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想到此,林北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如今,时过境迁,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年少有为的青年企业家了,在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入过狱的强奸犯。x33首发.
恐怕,很多人,很多事,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很快,林北便是把这些想法,甩出了脑海。
踏步走入小区!
即便是五年没有回来了,林北仍旧是熟门熟路的找到了林家。
五年铁血生涯,让林北早就养成了不苟言笑的习惯,不怒自威!
到了门前,林北想了想,脸上忽然是带上了一丝和煦的笑容,身上那股叱咤风云的气势,缓缓消失,宛如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邻家小子一般。
只是,脸上带着一丝苍白之色,看起来,有些病恹恹的。www.x3/33xs/268/268330/
这才敲响了房门!
没多久,房门便是被打开。
“谁啊”
一个中年妇女,出现在林北眼前,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但很快,她脸上的笑容,便是渐逐渐凝固。
“你......你是......林北”
中年妇女的脸上,露出一抹难以置信的神色。
“妈!”
林北出声叫道。
“别叫我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n
第244章 新的歼侦八
“用备用方案,备降高原机场,那边可以保障歼八,歼侦八同样没问题的。”朱炜说。
训练任务的内容很简单,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飞。战术侦察机要跑得快飞得高,这两点恰恰是空中美男子的优势。可是这家伙也是传统老毛病——腿短,甚至比歼-7最后面的几个新型号还短。
挂副油箱也跑不了三千公里,而整个训练飞行路线足足有三千六百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不空中加油就只能飞单程。
备降高原机场是在空中加油出问题的时候使用的备用方案,李战不会空中加油,那么就只能直接采取备用方案了。
命令已经下了,出动是肯定要出动的,训练是肯定要搞的。
李战斟酌着说,“这样一来,第二次侦察训练我就只能从高原机场起飞和你们对向进行了。”
上级要求做两次侦察训练,往南一次,原路返回一次,总航程接近四千公里,滞空时间相当长。
“或者没有第二次训练任务,需要等待命令。”朱炜说。
李战考虑好了,站起来说,“按照你们的要求来吧,但我得做一次测试飞行,我得对新歼侦八的性能做到心里有数。”
距离下午的出发时间还有五个多小时,时间上是来得及的。
训练任务很简单,贴着领空线往南飞一千多公里,回来再飞一千多公里。但是飞行路线所经过的地区不是一马平川的,有各种各样的地形,高原冰川高峰峡谷,十分复杂。
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所经地区的天气情况等都是要进行熟悉的。遇到何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置,多套备用方案需要牢牢记住。
对李战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的威胁大家心知肚明,自不必多言。
毕竟有一年的时间没有接触过歼-8fr了,李战的确要熟悉一下该款战机。况且,夜鹰中队装备的歼-8fr是在李战原来用的试验型号的基础上又做了改进的,因此李战更要提前做一次飞行了。
不消多说,朱炜马上前往塔台担任指挥,另外两名飞行员给李战介绍歼-8fr的情况。
“……用的是歼十的飞控系统,一平三下显示,反正航电基本换掉了,二十三毫米机炮拆除,换上了高速照相机。老队长,除了飞控系统,其他的和你原来用的试验型号差不太多的。”代号夜鹰3号介绍道。
李战也就明白上级为什么会把他紧急调过来了,开过su-27sk之后,再上手使用了歼-10同款飞控系统的歼-8fr就只是个熟悉的过程了。夜鹰中队装备的这批量产型歼-8fr严格地说是和歼-8的最后一个型号歼-8t属于同一层次的产品的。都是去年才首飞的,用了大量歼-10那边转移过来的技术。比早几年首飞的歼-8g还要新一些。
战术侦察机的特殊性首先决定了不会大批量装备,一些时候制造个四五架甚至每一架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甚至有些时候为了执行某一项任务,部队会要求厂家专门为任务生产一架完全指向任务的战机。
老歼侦八还得挂侦察吊舱,新歼侦八已经把侦察吊舱的功能整合进了战机里,连机炮都取消了,由兼职变成了专职,使用性质发生了改变,所有一切都要跟这边。
原来的夜鹰中队放在二师里,现在规格猛提直接归广空司令部隶属,这已经说明问题了。
李战甚至可以断定,几个军区里,专门的战术侦察力量恐怕也就广空和南空有了,否则没必要千里迢迢的把夜鹰中队调到北库这边来搞实战训练。
认真的听完介绍后,李战指着圆形的一体式风挡,说“这是新生产的飞机。”
需要指出的是,厂家对歼-8fr的改进,基本上是根据当时李战试验出来的数据以及提出的意见来进行的,是完全的根据实际作战要求来做的改进,尤其是在机体强度和恶劣天气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当时三河抗洪,李战开歼-8fr使用多种弹药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这个行动中获得的数据参数为航空兵部队的对地攻击训练提供了“黄金法则”,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再好的训练实践也没有一次真实的作战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和精确。
从军事角度来看,李战为此拿到的一等功不单单是打开了泄洪口,拿到了宝贵的数据更加重要。
“是的,你原来开的那架是在f型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全新生产的,机体强度更好。”夜鹰3号回答。
歼-8典型的三面式风挡不见了,换成了和su-27、歼-10等三代机一样的视界更好的一体式风挡,看着就时髦很多。
“嗯,座舱盖的机构做过特别处理吗”李战问。
夜鹰3号忍不住笑道,“老队长请放心,绝对不会再发生座舱盖脱落这种故障了。”
座舱盖脱落这种事情一辈子经历一次就行了。
李战开歼-8fr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次飞行甚至每一个操作,几乎都成了夜鹰中队的规范要求,对险情的处置更是形成了标准处置预案在全军范围内推广开去,尤其是海航那边尤其重视。
因此夜鹰中队的飞行员对首任中队长的事迹是十分熟悉的。
李战坐在101号歼-8fr的座舱里,看着比s
第245章 极限飞行测试
李战打开加力开始爬升,从六千米高度向两万米高空冲击。两台喷气发动机狂喷着强大的气流,推动着十三吨重的战机向高空爬升。歼-8fr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轻轻松松的爬到了一万六千米的高度,继而爬升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关闭加力保持全油门,战机依然顽强着保持爬升,尽管速度已经大不如刚才。此时,李战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面了,往下看全是白乎乎的云层,如巍峨的雪山,层峦叠嶂的,更多的犹如均匀撒了一层的白棉花,洁白得晃眼。
李战看高度仪,海拔高度一万九,爬升率已经下降到难以感受到的程度了。如果这个时候座舱盖飞掉,李战会在几秒钟之内被冻死掉。
“南库,海高一万九,我最后才冲一把,完毕。”李战迅速检查了战机的状态,各个系统都正常。
再一次打开加力,战机怒吼起来。可是没有在低空那么有力了,高空氧气稀薄,发动机的效率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下降。但是依然顽强的开始加速。李战盯着高度仪,看着上面的数字慢慢的上升到两万,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关闭加力后,战机又顽强地爬升了一分多钟,最终高度停留在两万一千的位置。
估计是极限了。
李战恢复平飞,重重地松了口气,报告,“南库,海高两万一,航向270,稍后进行高速飞行,完毕。”
朱炜能从雷达上看到101号歼-8fr的位置,一颗提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虽然歼-8fr理论上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两万两千米,但是实用升限只有在试飞的时候飞过两万一的高度。李战无疑是把战机的该项性能极限给压榨出来了。
一会儿还要高速飞行,不知道李战是不是要照着2.2马赫的最大速度来飞。
猛地,朱炜才明白在机库的时候李战为什么会特意问座舱盖结构有没有做过特别加固的原因了。
他早就计划好了要做这样的极限测试……
朱炜是飞了将近十年的老鸟了,从中尉到少校,飞过所有型号的初教机和高教机以及歼-6、歼-7、歼-8。部队要改装歼-11b,他是其中的佼佼者本可以第一批改装,但是上级希望他能转过来飞歼-8fr。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用李战的角度来看的话,朱炜放弃了每小时九百块钱的拉杆费,心甘情愿地飞每小时六百块的。
从个人意愿来说,朱炜是肯定希望能飞三代机的,谁不希望能够飞最先进的战机。歼-8fr改得再好它也是二代机平台,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且军人必须要具备奉献精神。
朱炜很清楚李战坚持要做飞行测试的原因,换成他也许他也会有同样的要求。执行如此长距离的侦察训练行动,必须要对战机的性能有更多的了解,并且人机也要尽可能的融合起来,否则遇到突发状况会很危险。
平飞了几分钟后,李战开始俯冲并且打开加力。最大速度的最佳飞行高度是一万两千米左右,也就是最佳的巡航高度。开加力的同时利用俯冲可以把加速时间缩到最短。
至于过载,只要不超过九个g,李战都能扛下来,十个g也能勉强扛个十几秒钟。一般飞行员能承受七八个就很厉害了。
战机突破音障,机身与空气摩擦的声音完全盖过了发动机的声音,地面能够清清楚楚地听到轰隆隆的滚雷一般的声音,但是却看不到战机。
空速达到每小时一千五百公里并且加速越来越快。
李战整个人被摁在座椅背上,瞪圆了眼睛,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巨石。
在海高一万五的时候,李战慢慢的拉平战机。如此高的速度,每一次操作
第246章 侧卫给八爷开路
下午十五时整,简易简报室里,李战认真的填写飞行日志,把日期写得很重——2010年10月30日。
行动代号:1030;任务:长距离战术侦察实战训练;难度:极高难度。
登机,滑出,塔台放飞后把指挥权交给了乌指。
和往常的任何一次飞行训练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一次是全副武装罢了。两个副油箱,一枚yj-91反辐射导弹和两枚pl-12c中距空空导弹。因为所有的侦察器材全部融合进了机身,所以新歼-8fr没有必要再挂载侦察吊舱,机腹下的重型挂架用来挂载体积庞大的yj-91反辐射空地导弹。至于自卫武器,除了两枚pl-12c中距空空导弹就再没有其他武器了。
事实上需要用到空空导弹的话,任务可以判定为失败一半了。战术侦察机就是航空兵部队中的武装侦察兵,也就是特种兵中的一个细分类。特种侦察作战的最高境界是悄悄的进入悄悄的撤出,在不惊动敌军的情况下获取情报。不是能打的最厉害,而是最擅长隐藏的最厉害。
如果满分是一百分,全程不被敌军发现完成任务是满分,搜集到情报但是被发现则勉强及格。
对于战术侦察机来说,所携带的反辐射导弹最好也是不要派上用场的。打击任务应当交给专业战机来干,战术侦察机的专业是侦察。而所谓侦-打一体,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打”这个功能。
朱炜是编队长机,四架歼-8fr组成菱形战术编队,李战在最后位置,长机的正后方,有一百米的高度差。编队首先往北飞,在经过北库场站空域之前,北库场站起飞了两架su-27ubk战机,是聂剑锋、唐磊磊、韩红军、李梓辛这支战备小分队驾驶的。
su-27ubk双机编队在战术侦察编队到达之前转向西,往领空线方向飞去。随即,战术侦察编队在后方二十公里处跟进。聂剑锋等人并不知道身后有四架歼-8fr跟着,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警戒巡逻,只不过这一次是空司临时抽查划定了航线的检验性警戒巡逻。
此时,两架轰油-6已经在开赴指定空域的途中。
李战能听到聂剑锋等人无线电里的对话,歼-8fr能够搜集雷达信号、无线电信号、光电信号等,并且对无线信号具有一定的干扰阻断能力。比如此时李战可以随时切断聂剑锋等人的对话,让他们失去地面指挥所的引导。
这是战术侦察机的可怕之处,专业的电子干扰机则更加令人心惊胆寒。
“那边是领空线了,注意保持距离,完毕。”聂剑锋的声音。
“两勾明白,完毕。”韩红军的声音。
27号su-27ubk和29号su-27ubk,前者机组是聂剑锋和唐磊磊,后者机组是韩红军和李梓辛。和su-30mkk这些专业战斗轰炸机不同的是,坐后舱的是机长,等同于教员的位置。
实际上两个机组的人员应该交叉一下,采取一老一新的方式,但是李战力推此类组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快速提升。
聂剑锋等人对这次任务是心存疑惑的,飞行路线太奇怪了,而且在哪一段要在什么高度飞行等等,全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堪比民航的航路了。薛向东没有解释,他们就不能问,严格按照命令执行完成任务是第一位。
如果他们知道有四架携带了pl-12c中距空空导弹的歼-8fr在屁股后面跟着,一定会吓得屁滚尿流。飞行员都恨不得脑后长眼睛的,对他们来说,敌人在后半球出现的话,意味着自己离战死不远了。
在现代空战方式中,要消灭敌人就必须把机头对向目标。机载雷达也好空空导弹也罢,都做不到攻击身后的敌人。苏霍伊尝试过在超级侧卫的尾椎上安装后视雷达此举让许多人将会改变空战样式的原因就在此,而头盔瞄准离轴发射能力被视为杀手锏的原因同样在此。
“两拐,看到地标了吗,你们要在地标的西侧飞,完毕。”塔台指挥员薛向东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聂剑锋回答,“我看到地标了,西侧飞,完毕。”
两架su-27ubk稍稍调整了航线,往西侧去了十几公里,差不多是贴近领空线飞行了。当然,这在战备巡逻的航路上。
“乌指,夜鹰一号呼叫,请求上高度一万二开始高空侦察训练,完毕。”朱炜呼叫乌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