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好好好。”张雪阳满足得不得了,想到以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且都是大龄青年了,爹妈都是退休年龄,可以说两头家里的重心都在他们身上,可以预见的是张雪阳是肯定没有很多时间在家里待着的,于素也需要有人照顾。因此作出相应的安排是必然的。
对财力雄厚的张雪阳家来说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你傻笑什么呢?”于素问。
张雪阳嘿嘿笑道,“我在想给儿子取个什么名字。”
“如果是女儿呢?”于素笑着说。
张雪阳说,“肯定是儿子,我敢和你打赌。”
“好啊,我说是女儿。”
“儿子名字我取,女儿名字你取,怎么样?”张雪阳说。
于素说,“好,你想到了吗?”
“还没有。”张雪阳很认真地说,“必须得好好想想,保证在他出来之前想到个好名字。”
于素幸福地笑了。
随着大合影的结束,耗时五个小时的集体婚礼结束了。亲朋好友们排队上大巴车撤离的时候,官兵们就有条不紊地开始撤收场地。亲朋好友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人还没走光了场地就收了个七七八八,超高的效率让人瞠目结舌。
最后一批亲朋好友被宇通大巴拉走的时候,婚礼现场恢复了原装,所有战机归位,机务地勤官兵们吃战斗饭,完了直接开始做飞行前准备,下午要正常训练。按照规定,他们必须在飞行前两个小时进场准备,所以午休是不可能的了。
旁人能看到的是战机在天上翱翔,看不到的是机务地勤们在此之前所做的大量工作。
从过节切换到战斗,只需要指挥员一个命令。这是一支纪律严明执行力超高的部队,一声令下不管你在做任何事你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作战准备。
脱下礼服换上飞行服,从提起飞行头盔的那一刻起,所有飞行员都把心态调整到了“战斗”模式。不管你是谁,命令下来你只有一个身份——战斗员!
下午的飞行非常重要,训练加警戒巡逻,是重大节日里部队的保留内容。每逢重大节日部队都会加大战备值勤力度,在几十年前,中外战争史上,敌人在重大节日突然发起进攻是有惨重经验教训的。
尽管大家都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时候,但是,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预防那“几乎不可能”之外的可能!
家属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他们继续在招待所住着,想要继续待在部队和儿子、丈夫团聚的最多可以待七天。而其他亲戚朋友们则按照计划在各家的安排下陆续返回。李战的家人和一些亲戚朋友跟着旅游团走了。李建国发话了,反正出来了就顺便旅个游,带着一帮上了岁数的杂牌军从东北地区开始往南一路旅游回去。
应婉君直接乘机返校了,她还是个学生,只是抽空结个婚。
张雪阳家打算再待个四五天的,主要是因为于素怀孕了,张雪阳爹妈非常的重视,已经决定在葫芦岛安个家,和亲家一合计,干脆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找个好楼盘把房子买了,把该准备的准备起来,然后等着小孩的诞生。
在李战等人起飞升空的时候,热热闹闹的招待所也逐渐的冷清下来。
舰司副领导还在,实际上他到飞鲨来的视察,顺便参加集体婚礼。领导的工作日程上排在第一位的绝对不能是集体婚礼这些,甚至如果这次集体婚礼不是部队主办的,这个日程是绝对不会在领导的日程表上体现出来的,抽时间参加就行了。
此时舰司副领导在塔台视察下午的飞行训练和警戒巡逻,检查一下过去一段时间里飞鲨部队的训练效果。飞鲨部队还没正式成军,尽管有小道消息说这支部队未来会直属最高指挥部管理,不过因为驻地和一些历史原因,日常管理权是第一舰队舰司的。
舰司副领导看到了十二架歼-15滑跃起飞,对出动效率很满意,现场给予了肯定。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主要由舰载机部队体现,战机出动的效率越高作战能力越大,这几乎是首要标准了。
莫仁安汇报说,“首长,我们的飞行员昼间着舰合格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做到百分之百。”
舰司副领导微微点头,看向老陈头。
老陈头笑着说,“昼间起降现在是没有很大问题了,已经摸索出了成功的路子,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可以复制的常规化升阶训练模式。”
“好,好,很好。”舰司副领导非常满意,包括他在内,此前最高的期望是在九月份航母入列之前飞鲨部队有一半的飞行员达到上舰标准,飞鲨部队现在的成绩已经超过了预期。
他说,“上级领导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求达到全员上舰标准不太现实,给我们的底线是百分之五十,你们现在能做到百分之七十我很满意了。”
“首长,规定时间内全员上舰没有问题,我们现在甚至已经开始了夜间着舰的训练探索。”莫仁安信心满满地说。
副领导微微皱了皱眉头,“夜间着舰难度我知道,现在就开始探索是不是着急了一些?”
“李战很有经验,他负责探索小组。”老陈头说。
缓缓地点了点头,副领导眉开眼笑了,“嗯,这就很靠谱了,李战有这个能力。”
他如果没能力军中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有能力的飞行员了。
莫仁安请示道,“首长,接下来您还想到哪个单位视察?”
副领导说,“看看工地,时间很紧,上级要求尽快完工,你们的培训规模要扩充。我跟你们提前打个招呼,以后要自己培养飞行员了,空军的意见很大。”
赴外军事交流回来之后,李战取得的巨大成果终于引爆了空军的脾气。我总不能光替你们海航输送人才,我们的活还干不干了?支援也要有个度的,以前整支部队直接给你们现在你们要搞舰载战斗机部队我也全力支持了,现在飞鲨部队留到最后一个阶段的绝大部分是空军过来的飞行员,这样的支持力度真的是淘了家底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们海航必须要形成自我造血能力!
老陈头是从空军过来的,内心当然是同情空军的,沉声说,“应该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了,空军有空军的难处,他们也不容易。再者,具备自我造血能力非常重要,早晚的事,早比晚好。”
“海司领导是这个意思,所以下一批过来的就是咱们自己的飞行员了。水平会稍差一些,你们飞鲨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舰司副领导很直白地说。
莫仁安和老陈头顿时压力大增,表了态之后,老陈头陪着副领导去视察工地,莫仁安则留在塔台指挥。今天是十二架战机同时飞行训练,他必须要在塔台坐镇。
ps:44000/80000,高考,所以这两天没能加更。
大国战隼 第603章 真正的兵王
特意安排的警戒巡逻结束之后,今天参与训练的飞行员紧接着进行着舰训练。歼-15内载油量大的好处凸显了出来,正常载油情况下能够持续训练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反而因为续航力太长为了减轻重量经常只带一半的油。
扎扎实实的一个下午训练结束,照例是分析飞参总结经验,完了之后也就到了晚餐开饭的时候。吃完饭看新闻联播,期间牛耀扬找过来,站在军官俱乐部影音室门口等。李战出来和他走到外面走廊说话。
牛耀扬汇报说,“头儿,飞机有点问题,我不太确定具体原因,你最好过去看看。”
“是五洞幺?”李战皱眉问。
“是的。”
李战连忙和牛耀扬往维修机库去了。明天501号战机要飞十来个小时,所以机务这块今晚对它进行全面大检查,以确保明天的飞行安全。因为双座机依然不够用,所以现有的双座机使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501号,这个战机是晚上还要飞夜间着舰,使用强度几乎是其他战机的两倍。
之所以李战直接问飞控是因为双座机和最早一批的歼-15一样,都是百分之百的原装仿制,非国产航电,非国产飞控,与歼-11a是一模一样的。大量的使用经验证明,su-27sk和歼-11a战机在高强度使用的情况下要尤其注意飞控系统的状态。
目前为止飞鲨部队的歼-15机队只有李战使用的533号和最新入役的两架是新批次,使用的是全新的国产航电系统以及全新的全电传飞控系统。
其余战机都还是老样子,所以机务保障这块压力比较大。
牛耀扬带的机务组是经过加强的,同时负责533号和501号的保障工作。他保障过实战试飞的歼-16,保障未完全定型的歼-15再对口不过了。
到了维修机库,航电工程师已经在了,正在对着检测仪器眉头紧锁第操作着。航电工程师可不是小干部,那是一名快五十岁的海军大校,是负责技术保障的副总工程师。李战连忙敬礼问好,戴着眼镜的航电大校却是摆摆手示意他过来看。
“检测结果是正常的,但是。”航电大校指着曲线,那屏幕显示的内容就像是医院生命体征检测仪测量出的内容,道,“你注意看这条线这一小段,起伏的幅度非常小,看上去像是正常的直线,稍不注意就会忽略。这个情况我没有遇到过。”
李战仔细看了看,问,“检测仪正常吗?”
牛耀扬回答,“这是第三台了。”
“是第四台,我又换了一台,反馈是一样的。”航电大校说。
李战猜测,八成是这个战机的先天缺陷引发的问题症候了,问,“能查出来吗?”
航电大校果断地说,“不行,需要厂家来人,我们做不了这样的排查。”
沉思片刻,李战说,“这架飞机在找出问题之前不能再用了,必须要搞清楚是什么问题。和厂家联系请他们派人来。”
“是。”牛耀扬点头。
航电大校拧着眉头推了推眼镜,沉声说,“李副总,我建议对所有的双座机以及使用同样飞控系统的单座机做一次全面的排查,重点就放在飞控系统上面。”
“没必要吧?”李战有说,“这么搞没十天半月搞不完,我们没这么多时间。”
已经进入八月了,满打满算只剩下五十来天,一大半的战机没办法用等于直接宣布了部队上舰率不合格,这样的后顾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的。
牛耀扬也持同样意见,“我看过过去的检修记录,上半年已经做过一次全面的检测,我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大规模的检测。”
全面检测是有规定的,频繁地进行这项工作同样不被允许。
航电大校担忧地说,“那是正常情况,可是现在是非正常时期啊,李副总,你算算你们每天飞几个小时,所有的战机都是在高强度使用的,不能用正常的目光来看待。我还是坚持建议对同批次的战机进行全面检测,而且厂家来个团队,想办法把时间缩短。”
“再怎么缩短也需要起码一周的时间。”李战微微摇头,沉思起来。
好一阵子,他有了决定,道,“这样,你们尽量想办法查,同时联系厂家让他们派人过来。今晚加加班把明天要飞行的战机都检测一遍。”
“明天要飞的战机都完成检修了。”牛耀扬说。
李战指着检测仪的显示屏说,“也是这个情况吗?”
“不是,只有五洞幺出现了这种情况。”牛耀扬说。
李战松了口气,“那就好,大家辛苦一下把五洞幺的问题查出来。”
航电大校说,“我会想办法的,但是我依然建议你考虑我的建议。”
他是技术干部,高军衔代表的是高技术水平,但是行政方面的权力是比不上副总教员的。李战有权调整飞行训练计划以及确定哪些战机参加训练,在战机没有明显暴露出问题症候的情况下,是否进行进阶检测同样也是他或部队长、总教员说了算。
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501号战机的这种检测反馈情况是前所未见的,也许是问题也许不是问题,航电大校没有办法确定,也没有规范的指引,依靠经验和感觉作出的判断是不能写入记录的,更不能作为依据。
所以他也不能坚持。
如果只是检测过程中仪器和战机之间链接产生的特定情况下的误差呢,耽误了部队的作战训练同样是大事。
李战对航电大校说,“我对侧卫很熟悉,也遭遇过飞控失灵的情况。我能肯定的是现在这个极其微小的差别不会是飞控系统失灵的症候。你们把范围扩展一下,再把控制程序检查一下,或者是其他方面引起的误差。”
“好,我会重点检查控制程序。”航电大校微微点头。
李战没走,跟着航电大校进行下面的检测工作。他能赢得全体官兵的敬佩不单单是拉杆厉害,对战机检修业务很熟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得益于他从下部队开始有空就和机务分队混在一起搞保障,凡是他开过的战机,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他自己就能解决一些普通问题。
连副总工程师都无法确定的疑似问题症候,李战当然没能力找出原因来。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李战当场往二师打电话找楼以望。海航没有su-27sk,该型战机的使用经验最丰富的是二师和三百师,而楼以望则是su-27sk机型的大拿级机械师。
把情况说了一遍后,李战提出疑问,“老楼,飞控系统出现的这个微小异常但是实际上是其他系统出了问题,你觉得会不会存在这种可能性?”
楼以望肯定地说,“不会。苏两七的飞控系统非常复杂,我说的复杂不是技术复杂而是设计复杂。纵向电传加横向机械传动,纵向电传还是后期添加上去的设计,导致传动系统复杂又笨重。恰恰是这个原因,苏两七的传动系统很独立,如果是这个系统的异常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本身,其他系统的问题反馈不会体现在飞控系统上。”
李战回忆了一下以前遇到过了飞控系统失灵的场景,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慢慢的点头,“明白了,这么说只能在飞控系统上找问题了。”
“一哥,这个真不好找。我这么跟你说吧,沈霍伊到现在都没能完全搞清楚,是沈霍伊技术水平不够吗,不是,而是这种问题没有办法通过逆向逻辑来分析,打个比方,设计者在一个十字路口转向了,你逆向往回找就必须面对三个方向,而一个方向有可能就要花二三十年的时间来排除。”
楼以望沉声说,“我建议请厂家来检测,他们虽然没能搞清楚整个状态但是肯定比部队的强。不过我觉得完全没必要过于担心,二师用苏两七用多少年了,那批苏两七还在用呢,不也照样飞。”
李战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上半年山东不是摔了一架ubk吗,就是这个飞控系统出了问题,我们当时已经搞过一次大排查了,都很正常。今天晚上这个微小的异常我是真放心不下。”
沉思了一会儿,楼以望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你把油都放光了再检测一遍。”
“航油?”李战讶异道,“和航油有关系?”
楼以望说,“以前遇到过一次疑难杂症,当时厂家的高手都来了也没能找出问题来。后来我考虑到安全问题把油放光了,再检测的时候发现异常消失了。航油没问题,但是在有航油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结果是有异常的,而战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能吧?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李战直摇头。
楼以望笑着说,“我就是因为那件事立功后来提干的。对了,你忘了洞三拐起落架的事了吗?”
“我记得,你敲了几榔头就好了。”李战笑道。
楼以望说,“苏两七的飞控系统技术不复杂,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粗暴,当时老毛子受条件限制而且赶着装备部队,直接就把机械传动给砍了一半改成电传,导致整个装置很笨重,不得不采取在机身结构上钻孔来进行减重。航电方面他们没那么高深的技术,咱们把他们想得太厉害反而容易走弯路。”
“我明白了,你这个思路很新鲜,我马上试一试,行,那先不打扰了。”李战说。
楼以望笑着说,“没事,这段时间在培训新兵比较闲,有事随时打过来,我经常泡在办公室。”
“好。”
放下话筒李战就大步走过去,对航电大校说,“我请教了二师的老机务,他提供了一个思路。飞控系统出异常不会是其他系统的故障反馈,如果实在没办法从飞控系统找出问题来,建议我们放油之后再检测。”
“放油?”航电大校迅速思素了一会儿,猛地一拍脑袋,“对!放油!”
说完就扔下李战飞快地安排下去了,然后迅速查阅其他战机检测时的机内航油情况。李战帮不上忙了,看着航电大校中了大奖一样走路带风地忙碌起来。
机翼和机身里的航油被迅速的卸了下来,航电大校再一次进行检测,结果很神奇,那一小段的微小波动消失了!
李战还在思考航油和飞控系统之间的关系,航电大校手里拿着一叠检修单过来,红光满面的样子,站在李战身边指着501号战机说,“是航油的问题,航油本身没问题,机翼油箱里的航油超过一定量就有了问题,你看,其他战机检测的时候机翼只有少量航油甚至无航油,501号的机翼是差不多满油的。”
接过检修单浏览了一遍,李战说,“没错,的确是存在这样的区别。可是机翼有航油怎么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呢?”
航电大校笑呵呵的吐出两个字,“重量。”
“重量?”李战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妈的原来如此!
航电大校像发表获奖感言一样说,“是的,重量导致了机翼下垂从而影响到了检测结果,战机本身没问题,但是我们的检测流程是有问题的。歼十五的是折叠机翼,增加了折叠装置本来就导致机翼重量相对要大一些,再加上两三吨航油,战机的状态并不符合检测所需要的状态,所以导致了出现微小的偏差。”
他向李战竖起大拇指,“二师的老机务很有经验。”
“他的确非常有经验,保障了苏两七十几了,而且这个现象当初是他首先发现的。”李战佩服得很,由衷地说。
有时候经验真的比技术管用。你以为是微积分题结果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李战没有给楼以望打电话,那么按照正常程序来就必须要请厂家来人,然后战机要耗在维修机库进行全面检测,耽误了训练不说还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就这也不能保证能顺利查出来。
也许最终需要一名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开上天去实际测试,然后降落了航油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检测,耶,正常了。问题解决了,可是问题呢?
极少数一把年纪的六期士官为什么能以士兵的身份在部队干到退休,楼以望当年是高中文凭所以顺利提干了,不然也是士官干到底。
这些人里也许理论水平不出彩,但是实操技术和经验是绝对站在巅峰的。海军部队原来有个老轮机师六期士官,某舰动力系统出了问题,各种先进检测仪器齐全的高技术团队束手无策,把他请过去,那老士官拿耳朵一听后直接告诉大家具体是哪个位置出了问题,一看,真的是。
就是这么神。
还要陆航部队有个机械师六期士官,牛逼到什么程度,直升机厂家根据他的技术论文进行改进,改进了一百多项!那可是个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士兵啊!到服役年限了,为了留住他,他所在的部队直接为他改制度!
就是这么牛逼。
这帮人才是真正的兵王。
ps:48000/84000
大国战隼 第604章 遇到了瓶颈的那层隔膜
如果有时间,李战绝对会采纳航电大校的建议对所有同批次战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他有会这么做。他经历过所以对这些依然采用原装飞控系统的战机不太放心。飞鲨部队为了赶进度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了,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战机用于训练,因此除了要求机务更加精细地工作外,能做的不多。
大量的训练效果是明显的,从初阶训练到中阶训练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机制,生产线模式雏形初现。部队需要的首先是足够多的合格飞行员,然后才是优秀的拔尖的飞行员。
“我不指望人人能成尖子,但是我要你们每个人成为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正如李战在初阶班里说的这句话,他的理念是先把整体的质量搞上来,而拔尖飞行员是不太可能通过生产线模式培养出来的,那需要多种因素相结合,缺一不可。
又一批三架新批次的歼-15加入了飞鲨部队,严格地说不能能称之为新批次,因为依然属于未最终定型的型号。海司早就想好了,宁愿暂时将就用也不愿意定型后不久就落后。军工秉承小步快跑的原则,一个批次两三架地搞,把成熟的航电技术分批地用上去,保证部队有飞机用同时又节省了经费。
最先入列的三架歼-15转场至厂家接受改装,全都是单座机,所以飞鲨部队依然极度缺乏双座机。
初阶班和中阶班都在快马加鞭地推进着训练进度,李战具体负责的夜间着舰训练探索也在稳步推进。为了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早日出现在大洋上,无数军工人在努力,就说配套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研发工作。相比之下,缺乏合适训练平台的作战部队,在进度方面就无可奈何的远远落后了。
因此,必须要抓住每一天追赶进度,把以前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使用未完全定型的战机进行作战训练并且是高强度的训练,这在海航历史上是首次,凸显了海航上级对航母部队早日形成战斗力的迫切要求。自今年起,随着官媒们陆续进驻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他们的权威消息起到了引导网络舆论正确方向的作用,大量被别有用心公知利用的网民开始意识到陷入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舆论陷阱,纷纷醒悟。由此而来的是对客观事实的正视,意识到维护祖国安定繁荣的核心是默默无闻的部队,对部队建设更为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