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江观鱼
也只有让都甲制度转变为民众手中的武器,都甲制才能真正发挥出设计者的本意,在平时维护乡村的社会治安,在战时为国家提供物资和人力。
否则的话,都甲制就是套在民众身上的一副枷锁,只能让乡村的百姓感到畏惧愤恨,令他们只会服从于控制着枷锁的看守。朝廷虽然能够借此控制住乡村的一时稳定,但我们的敌人一旦攻入国境,也同样能够借助那些投降的官吏,借助都甲制迅速安定乡村,这是有害无益之制啊。”
洪遵还在这里推敲着,沈敏刚刚对于都甲制的改良是否可行,这一制度改变后对于乡村会带来多大的变化。洪适已经若有所思的向沈敏问道:“这么说来,三郎
第八十五章 残词
相比较而言,沈敏刚刚提出的对于都甲制度的改良,倒是更符合士人对于乡村秩序的想象。以士人教育出来的百姓去管理乡村,既能够保证士人对于乡村的控制,又确保了乡村对于胥吏的不法行为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在过去,士人们对于保甲法最大的诟病就在于一点,这种以武人治理乡村的制度,虽然能够控制住乡村百姓,但无疑也将士人在乡间的影响力大大的削弱,从而增强了武人在基层的影响力,这令他们回忆起了,五代十国武人支配一切的恐惧。
王荆公推动变法不成,和失去大量底层士人支持是分不开的。而眼下沈敏的建议,却巧妙的避开了士人的担忧,并进一步加强了士人对于乡里的控制,自然极大的化解了底层士人对这一办法的抵触情绪。
此外,说些不好听的就是,经过这样的改良之后,士人在县内政务上也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此后朝廷县官将无法绕过本地士人,推行一些明显不利于地方的措施了。士人在地方上的话语权,将会由暗化明,从而变得更有力量。
这样的前景,实比那些理学家们在乡间塑造什么庶人宗族,把乡村化为一个个家族的自留地要强的多。这不就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乡村版么,而这也是天下士人最乐于接受的一个价值观念。
这种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的策略,自然不应该因为自己所坚持的程序问题而被搁置。洪遵不由就此沉默了下去,而洪适可没有再询问这个弟弟的意思,他转而向着沈敏说道:“三郎心中果然大有丘壑,不过涉及到兴办小学校一事,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既然三郎你有这个想法,不如做一个详细一些的规划,让我参详一二可好”
如何在这个时代的大宋境内兴办小学校,对于沈敏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课题。他自然知道该如何建立小学校和设置小学课程,但却没办法去了解州县官员对于这种新式学校的态度,如何去吸引当地的孩童入学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有了洪适的参与,他所烦恼的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而且以洪氏的名望,还能吸引当地的士人加入学校教学,减轻小学校招募老师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够建立起一所小学校,他就能够把建校的经验用于其他地方去了,这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望着沈敏远去的背影,洪遵忍不住向兄长问道:“我们这么做真的合适吗这兴办小学校和对都甲制进行改良等事宜,做起来就是好大一篇文章,如果真的有效果的话,整个国家的面貌或许都会大为改变的。这样的事不先汇报于朝廷,不同州县相沟通,恐怕是有违臣子之道的吧。”
洪适转头看了弟弟一眼,颇为严肃的说道:“正因为兹事体大,所以在无法确定这一政策是否真正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之前,我们才要先验证一二。
我洪氏出头做这件事,哪怕是失败了,事态也不会超出饶州一府六县,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不过是毫末之损。但把这个政策上报给朝廷、州县,难免会有好大喜功之辈拿这个政策向朝廷邀功,最后把好好的政策给办成了祸国殃民之政。
而且令人担心的是,这兴办小学校和改良都甲制,看起来和熙宁变法瓜葛甚多。三郎海外遗民也,对此没有什么敏感性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不能轻易对待啊。盲目的送上良策,却被视为意图挑起朝中党争,这不就太冤枉了么
所以,与其去同朝廷、州县讨论这些政策,倒不如先施行于乡里。若是这些政策真的富有成效,州县官员自然会将这一变化汇报给朝廷,然后朝中自会派人下来采访的。这不比我们空口说白话强吗
按照三郎的说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想要众人靠近于你,需要的不是大声疾呼,而是一点光明啊。”
洪遵情不自禁的想要点头认同,不过很快他就强行忍住了这个举动,转而向着兄长疑惑的问道:“这么说来,兄长你已经认可三郎成为我的弟子了吗”
洪适低头沉默了一阵,并没有立刻回答兄弟提出的这个问题,不过他很快便从袖袋内抽出了一张折叠的很好的纸张交给了弟弟。
洪遵充满不解的接过兄长递过的纸张,打开扫视了一眼之后,有些不明所以的抬头向兄长问道:“这是兄长写的词兄长倒是好雅兴,不过怎么连半阙都不到。可是眼下恐怕不是谈
第八十六章 上巳
三月的临安,已经是一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了。这个时候的临安晚上虽然还需要盖着一席薄被,但是白天的太阳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些威力来了。
农历三月初三正是“上巳”节,我汉家自古流传下来的情人节。虽然大宋的青年男女对于情感的抒发,已经大不如秦汉隋唐的前辈们那么奔放热烈。
但是今日西湖边上依旧是游人如织,大半个临安城的年青男女都跑到西湖边上,在柳荫花丛深处踏青游玩,不少年青男子还会候在一些交通要道之处,去瞧一瞧从此经过的,那些往日难得出门的大家闺秀或是城内声名远播的花魁行首。
一向爱热闹的大宋官家赵构,此刻却枯坐在凤凰山东麓的一间山亭中,一边翘首望着被山头遮蔽的西湖方向,一边口中漫不经心的背诵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站在一旁伺候的内侍张去为、康谞、陈永锡等人,看着亭内案上画了一半丢下的花鸟图,和官家频频向西北方向眺望的姿态,哪里会不知道官家现在心痒难耐的心情呢。
张去为不由上前对着赵构劝说道:“官家,今日好歹也是上巳节,您又何必如此刻薄自己。像今天这样的日子,连平民百姓都不会在家中待着,也要出门去踏青接些春色回来。
官家这些日子这么操劳国事,连读书作画的时间都少了许多,不如就趁着今日出外散散心,也去西湖边上看一看民间百态,问一问百姓之疾苦,也算是顺便探访民生了。官家以为如何”
康谞、陈永锡两人也连连附和,认为官家自去年秋末以来,一直都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辛劳的程度都快要赶上古之圣王了,的确是应该好好放松一些,以免熬坏了身体。
虽然知道这些内侍说的大半都是虚言,但是站在亭子里吹着山风的赵构也还是觉得很是受用。他觉得自己这几个月以来过的确实辛苦了些,想到这里他不仅又想起了秦桧的好处来,这位大宋的独相虽然喜欢揽权,但确真正让他过了十五年的太平安乐日子。
而等到秦桧一去,不管是主战派还是秦党的党羽,便又都开始不安分了起来,使得他不得不放下悠游的生活,重新执掌起了朝政。
只是此时的他,在过了十余年的太平安乐生活之后,对于朝堂上的那些政务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了。如果不是他心里清楚,手中没有权力就无法安享晚年的话,他都想要把手中的权力交出去,换取一个富贵闲人的安乐生活了。
然而,这个世上已经找不到第二个秦桧了。他能够对秦桧放下心,任由对方独相15年,因为他知道对方没有能力威胁到自己。绍兴和议加上冤杀岳飞两事,已经让秦桧声名扫地,只能借助他的支持坐在相位上,只要他愿意随时能把秦桧从这个位子赶下去。
而秦桧同样也是一个聪明人,从来不去试图洗刷这两事中自己的罪名,所以君臣两人还能互有默契的相处这么久。
但是,这秦桧的养子就有些不大聪明了,这两年到处销毁关于养父事迹的记录,试图把秦氏从建炎以来的行为一一洗白。他这是想要做什么呢把养父洗白了,这些罪名难道要推给自己吗坏了自己的名声,这朝中一党独大的秦党,可真就要当曹操了。
难以容忍秦氏行为的赵构,不得不亲自出手打压朝中的秦党,绍兴二十六年的正月还没过完,曾经朝中一手遮天的秦党已经烟消云散了。
可是随着他用张浚、折彦质、赵汾、叶三省、王趯、刘岑等主战官员替代了朝中秦党的位置之后,另一个麻烦就冒了出来。这些被秦桧打压了这么些年的主战派,直到今日也没有放弃北伐恢复旧土的念头。
而随着秦党被他打压下去之后,朝中主和派的势力大为衰退,面对声势越来越大的主战派,他们简直毫无抵抗之力,这样的朝中局势却又不是赵构所乐于见到的了。
一想到这些烦心的政务,赵构想要外出散心的念头顿时退去了。他摆了摆手叹息的说道:“算了,朕一出门,又要兴师动众,到了西湖也只是扰民,没的坏了百姓踏青的兴致,还是免了吧。”
康谞、陈永锡以为赵构是故作姿态,于是还在继续劝说。唯有张去为看出了赵构脸上不耐烦的神情,知道官家确实是打消了外出的念头,于是立刻转移了话题道:“陛下的仁厚已经快要赶上仁宗皇帝了啊,为了百姓
第八十七章 找钱
“小臣以为,既然现在内库的钱动不得,那么倒不如再找一些其他的进项,用来改建秦宅,日后也好作为官家一个休闲之所在。”张去为小心观察着赵构的神情说道。
而赵构也果然被心腹内侍张去为的提议生起了兴趣,不由有些热切的看着他问道:“张阁长既然如此提议,莫非是想到了什么新的进项不成”
张去为这才大着胆子说道:“小臣倒是没想出什么新的进项,只是想着不如改一改现在朝廷出售官职的办法,从而弄一笔钱出来给官家修一修园子,还请官家首肯。”
赵构听后顿时有些不悦的说道:“官爵者,国家名器也。当日朝廷南渡,和北面战火不断,各地财赋不能及时送来行在,方不得不暂行此下策。
如今四海升平,朝廷科举取用的进士们尚且不能得一美职,此时还要出售官职于民间,岂不是让百姓以为,朕是重财轻士之人,传扬出去这像什么话。
而且,低阶的官职卖不起价钱,高阶的官员又少有人买的起,折腾了半天没得几个钱,岂不是平白坏了朕的名声。更何况,这卖官必须通过前朝,到时候他们也未必肯将这钱送来内库,这就更没意思了。不妥,不妥啊。”
耐心等待赵构说完之后,张去为才开口解释道:“官家息怒,小臣说的不是朝廷这种卖法,而且出售的对象也不是我大宋境内之人,还请官家明鉴。”
赵构顿时有些糊涂了,他诧异的问道:“张阁长这话朕就有些不明白了,不是朝廷这种卖法,还能有其他卖法不成我大宋的官职不卖给宋人,还能卖给谁去”
张去为清了清喉咙后说道:“小臣的意思是,陛下不如在殿前司找一只空头的军队出来,然后出售这只军队的武职。这只军队今后既不用来领兵作战,也不发俸禄赏赐,就只是挂个名字卖官职而已。
至于出卖官职的对象,则是海外各地的民众。小臣听说,海外各国甚为推崇我大宋,这些国家的权贵势要更是以穿汉服习汉文读汉书为风雅之事。
上层风气如此,下层民众就更是对我大宋之人仰慕不已了。因此小臣想到,如果把我大宋的官职卖于这些外邦之民,既能解了官家日后荣养所在的麻烦,也能给这些外邦之民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构这下终于心动了,不过他还是颇有疑惑的问道:“张阁长,你确定那些海外之民会花钱买这样的空头官职仅仅是用来光宗耀祖,而不向朝廷提出什么要求
哎,还是不妥,宫内难道还能拿着告身去海外一处处吆喝叫卖吗那把我大宋的官职当成什么了,总不能让那些海外远人看了笑话去。太丢我大宋的面子了…”
虽然赵构连连摇头,似乎已经否决了这个卖官的提议。不过极了解他的张去为却知道,其实官家已经心动了,只是担心到时官职卖不出去,又丢了自己的面子,方才做出这样的姿态而已。
于是张去为再次劝说道:“官家圣明,这事要是交给臣等去办,肯定是办不好的,因为大家对于海外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那些人需要我大宋的官职啊。
可是,眼下朝廷不是招安了一只海上的盗贼么据那些出海的商人向官府投
第八十八章 告状一
滃港三庙前的洪宅,过完了“七七”之后,总算是开始安静了下来,竹木搭建的丧棚和灵堂都已经撤去,就连洪府家人身上也去掉了孝服麻冠,只是在腰间扎着一根白色的麻布腰带以表示自己在服丧而已。
因为白事而带来的短暂热闹景象散去之后,滃港洪宅和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洪氏几兄弟选择在这里守孝,倒是给这座老宅带来了不少人气。特别是洪宅西侧的跨院内,每日一早响起的朗朗读书声,很是给这座江边小镇增添了不少书卷气息。
三月的昌江上下,已经是一片绿意盎然,再加上江岸两侧悬崖山坡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杜鹃花,无不展现着一年中最具有生机的美好时节。
就连洪适也忍不住约了洪遵,在自家后院的木亭内手谈一局,顺便观赏下坡上累累的杜鹃花景,和坡下流过的宛如苍翠碧玉般的昌江。光是呼吸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花香和听着江上艄公不时传来的歌声,已经让两人心旷神怡,一时忘却心中所有烦恼了。
“哎,若是每日都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这样宁静悠闲的生活,这官其实也没什么做头了。难怪靖节先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可归隐于田园了。”
抬头看了一眼兄长对陶渊明一副心向往之的羡慕之情,洪遵不动声色的在棋盘上下了一子,然后开口说道:“靖康之变前,我看太上、渊圣也是这么想的。只是金人南下之后,二圣就只好改去五国城坐井观天了。可见,人不能想得太安逸。”
洪适回头看了一眼棋局,应付了一手之后,方才对着洪遵叹气道:“二郎,有时候我都弄不明白,你和沈三郎到底谁才是老师了。说你是他老师吧,我看沈三郎就没从你这里学到几分端正,倒是你被他带的多了几分生气。也不是说你这变化不好,但是对自己的兄长,你就不能厚道点吗”
洪遵:“…”
就在两兄弟一时陷入了沉默之时,一阵急促的的脚步声从花园小径的石板上传了过来。两人不由同时转头望去。只见三弟洪迈手中拿着两本书,咬牙切齿的向两人走来,口中还迫不及待的对他们喊道:“大兄,二兄,你们真应该出面管一管沈三郎了。有他这么乱教学生的吗简直就是误人子弟么…”
洪遵将手中的围棋子丢进了棋盒中,向着面红耳赤的三弟无奈的说道:“三弟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三郎又冒犯了你不成
最开始,你说开办不读圣贤书的小学校完全是瞎胡闹;上上次又说三郎用拼音教学生发音是歪门邪道;上次又说三郎根本不会教书,完全是误人子弟;这一次你又是为了什么来告状”
洪迈把手上的两本粗陋册子放在了棋盘上,怒气冲冲的说道:“两位兄长看看,这就是那位三郎编订好的下半年课本,里面都是些燕子回家,小蝌蚪找妈妈的粗浅文章,完全没有提到什么圣人之教诲,他这不是瞎折腾吗
我就说他根本不会教书,有《千字文》这等好用的启蒙课本不用,非要另起炉灶,用一些完全没有文采和韵脚的白文教人。
最可笑的就是,每日上午教半天书,下午就带着那些学童去田野瞎转悠,还说是为了让这些学童不要忘本。这样的教法,孩童还有多少时间温习功课,这还不是误人子弟吗”
&nbs
第八十九章 告状二
被大哥教训了之后,洪迈虽然减少了许多对于小学校的怨气,可依然怀有不满的说道:“就算照着大兄所言,这小学校是我洪氏今后扎根地方的根基,那也不能由着这沈三郎这么胡乱教吧”
洪适晃了晃手中的语文课本道:“这怎么会是胡乱教,之前的第一册主要是让孩童学习拼音用法和读音标准,现在这一册则是教导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和礼仪。我都有些开始期待,第三册课本他准备怎么编写了。
三弟,你要知道,千字文虽然好,但只适合给读书人开蒙。千字文里的内容,不经过数年的苦读,是无法让人真正理解其中的语句由来的。换句话说,真正能读懂了千字文的人,起码也得到十五、六岁之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