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接着一个声音传来,“阿郎,那书……买到了。”
这个声音带着些欢喜,不,是窃喜。
文彦博有些怒了,“住口!”
外面那人敲门,文彦博说道:“进来。”
外面进来一人,却是文家的管事。
文彦博的规矩大,一般情况下无人干打扰,只能先禀告。往日这个规矩没啥,可这事儿膈应啊!
那管事见到陈旭和冯京都在,就尴尬的低下头,“郎君,小人买到了最近的诗集,里面有秦观的两首诗,您不是说那年轻人很是有才华……小人买到了,真是欢喜啊!”
欲盖弥彰!
这是掩饰!
陈旭起身道:“如此下官就告辞了。”
冯京也起身告退。
说什么诗集,还有什么秦观,这分明就是掩饰。
看看管事的胸口吧,一本书的痕迹很明显。可若是要买诗集,用得着藏着掖着的吗?
不用。
那就说明文家的管事买的就是杂学。
呵呵!
老文,你竟然也玩这个?
冯京不禁冷笑。
等他们走后,文彦博黑着脸道:“买到就买到了,你欢喜什么?难道买到宝贝了?”
管事抹了一把汗,心有余悸的道:“阿郎,您不知道,沈家书店的那条街如今已经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小人幸而去的早,可即便如此,也差点没买到。”
文彦博看着他身上凌乱的衣裳,以及乱糟糟的头发,只觉得心头一震,“为何?那些人……难道是去买那本杂学的?”
昨日旧党的大佬们聚会,大家都说杂学的书定然会卖的很是惨淡。他比较赞同吕诲的那句话:读书为何?不就是为了做官吗?可杂学学了能做官吗?不能!所以大伙儿都不看好这本书的前景。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此早上出门时,他让家里的管事去买一本来,想琢磨一番杂学,然后找到杂学的弱点加以批判。
可这竟然是汴梁纸贵的架势?
管事苦笑道:“阿郎,您不知道哦,全是人,小人看到军巡铺的那些军士都假公济私的,借着维持秩序的机会,给钱先买了不少本。小人认识里面的一个,就悄然花了二十文钱,从他的手中买了来,否则这会儿小人还在那条街上排队呢!”
文彦博眯眼盯着管事,“可有虚言?”
他已经有些惊住了。
管事愕然,“阿郎,小人哪敢。您问问就知道,今日城中军巡铺的人大多去了那边。”
文彦博摆摆手,等管事走后,他重重的靠在椅背上。
椅子发出了吱呀的声音,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喃喃的道:“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去买?为何?”
……
冯京回到值房后,有小吏过来低声问道:“相公,可要……买一本?”
这个相公叫的有些谄媚,冯京皱眉道:“买什么?”
枢密使称为相公,那算是靠谱,但副使的话,说句实话,压根就算不上。
“相公,杂学啊!”小吏察言观色,见冯京变色,马上跪下,“小人喝多了,万死。”
冯京面色百变,想了想,“悄然去。”
小吏抬头,“是。”
出了枢密院之后,他低头吐了一口唾沫,低声骂道:“装什么装?”
明明想要,可偏生要装作厌弃的模样,不觉得恶心人吗?
冯京在等着小吏的归来,心痒痒的想看看杂学的内容,然后批判一番。
可等了许久,小吏踪影全无。
小吏再回来时一身的凌乱,脸色红润,就像是刚那个啥一样。
“相公,人山人海啊!挤都挤不进去,幸好边上有人在贩卖,说是十文钱一本,小人就买了一本。”
这等黄牛党平日里罕见,这时候就出来挣钱了。不过他们挣的是辛苦钱,后世那等代人排队就和这个差不多意思。
“有那么多人买吗?”
冯京皱眉,“为何?”
他不理解那些百姓为何发狂般的去买那本杂学。
吕诲同样不理解,他闻讯后就去告假。
“出门看病?”王安石看着他,目光冷冷,“去吧。”
上官是新政的一派,下属是反对新政的存在,吕诲最近的日子很是煎熬。
他一路往沈家的书店去,半路遇到几个百姓拿着书在欢喜的说话。
“敢问几位……”
吕诲拦住了他们,他身着官服,几个百姓赶紧叉手行礼。
吕诲笑道:“敢问……”,他指着问道:“为何买这本书?”
一个男子说道:“家里的孩子要学呢!”
吕诲问道:“可学这个没法去考试,那学了有何用?”
那个男子皱眉看着他,用那种很是不理解的姿态说道:“科举科举,天下人都去科举,可能考中的千里无一。考不中科举,前面读的书都白费了。还不如学了杂学,好歹里面许多学识都能用上呢!孩子以后出门寻事做也方便。”
另一个男子说道:“咱们平头百姓哪敢想什么进士,只是想家里的孩子能学了真本事,以后长大了能养活自己罢了。”
吕诲愣住了。
几个男子见了觉得这货有些抽抽,赶紧拱手溜了。
“竟然是为了活着吗?”
吕诲良久步履蹒跚的去寻了司马光。
“某已经知道了。”司马光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本杂学第一册,神色木然。
“君实,某刚才去问了买书之人,你可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吗?”
“说了什么?”司马光的模样就像是在忍着什么。
吕诲说道:“说是杂学能让孩子学本事。”
司马光缓缓抬头,“某……学本事,学本事……”
他只觉得脑子里有些乱,渐渐焦躁,伸手一拂,桌子上的东西全都被扫落下去。
“为何?”
他痛苦的问道:“为何如此?”
圣贤学问它不香吗?为何都去买了杂学?
吕诲低下头,“他们说要活着。”
……
杂学第一册火了。
京城处处都能看到人在谈论这本书,这股风甚至刮进了深宫之中。
“看看这个,写的是什么?水的沉淀……用什么……木炭和细纱……这法子管用?”
“试试。”
两个宫女寻了东西来,高滔滔亲自试验。
“咦!圣人,这脏水真的清亮了。”
高滔滔皱眉看着,然后叹息一声,就去寻了赵曙。
“官家在看书。”自从上次被高滔滔说是刁奴之后,陈忠珩就有些小心。
“官家!”
高滔滔一阵风般的冲了进去。
“何事?”赵曙在看书。
“官家,这本书上面写的可是真的?”
高滔滔有些惊慌,“上面写着什么最细小的物质肉眼看不见,所有的东西都是由这些看不见的细小东西组成的,臣妾有些怕。”
她摸摸自己依旧细嫩的脸蛋,觉得这张脸不可能是由无数细小的东西组成的。
赵曙愕然,问道:“你这书哪来的?”
高滔滔说道:“是小果果使人送给了宝安,宝安孝顺,觉着这书有趣,就送了过来给臣妾解闷。”
赵曙含糊的道:“此事……可能是真的吧。”
在见识过放大镜和望远镜之后,赵曙觉得这个世界怕不是自己想想中的那样,还有更微观的世界。
很可怕的认识。
高滔滔摸着脸,有些崩溃的感觉,“难道妾身的脸……”
“打住!”赵曙觉得妻子要魔怔了,赶紧说道:“这人不就是由皮肉组成的吗。”
“是了,是了。”高滔滔微笑道:“就算是由细小的东西组成的,臣妾的也是最顺滑的。”
她昂首得意的走了,留下了风中凌乱的赵曙。
他以为妻子会纠结于这个发现,然后发呆。
可女人的强大他压根就一无所知,高滔滔马上就找到了优越感,那就是自己的细皮嫩肉,依旧能碾压无数女子。
哈哈哈哈!
老娘最美!
老娘无敌了!
女人啊!
赵曙捂额,见陈忠珩一脸的心有余悸,就没好气的道:“你怕什么?”
陈忠珩干笑道:“臣……圣人威严,臣有些怕。”
赵曙觉得这货最近有些痴呆,就说道:“你去沈家问问,这书可有错漏。”
他已经看到了热胀冷缩和分子的关系,觉得三观有些崩塌。
这世界竟然是这样的?
陈忠珩一路到了沈家,见沈安正在逗弄幺儿毛豆,就喝道:“你在外面搅风搅雨,汴梁纸贵你可知道?”
“杂学开山之作,自然该汴梁纸贵。”沈安很是从容。
杂学全是实用之学,从决定出版的那一天开始,沈安就在等着这一刻。
“官家问你,书里可有错漏?”
什么书里可有错漏,这是被那些基本概念给震住了吧?
沈安想大笑,却忍住了,“若是有错漏,至少也得等数百年后才能发现。”
科学到了后面,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沈安不认为百年之内教科书上的内容会被颠覆。
他自信满满!
陈忠珩感受到了这份自信,“他们说你如今算是开了一门学识,以后说不得会成圣。”
呵呵!
沈安想到自己被供奉在神龛之中,那些要考试的学生来焚香祷告,就觉得真是太有趣了。
北宋大丈夫 第1832章 杂学大佬
“官家在看你的这本书,连圣人都在看。”
陈忠珩点出了自己出宫的目的:兄弟,你这本书火了,大火特火!
咳咳!
沈安心中得意,但却一脸忧郁,“可惜啊可惜!”
他这么忧郁,陈忠珩问道:“可惜什么?”
沈安一脸肉痛的模样,“卖一本某就要亏一文钱,肉疼。”
“你……”陈忠珩四处寻摸,庄老实问道:“陈都知寻什么?只管告诉小人。”
陈忠珩骂道:“你家郎君不要脸,寻个棍子来,某今日和他拼了!”
庄老实一脸黑线,陈忠珩怒道:“前阵子某听官家说过什么……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沈安笑呵呵的,觉得自己此刻就已经不朽了。
“你家郎君立功乃本朝第一,立言……如今杂学一出,汴梁纸贵,这不是立言是什么?”
“前唐孔颖达有云,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庄老实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竟然看着和一个大儒差不多,“我家郎君为新法披荆斩棘,惠及天下。沈家每年捐助不知其数,惠及天下孤老……百年后,谁敢说我家郎君不是三不朽?”
陈忠珩没想到平日里谄媚的像是个奸臣般的庄老实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不禁叹道:“是啊!三不朽!某嫉妒了,心肠难受,二梅……”
嗖的一下,曾二梅就出现了。
见到是陈忠珩,曾二梅胸有成竹的道:“陈都知可是要辣酱?”
“要最辣的!否则某想着你家郎君百年后成就三不朽,为后人赞誉,这心就疼。”
“三不朽?”曾二梅楞了一下,“要不朽,最好还是腌制,盐放的越多越好,他们说百年前有人用盐腌肉,盐放多了,百年后竟然也还是好的……”
老子是腌肉?
沈安怒道:“还不快去!”
曾二梅不知道自家郎君为何发火,低头就走。
“家门不幸啊!”沈安尴尬不已。
“腌肉?哈哈哈哈!”陈忠珩不禁捧腹大笑起来。等笑够了之后,他喘息着说道:“谁能让某不朽,某也愿意。”
“西边有国,国主死,就会被掏空五脏六腑,随后制成干尸,裹上裹尸布,可以保存千年……老陈,以后等你去了,某给你弄一套可好?”
沈安笑眯眯的模样,陈忠珩一怔,“你莫不是说谎吧?”
“骗你不是人!”
沈安想到了木乃伊。
那可不是能保存千年吗。
陈忠珩打个寒颤,“罢了,某还是不要了。”
“为何不要?某保证不要钱。”沈安觉得有个试验品也不错。
“走了,某宫中事多。”陈忠珩觉得浑身发痒,急匆匆的就跑了,仿佛沈家有鬼。
“哈哈哈!”
沈安不禁笑了起来。
“恭喜郎君。”庄老实拱手,然后一脸激动的道:“郎君,等您……成神之后,小人能否葬在您的边上?”
“为何?”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家族墓地,但凡有能力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家族葬在一起,这样就算是子孙凋零了,其它枝的族人也会祭祀你。如此在地底下也能有冷猪肉吃,有酒水喝,当然,还有香火可以享用。
所以庄老实的要求才让沈安有些愕然,心想他怎地不想葬在自家的墓地里呢?
庄老实说道:“小人想着,郎君您以后定然是要成圣的,到时候上天了,身边也不能没人伺候吧,小人愿意跟着郎君。”
他说的很是认真,甚至是有些惶然,担心自己的要求过分了。
沈安有些懵。
成圣升天?
你咋不上天呢?
但他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个事儿的来源。
此刻的人对鬼神之说颇为相信,神灵在天上,吸风饮露,潇洒脱俗。
庄老实觉着沈安以后定然会成神,如此就盼望能跟着一起上天。
这个叫做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沈安觉得这事儿有些好笑,可在看到庄老实那一脸的认真时,竟然被震撼到了。
“好!”
他颔首应了,觉得并没有什么。
“多谢郎君!”
可庄老实却跪下用力的磕头如捣蒜。
噗噗噗!
额头撞击地面的声音让沈安有些头痛,他说道:“好了。”
“要九九八十一个呢!小人问过了,如此才是拜神灵。”
庄老实看来是蓄谋已久,竟然连这个都打听到了。
沈安一脸无奈,想劝吧劝不动,眼不见心不烦,走人。
“七十……七十一……”
庄老实的额头肿了,眼神涣散。
“八十……八十……八十……”
“八十一……”
呯!
庄老实倒下了。
沈安得了消息,觉得太过荒谬,可杨卓雪却觉得理所当然,“官人您不知道,一般不是有大功于咱们家,就算是管家也不能葬在您的附近,否则就是亵渎。”
呃!
这个万恶的时代啊!
沈安躺在床上看书,听着妻子念叨。
“您以后可是注定要成圣的呢!”杨卓雪喜滋滋的道:“妾身也是圣人的娘子,以后也能跟着您上天……”
“咱能不说上天这话吗?”
沈安觉得上天这个词听了瘆的慌,可杨卓雪白了他一眼,“不上天去哪?您是神,自然要上天,妾身就跟着您去。以后芋头他们也会来,咱们一家子就在天上度日,吸风饮露,朝游北海,暮苍梧,芋头定然会喜欢这样的日子。只是不知可有好的棉被,汤饼可有辣酱……”
沈安已经无语了。
若是有神灵,神灵难道还担心没棉被吗?还要担心吃汤饼没辣酱吗?
沈安觉得自己要疯了。
“不是……吸风饮露吗?”他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杨卓雪歪头想了想,“回头问问舍慧,要不妾身现在就去。”
“别啊!”沈安觉得这一家都要疯了。
杨卓雪急匆匆的令人驾车去了出云观,再回来时欢喜的不行。
“郎君,他们都说您是开了一派先河呢!”
这个一派,指的是学说。
早些年百家争鸣,无数学派存在,后来独尊儒术后,所谓的学派就消失了。
现在又出了个杂学,虽然名字不打眼,可架不住老百姓喜欢啊!
“舍慧说您以后定然是道门的神灵,还说等您去了之后,就令人塑像供奉。”
这日子没发过了。
沈安借口要出去溜达散心,一个人就出了门。
他一路顺着街道转悠,看着那些楼宇渐渐灯火通明,两侧的街道上店铺都开着,无数人进出,欢声笑语,或是讨价还价。
成圣他没这个心思,可看赵曙的意思,分明就是要把他按在一代学问大佬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所以汴梁城中关于他沈某人要成圣的消息到处都是,沈安甚至恶意的在想,这里面是不是有皇城司的人在出手散播谣言。
定然有,看看左边的酒肆里,那个一脸猥琐的胖子,不就是原先雄州的密谍头目饶春来吗?
这货啥时候回的汴梁?
“那沈国公从小读书就是个天才……”
饶春来的话沈安只听了开头,就知道了后面是什么。
不外乎就是吹嘘他沈某人从小就是读书的材料,长大更是不得了。
这样的学术大佬,自成一派的宗师,会造反不?
造个屁的反!
造反可以有将领,比如说前唐时,那些武将造反和呼吸般的自然。
也可以有权贵门阀,隋朝末期,那些门阀权贵就在想着造反,最后推了李家出头,大伙儿一股脑儿的把杨广给推翻了。
但唯独能成圣的学问大佬不可能。
为啥?
因为这等人在世间的名声太响亮了些,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完美的代表,就是忠心耿耿的模范。
圣人要造反?
你这不是幻听吧?要不就是圣人被鬼附身了。来人呐!点把火把圣人烧了,看看是不是被鬼附身了。
尼玛!
官家好狠呐!
沈安觉得赵曙真是算无遗策,难怪这次他坐视,不,是一手推动了杂学登堂入室,继而汴梁纸贵。
这一切的目的就一个:让他沈某人成为学问大佬。
学问大佬,你造个反试试?
狗曰的!真是阴!
沈安笑了起来,只觉得浑身轻松。
随着新政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伐成功之后,沈安就知道,猜忌会无所避免的到来。
功劳太大也是一种错,所以他就想低调些,但这只是鸵鸟政策,没用。
最后还是试探一下,从杂学入手,让官家感受一下自己武转文的诚意。
结果赵曙就顺水推舟的把他从名将变成了超级学问大佬。
在这个时代,学问大佬就是神。
好了,以后你小子就好生做神吧!
神是不会造反的!
为何?
因为儒道释三家在渐渐的靠拢,神是无所不能的,不管遭遇了什么,都会秉承着慈悲之心。
而造反就是造杀孽,哎!
沈安觉得自己丢掉了一个巨大的包袱,脚下轻快。
“安北!”
前方的青楼前,苏轼正在灯火中招手。
那笑容纯净,就是见到兄弟的欢喜。
“来了!”
沈安脚下轻快的走了过去。
苏轼的同伴不少,互相介绍时,其中一个竟然是秦观。
上次秦观去沈家求见,被赵五五打发了,今日两人才算是第一次见面。
“见过国公。”
若说在昨日,秦观还能保持些倨傲,那么现在他就很痛苦的发现,自己面对着一尊大神。
杂学大佬啊!
他秦观变成了个小虾米,只能保持恭谨的态度。
“呵呵!”
沈安笑的很是慈悲。
“走,进去喝酒!”
苏轼神采飞扬的模样让沈安有些欣慰,就问道:“子瞻你的零花钱不是没了吗?”
瞬间苏轼就纠结了。
沈安不禁大笑,然后勾着他的肩膀,“某请客!”
“好兄弟!”苏轼也勾住他的肩膀,两人并肩进去。
……
第三更送上,晚安!
北宋大丈夫 第1833章 祖宗啊!朕又开疆拓土了
宫中,赵曙心情大好,吃了晚饭后,就顺口说道:“这人的心情一好,就想看个歌舞……”
陈忠珩在边上使眼色都没用,他不禁默哀一瞬。
官家,您说什么不好,偏生要说歌舞。
高滔滔笑眯眯的道:“是,臣妾这就去安排。”
赵曙也想起来了,他干笑道:“要不……”
“要的。”高滔滔拍拍手,“让人准备歌舞。”
赵曙后悔了,把肠子都悔青了。
朕无事找事干什么不好,偏生要歌舞。
“官家,沈安和苏轼去了青楼。”
张八年就和游魂似的飘了进来,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赵曙点头,“好。”
沈安这些年去青楼的次数屈指可数,可今日却去了,这就是暗示,表示他明白了。
以后沈安会被宣传成为一个学问大佬,这是基调。
至于名将,那是附带的。
赵曙心中一喜,说道:“歌舞呢?”
男人一高兴,不就喜欢来个歌舞助助兴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