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您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夏棋福鼎
于是准备把她也带去,六岁的张小妹就不能一个人扔在家里,能进城逛逛让张招娣和张小妹都很兴奋。
李愔在纠结张招娣眼神不好如何走三里路时,张盼娣牵着一只毛驴到家门口。
“大娘,哪来的毛驴”
“村里共养一头平时用来拉磨的,若是要出门给两文的草料钱就可以借啦。”
“村里有磨”
“在村里晒谷场里。”
石磨李愔脑里闪出“豆腐”一词。
“大娘,可知豆腐”
“知道呀!可贵了一板要一文钱。”
实捶!解决专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豆腐起源于汉朝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张盼娣回答后二姐张招娣又问道:“三郎,你说的营生就是做豆腐吗”
“看看吧!也许就是它了。”
&nb
第4章哭哭闹闹生活息 豆芽豆干好买卖
午饭后先去“暖冬”煤炉铺定制火炕,李愔定了四个要求先盘两个,火炕做好了不能马上用,要干燥三、四天才能生火,所以只能轮流盘否则晚上没地方睡。
又定了些煤球和一个煤炉家里空间大仅靠一个煤炉可不够供暖的。
真的很感谢六皇子殿下,他名下的店铺里商品的价格真的很亲民,一个火炕才五十文,买一个煤炉还送四块煤,炕道和煤炉管道的安装费只收五十文。
可惜这位亲民的六殿下死的太早了,伤心的不仅是长安父老还有大唐的穷人。
这么紧俏的商品哪个商家会促销只有六殿下的店铺才会让利于民。
约好建造的时间李愔四兄妹又直奔市场,大唐的物价真的好低,黄豆一斤一文钱,绿豆一斤两文钱。
可市面上的豆腐一板大约一拿巴掌大小的正方形一文钱一板。
这中间的毛利实在太高了,一门手艺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难怪大唐好多手艺秘不外传。
李愔在市面上逛了一圈询问卖豆腐的,发现初唐还没有豆干这可是一个商机。
有商机就无须犹豫,李愔在脑海里把制作豆腐流程过一遍,感觉没什么难度。
决定黄豆买了一百斤、绿豆买了五拾斤。
李愔是大客户商行可以免费送货上门,李愔又添十文运费买了五个大水缸让商行帮忙运回去。
又裁了十丈的粗布,大唐的布很贵一丈要三十文钱,这种粗布在后世只能当抹布可在大唐是硬通货。
至此首次投资就此结束,李愔看看天色还早,给仨女买点零嘴女孩嘛哪会不贪嘴的,又买点佐料如香叶、八角、桂皮、茴香、朱萸还有绿蚁酒和胡椒粉。
买了一只鸡又买点高丽参、枸杞和红枣这是给老大、老二补补身体的,打几斤的猪大骨买点猪下水和萝卜。
这泾阳城逛了一圈十两银子只剩二两了。采购结束一行人兴高采烈回到家里。
晚饭还是俩姐姐张罗,做菜就李愔自己动手了,把猪大骨和猪下水洗净焯水后捞出。
猪大骨和切块的萝卜一起放在煤炉上煲汤,把猪下水用绿蚁酒、酱油、少许盐腌制,用香料熬汤煮开后放入腌制好的猪下水,一锅美味的卤菜就做好了。
吃晚饭的时候李愔让俩位姐姐少吃一些,不要吃萝卜汤那东西是解药的,和他们说晚上煲鸡汤给俩人补补。
张小妹不高兴了,晚上的鸡汤自己不能吃,嘟着嘴都可以挂茶壶了。
张盼娣对李愔说:“补药你也吃一点吧!”
“我是男生等赚到钱切点羊肉补补身子,这鸡汤适合女孩子喝。”
“三哥,那羊肉我能吃吗”
“小孩子不能吃补药,会拔苗助长的。”
呜呜!太欺负了!鸡汤不能喝羊肉又不能吃,张小妹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别哭啦,补药不能吃,哥哥给你烤羊肉串炸鸡翅吃。”
“我不要,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呜呜呜呜!
天使和魔鬼属于同一种生物
同理
好孩子和熊孩子也可以是同一个人
李愔宠着小妹,张盼娣可不一样抄起扫帚就要教育人,说实话六岁大的孩子懂得是非黑白,知道谁能撒娇谁不能哭闹。
一看张盼娣动真格的,马上雨天变晴天,这眼泪硬生生的给憋回去了,要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李愔怜惜抱起张小妹替她擦干眼泪:“你看,今晚你吃大骨头姐姐们不也不能吃吗”
“嗯!”小家伙脾气还很大扭头不理李愔,带着哭腔说道:“我不喜欢吃猪骨头。”
“小妹,那是补药加了药的。”张招娣解释的说。
“嗯!嗯!”小姑娘用鼻腔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段小插曲过后,李愔在前院先把水缸底钻五六个小孔,再和粗布一起用滚烫的开水消毒,这一步很重要。
把黄豆取出十斤,绿豆取出五斤浸泡,黄豆是做豆浆、豆腐和豆腐干的,绿豆是发豆芽菜的,五斤差不多可以发五十斤的豆芽差不多就一水缸,李愔打算先做一些看看效果怎么样。
“这是做豆腐吗”二姐张招娣轻声问李愔。
“黄豆是做豆腐的,这绿豆做豆芽菜,对了这豆芽菜你可要多吃一点,对你眼神有好处。大姐给你熬药了吗”
&nb
第5章豆干美味传泾阳 卯劲实干有奔头
张盼娣装了些豆干给村里几户人家送去,远亲不如近邻在张家落难的时候这几户人家没少帮过她们。
人不能忘恩!张盼娣不仅是送吃食还想招她们几家当帮手,有钱一起赚。
二姐张招娣很高兴自己终于不再是个废人,能够帮到家里每两时辰往缸里淋水的重任就交给她。
张招娣期待着能提高眼神的豆芽菜能快快长大,能够大卖这样她这样的一个瞎子也是一位劳动力了再也不会是拖油瓶。
只有张小妹最幸福在后院和小鸡崽聊天,吱咕吱咕一人十只小鸡崽沟通无障碍聊了好多话。女子的“煲粥”天赋是从这里启蒙的吗
下午做火炕的师傅来了先整两个房间的炕,同时在大堂里装上煤炉管道这样家里就有两个煤炉供暖了。
整好后李愔招呼师傅们吃饭,炒一盘豆干给他们下饭,个个喊好吃。临走时想买几斤走,李愔笑称没开业不卖给师傅们一人送了一斤的豆干,被人夸张三郎真大气。
等师傅们都走了,张盼娣和李愔说想招几个帮手,李愔欣然同意。
“今晚把黄豆磨浆,晩上连夜熬赶到明天早上开城门送到泾阳府里卖,顺带煤炉铁锅去,现场炒给大家品尝。”
“现场炒什么大家都知道豆腐呀。”
“城里已经有人卖豆腐了,我们是外来人不好动别人的利益,我们只卖豆干这是新鲜事物,不品尝不好卖呀。”
“这豆干能挣多少钱”
“一斤的黄豆可以制出三斤的豆腐一斤半的豆干,我准备豆干一斤卖三文钱,一斤的绿豆可以发十斤的豆芽,我们卖一斤一文钱。”
“这好赚钱呀会不会太心黑了”
“比起那些卖豆腐的一巴掌大的一板豆腐卖一文钱,我们可太有良心了。”
“对!那些人太黑心了。”
“吃过饭你叫林婶婶她们把我泡好的黄豆拿去磨成浆,这里是三十斤的黄豆,我们先试试水。”
“嗯!”
生活有了奔头,张盼娣现在走路都带风,招呼林家婶婶、张大娘(同姓同村的大娘子)、刘家婶婶一起去磨浆。
李愔和张招娣俩人搭手把另四个水缸也装入绿豆,淋水待发芽。
李愔和几个帮闲一锅锅的熬浆、压豆干,每一盒成型的豆干都让人兴奋不已,这都是钱呀,生活有了盼头干活就不累。
天未亮勤快的林家婶婶到邻村雇了一辆牛车,寡妇村太穷了自家村里没有养牛。李愔忙乎一晚上,盘坐着牛车上打着磕睡。
张盼娣让刘家婶婶和张大娘回家休息,只带着林家婶婶去城里卖豆干。
到了市场未营业税就交了五文,李愔先开炉把卤水加热,卤水是前天熬猪下水的,里煮着早上就煮熟的豆干,只需加热就好。
加热后李愔把它端下交给张盼娣切盘分给顾客品尝,自己上铁锅清炒豆干,这猪油烧开那香气比张盼娣的吆喝还要吸引人。
一上午豆干铺成了一道风景点,卤味的豆干、清炒的豆干全大唐独一份,而且还好吃最重要的是实惠,一斤豆干三文钱,一斤有二十五六块豆干呢,巴适!
一个时辰俩小时豆干只剩五斤了,李愔对围在身边的众人说:“乡老们谢谢你们捧场,今天豆干只剩五斤了,我们不卖了我把剩下的炒给大家品尝品尝。”
五斤豆干十五文钱呢!张盼娣心疼的跺李愔一脚,把旁人引着大笑:“小娘子莫心疼钱,我们吃豆干给钱可好”
“莫给、莫给这是小可谢谢诸位乡老的捧场是小可一点心意。”
李愔边炒边讲解道:“这豆干可以切点肉丝、韭菜、鸡子、一起炒那就更美味,特别是韭菜炒豆干能壮阳气又治夜盲可是一道好菜。”
有好事者扔给李愔一把韭菜:“小郎君炒个韭菜豆干看看是否真壮阳”
李愔的锅比较小,唐朝铁器比布匹更贵,穷人家的锅普遍偏小。
一锅能炒十几块豆干大约**两左右,古代一斤十六两。五斤的豆干要炒好几锅呢!
李愔大喜有人出韭菜给他打广告,怎会拒绝,于是炒一盘韭菜豆干那韭菜炒出的香味弥漫整个市
第6章豆芽大卖添新活 报仇心切招公谨
来者都是客李愔虽然烦他们对自己指指点点但也不好赶人。
美食是最好的武器!
李愔让大姐张盼娣和张大娘张罗着卖豆干,找个地方让张招娣坐下。
“三郎我可以帮你洗豆芽菜。”张招娣有些怯弱小声的说。她不想当个废人想帮一点忙。
“嘘嘘!二娘在这里要叫龙须菜。”
“呵呵,嗯!龙须菜!我洗菜你炒可好”
读书人就是厉害,这名字一改一文钱一斤听上去显得特便宜,难怪耶耶在世的时候省吃俭用也要送三郎去读书,读书才能有学问,才能有个好前途。
张招娣不想干坐着,李愔也就顺了她的意,对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尊重她的意愿而不是强加对她的好。
李愔升起炉火,热起锅来盘清炒豆芽,先爆葱头那香气四溢无需吆喝引来无数人注意,出锅前加了点香葱段。
色香味俱全的清炒豆芽菜出锅啦!
美食确实能让人忘了八卦!
嗯!好吃!清脆爽口带有淡淡的豆香。尝到的人都叫好吃,李愔趁机解释道:
“诸位乡老,这龙须菜以一寸长最有营养价值,寸长的才能清肝明目。
太长了反而没有价值,好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长的龙须菜才值钱哟,各位乡老挑龙须菜时,千万别贪大贪长。我寡妇村出品的龙须菜保证寸长决不贪重量养太长了拿来卖。”
“一寸光阴一寸金,好词可有下句”
“有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好!”
“给我来二斤寸金菜。”
“给我来五斤寸金菜。”
怎么转眼就成了寸金菜呢龙须菜不是更高大上吗为什么你们就不喜欢呢
“三郎可有其他菜谱。”
“有的,可以加肉丝、豆干、虾仁等清炒,在夏季的时候来盘酸辣凉拌的能去暑气更能下饭,哦!对了这龙须菜冬天也可以产出,以后我们冬天就多了一道吃食,我给诸君拌一道凉拌菜吧!”
李愔把豆芽菜煮熟捞出放在盘中加盐、白醋、朱萸、酱油,再切点胡萝卜丝、蒜泥和葱花,淋上一点烧开的热油,搅拌后夹了一筷子喂给二姐张招娣:“尝尝味道,怎么样”
“三郎别把我家的凉拌豆芽给吃了,快还给我。”
众人大笑!纷纷打趣说:“这是我们的凉拌豆芽,你俩别偷吃。”
不同于清炒,这凉拌的味道更能尝到豆芽本身那种豆香味而且口感更脆。
“嗯!这个做法简单又好吃。给我来二斤。”
“……”
五十斤的豆芽根本不够卖,好在明天有一百伍拾斤才平息民怨。
李愔在市场又订了十五个水缸,黄豆、绿豆又各订百斤,又买了了五十斤面粉和大米。
这豆干和豆芽技术门槛太低,只要有心人琢磨一下进货材料,没多久就会做出来,李愔想做龙须面也叫线面,一种老人小孩吃了容易消化的面。
不知为什么李愔潜意识里不想把技术垄断,总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告诉他放开技术社会才能发展。
即然不珍藏工艺那只能引进新技术,线面和米粉就是李愔想让全村人做的事。
在营养普遍不足的大唐,大部分的奶妈奶水不够,米粉和面线糊将弥补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这可是积公德的事。
下午回来后,李愔先让林家婶婶把黄豆制浆,然后他才开始做实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