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拥有福气
也有人觉得还好,毕竟有张灏师兄弟三人垫底呢。
这三位老哥可没一个用心的,徐鹏举更是看都不看,牛逼的一塌糊涂!
不亏我等敬仰的祸害,一个吊字怎能了得!
这时候,襄城伯激动的宣布,考教开始!
他先是咳嗽了几下,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道:“勤南候子弟孙幼堂上前考教。”
人群中站出一个少年,开始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可他没背几句就额头冒汗,口齿不清,急的两颊通红,忘得差不多了。
“下去吧!”
襄城伯李鄌摇头,又命令另一人上前。
这次叫的是邺城伯的长子。
但很显然,此子也不行,背诵到一半,就面露难色,背不下去了。
他掩面羞愧,一挥手,怒斥道:“这东西是谁弄出来的,太难了啊!”
襄城伯冷笑道:“又何难处你不行总有人行。”
说着,他又令其余子弟们继续。
但随着上来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子弟越来越多,失败的人也越来越多,勉强有几个能背出来的,也都口齿不清,含糊糊弄了过去。
台上弘治皇帝等人颇有些失望,而文臣们却心中暗喜。
汉语拼音字母表这东西,天生就是给读书人创造的,一群武勋子弟,乖乖继承先辈祖业就行了,要是让你们在这方面展露头角,我们还玩啥
襄城伯并不知众人所想,他心中激动,该我儿出场的时候到了。
而后!
他朗声道:“李全礼出列!”
随着一声令下。
李全礼站了出来,他先是挑衅般的看了看赵秀三人,然后侧身比了个倒着的大拇指,接着才向高台拱手,声音雄浑的朗诵了起来。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李全礼吐字清晰,气息不慌不乱,很快便将汉语拼音字母表完整的背诵了下来。
高下立判!
“好!”
也不知道武勋贵族中,谁先说了一句,然后便是齐声喝彩。
“本以为这李全礼身强体壮,是个从军的料,谁能想竟然这么有才。”
“襄城伯生了个了不得的儿子啊!”
弘治皇帝也笑着道:“此子,乃我大明栋梁。”
可台下,杜慎却不屑的摇摇头。
什么玩意!
就这还有才啊呸!
这一届的武勋子弟们,战斗力不行啊!
而将一切尽收眼中的襄城伯,却得意无比的捋了捋胡须,气色红润,极为得意。
不出意外,此次校阅的头筹,就是自己儿子了!
想着,他轻蔑一笑,赵秀啊赵秀,去年你打我儿子的事还没算呢,今天看你拿什么斗!还有你爹,我干不过你爹,我儿子还干不过你不成!
“赵秀,到你了!”
赵秀表情平淡,看了一眼李全礼,然后颇为倨傲的走向前。
不说别的,光看逼格,绝对是杜慎教出来的,一门相承……
襄城伯李鄌冷哼,你还还挺嚣张!等会儿有你哭的!
第38章 校阅落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弘治皇帝以为,先前的赵秀和徐鹏举就够优秀的了。
可没想到,竟然出了个能倒着背的奇才。
不得不说,张灏的表现实在太耀眼。
虽说校阅前半场表现的只能算不错,可后半场却激流勇进,独占鳌头。
和他相比,襄城伯的儿子李鄌,反而成了最差的那个。
台上,弘治皇帝含笑点头道:“朕以为,此次校阅,得头筹者张灏也,赵秀徐鹏举次之,众卿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听到这,无人反对,都齐声道:“唯陛下圣心独断。”
襄城伯面露难堪,几次欲要开口,都放弃了。
他不禁怀疑人生。
自己儿子还是作弊了的,可和人家的儿子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难道是自己的种不行
……
随着弘治皇帝宣布下去,杜慎一门三徒独占三甲,这次校阅完美落幕。
张灏等人换上了鲜亮的服饰,享受着百官的赞赏。
有真心实意夸赞的,也有询问是否婚配的。
不管是张灏、赵秀,又或者是徐鹏举,之前都是京城里有名的祸害,把闺女嫁给他们
该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就是糊在手里,也不能便宜了他们三啊!
可现在不一样了!
这三个货牛逼了啊!
拜了连陛下都赞不绝口的杜慎先生为师,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又是顶级勋贵,前途无量,不嫁他们嫁谁啊!
正所谓年少不知人滋味,老来望手空留泪。
师兄弟三人听到有人竟然想嫁闺女给自己及,他们激动了!
好事啊!
然而,在师兄弟三人期待的目光中,不管是张懋还是徐公辅,又或者赵槿都微笑着一一回绝了对方。
为啥
当然是待价而沽了!
想嫁闺女
行啊!
身家,背景,都得往高了挑,不够格的可再尼玛的见吧!
对不起了,我儿娶妻,需慎重。
什么
你说你家里很有钱,富可敌国
做妾接受吗
……
不管怎么说,师兄弟三人算是出名了,连带着文武百官对教出这种出色徒弟的杜慎先生,也好奇了起来。
甚至还有人打着如意算盘。
这三个祸害都能教成这样,那我儿子要是拜入杜慎先生门下,岂不是成了不世之才
就算成不了,能学到点东西,守住祖宗留下的家业也行啊!
嗯……
这师得拜!
一时间。
众多武勋贵族,纷纷看向自家不争气的儿子,露出了热切的目光。
而他们的想法,杜慎注定是不知道了。
因为自校阅结束,到三个徒弟家走了一圈后,便径直回到了杜家村。
书院哪里还有重要的事,却是不能在京中久留。
……
新书院已经搭建出了大概的轮廓,但距离建成还差了不少,眼下也快到了冬季,到时候天寒地冻,泥土坚硬如铁,工匠们也无能为力,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书院建成应该是明年初的事了。
但这并没有让杜慎太过着急。
因为此时的他,正和三个徒弟窝在蔬菜大棚里,提着个油灯,聚精会神的盯着。
蔬菜大棚内温度比外界要稍高点,四周用土墙堆砌,泥浆密封,如果不打开门,一点风都钻不进来。
前些日子,在蔬菜大棚搭建好以后,杜慎便和张灏等人种下了菘,也就是大白菜的种子。
每日往来大棚中,杜慎都悉心照料种子,关注发芽的情况,就连洒水都是自己亲自动手,这对于一向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来说,可以说是很罕见了。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
在杜慎的努力下,这些大白菜的种子,终于有了发芽的征兆。
借着油灯的昏暗光线,很明显的能看到,潮湿的地面上,已经有了点点绿意,
大白菜,发芽了!
&nb
第39章 解惑和流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温度和湿度,古人其实早就有了概念。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关于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只是那时候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而且大都是关于后者的。
东汉时期有句谚语,叫:晴干鼓响,雨落钟鸣。
这里的鼓和钟指的是一种现象,晴天燥热的时候大鼓的面有时候会受到影响,震动发出声响,而下雨的时候,受湿度影响,钟就会微微发出鸣音。
现代有温度湿度测量器,在古代也有类似的东西。
通过琴弦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琴弦松了,音质不佳,就说明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反之也是如此。
在后清,甚至有人通过这一现象,做出验燥湿器,外有方园,内置一针,能左右旋转,温度高了就会干燥,针往左旋,湿度高了往右旋,毫发之间不比现代仪器精度差多少。
只可惜随着历史的变幻,这种东西以及遗失在岁月长河之中,再也不能见了。
而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中,这样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
杜慎有心给徒弟们灌输点这方面的思想,便将自己知道的统统讲了出来,甚至还把后清的验燥湿器的原理也说了一遍。
一时间,三个徒弟听完后,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尤其是张灏,他眉头紧皱,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让杜慎不由多看了一眼。
到底是自己的大徒弟,性格上就和赵秀徐鹏举不同,真心对涉及到数理化的知识感兴趣,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恐怕以后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就的,就是他了。
杜慎想到这,露出笑容,拍了拍手道:“该讲的都讲完了,为师倒是有事要交给你们做。”
张灏等人微怔,齐声道:“请师尊吩咐。”
杜慎指着大棚内大片的绿芽道:“把这些刚发芽的幼苗剔除掉一部分,尽量不要太拥挤,最好一寸两芽三芽。”
赵秀不解:“敢问师尊,这是为何徒儿观这些发了芽的种子长势都很不错,无病无灾为何要剔掉呢”
大白菜可是他们亲手种下的,悉心照料,挑水以浇,现在却要剔除掉大半,着实让人心疼。
徐鹏举也说道:“是啊,师尊,何须如此。”
唯独张灏,他略做思考,想到了自家师尊的目的。
张灏试探性的说道:“想来应该是大棚里的环境,无法供养它们的长成吧!”
杜慎含笑点头,道:“正是如此,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种菜也是一样,对土地肥力考验很大,必须得剔除一些,不然的话,恐怕这半亩大白菜,没一个能长成的。”
赵秀徐鹏举这才恍然大悟,露出羞愧之色。
这都是师尊门下弟子,怎么师兄就懂的这么多,看来还得更加努力啊。
既然已经清楚,哪里还有迟疑的道理。
当下,张灏等人便卖力苦干了起来。
他们动手的时候,十分仔细,心里也在肉疼,剔除的时候都是选那些长势稍差的,只留下最茁壮的那些。
甚至徐鹏举在剔除幼苗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些,将根须用泥土包裹住,也不嫌脏,直接往怀里塞。
他还是不舍得将亲手种下的大白菜幼苗就这么剔出去,打算留下一些带回家里,甚至还想着弄个小号的蔬菜大棚,不用多大,小半间房子就行。
张灏和赵秀见此,也一样往怀里揣了一些。
今天他们算是真的切身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天下百姓是真的苦啊!
和他们相必,自己等人之前的行径,简直是让人耻辱啊。
……
此时!
皇宫内。
气氛肃穆非常。
百官沉默。
弘治皇帝面露疲惫,眉宇间满是忧愁。
在御案前,一封奏折展开。
自他继位来,天灾不断,如今南方大洪,百姓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