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就是一句话,就和单口相声一样,随即这些人就跑了。
沈某的威名那么盛了吗?
沈安有些沾沾自喜。
时至今日,新政越发的深入人心了,反对者们惶然不安,愤怒不已。而沈安作为新政的大将,最是被旧党痛恨。
敌人支持什么,我们就反对什么。
秉承着这个信念,活字印刷在士大夫们的中间近乎于绝迹了。
活字无人问津了?
沈安眯眼看着御街,得意的一笑。
哥有的是手段来收拾你们,等着看吧。
……
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706章 沈安发誓
“这珠子做成项链最好,果果的脖子白嫩,映衬着好看。”
“要不做成手链吧,就是不方便。”
杨卓雪拉着果果在研究怎么弄那些大珍珠,沈安丝毫没有半点愧疚的叫人去放消息,说是沈家得知北方有大珍珠,准备去买些回来。
至于怎么买,寻那些走私商人就是了。
别以为大宋和辽国如今剑拔弩张就没了走私商,多的是。
“出去记得说是咱们家自己买的啊!”
沈安躺在躺椅上,很是悠闲的看着书。
这是小说。
他布下的手段终于开花结果了。
杨卓雪笑道:“知道。”
沈家不差钱,谁敢质疑?
沈安突然问道:“昨日在朝中时,为夫见包公有些没精打采的,这是怎么了?”
“这事……”杨卓雪有些恼怒的道:“欧阳公不是在家养病……经常与人饮酒作乐,有一次那些说欧阳公的文名当可传播千年,边上却有人说包公的文名不值一提。后来这话就被有心人传了出来,包公听了心中难受。”
是个人就有自尊心,你若是想在这个时代留名,文学成就必不可少。
包拯的文学成就是不如欧阳修,可你也不能这样大事宣扬吧?
“后来欧阳公酒醒后就去寻了包公道歉,包公说是释然了。”
沈安哦了一声,继续看书。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仙侠世界,各种功法,各种势力,大家为了飞升而努力的修炼,努力的去争夺修炼资源,由此产生了各种恩怨情仇。
这书的战斗描述的极好,让人热血沸腾。而且还兼顾了感情,里面的主角……
草泥马!
沈安看到后面就怒了。
你竟然敢种马?
这本书的主角竟然从开头收女人一直收到了大结局,沈安数了一下,竟然有五十余人之多。
操蛋啊!
五十多个女人,就算主角是修炼的,腰子也扛不住吧!
可这人的笔力了得,竟然把每一个女人都刻画的让人印象深刻,不时含羞带怯的描述一番滚床单,让人那个啥……
咳咳!
沈安看了杨卓雪一眼,昨夜夫妻俩很是滚了一番床单,不过现在他又有些蠢蠢欲动了。
都是老夫老妻了,杨卓雪见了他的眼神就皱皱鼻翼,然后别过头去。
那个啥……白日不行啊!
等晚上吧!
沈安心中遗憾,起身道:“为夫出门有事。”
他一路去了书店,那些工匠就像是见到了再生父母般的围拢过来。
“郎君,咱们都一个多月没活干了,这钱领的心慌啊!”
“郎君,店里面整日就印那些经史子集,咱们刻了活字,剩下的活计就是排版,咱们都无所事事了。”
“……”
都是好人呐!
在以后,没活干就有钱拿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工作方式,但在此刻,这些匠人却非常内疚的在检讨。
“要不小人的工钱扣一些吧。”
“对,拿着这些钱难为情。”
这等觉悟让沈安很是欢喜,他淡淡的道;“经史子集先停停,把包公的读书笔记弄出来。”
包公的读书笔记早就出了样书,但沈安一直搁置不动。
这就是在等待时机。
“全力印刷出来!”
沈安坐镇书店,工匠们有了活干,顿时精神百倍。
实际上谁都喜欢不干活白拿钱,可这样的日子它不长久啊!
干活拿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所以沈安一回来,书店上下就和打鸡血般的开工了。
“第二页的板子,拿过来!”
“第三页的!”
书店里干的热火朝天的,沈安就坐在外面吹凉风看小说。
那批人已经弄出了十余本小说,书店这边初审留下了三本,沈安现在就是终审。
第一天无人来。
第二天他依旧如故。
“你倒是好兴致。”
第三天,王雱来了。
“左珍何时生产?”
沈安问道。
说到这个王雱的脸上就露出了笑意,“大概十一月。”
“先恭喜了啊!”沈安又拿起书。
“欧阳修在家里都没敢出门,你可知道?”王雱打开折扇扇动了几下,冷风嗖嗖的。
沈安皱眉看着折扇,说道:“这是病了?”
王雱冷冷的道:“你就装傻吧。欧阳修家里开什么诗会,一群妖魔鬼怪在狂欢,有人说了包公的坏话,那人喝多了,可别人却趁机起哄,包公被气得在家歇了三日……某不信你不想动手。”
“那人已经逃了。”沈安看着街上的行人,淡淡的道:“第二日那人就不知所踪,胆小之极。”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杨卓雪闻讯大怒,当即派人去了城外,找了留守的乡兵来,准备出手收拾那人。可没想到那人竟然跑的比兔子还快。据说是当天凌晨醒酒后就把肠子悔青了,担心沈家找自己的麻烦,连夜就跑了。
由此,沈断腿的娘子的威名再度响彻汴梁城上空。
“可欧阳修那边却有些忌惮你的手段。”王雱合上折扇,敲打着手心,“你此次去北方又立下了大功,打断欧阳修的腿不至于,但弄不好会当面羞辱他。
他年纪大了,爱惜羽毛,所以就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这货还是那么尖刻啊!
这番话说的沈安不禁就笑了起来,“某从来都是以德服人,哪里会动手。再说欧阳修德高望重,他说就说吧。”
呵呵!
王雱冷笑道:“别人说以德服人也就罢了,你?”
“准备怎么弄?”王雱见他不搭理自己,就出了个主意,“欧阳修的诗词文章极好,不过某和子瞻却也不差。某准备寻机在书院弄个诗会,到时候把那天去过欧阳修家的都请了来,随后作诗词……”
作诗词,那些人遇到了苏轼和王雱,怕是会被羞辱的无地自容。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欧阳修这位文坛盟主在后辈的冲击之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不必了。”沈安说道:“欧阳修是无心,此事就此作罢。”
王雱皱眉看着他,“果真?”
“某发誓!”
王雱起身,“这是家父委托某来问的,回头他会转告给欧阳修。”
“好。”
沈安看着真的是云淡风轻的模样。
书店在继续印制。
“也只有郎君有这等手笔。”
活字印刷要的是灵活和低成本,可沈安却大手笔的把包拯的读书笔记排版弄了样书出来后,把版本全留下了。
过了几日,见沈安没啥动静,欧阳修就再度出山了,甚至还去邀请包拯喝酒,说是赔罪。
只是老包被那一下伤到了自尊,说什么都不去。
他本是个不怎么开朗的人,自尊心比旁人更加的强烈。
于是欧阳修那边歌照唱,舞照跳,妞照泡。
包拯也照常上衙。
政事堂里的事情很多,最近最大的事儿就是根据沈安带回来的消息做准备。
北伐要启动了。
这是政事堂的共识。
官家已经收紧了开销的口子,借口是今年京东路闹了蝗灾,要节俭。
可大宋时至今日,早已不是那个府库空荡荡的大宋了。三司的韩绛说过,别看三司每年的结余就那么多,可那是常规手法。
若是需要,三司随时都能拿出几百万贯来作为军费。
还有各地的粮库里,粮草堆积如山,这才是大宋最大的底气。
“韩绛说了,粮草别担心,三司已经派人下去核查了,只要官家一声令下,三司就能调集大军所需的钱粮,保证不会让将士们饿肚子。”
韩琦神采飞扬的道:“兵精粮足,一切就绪,就只等官家下决断了。”
“此事还得看。”曾公亮说道:“上次文彦博不是说了,军中一切都好,就是战马差了些。”
“战马啊!”韩琦对此也有些头痛,“西北收复的时日不长,但战马也搜罗了不少,怎地还不够?”
“上一批战马被西北那边的王韶给截留了。”曾公亮提及这个就生气,“说是要攻伐番人。”
“那个王韶……”韩琦沉吟道:“沈安说此人有统帅一方之能。”
“会不会是吹嘘?”曾公亮警惕的道:“旁的事无碍,这等用人的大事,万万不可轻忽。”
精神看着有些不大好的包拯习惯性的为沈安辩护,“这等事沈安怎会吹嘘?你等难道忘了,他这几年看重的那几人,苏晏,唐仁……如今可不就成了人才。”
曾公亮点头,“看吧。”
韩琦叹道:“老夫一生为官,最期待的就是北伐,若是北伐,老夫愿意做个小卒。”
这个老东西!
富弼冷笑道:“谁敢让你做小卒?”
韩琦这话就是在表态,想再度领军。
可曾公亮等人都知道,这事儿怕是不靠谱。
老韩领军的次数太多了些,有些危险。
韩琦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见包拯怅然,就说道:“希仁还在想那事?”
包拯摇头,可谁都知道,这人是被伤到了自尊心。
“永叔也是无心,你不必放在心上。”
韩琦这话说的很是有些不腰疼的姿态。
富弼淡淡的道:“人要脸,树要皮,那话直接撕下了希仁的面皮,换做是老夫,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希仁这般已经很是宽宏大量了。”
包拯不想再提这个话题,就起身出去。
“沈安可是回来了。”等他出去后,曾公亮淡淡的道。
韩琦皱眉道:“他若是打断了欧阳修的腿……也不对,此事和欧阳修也没关系,只是他没出手惩治那人,连带罢了。沈安若是出手,那就太过分了。而且欧阳修乃是前宰辅,怎能动手?”
“沈安这几日都在书店看书,看来也是知道这个道理。”
众人一阵唏嘘,都觉得包拯这次算是憋屈的厉害。
“郁郁伤肝呐!”
韩琦叹道:“总得寻个事让他高兴高兴,否则他哪日倒下了,欧阳修怕是会一路急奔出京,有多远就跑多远。”
曾公亮点头道:“到了那时,怕是连陛下都拦不住沈安的报复。”
可怎么才能让包拯高兴呢?
众人想了一阵子也没头绪。
稍后就下衙了。
韩琦硬是拉着包拯去喝酒,顺带把宰辅们也拉上了。
这就是他想出来的办法。
心情郁郁,那就喝酒吧。
顺带看看年轻美貌的女子,心情自然就爽了。
众人出了皇城,包拯依旧是沉默着。
“三文一卷啊!”
“那么便宜?”
“对,就是三文一卷,据说是亏着卖。”
韩琦等人止步,看着前方的人流突然就变了。
全部往左边去了。
“这是怎么了?”
韩琦有些纳闷。
“快去啊!沈家的书店卖书了!”
:。:
北宋大丈夫 第1707章 轰动汴梁
“什么书?”
韩琦很是奇怪,“沈家的书店……沈安弄的?这几日他不是在书店里看书吗。”
有随从去问了,“说是什么笔记。”
韩琦纳闷的道:“三文钱一卷,他这是赔本买卖,希仁,你得提点他一番,再有钱也不能这般花销吧。”
“印书乃是功德事,亏就亏吧。”
包拯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在他看来,沈家太有钱了不是好事,最好多花销些去。
“去看看?”韩琦挑眉道:“不行就拉上那小子,今晚让他请客。”
“那最好不过了,只是有他在,希仁怕是不好意思要女人陪酒。”
“怕什么!”韩琦很是无所谓的道:“那些父子一起去外面喝酒的,还一起玩女人呢!走!”
“无耻!”富弼义正言辞的驳斥着韩琦的无耻,自己却乖乖的跟在后面。
沈安可是大宋首富,敲他一笔大伙儿都心安理得。
想想吧,这几年沈安坑了大伙儿不少次吧?今晚就连本带利的弄回来。
众人一路过去,还没到书店就被堵住了。
“某要买!”
“都有!都有!”
“我家郎君说了,只管买,但凡还有一人要买,我家书店就不会停印!所以别挤了,明日再买也有!”
一个伙计站在案几上高喊着,可人流有增无减。
“会出事。”韩琦皱眉道:“沈安弄了什么东西,这般吸引人。去,叫军巡铺的人来管管。”
不等他的随从出发,前方就传来了沈安的声音,“诸位诸位,听某一言。”
众人渐渐安静了下来,沈安大声的说道:“这书三文钱一卷,从此刻起一直售卖,不会停。沈某在此保证,就算是一年后,两年后,这本书依旧是三文钱。山海可移,沈某的话不可移!”
这就是发誓了!
这个时代的人注重誓言,听到这话,后面的人纷纷叫好。有事情要做的赶紧回身,哀求大伙儿让条路出去。
“沈安一诺!”韩琦赞道:“果然有些老夫当年的风采。”
这个老不要脸的家伙!
包拯都忍不住想喷他一家伙。
有人哀求道:“可某明日就要出京了,这一去怕是要大半年才回来……”
“这是看不起沈某?”沈安皱眉道:“沈某在此说了,天下都可买这本书,随后沈某会把此书送到大宋各地去,别担心买不到,就算是三文钱都没有,你也能在外面免费借阅!”
气氛马上就轰动了起来。
“沈龙图高义!”
那人拱手喊道:“某这便去了。”
众人让开一条路,这人出来后,就撞到了韩琦等人,他赶紧拱手,“见过诸位相公。”
韩琦等人颔首,此人却冲着包拯躬身,“多谢包相公。”
包拯愕然,“你谢老夫作甚?”
曾公亮笑道:“你教导沈安多年,如今他这般大气,也有你的功劳。”
包拯闻言抚须,心中暗自得意。
得良才而教之,这是何等的快意?
而这个良才一路狂奔,把天下的才子们都甩在了后面,这更是另一层畅快。
包拯郁郁多日的心总算是松散了些。
韩琦等人见了不禁欢喜。
那人抬头道:“沈龙图说您担忧天下读书人不知正道,故而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刻印。这可是宰辅的读书笔记,我等以往哪有机会得看?
小人家中的孩子正好读了几年书,有了您的读书笔记,定然能有所成。多谢包相公,小人一定教导家中的孩儿做个正直之人!”
他说完喜滋滋的走了。
包拯呆立原地,眼睛渐渐就红了起来。
沈安回来后只是去包家循例坐了坐,两人谈论了一下对北方的看法就散了。
随后沈安就在书店里蹲点,谁也不知道他准备干什么。
那孩子……
那孩子竟然这般有心。
包拯老泪纵横,只觉得心中的憋屈一下就散光了。
“恭喜希仁了。”韩琦难掩惊讶的道:“沈安这般大张旗鼓的售卖你的读书笔记,这事……”
曾公亮摇头,“不算是犯忌讳。”
韩琦点头,“这书三文钱一卷,还是宰辅的读书笔记,天下人怕是会蜂拥抢购。”
他叹息一声,“永叔的文章诗词不错,文名天下传扬,可希仁这个却更是厉害。等这些读书笔记流行于天下,天下读书人都是希仁的学生……希仁,老夫真是羡慕嫉妒了呀!”
曾公亮也难掩艳羡,“只需等五年,五年后,那些读书人见到希仁都要拱手叫一声先生,哎呀!只是想想,老夫就觉着这晚饭都没了胃口。”
包拯低头抹泪,“那孩子有心了。”
“不只是有心。”富弼说道:“他这是在为你出气呢!这阵子汴梁那些旧党人士趁势鼓噪,说希仁读书不成,文章诗词也不成,就是在朝中厮混。
可谁不知道,永叔才是厮混的那人。希仁是新政的支持者,他们借机攻击罢了。”
“这一下沈安干的漂亮!”韩琦赞道:“一巴掌就把那些人打了回去。而且老夫敢打赌,那些人也得为了自家的孩子买了这书,这更是一层憋屈,沈安这一下让老夫都不得不击节叫好,漂亮!”
宰辅的读书笔记谁有机会拿到手?
谁都没资格。
人都有私心,自家的读书笔记自然要当做是传家宝,留给子孙参考。
宰辅的读书笔记,照着参考,能不能读出一个宰辅来?
不说旁的,就这个身份属性就是无价宝。
可包拯不同,包绶还小,而且包绶的前程有沈安在操心,他只管做事,等死了就安心看着沈安和包绶他们继续为新政努力。
看着现场人山人海抢购的盛况,韩琦心动,“可惜老夫当年没怎么做笔记,否则也让沈安来弄一弄。”
富弼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不禁大喜,讥讽道:“谁人读书不做笔记?那些领悟的要点都得记下来。”
韩琦斜睨着他,“你以为老夫的记性如你那般的只有一瞬吗?那些要点老夫至今依旧记得!”
呵呵!
富弼淡淡的道:“能进政事堂的就没有蠢的,韩相这般说……当真以为自己的记性天下无双吗?”
韩琦冷冷的道:“自然如此!不是老夫吹嘘,当年读书时,老夫的记性无人能敌。”
“果真是无人能敌?”富弼别过脸去,这种不屑的表达方式让韩琦觉得手很痒,真想一拳把富弼打个满脸桃花开啊!
“当然!”韩琦当年也是学霸来着,否则怎么会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
富弼呵呵一笑,冲着右边招手,“介甫!”
韩琦看去,就见到王安石正在那里老老实实地排队,竟然是准备来买包拯的读书笔记。
他买来能做什么?
王雱早就说过了,自己对科举没兴趣。
那么就是买来自己看。
这人……果真是实诚人啊!
瞬间宰辅们对老王的印象就好了许多。
王安石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宰辅们,近前后就问道:“诸位相公可是来买书的吗?”
“不是。”
富弼笑道:“介甫这般勤学,让人羞愧难当啊!”
韩琦也微微点头,觉得自己看好王安石果然是眼光独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长久占据传承下去,于是在任上时就会寻找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官员加以培养。
韩琦就比较看好王安石。
王安石愕然道:“不,是给孙儿买的。”
呃!
富弼老脸一红,掩饰道:“那孩子不是还没出世吗?”
“是啊!”王安石一脸的慈祥,“不过下官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做祖父了,家中已经给孩子准备了许多小衣裳,为了给孩子做尿布,下官把往年的衣裳都拿出来剪了……再买些书,等孩子大了些就教他。”
这人疯魔了。
众人满头黑线。
“大郎明着孤傲,可暗地里却去了出云观,求了舍慧给那孩子画个平安符。”
众人想到王雱那孤傲的性子去求人,不禁都笑了。
“不做父母不知父母恩情。”富弼对此很有些感慨,然后话锋一转,问道:“介甫,王雱那孩子的记性如何?”
王安石不假思索的道:“沈安说天下无双。”
说完他发现宰辅们的神色不大对劲。
富弼似笑非笑,有些小得意。
曾公亮一脸正色,那正气多的都满溢出来了,只是看着有些假。
韩琦干咳一声,“年轻时老夫也是如此。”
呸!
富弼真想呸这个老不要脸的一口。
真的太不要脸了啊!
“那王雱乃是天才一流的人物,儒道释皆精通,要不韩相去和他聊聊?”富弼难得看到老对头吃瘪,心情大快。
韩琦马上就转进,对包拯关切的道:“希仁,莫要再哭了,大把年纪的,看着难为情。”
包拯早就没哭了,闻言不禁想打人。
但韩琦却成功的摆脱了富弼的围攻,他得意的道:“咱们买一本?买到手了再去饮酒。”
“也好!”曾公亮笑道:“回头让家里的孩子多看看,也算是拜希仁为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