这也是他这个族长应该照顾族人的责任。但是有些人的胃口实在太大了些,他们想要的可不是分一杯羹,而是想要把沈三郎赶走,接手全部的新办产业,这就有些过分了。
先不说,这沈三郎是二弟的入门弟子,就这层关系上来说,这些族人其实想要吞并的乃是二弟这一房的利益。其次,沈三郎一个外乡人都尚且知道把利益分享给本地乡人,而这些族人却想着要独占利益,这要是传了出去,洪氏的名声不就毁了么。
最后,相比起这些利益不菲的产业,洪适更看好沈三郎这个人。有这样一个人在手上,洪氏难道还会怕没有发家致富的门路吗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要把制造蜂蜜的蜜蜂赶走,也只有那些目光短浅的小人才干得出这等傻事。
所以一直以来,洪适对于族人的各种明示暗示都当做不知道,就是懒得搭理他们。反正他也料定了,这些族人既没有本事去对付沈三郎,也不敢对自己有什么不恭敬的举动。只是他倒是没想到,他们煽动不了自己,却把三弟给哄了过来。
如果不是有二弟在场,他都真有心好好训斥三弟一通了。身为一名进士,这么容易就受人左右,这今后在朝中又要如何立足呢
就是洪适冷眼旁观两位兄弟争论的时候,管家洪福匆匆跑了过来。他远远望到了亭子里两位老爷的激烈争辩,因此也不敢直楞楞的走过来,就站在亭子不远处高声禀报道:“三位老爷,宫内派人到了府上,说是要替官家传话给几位老爷,还请三位老爷定夺。”
亭子里的三兄弟闻言都站了起来,洪适快步走到亭子的出口向管家问道:“问清楚了吗确实是官家派来的人”“确实是,已经看过朱记了…”
因为宫内的突然来人,使得一场兄弟之间的争吵曳然而止,三人匆匆的赶去了前院,洪适还一边思考着,这个时候官家派人过来究竟是什么用意。
不过洪适的疑惑在见过了宫内派出的使者之后,总算是被解开了。官家这次派人过来,可不是想起了自己父亲对大宋的功劳,而是因为二弟去年上的一份论钱制的札子。当然,官家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是那么不通人情的君王,还
第九十二章 制茶
在一张简朴的方桌上放着十数杯刚刚泡出的茶汤,站在桌边的沈敏先是和身旁众人一一闻过其中香味,然后便邀请众人一起分汤尝味。等到他们把全部茶汤品完之后,给了大家一点时间回味,沈敏已经迫不及待的向众人询问道:“我觉得编号2、5、9、13这四杯茶的味道还可以,你们觉得呢”
沈正礼道:“我喜欢3、5、10、11这几杯茶汤。”董先则慢吞吞的说道:“还是5、9、10最合我的口味。”曹乐真则小心观察着沈敏的神色道:“5号和13号的香气最好,其他的我觉得还是不及团茶啊。”齐彦河则皱了皱眉头道:“我怎么觉得每一杯都差不多,不过比团茶可清爽的多了…”
经过了和众人的一番讨论,沈敏方才总结道:“这么看来5号最合大家的口味,不过阿先、乐真,你们再找乡里帮着尝尝味道,看那种茶最受欢迎。毕竟我们制作的茶是要拿出去卖的,可不是给我们自己喝的,不可自己糊弄自己…”
拜上辈子流行了一阵普洱茶热,沈敏倒是去深入的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制法和同其他茶叶之间的区别。虽然他不是什么制茶师,但却起码了知道了后世几种发酵茶的制作流程,特别是这个时代还没出现的炒青法。
宋代的茶叶制作虽然比之盛唐是大大的精益求精了,但是中国古代手工制茶的巅峰却是在明代,确切的说应该是明末清初。而明代制茶所贡献的独特技术,一是炒青法,二便是渥堆。
这两项技术对于制茶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增加了茶叶的产量。宋代的蒸青团茶,实际上对原料的挑选是非常严格的,不仅只取芽头,甚至还限定了摘取时间。而炒青和渥堆,不仅降低了对于原料的要求,更是增加了茶叶的储藏时间,发酵茶叶自然是越陈越好。
这个时代的茶叶产区大多在淮河以南,也就是说茶叶产区几乎全在大宋,即便是占据了中原的金国,也必须要从大宋进口茶叶。而大宋茶叶产区又被分为两块,四川和四川以外。其中四川占据了大宋茶叶产量的40%,据说一年有将近三千万斤的茶叶产量,也就是说整个大宋一年产出的茶叶大约在6-7千万斤上下。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宋来说,茶叶经济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规模了,基本上每个宋人头上可以分摊到一斤茶叶。只是大宋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没有这么高,其中近一半的茶叶是对外销售的。
而大宋政府对于茶叶贸易从专卖制到茶引制,一年下来大约可从茶叶贸易中收税近300万贯,可见其中盘剥之狠了。
首先茶农所生产的茶是不得私自出售的,一律要卖给官府名下的‘山场’(‘山场’再把收购的茶送到‘榷货务’),山场收购价格以品质不同差别很大,差的安徽茶15文/斤,好的杭州茶185文/斤,最好的海州茶可达850文/斤。
而工人工资是60文/天,4个人工可以采18斤茶。换句话说,人工费就差不多13文/斤了。扣除官府的利息和耗茶,低档茶根本无利可图,高档的茶叶到还有点赚头。
于是到了靖康之变前,茶户已经不愿将自家茶叶贩卖给山场,而是情愿私下贩卖给商人了。而同样的,商人向榷货务购买茶叶,哪怕最差的茶叶每斤也超过了60文,而且胥吏不仅往里面填充陈茶,甚至还填充了因为保管不善而发霉腐坏的茶叶。于是商人也是宁可选择走私茶叶,也不愿在官府这里购买了
第九十三章 宣召
沈敏给出的价格,差不多已经是市场上出售的茶价,几乎比那些茶商收购成茶的价格高了一倍。当然,即便是第一等的茶砖,也不过同中等团茶的质量相仿,这也就决定了新式制茶法制造出的砖茶和散茶,只能是平民百姓能够享用的起的中低档茶叶。
这几位被沈敏请来的茶工马上就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下来,不管他们如何计算,开办这样的新式茶厂都是有利可图的。即便真的上当,他们也不过就是白白浪费了一些力气,毕竟茶厂的投入可是沈敏真金白银掏出来的。
而对于沈敏来说,用这个价格去竞争大宋的市场肯定是划不来的。4斤鲜茶叶加工成一斤团茶或散茶,大宋市场上最差的茶叶约在2-3百文一斤,最差一等的茶砖进价都要折合这个数目了,加上运费和茶引钱,必然是远远高于市场价的。
但是,只要能够把这些茶叶运到海外,哪怕是最差的一块茶砖也能在辽东换上一只羊或是三、五张羊皮了。这一来一去的利润,差不多就有十倍之利,他自然是不会在国内贩卖茶叶的。当然,想要把茶叶运送出海,还是需要鄱阳洪氏和清河张氏这样的家族支持才行。
就在沈敏同这些茶工讲述茶厂的事务时,洪遵派出的家丁已经找上了门来。虽然好奇于临安来了使者,为何要自己前去旁听,但沈敏还是同身边人交代了一下,便跟着这位洪府家丁赶了回来。
内侍张世庸正和洪氏兄弟谈论着这些日子临安发生的一些新闻时,便看到一个样貌平常的年轻人走上了他们说话的厅内。沈敏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有些缺乏礼仪,这倒是附和海盗出身的描述,但是这个人说话却并不缺乏教养,举止之间也不显粗鲁。
听完了张世庸给自己带来的官家口谕,沈敏也是一度有些茫然。跟着洪氏家眷从临安离开,虽然让他错开了济民社大会的召开,不过却也让他发现了饶州府这一商业宝地。以饶州府为基地,把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和下游的江西、安徽地区的物产综合起来,接着打通长江航道的出海口,那么这可比福建、浙东两路的物产要丰饶的多了。
如果说,过去的保安社能够依赖沿海两路物产称霸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激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物产出口,足以让保安社控制住整个东亚海上航路。原本还需要对一些海外土邦妥协以换取商业利益的政策,现在都可以直接跳过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丰饶物产,加上保安军在海上的绝对力量,足以颠覆海外各国不恭顺的政权了。和大陆近千年的统一农耕文明不同的是,东亚海外总人口虽然并不比大宋的人口少多少,但是因为海岛及森林地形的缘故,这些人口都是碎片化分布和被大大小小的据点政权所统治。
简单的来说,除了日本、高丽、安南、占城还保存着一个统一的国家形态,其他海岛政权基本都是部落联盟和朝贡体系参杂的政权形势。像南洋各处岛屿,只要保安军占据了港口城市,几乎就可以宣布占领了一座岛屿了。
除了爪哇等几处大岛之外,许多岛屿连粮食都无法自给,岛上的土人必须通过贸易和近海捕捞业才能满足生存需求。更别提,这些土人所使用的铁器都需要从大陆进口,一旦被封锁了港口,他们就要立刻退回到完全的石器时代去了。
也正因为南洋土人对于大宋贸易的依赖程度如此之高
第九十四章 师徒谈话一
面对弟子沈敏看着自己的目光,洪遵下意识的摸了摸胡子,掩饰了下自己心里的一点发虚道:“我知道,这件事其实应该早点告诉你,毕竟这札子里的一小半内容都出自三郎你的想法。但是,我们回到临安之后就遇到了朝廷政局的大变,我一时也没能想起和你说这事。后来又听到了父亲的噩耗,就更顾不上和你说这事了。
我都以为官家大约把这份札子弃之于一旁了,却没想到官家居然这时候想起这份札子了。以眼下的状况,我自然是不可能回临安向官家讲解这份札子的详细内容的。不过这札子里的诸多内容,其实我同你在船上时都提起过,因此你回临安向官家讲解其中的含义,应当不会有什么难题的。
当然了,本朝这钱荒现象百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否则也就不会有川陕用铁钱、交子,而其他地方用铜钱的局面了。只不过南渡之后,我国治下的铜山大大减少,一年所铸铜钱从上百万贯跌落到10余万贯,而外流铜钱却未曾减少,这才使得市面上钱荒远过于从前,出现了钱贵物贵这等恶化的景象。
不过也正因为这是本朝的痼疾,所以你也不用担心官家听了你几句讲解,就会开始大动钱制。以官家的谨慎,他最多也就会先试着挑几条容易施行的政策推动一下,比如你曾经希望过的海外探测铜山之权,或是引诱国内豪强权贵拿出存钱在市面上流通等。所以你这次去临安,不必担心会被什么官员针对上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