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您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夏棋福鼎

    先把大米碾碎,大约要碾到四次才能是完全的粉沫状,然后炒熟,待凉后装在陶罐里密封。

    这种米粉营养价值无法和后世添加不同微量元素的米粉相比。但在缺奶水的大唐,还是能弥补缺乏的营养。

    最好能搭点蔬菜泥、水果泥、胡萝卜泥、南瓜泥,李愔准备把这些搭配冲调的方式全印出来贴在陶罐上。

    把想法和大伙说说,获得林家婶婶和刘家婶婶的一致支持,养过孩子的才会知道李愔做的是件多大的功德。

    “大娘,把村长叫来我想线面和米粉手艺全村人一起做,这线面和米粉可以储存可以做遍全大唐。”

    “真的吗好呀,有几户早上还偷偷问我招不招人,我想我们养不了那么人就拒了。”

    “豆芽、豆干不便运输仅靠一个泾阳城,生意做不大。线面和米粉可以,让村长来吧。”

    “好,我马上就去。”

    古人的乡情比现代人浓厚的多,能帮到全村比自己变富婆还要高兴,这时的张盼娣一点都不像是位大姑娘,连蹦带跳就跑了。

    ——




第7章富贵莫丢良心 高官不忘亲戚
    ps:春节期间真的特别忙,没有存稿只能一更,昨晚来自qq阅读的星辰穿越的朋友留言要更新,我在评论留言拒绝了,可又过不了心里那道坎自己也是读者,一更确实少了一些。

    昨天连夜码终于在凌晨三点码了一章更了新算是加更,现在这一更是今天正常的。

    初八恢复两更,春节真的不行,总不能天天熬夜吧!希望能理解,真诚渴望你们可以继续支持我,别因为一更而离去。

    最后借机感谢:战士冰暖、九霄凌虚、开拓进取2004、星辰穿越、菲哥的春天、偷偷摸摸看书、还有一个很长英文名的朋友谢谢你们的推荐票。

    ——————————

    寡妇村村长是位花甲老人,浑浊的眼睛透着几许精明,对李愔愿意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张太公当然举手欢迎并感恩,但他并没有被幸福冲昏了头。

    仔细盘问米粉、线面工艺及成本、售价等系列问题,特别对产品原料的来源和产品安全问得很仔细。

    “三郎,你这两样东西均合婴幼儿食用是积阴德的事,我们钱宁可少赚点质量可不要落下,我们张家庄的人可以穷可以无男丁但不能昧良心。”

    可能觉得自己话里有浓浓的不信任,张太公又安慰道:“我相信你会是个好孩子的。”

    “太公您放心,以后您老就是我们村的质检员,产品质量若不合您意我们全拿去倒了不流入市场。”

    抓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李愔举双手赞成,做长线生意怎能不抓质量没冲突,李愔虚心接受张太公的建议。

    “质检员”

    “专门检查质量的,没您老许可,我们的产品不出村”

    “好,趁我身子骨还能动动老夫就给你们小年青把把关。”

    “诺。”主宾皆欢喜,满室春色。

    “三郎可想起以前之事否”

    “没”

    “不急,总会找到的,莫怪家人相信他们也有苦衷的,莫恨他们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娃都是娘亲的宝贝,这里有我们不知的事。”

    可能就是因为寡妇村这种门风才能培养出张盼娣这种烂好人,才结缘下李愔这个天之娇子吧!

    “嗯!”

    张太公看着李愔垂头丧气,怜爱搓搓他的头,起身离去。

    在张太公的带领下全村人都动员起来,前期不搞那么多,准备先磨五十斤的大米,先和五十斤的面。

    李愔和几个身材粗壮有力气的邻家婶婶一起钉木架子。

    木架子两头是三角落地木柱子,中间架着高低两根横梁,横梁钻满窟窿,这窟窿刚好能插进一根竹竿。

    米粉的制作由张盼娣带领十来名女子炒制,林家婶婶和刘家婶婶则去泾阳城定制小陶罐和雕版印刷产品说明书、面条纸袋。

    李愔让婶婶把面粉重新再碾细一些再用细筛筛出,这线面(龙须面)非常适合幼儿和老人食用,用料一定要精细,张太公在旁边频频点头。

    然后是和面这道工序婶婶们比李愔更精通,和面时加点盐,醒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是溜条、抻条。线面和其他面条不同之处,线面拉的特别的细就像一条线条一样,所以称为线面。

    在面软适度时抓面两头,均匀用力,上下抖动。

    交叉换位,反复交叉,把面溜“熟”、溜顺;长条上案,两手按条,左手向里、右手向外,搓条上劲,提起两头,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对折两根、撒上醭面,条不粘连,以此方式,对折打扣拉抻成丝。

    最后把成丝的面挂在竹竿上继续再拉细拉成一条线,若不再拉就是普通的龙须面,再拉细才是李愔想做的线面。

    李愔把拉面这活交给二姐张招娣,他发现现二姐这人其实很在乎自己能不能帮到别人,最反感别人照顾她。

    线面中的拉面活不同于兰州拉面,它是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做不了。要俩人分别拿着挂在竹竿的丝面,不断的抖动拉伸再折成第二叠再抖动拉伸,这样丝面越拉根数越多、越细,最后跟一条线一样。

    这活半瞎的张招娣可以做,听从另一人指挥就可以了。小姑娘有活干发自内心里的笑容从未间断过,快乐的象一只小鸟。

    把成线的面插到木架上晒干就是成品的线面。

    张太公从头到尾都在盯着,最后的成品还没晒干不能食用,



第8章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张大象到了寡妇村先去拜访族里前辈张太公,这是太爷爷一辈的长者,张大象受父亲言传身教待人处事礼节上滴水不漏,就是少了点真诚。无法给人春天般的温暖。

    十分标准的施个晩辈礼仪,把父亲张公谨交待的话转述给太公,又把礼物呈上表达了国公府和张家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然后稍坐一会就起身告辞,赶着下一场,到了张盼娣家中也是这样,你要是挑理嘛,人家礼节都做到位,也没端着富家子弟的架子,怎么说也是温雅的世家子弟。

    可亲人之间礼仪合不合规其实并不重要,要的是贴心的交流,而不是走个过场一板一眼的按流程走。

    特别是平辈之间更要有互相间的交流,气氛才会更融洽感情才会加深。

    李愔看着对面这位白净微胖的小帅哥,嘴巴吧唧吧唧不停的把俩家渊源、父亲的挂念、母亲的问候、还有自己和小弟的善意像背书一样的背一遍,一点空隙都不留给主人接话。

    唐大象僧!或复读大象鸡!

    不知为什么李愔脑里闪过一位穿袈裟名叫唐僧的和尚唱着onlyyou与眼前这位少国公重叠在一起。

    作为张家唯一的男丁,李愔非常标准八颗牙的微笑从头到尾认真的作个好听众。

    气氛谈不上温馨,有着淡淡的疏远。最后在李愔满脸笑容中把送温暖的亲戚俩位堂兄客气的送出庄外,并指明泾阳城方向。

    从头到尾张大象都没问李愔这个冒牌张三郎情况,也没打听三位堂姐妹近况,想想也是,乡下穷亲戚的家事身为少国公的张大象又怎会感兴趣

    留下有事托人捎口信到代州都督府已经很有诚意和亲情了,也代表父亲富贵不忘本的德行,乡下人的生活谁有时间听呀,抓紧时间入泾阳城找张三郎去。

    张大象、张大素一走李愔和张盼娣相视一笑,整个人葛优瘫,瘫在胡凳上。

    俩姐弟相视一笑太累人啦!纯属浪费时间,不过这远房的堂叔心意还是要领的。

    张大象一走张小妹就从房间里扑了出来,一头扎进礼物堆里。

    亲戚家走动张公谨封了二十两纹银,送了两匹的凌罗和十斤的肉食。这真算是厚礼,也显得他这位堂叔很看重张盼娣这家亲戚,十分的有诚意满满的亲情。

    张小妹还未到爱美的年龄,纹银和凌罗还引不起她的兴趣,肉食以前确实会让她雀跃,现在的小妹已经不是两月前的小妹了,肥肉都偷偷拿去喂猪的张小妹如今怎么会对肉食而欢呼

    李愔沉脸对张小妹喝斥道:“这是堂叔送我们的礼物,送的是亲情还有心意,怎能如此垂头丧气一脸不屑”

    张盼娣也在旁帮衬着,张小妹更委屈了,京城那么多好吃好玩的,那个没见面的堂叔怎么这么不会挑礼物呢亏得他还是个大官。

    自己没礼貌还挑理说人家!

    不教育小树苗会长歪的。

    不占理还挑理的张小妹逃不脱中国传统的男女混合双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仅靠嘴巴讲理,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只需记住分寸下手别太重了。

    看着委屈哭泣的张小妹,李愔对张盼娣说:“大娘,这月营利我想买点书,一来我想读书二来我想教像小妹这般大的孩子读书,不求她们能成状元只求她们能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即为做人。”

    “可村里男童没多少呀”

    “女子也可以读书嘛!”

    “真的吗我们女孩也可以吗”

    “嗯!”

    “我去找太公说。”兴奋的张盼娣转身就跑。

    张小妹捂着眼睛偷偷从指缝里偷看姐姐和三哥谈话,读书三哥这么聪明就是因为他是读书人呀,我以后也是读书人了吗

    干打雷不下雨的张小妹忘了捂脸了

    ……

    张盼娣高兴的去,失望委屈的回来,李愔看到张盼娣梨花带雨的脸,立马放下手里的活找了根棍子怒目圆睁的说:“大娘谁欺负你了,我打断他的腿。”

    “没,沙子掉眼睛里了。”

    “大娘,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不说我更难受。”

    张盼娣看着李愔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把李愔急得半死,最后头低着数蚂蚁不敢看李愔的眼睛:“太公说请个教书先生。”

    这是看不上李愔肚子里的墨水,二姐张招娣听了带着哭腔高声频尖叫:“太公怎能这样呢”

    “太公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吗”李愔冷静的问道。

    “没有,只是说小孩子启蒙很重要,说你比较忙说村里现在也有钱了干脆直接请个先生”

    在张盼娣心里李愔是最棒的,所以



第9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三郎在灯火阑珊处
    “咦!俩位堂兄早。”

    李愔看见路边满脸懊恼失意的张大象、张大素两哥俩。

    “三郎早。”

    “俩位这是…”

    “哦,我俩准备回京去。”

    “哦,就这么回去吗”

    “诶!早点回去,留在此处已无意义。”

    “叔父例来严厉,俩位堂兄最好梳洗一番再走为好。”

    “梳洗”俩人仔细看了看自己兄弟,发现脸颊有辱印衣领有胭脂。

    “呀,呀!呀呀!”手忙脚乱,大清早因错过偶像见面心情低落,没发现自己仪态不洁。

    有路人调笑道:“我泾阳城的丽春阁可名满天下哟。”

    本是小事一件,可被路人甲这么一说,张大象觉得非常有必要向刚认识的堂弟好好解释一下,免得被看轻。

    “三郎,我们这次是来找那个谱《雪落下的声音》那首曲作者张三郎,才会夜宿丽春阁的。”

    “文人雅士才能夜宿丽春阁,白丁连大门口都进不了。”

    这话真动听,说的多好。张大象俩兄弟心情舒畅,看李愔都觉得顺眼多了。

    “只是那个张三郎只会一小曲倒不值俩位兄长这么寻他,俩兄长快梳洗一番回去吧。”

    “小曲”

    脑残粉最可怕!

    张大象此时一点都不像老实憨厚的大象反倒像一只要吃人的恶虎。

    “小曲,你懂曲吗落雪本无声,只因思念着某一个人才让寂寞的夜里落雪变有声,虽然我极度的思念你但我仍不怪你薄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你怎能说是小曲”

    “堂兄,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爱情,只是某人感怀身世醒来后幂幂之中觉的有位最亲近的人在城的那一边思念着他,也许是他姐妺也许是他母亲也不一定,思念亲人也是一件揪心的事,夜不能寐听到雪落的声音。”

    “算了不跟你扯了,你还小不懂曲。”

    众人纷纷大笑,比骑驴找驴还要搞笑,当着曲作者面说他不懂曲偏偏还把他写的曲夸到天上去。

    泾阳城虽然不大李愔不敢说全城的人都认识他,至少常在这个城门进出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李愔就是谱曲的张三郎,毕竟李愔也是一名网红,八卦的泾阳人曾经专门为了看他跑到他铺子上买一斤的豆干。

    一个十岁大的孩子懂屁的爱情,那是张三郎刚被救醒感叹遥远某个地方有人在思念的他,他的家人也是因为某个不得已的苦衷才抛弃他的。

    比曲作者还明白曲意。

    太搞笑了!

    其实也不能怪张大象误会,此歌原作者鹿虎先生本来就是写爱情的,只是李愔失去记忆潜意识里觉得这歌讲的是宫里的故事和自己之前的生活经历很合拍就这么给唱出来了。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首曲子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不同听出的也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你不懂曲!多读点书吧!”

    你如果讨厌作者的曲子你这么说也是这正常的,可你喜欢人家的曲子却说原作者不懂曲子,这岂不惹人哄笑,可调皮的泾阳并没有哄笑,而是纷纷为张大象两肋插刀仗义直言。

    “三郎你一个卖菜的懂什么曲”
1...3132333435...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