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堂归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光霁月
    “姑娘抬爱,奴婢定当尽力。”玉棋欢喜的应下。

    安排好了往后该做的,秦宜宁便让大家都各自歇下。

    秦宜宁回了卧房,坐在妆奁前拆了头发,又在松兰的服侍下洗脸匀面,换了一身寝衣躺下了。

    “折腾了一天,真够累的,竟比我打猎还累。”

    今日是松兰上夜,她将被褥铺在外间临窗的罗汉床上,只留了一盏灯,披着一件小袄散着头发来为秦宜宁放下浅紫色的轻纱床帐。

    “姑娘今日大获全胜,和打了一场仗也没什么区别,能不累么”松兰如今对秦宜宁是满心的感恩和敬佩,语气都比从前温顺恭敬了许多。

    秦宜宁掩口打了个哈欠,裹着被子侧睡成温香软玉的一小团,咕哝道:“松兰你也快睡吧,你的伤还没好利索呢。”

    松兰隔着帐子,笑着道:“是,奴婢守着姑娘,姑娘睡吧。”

    秦宜宁自搬到硕人斋,生活便更加忙碌起来,除了每天必须的给老太君和孙氏晨昏定省,上午和姐妹们一起与詹嬷嬷学规矩,下午还要与西席念书,再闲下来她要练写大字,要与瑶琴和玉棋学弹琴下棋,与松兰和冰糖学针线女红,整日里忙的连午歇的时间都要算计。

    虽然忙碌,秦宜宁却很开心。

    她从前忙着生计,吃饱饭就该偷笑了,又如何有闲工夫学习这些

    如今可以衣食无忧,她舍不得辜负时光,竟是将自己忙成了个陀螺,她原本过目不忘,但凡用心,学起来也容易,是以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她的长进已经很大。

    看着秦宜宁如此努力,詹嬷嬷作为旁观者,都会被她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打动,忍不住私下里多教她一些,秦宜宁受益匪浅,对詹嬷嬷也十分感激。

    转眼间就到了腊八。

    秦宜宁早早的起来,就被冰糖按着往脸上涂了一些带着药香味儿的白色膏子,又在手心和手背上又涂了祛疤的浅绿色药膏,让她躺一刻钟再去洗脸。

    冰糖道:“姑娘手上的疤痕已经好的差不多,往后坚持用沤子润手就足够了。”

    秦宜宁躺在贵妃




第六十二章 觐见
    老太君倾身探头的道:“你说,只宣我、你大伯母,宜姐儿我们三个人”语气中满是紧张。

    “是。”秦宇道:“这会子大伯父在外头招待宫里来传话的内监,说是稍后就回来,请您与大伯母、宜姐儿好生大妆一番准备起来。”

    老太君拧着眉点头。

    秦宇将话传明白便退了下去,到了外间对妻子姚氏道:“宜姐儿没入过宫,你做嫂子的多提点几句。”

    大奶奶便笑着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明白。”目送秦宇出去,就拉了二奶奶孟氏道:“走,太太服侍老太君,咱们就去帮帮宜姐儿。”

    二奶奶便搁下方才教吉祥绣的花样子,与大奶奶进了屋。

    屋内此时气氛一片沉宁,老太君眉头都能拧成个疙瘩,抚着心口道:“我总觉得今儿个事不好,曹家好端端的给咱们送了腊八粥不说,那曹皇后又不知怎么在皇上跟前进言的,怎么会叫我们三个女流之辈进宫去。”

    孙氏也紧张,她虽然是一品诰命夫人,也见过大世面,但是面对帝后她还是觉得手脚发凉,估计到了面前她话都说不利索。

    “老太君,要不让老爷陪着咱们去吧。”

    老太君摇头,“没见我才刚特意问了一句么,皇上和皇后只让咱们三个去,蒙哥儿不在列,怎能未经传召私自前去罢了,是好是歹见了便知了。”

    见老太君和孙氏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秦宜宁便笑着开解。

    “祖母、母亲不必担忧,如今我父亲的地位不同了,想来入宫也不会有大事。但凡忽然宣召,也只有两件事:或是赏,或是罚。咱们没有做错什么,自然不会是罚的。”

    满屋子人原本都没了主意,听秦宜宁这一番逻辑分明的分析,心里都见了光似的。

    只有孙氏担心的道:“可是咱们毕竟是与曹家有隙的。”

    “皇上英明神武,臣子之间的一些小龃龉只要不涉及到社稷国本,又怎么会拿来作伐子再说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定也不会为一己私怨横生枝节的。”

    秦宜宁说了一车歌功颂德,其实就一个意思:就算妖后给昏君吹了枕头风,没凭没据没由来的去刁难忠臣家的女眷,只会打脸叫天下人嗤笑,帝后还要脸呢!

    “宜姐儿说的是。”秦槐远恰在此时回来,进了门也不摘披风,就安抚起老太君。

    “您不必担忧,目前朝中还无变动,咱们家地位稳固,您只管谨慎行事便可,到时随机应变,如有什么变化,也不要当面就应下皇上和皇后的吩咐,只说要回家考虑,您是老封君,皇上又主张以孝治天下,是不会为难您的。”

    老太君有了儿子的话就有了主心骨,连连点头。

    秦槐远又转而对孙氏道:“你入宫就只管跟着母亲。”意思就是少说少错,别私自行动。

    孙氏点头。

    看向女儿,秦槐远眼中的喜欢都要满溢出来了,“宜姐儿进宫机灵着点,好好服侍你祖母和母亲。”

    “是。”秦宜宁笑着点头。

    这三个人里,老太君阅尽千帆,秦宜宁聪慧敏锐,只有孙氏一个是不安分的,但孙氏估计也不敢在帝后面前造次,所以秦槐远很放心。

    交代了几句,秦槐远就又忙着出去了。

    由始至终,都没有看过秦慧宁一眼。

    在秦槐远进门时故意走到醒目处的秦慧宁,此时低着头牙关紧咬,妒恨和怒火快要将她焚化了。

    老太君放松下来,吩咐秦嬷嬷去预备穿戴。

    “宜姐儿没进过宫,要做的大衣裳可预备好了”

    秦嬷嬷蹙眉道:“还不曾呢,前儿吩咐针线房的人赶工去做,但是刺绣繁复要费些功夫。原只想着除夕那日入宫叩拜要穿,奴婢就吩咐他们做仔细一些,不要焦急,谁知会提前了这么些日子。”

    大奶奶看了看低着头一直不说话的秦慧宁,就笑着道:“这有什么难的,我看宜姐儿和慧姐儿身量也差不多,不如就将慧姐儿的那套大衣裳先拿来,给宜姐儿用一用。”

    大奶奶这话其实是存心恶心秦慧宁的。

    她早看不惯她那副外表楚楚可怜内心充满算计的样子,像她娘家的几个庶女似的。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秦慧宁被点名,众人的目光便一同落在她身上。

    秦慧宁今日穿了一身浅绿色的素缎褙子,头上也没什么首饰,素素静静的打扮虽不至于像在穿孝,可腊八这样的日子看着也叫人觉得不喜。

    姐妹妯娌们都知道秦慧宁素爱这样的,又不是没有给她首饰胭脂用,她偏要做出一副受了薄待的模样。

    此时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一手攥着帕子,歉然的看向老太君:“祖母,我那件衣裳刚好浆洗了,并不知今日用得上,况且宜姐儿比我个子高,怕也穿不得。”

    皇帝点名让人入宫,长房的女眷里却单单撇开她,这已经让她丢尽了脸面,父亲回来又看都不看她一眼!

    怎么,不让她去还让她拿出衣裳给秦宜宁穿简直是做梦!

    老太君不悦的皱眉,“我看宜姐儿也不必这么麻烦,前儿我不是新得了一匹浅粉色有小朵桃花的蜀锦给了宜姐儿吗,那件应该做好了吧”

    秦宜宁点头道:“已经做好送来了。”

    “那就穿那身吧,小姑娘家的就该穿的粉粉嫩嫩的,这样才讨喜。”

    老太君一锤定音,大奶奶和二奶奶就一左一右的拉着秦宜宁回硕人斋帮她更衣打扮。

    秦慧宁已是泫然欲泣,手心都被指甲抓破,有丝丝鲜血染在了帕子上。

    老太君方才的话,不就是在嫌弃她穿的太素吗!

    &n



第六十三章 当殿调戏
    皇后召见臣子家的女眷,且女眷中还有未出阁的少女,难道不该屏退不相干的外男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宜宁边走边想:能当着皇帝的面出现在皇后宫中的外男,那必然是帝后亲近之人,很有可能是皇后的亲戚。

    “臣女秦氏,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秦宜宁心念电转之间,已盈盈下拜。

    她跟詹嬷嬷学了这么些日子,于行止礼仪上已养成习惯,不只礼仪标准,仪态更是赏心悦目。

    皇后修长的柳眉挑了挑,桃花眼中含着忖度和打量,伸出戴着三寸长镂金雕花护甲的右手虚抬了抬,“起来吧。”

    “谢娘娘。”秦宜宁站起身,依旧垂着头。

    皇后笑道:“皇上,您瞧秦太君多会调理人,这才多长时间呀,竟将个山野里长大的丫头调理的水葱儿似的,叫臣妾瞧着就心生喜欢。这丫头的模样儿真真只标致啊,素来都说秦家出美人,如今一瞧,可不正是么。”

    皇帝笑着点头:“雨柔说的极是。朕瞧着这丫头倒是有几分秦蒙年轻时的品格儿。你叫什么,几岁了,抬起头来回朕的话。”

    秦宜宁闻言应“是”,抬起头,依旧垂着长睫不去直视帝后的真容,回道:“回皇上,臣女小字宜宁,年十四。”

    皇帝和皇后打量着秦宜宁。

    面前的姑娘身量高挑,五官精致,皮肤白嫩,墨发鸦青,漂亮的像是画里走出来的,认认真真站在面前,显得很是稳重,但年纪不大,身上还带着一股子纯真和稚气,当真是个极为讨喜的小姑娘。

    “秦蒙算是朕看着长成现在这样儿的,二十多年前朕还想,秦蒙若是个女儿身,当是何等美人,想不到今日竟叫朕见到了这么个女儿身的秦蒙,哈哈哈!”

    皇帝拍着大腿朗声大笑。

    皇后眯着桃花眼儿斜睨秦宜宁。

    老太君和孙氏早已紧张的手心冒汗。皇帝这一句话可以理解成对秦蒙的打趣,也可以理解成另外一层意思。

    这位都快七十岁了,有个风情万种的皇后还不够,难道还看上秦宜宁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了

    秦宜宁这样儿的要是进了宫,恐怕不出两天就会被妖后嚼的渣滓都不剩下。

    老太君忙笑着道:“是啊,想不到一晃都这么些年过去了,皇上春秋鼎盛,勤政爱民,犬子也一心尽忠,皇上与犬子之间的君臣之情,皇上对犬子的伯乐之恩,老身感恩不尽!”

    皇帝被老太君说的有些动容,他年纪大了,近些年时常会陷入一些回忆里。秦老太君的一番话,说的他不仅回想起二十年前,那时他还是盛年,那时朝廷还没如现在这么乱。

    这么想着,皇帝笑容也有些温暖。

    皇后见秦老太君竟这么会说话,轻笑了一声道:“皇上,秦太师忠心为国,皇上怎么也要赏赐秦太师个恩典才是。女孩子家十四岁也可以说亲了。臣妾想为秦姑娘说个媒,皇上瞧瞧合适不合适。”

    皇帝大手拍了拍皇后的手背:“皇后说的是哪一家的儿郎先说下,秦家丫头这般标致的模样儿,若是配不上他的朕可不准。”

    皇后笑吟吟的向一旁伸出手:“君儿,你还不过来。”

    “姑姑。”一旁传来个清越的少年声音,正是一直站在旁边的那十**岁的少年。

    皇后笑道:“皇上这下可不能说臣妾选的人不合适吧,我这侄儿年十九,生的也是一表人才,又是亲戚,与秦太师做这一门婚事可谓是门当户对。”

    皇帝笑着连连点头,看向了曹承君。

    曹承君的目光却呆呆的落在一旁的秦宜宁身上,喃喃道:“才刚看身影,就知道是个美人儿……”

    秦宜宁拧眉退后了两步。

    曹承君便追了两步,笑着道:“你叫宜宁是吧我姑姑说的对,咱们俩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既然这样咱们立即就成婚吧,我待会儿回家就把我那几个小妾都散了。”说着就去抓秦宜宁的手。

    要是搁在平常,有人敢这么对她,秦宜宁一定要拧断这登徒子的手腕。

    他就仗着自己是妖后的侄儿,便敢御前这般调戏朝臣之女吗!

    可是秦宜宁心念电转之间,却定下了主意。

    她慌乱的退后,惊恐的望着曹承君:“你,你做什么。”

    大滴大滴的眼泪一瞬涌了出来,整个人哭的梨花带雨,转身便往老太君身后躲:“祖母,我害怕,我不要嫁这个人。您不如让我出家去做尼姑吧。”

    小姑娘才刚还稳重端雅,却被孟浪的登徒子吓的哭成这样,躲在老太君身后不敢出来的模样就像是受惊吓的小兔子。

    曹承君看的心里一跳,忙垂下头。

    皇帝却是瞪着曹承君,呵斥道:“放肆,你还不退下!”

    曹承君回过神,脸色煞白的后退回到父母身旁。

    皇后的笑容有些僵硬,声音却更娇柔了:“皇上,您瞧这两个孩子多般配才一见面就喜欢的什么似的,君儿必定是真心喜欢这孩子才会如此失态。”

    曹承君不忘点头附和:“是啊,是啊,如此美人儿,我看的魂儿都飞了,想必养个几年就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儿啊!”

    皇后面色一僵,咬牙切齿的瞪向兄嫂。

    曹承君立马闭嘴了。

    皇帝的面色也



第六十四章 孝子贤孙
    秦宜宁与老太君、孙氏,此时正乘着宫里的油壁车往宫门前去换乘马车的路上。

    秦宜宁依旧捂着脸呜咽,口中直念叨什么:“我不要嫁给登徒子,要是将我许给这人,我就投缳,跳河……”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外头赶车的内监必然听的清清楚楚。

    老太君老僧入定一般不发一言。

    孙氏听的恨不能去捂住秦宜宁的嘴,心里已将这惹是生非的死丫头骂了千万遍,才刚在御前她就这般,都出来了还这样儿。有心教训几句,却碍于还是在宫里,马车外有内监跟着而无法动作。

    直到到了宫门前,三人换上了来时的朱轮华盖车,由秦家的忠仆赶着车离开了皇宫的范围,秦宜宁才终于不“哭”了。
1...2223242526...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