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资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江观鱼

    可是从北港到福建不过450里,到明州也不过一千七、八百里。如果顺风顺水的话,北港前往福建沿海也就2-3日,前往明州不会超过10天。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装一船铜钱运到台湾,差不多就能装上价值两船铜钱的货物回大陆。

    而如果这人把铜钱运往更远的日本、高丽、安南、真腊、三佛齐,则更是能获得3倍以上的利润。所以哪怕还是朝廷不断严禁铜钱出海,但也还是有船只私下携带铜钱出海。世家大族和沿海官员勾结,光明正大的装船出海;而平民私商则暗藏铜钱于各色货物之中,或是趁着夜色走私港出海。

    如此一来,朝廷颁发的禁止铜钱出海令形同虚设,只能限制住那些遵纪守法的良民而已。而海外各国因为缺乏铜钱流通,更是不得不提高铜钱的价值,从而更加吸引走私商人贩运铜钱出海。这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国家越是严禁铜钱外流,走私铜钱的商人便越是活跃。

    所以,国家想要阻止铜钱外流,首要打压的就是这些走私铜钱的商人。但是商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团体,他有时看起来胆怯无比,有时却又显得那样胆大妄为。

    对于商人来说,如果有10%的利润,他就会保证到处去贩卖;有20%的利润,他就变得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被绞首的危险。那些走私茶商和私盐贩子,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是以想要控制铜钱外流的首要条件,就是降低这些走私铜钱商人的收益,只要他们的收益被降低到和普通海商的盈利水准相近,他们也就没什么兴趣冒着生命危险去走私铜钱出海了。”

    洪遵果然被沈敏的这个想法给吸引住了,他不由出声发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让走私铜钱的利润降下来呢”

    沈敏对着老师竖起了两根手指说道:“那就必须做到双管齐下,第一项便是朝廷发放铜料进口的牌照,只要有人缴纳10万贯铜钱的保证金,并保证一年内进口三十万斤铜料,就可以获得15万贯铜钱的出口配额。不过这三十万斤铜料必须出售给朝廷铸钱。

    第二项就是,允许海内外客商,以4斤纯铜到专门的泉监换取一贯铜钱。我刚刚已经算过,制作一贯小平钱也就3斤铜价出头,制作一贯折二钱也就3斤铜价上下,因此4斤纯铜换一贯钱,朝廷是不会亏损的。

    而这些用铜更换的铜钱要准许自由流通,朝廷不要把它截留下来。那么各地及海外铜价比我大宋低的地方,就会有人主动贩铜来我大宋。那么朝廷不过是出些人工及燃料、铅锡杂料等,就能换取一笔铸币税。

    一旦海外的铜钱开始变得充裕了,那么从国内往海外走私铜钱的生意自然就会终止,这样国内的钱荒现象也就能够缓解了。”

    沈敏出的主意虽然很是让洪遵动心,之前他对于大宋钱荒问题的研究只是着眼于国内,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加强对于铜钱外流的监管和收缴民间铜器用于铸钱而已。只是洪遵心里也清楚,如果不能控制住世家富室窖藏铜钱的恶疾,这两种办法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而现在沈敏反其道而行的解决办法,倒是看上去很有彻底解决市面上钱荒的意思,只是这个办法还有一个极大的漏洞,他不由叹息的说道:“你想的主意未免过于理想了些,大宋境内的铜价都已经达到五、六百文一斤了,海外若是有廉价的铜料,早就有海商运回国内贩卖了,怎么可能会等到朝廷颁发这样的政策后,才有人运铜料回来

    如果没有海外铜料运回国内,这个政策最后不过是给铜钱外流大开方便之门,起初看似能够让那些世




第二十六章 北港市场
    到了此时,洪遵算是明白保安社为何能够纠和东海群盗于麾下,在几年内迅速崛起于东海了。不过他对于沈敏还是半信半疑的问道:“如果这些商人在海外找到铜山之后,不运回大宋,选择自己铸钱又该如何”

    对于洪遵提出的这个问题,沈敏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突然岔开话题说道:“老师不是一直想要见识见识我保安社的火炮之利吗明日刚好有一批火炮出场试射,到时弟子请老师一探究竟如何”

    虽然洪遵很想知道沈敏对于自己所提出问题的回答,但是对于保安社火炮的好奇心还是让他分散了注意力,暂时收起了追问铸钱事宜的心思。

    沈敏随即起身同老师告别,说自己要先回去准备明日的验炮事务,洪遵自然不会强行拦下他。在沈敏离去之后,他继续在街头逛了逛,顺手买下了一匣珍珠,洪遵前几日就看上了这北港出售的珍珠。

    此地出售的珍珠据说来自于马六甲海峡之外的地方,除了四分以上的珍珠分开装起外,一至三分的珍珠则混在一起,以一两、二两、三两的重量出售,每两出价30贯。

    这个价格对于大宋境内的珍珠价格来说已经是相当低了,洪遵在临安府定过一对一分重的珍珠耳坠,价值12贯,光是那两颗一分重且浑圆的南珠就价值4贯左右。

    而他挑选的这一匣珍珠,虽然大多不大规整,但也有七八颗几乎达到浑圆的标准,且色泽也不错。洪遵自己估算,光是这七八颗珍珠大约就已经超出了他出的30贯价格。

    洪遵倒也好奇的向那个额头上包着一块麻布的外国商人询问,为何不把自己的货物运到海峡对岸去出售,那样的话他的珍珠起码还能翻上3-5倍的利润。

    结果这位外国商人抱怨道:“大宋官员抽税他还能忍受,但是大宋官员让外商自己管理自己,却不能正确的区分他们的国家。结果,现在把持大宋外商管理的都是他们敌对国家的商人,他们不仅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还要忍受这些敌国商人带着大宋商人压低他们的货价,抬高卖给他们的货物,甚至还要强行和买他们带来的价值最高昂的珍宝,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大宋,转而跑来此处。”

    对于这位外国商人的抱怨,洪遵自然是无能为力的,他只能摇着头回去自己的住所了。不过他对于今天自己的收获还是很满意的,一是从沈敏那里获得了一个解决国内钱荒的思路;二便是在市场上捡了个大便宜。

    虽然在秦桧的打压下,鄱阳洪氏一门四进士都只能在州县的低阶职位上转悠,因此收入并不丰厚。但是拜大宋优待士大夫的国策,哪怕是低阶文官的待遇,也足以让他们父子兄弟购田置产,过上中人之上的生活了。

    不过虽然温饱问题是解决了,可这样的生活待遇和他们鄱阳洪氏的身份地位依旧是不相匹配的。毕竟这个时代,士人娶个妻子的正常费用是150贯上下,嫁个女儿的陪嫁也要花个2-300贯。

    鄱阳洪氏可是一个大家庭,光是洪遵的兄弟就有八人之多,因此他的俸禄倒是大半用于补贴大家族的开销了,而他自己的小家庭几乎没什么积蓄。

    之前他看到北港市场上廉价的珍珠及其他海货,也只能看看而已。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收的这个徒弟倒是豪富的很,拜师礼一出手就是黄金10两,这就是300贯了。

    洪遵倒也没有故作清高的拒绝,他虽然把对方算计到了自己门下,但也相当于是把自己的名誉给绑在了沈敏身上,因此弟子既然诚心想要孝敬自己,他也就不客气的收下了。顺便今天就把自己之前看好的珍珠给买了下来,准备带回去给妻子、女儿打上一些首饰,也算是给她们分别这么久的一些补偿了。

    第二日一早,沈敏穿着短衣上门,如约前来邀请洪遵前往观看新炮试射。火炮试射的靶场在北港村东北三里外的一片河滩上,这里视野开阔,和河对面的稻田隔河相望,周边就是成片的树林,因此到不用担心炮弹会失误射去人烟处。

    洪遵跟着沈敏骑马来到了靶场才发现,今日来观看大炮试射的并不仅仅只有他,社内的头领和郑庆等人都站着了火炮后方的细细观察着新的火炮。

    见



第二十七章 谈价钱
    在洪遵、沈敏两人身后约五、六步远的地方,黄信压低声音对着身边的郑庆说道:“听见没有,这一门火炮折成大宋的贯,也得有7、8千贯一门了。三门火炮作为聘礼迎娶郑太尉家的娘子,已经是相当重的聘礼了。搁在南渡之前,官家的女儿也不过五千贯就能娶到手了。”

    郑庆撇着眼看向黄信冷笑了一声说道:“南渡之前的五千贯,可抵得上现在的一万多贯了,黄总管你可别把我当不识数的憨大啊。

    再说了,你们这一套蒙一蒙洪官人还行,蒙我就不对了。这铸炮和铸铜钟一样,都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一开始工匠手艺不行,这铸造出来的铜钟自然要敲碎了重铸,他们的工钱也就算是白搭了。但是当生手变成了熟手,这铜钟难道还需要打碎了重来吗

    我可没听说过,还有工匠把做学徒时浪费的物料钱算到后面的铜钟里去的。合着,你们连工匠学手艺的花销也要让我们来分摊这天下哪有这回事。

    手艺出众的铜匠,做的铜器是150文一两,一斤16两,这一门大炮估摸着也就4、500斤,我算他500斤…这样一算下来,也就是1200贯一门。这北港物价要比大陆便宜一半,也就是说,你们一门大炮的成本最多600贯,三门炮不过1800贯而已。

    我们郑太尉家的小娘子虽然嫁了一回人,但那是那位小郎没福气,可不是我们的小娘子晦气。小娘子回家没多久,就有几位衙内和武臣过来提亲了。若不是你们保安社受了招安,三郎又得了洪官人的赏识,这门亲事根本就没的谈。”

    虽然郑庆吹胡子瞪眼的贬低保安军,但黄信却一点都不恼,只是笑容满面的在旁看着他。果然如黄信所料,郑庆确实没办法一口拒绝这门亲事。这不仅仅关系到几门火炮的事,而是保安军想要借此同延祥军达成关于走私茶叶的协议。

    和这几门火炮相比,向海外走私茶叶所带来的利润,自然对延祥军更为重要。虽然过去延祥军没有被招安之前,在海上除了抢劫之外,把劫来的货物发卖出去,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

    只是上岸十余年后,那点销赃的渠道早就烟消云散了,他们除了小打小闹的走私一点货物补贴军用外,根本搞不起什么大生意。因为他们缺乏销售的渠道和收货的资本,但是现在保安军主动提出联合走私闽茶的建议,就等于是解决了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虽然有些可惜的是,保安军提出的联姻对象是大郎而不是三郎,但是郑庆也没有多少失落,毕竟大郎在继承权上可是占有优势的。

    不过即便是如此,郑庆也还是摆了摆架子,这不仅是为了让延祥军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他也是希望能够让对方看重小娘子,免得让小娘子嫁过来之后受了委屈,好歹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侄女。

    郑庆望着前方相谈甚是融洽的洪遵和沈家三郎,又看了看场内隆隆作响的火炮,过了好半天才对着黄信说道:“好吧,我也退让一步。十门火炮改成五门,不过其中两门我要你们船上的大炮,不是这种小炮。”

    黄信正想说些什么,郑庆却已经竖起手阻止他道:“这就是我最后提出的条件了,你们若是连五门火炮都舍不得,我倒是要怀疑你们对这门亲事的诚意究竟在哪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门亲事不如就不要继续谈下去了。”

    黄信歪着头看了看不远处不停往这里张望的沈大将,不由便笑容满面的说道:“也罢,那么这亲事就这么说定了。待你回去禀报了郑太尉之后,大郎自会亲自带着大炮送去岸上,顺便也让郑太尉家的娘子相看…”

    站在他们前面的沈敏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身后发生的讨论,他只是向自己的老师诚恳的解释道:“…是的,铸造火炮的耗费确实很大,但是只要长久的铸造下去,成本肯定会随着工匠技艺的成熟而降低下来的。但火炮的威力可比弓弩强多了,又不需壮丁上弦,击发的速度也快于一般的床弩…”

    洪遵脸色难看的拒绝道:“但是大宋用不起这么贵的火炮,而且按照你的说法,想要出海巡视各国有无违反朝廷律令私自开采铜山铸钱,起码也得造个二三十艘大海船,每艘船上再装备一二十门火炮,这样一只大舰队没有二三百万贯的造价就建立不起来,还不包括每年的维持费用,这朝廷如



第二十八章 基隆
    在这场火炮试射观看过程中,沈敏对于洪遵进一步表明了保安军的最大理想,不过就是为朝廷管理海上事务,并没有对大陆政权有什么额外的想法,总算是释去了洪遵对于保安军最大程度的疑心。

    不管是这些日子他的亲眼所见,郑庆对保安社的内情打听,还是洪遵同社内头领及沈敏这位学生的交谈中,他都没能找到保安社众人对于朝廷的不臣之心,只看到了保安社对于财富追逐的利欲之心。

    对于朝廷来说,这样的军队和将领才是委实可靠的。武将们若是不贪财好色,恐怕朝堂上的各位相公和官家就要睡不着觉了。南渡四位大将中,最为清廉能干的岳飞不就因为官家的忌惮而最终死于风波亭了么。

    至于贪婪到一年收入六十万石白米地租而犹自不甘心,家族府邸快要把大半个西湖给围下来的张循王,却最得官家之信任,家族中的子弟几乎人人都有着朝廷恩荫的官身。

    因此,对于保安社众人流露出来的,对于海外贸易所带来的财富的**,洪遵反倒是觉得这正是胸无大志的表现。由此,洪遵认为自己的招安使命可以算是圆满完成了,现在应该回京覆命,顺便关注京城发生的政治斗争了。

    沈敏虽然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但是在洪遵的催促下,他也不得不放弃了大部分琐碎的事务,只关注于分社和人事调动这两件事上。

    在社内头领中透露了大郎将要和延祥军郑太尉结亲的消息后,分社这件大事很快就被敲定了。当沈三郎跟着洪官人前往临安求学之后,社内的外系头领们自然就开始担心起沈大将和沈大郎这对父子,权力会不会过于集中在这对父子手里。

    特别是,突然传出大郎要同郑太尉之女结亲的消息,更是让这些人担忧沈家在获得一个强大外援之后,会不会把保安社变为沈家的一言堂了。在这样的局势下,这些人反而对将要离去的沈三郎亲近了起来。

    在沈敏的稍加引导之下,分社及人事调动这两件事,几乎完全按照着他的设想落实了下去。沈大郎不愿意同二郎争夺北洋分社社首的位置,而李可儿也不想争南洋分社社首的位子,于是沈家二郎沈师被推上了北洋分社社首的位置,而南洋分社社首则被前广东海盗首领李四奇所得。

    沈度最终还是如愿以偿的待在了他所喜欢的水军统领位置上,而胡大石则被任命为保安社的陆军统领。当尘埃落定之后,黄信观看着保安军新的人事组织图,发觉三郎虽然离开了台湾,但是亲近三郎的年青将领却被分配到了各处的中坚位置上。这一折腾,三郎的根基反而更为深厚了起来。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洪遵终于带着沈敏启程返回临安了。只不过他这次并不是从原路返回福建,再走陆路前往临安。而是听从了沈敏的劝说,从北港坐船直接奔向明州,则不仅可以避免旅途之劳,还能节约一大半的回程时间。

    不过令洪遵感到诧异的是,他这次乘坐的船只和大宋营造的海船外形实在相差的太大了些。大宋的大海船,一般是船首四方,外形滚圆,船身低矮,而甲板宽阔。而沈敏拿出的这条船,则船首如刀,船形狭长,船身较高,且上甲板故意往内收窄了。

    站在船舷往下看,洪遵觉得自己不是坐上了一条海船,而是登上了一座海上的城堡。不管是港口送别的人群,还是身边的各式海船,都显得微小而低矮了。

    在不怎么强劲的西北风吹拂下,这艘长约10丈,宽度约三丈出头,双层甲板,三桅软帆船,退出了港口的泊位后,以一个轻巧的弧形转身,在海湾内的海面上划出了一道半圆痕迹,行驶出了海港。

    洪遵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乘坐海船了,但也觉得脚下这艘船只的加速有些令他头晕,似乎就像是一匹脾气暴躁的儿马肆意奔跑着,完全没有之前他所乘坐的那些海船这么稳定而舒适。

    沈敏没有注意到一旁洪遵有些发白的脸色,在蓝天白云下看着帆船,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当他站在船上看着水手繁忙却井然有序的在甲板上奔跑工作时,感觉自己似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让他心里充满了一种成就感。

    他忍不住就向身边的洪遵炫耀道:“老师应该没有见过这种挂着软帆的船只吧这种帆虽然操纵起来比硬帆麻烦,不过在一旦水手



第二十九章 伊势平氏
    在堡内的一间木屋内,沈敏见到了比自己矮了一个头的平教盛,对方的穿着打扮虽然已经是相当正式了,但是在沈敏的眼里,依然是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看到这位日本高门平氏之子,他算是明白为什么会有渡来人这种传说了。

    沈敏的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是表面上却始终保持着平静的姿态。跟随在平教盛身边的小姓似乎还有些搞不清状况,还试图让沈敏先向平教盛行礼。
1...56789...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