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大圣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你请了许多人,会得许多工钱,刘四根与梁永正涨租子,许多人家渐渐开始退租。”

    “竟然有此事”

    开始没有,前段时间才开始有,一是做工时间长了,是从五月初六便开始请人的,到今天不是结束,后面的还有,可能一直用到十月中下旬,整整是漫长的五个半月时间。即便兼顾着家里的活,也能得七千多文收入。还有更狠的,便是刘昌郝所说的梁得宁,他从开始便来上工,一天未挪,那怕孙寡妇去鞭炮作坊上工,他也不顾家里的作物,继续上工。

    当然,作物长势差了,不过有人替他们算过账,若是这样上工,仅是梁得宁一人便能拿到近十五缗钱,关键他还有一个可怕的老婆,几乎每次在作坊里都能拿第一等奖。

    懂了,作物长差了,那怕不种庄稼,人家马上也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夫妇是特殊,不能算,正常人家除了劳力做工钱,还有妇女在作坊做工钱,租子涨得太多,收益低,正好秋收到来,复议明年租子,许多人家不租了。

    先是几个心不太黑的大户顶不住,陆续降了租子,梁永正与刘四根两家也只好降了租子,梁永正心中憋气,上次来找麻烦。他智商不算太高的,可能刘四根早预料到了,加上心中有恨,才带着老女婿,准备将刘昌郝一下子拍死。

    “我回去问问。”

    刘昌郝来到二伯家,二妈说:“是有此事,昌郝,你需装聋作哑,插手了,租佃户不领你情,各大户亦恨你,除了刘四根兄弟与梁永正,其他几个大户与你家亦无仇。”

    刘昌郝二妈还好一点,特别是五婶,性子更刚强,她曾说,一村子都不是好人。刘昌郝脑子提了档,看人能看得更真切,三个婶子当中,若论真心,五婶对自家也是最真心的,但就是知道,刘昌郝也只能一碗水端平。

    “二婶,我也不是过问此事,你能否抽空,去黄咀渡,南边有一个陶庙村,在李官人油坊东南边,隔着不太远,有一户叫陶光成的人家,他家似有一个小娘子……”

    黄咀渡便是李家油坊那个墟市的名字。

    秋忙结束,谢四娘又委托二妈代刘昌郝打听“好人家”的小娘子,二妈还用说吗,立即答应。似乎刘家条件好了,容易打听了,然而实际变得难打听了。不仅是条件好,韦小二他们还说自己这个侄子有才气,写的文章诗词轰动京师,那么什么样人家的小娘子才能般配呢

    于是找到现在,一户人家也未找好。是有好人家的娘子,家好“娘子好”,问题是人家知道刘家究竟挣了多少钱,或相信刘昌郝能名动京师

    二妈问:“其家如何”

    “三等户。”

    “三等户”

    “乃河南之三等户,不亚于早先的我家,二婶,非是家如何,其家不太贫即可,关键乃是人好。”

    所谓的人好,不仅是小娘子人品要好,其父母兄弟最好也不要太差,人远比家重要。二妈老想着般配,上哪儿找绝对般配的人家

    “好,我替你问问。”

    刘昌郝丢下了好几贯钱,二伯不要,刘昌郝说:“其家离黄咀渡还有四五里路,离我村更远,每次去须骑驴,或乘船过去,时间长,亦须花钱,更耽误你家农活,这些钱收下吧。”

    “远乎”二伯问。

    “我小姨娘嫁到朱仙镇,岂不是更远,然其生活远比我娘娘更如意。且我家每年雇用多少船只,仅是去京城,便行船好几十次,想联系亦方便也。”

    “好,我替你问问。昌郝,其家小娘子你看到了”

    “看到了。”

    “如何”

    “还行,具体我亦不知,还托二婶去问问。”刘昌郝说,若论高挑与健康,不及黄娟娟,但长相与肤色,又胜过黄娟娟,看相貌,大约在十六七岁,反正梳起了碧玉髻,说不定人家都订了亲。

    刘昌郝付牛钱,韩大虎看着深耕出来的山滩,有些担忧:“昌郝,恐施肥,也不易改造。”

    刘昌郝是用来做苗圃的,然而不管是菜圃花圃还是苗圃,对土质要求都会更严格。山滩不但严重贫瘠,也易漏水漏肥,韩大虎担心刘昌郝估计太过乐观。

    “韩叔父,那边是什么”

    韩大虎顺着刘昌郝手指的地方望去:“耕地,黑水河,不对,你们村大方塘。”

    “是也,我会施用大量大方塘的淤积,与之一道酥冻,酥冻后,再撒上大量的堆肥,一道耙平,随后浇灌大量沤肥,地质便立即改善。”

    “然时间短,你家新田亦需淤积,山塘亦需淤泥,到时候会很麻烦。”

    去年不落大雪,天光冷了,也捞不了两三天,但去年还算是好的,若是初九落雪,只好停下,时间上会更短。总之,将安排寄托在老天上,十分地冒险。

    刘昌郝心中也默认了,去年不是一处安排失误,而是多处安排失误,他在韩大虎耳边低语一番。

    “也是一个好主意,”韩大虎说道,又问:“刘昌郝,一定要去河东”




第150章 燕离(下)
    “我便钱都准备好了,岂会不去”

    去就去吧。

    方波从洛阳回来,带来了一份数据,刘昌郝说:“居然一起打听出来”

    按照朱三的说法,有的也极其冷门,不一定能打听得到,方波说:“有的确实在市面上买不到,然山里有之,我又大约问了一下,其只能做参考。”

    虽然市面上没有,然而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河是大河黄河,山也是大山,山里有,其价格便是托人在山里找苗挖苗的价格,是一个大约的估计价,方波分别做了记号。他又说:“洛阳比较齐全,换成京城,有的未必有之。我再于京城打探打探,若在京城买,不必麻烦,若是在洛阳或于当地买,最好请李氏花行的人相助,此一路他家与各场务皆熟悉,不然,凭借我们买花木过来,不知会被场务索要多少钱帛。”

    他们以前也替雇主买过花木,但雇主多是有来头的人,不怕场务,刘昌郝名气虽大,却没有什么实力,只能请李店主相帮。

    “你回去后再探听,我亦不急,纵买,亦到元旦后,且春天所购花木也不会多。”

    “行,不知朱三郎与伍二郎何时回来”

    两人是骑马去的,据史载,侬智高叛乱时,广州用五天时间,便将消息送到京城,那用的是特脚递,换人换马,不休息地送消息,才创造了这一记录。

    正常人不可能实现这一速度,如朱三下润州,路上不敢耽误,速度绝对比王安石快,还用了六天时间。

    若是骑马,若不是太耽误,即便去广州,一来一去,月余也足够了,去福建路更近,来回约二十几天,但还要去寻找种籽,这得看种棉花的人多不多,两人找得巧不巧,然后是回来,回来带着许多种籽,真的慢了。

    “快需三十多天,慢可能需五十天。具体的,我也不清楚,要看福建路那边的情况。”

    去福建路还好,刘昌郝担心的是明年资料还不解锁,其可能性能达到0以上,那春天,要安排朱三他们派人去岭南,不但去岭南,还要去黎族人哪里,寻来轧花设备,再带回家,然后看能不能就着这些设备进行一些改进。否则,只能用手剥棉籽。若那样,不但远,黎族人居住的地方,又是半羁縻状态,容易出事情,不亚于他去河东前线,甚至风险率更高。

    方波想的不多,他眼中反而露出一些兴奋的神色,虽然刘昌郝说是要做大善事,将它普及,前几年价格必然还是很高的,也会谋利,必然谋利,刘昌郝想经营这么多山呢,没有经济能行么。

    其实他想的多了,没有棉花,只养四个牙人,是绰绰有余的。

    二妈回来,说:“其家人颇为忠厚,其妻也忠厚。”

    黄家退钗,虽然刘家不说,黄家也不说,多少有些让她杯弓蛇影,名声也不大好听,刘昌郝可是你亲侄子唉,也不打听好。

    因此这次去了陶庙村,不但打听了陶光成的为人,连他妻子,两个儿子的为人,全打听了一遍,这才打听陶小娘子的为人。

    “陶家小娘子今年十六岁。”

    “年龄刚刚好,”刘昌郝说,与黄家娟娟一样,明年就是十七岁,或拖一拖,便是十八岁。谁让这是一个早婚的时代,更过份的是,居然有人向四婶提亲,刘昌郝怒了,直接干预,说,二妹不到十六七岁,不准与别人家商议亲事,不到十八岁,不准结婚。这是他的想法,女孩子,十四岁,虽未到及笄之年,也能提亲了。

    “论做活,恐不及黄家小娘子,论长相,比黄家小娘子胜一筹,品性皆不错,很孝顺,虽求亲人多,还未订亲。”

    “我已见过。”

    “昌郝,你于何处见过她”谢四娘问。

    “我去李官人油坊,于路上看到她。”

    “乃是缘分,其家如何”

    “其家与黄家仿佛,”二妈继续说,仿佛是家里的经济,其他的不一样,陶光成还有一个哥哥,是亲哥哥,不过这个哥哥有些不大争气,说着,她看着刘昌郝。

    “是其叔父,与其家无关,只要她家人好便行。”

    “也是,”二妈继续做着介绍,陶光成上面还有一个母亲,因为大儿子不孝顺,便一直呆在小儿子身边,下面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皆成家立业了,女儿是老幺,陶光成本人比黄父岁数长了近十岁,快五十岁的人。但因为夫妇两为人忠厚,家风也比较好,两个儿子同样很争气,也孝顺,若不考虑到陶光成哥哥家,其家品性是无可挑剔的。

    “行,向她家提亲,”谢四娘在边上说,她与刘昌郝想法差不多,对家庭情况不太挑剔,这是儿子争气的,不争气,自家今年会是何等辰光,因此家庭情况特别好的,反而会担忧,关键是人好。听上去一家人似乎不错,儿子又看到过人家,肯定比较满意,不满意不会让二嫂嫂去打听,那还考虑什么

    “包在我身上,”二妈说,以刘家的条件,去陶家上门提亲,简直太容易了。

    正说着,外面燕子忽然啾啾叫了起来。

    几人一起走出来,不是两只燕子,而是九只燕子,看到刘昌郝走出来,九只燕子一起围着刘昌郝飞,一边飞一边叫。刘昌郝有些无语,这个德鲁伊体有什么作用自己又不想装神弄鬼,特别是以后,不科举便罢,一科举,这些事沾上了反而不大好,如狄青。

    忽然他明白了:“阿娘,二婶,燕子要南飞了。”

    “不会吧,它们南飞还会打招呼”

    按理说是不会,然而……刘昌郝也不知如何回答,说:“万物皆有灵性,莫要小看了它们。”

    “昌郝,要不要提亲”

    “咦,二婶,为何有此一问”

    “你未来……”

    “二婶,你莫多想,我只是救了白头,又喂虫子给它们吃,它们才亲近我。”

    白头便是那只受伤的燕子,头顶上有一簇白毛,苗苗叫它白头,那就是白头了,二妈可能觉得神奇,以为刘昌郝未来有大出息,有大出息,那么找小娘子必须提高“档次”。那有这说法。

    一会苗苗问:“哥哥,它们为何未飞走”

    “燕子迁徙,一般于夜里飞。”

    谢四娘在边上问:“它们能活多久”

    “其寿命还可以,一般能活十年时间,然其迁徙会遇到许多危险,有的被天敌吃掉,有的跨越茫茫大海,飞不动了,掉入大海淹死,有的被人类捕杀。明年能有一半飞回来,便是幸运了。”

    谢四娘慈怜道:“畜牲也可怜。”

    刘昌郝不语,在人类眼里,燕子可能很可怜,但在黑猫大人眼里,人类是不是更可怜这一想,命题太过宏大。苗苗央求道:“哥哥,能不能让它们不要飞。”

    “苗苗,燕子以飞虫为食,冬天我们这边没有飞虫,只能南飞,去南方寻找食物。”

    “我们挖虫子给它们吃。”

    “那也不行,它们亦不耐寒冷。”

    苗苗想哭,刘昌郝安慰道:“所以哪,它们飞回来,我们一定要善待它们,不能伤害它们。再说,只是我一个猜测,今天晚上未必会飞走呢。”

    但这件事传得快,刘昌郝上山滩,许多人居然问了起来,小燕子每年南飞很正常,然而飞走前与主人打招呼就不正常了。以至到了晚上,不但谢四娘与苗苗无法入睡,张德奎家、秦瓦匠家、盖氏一家,以及薛勇几家,都没有入睡。刘昌郝继续看书写字,到了二更时分,他准备入睡时,几只燕子又叫了起来。

    刘昌郝走出来,几只燕子围着他飞,这回真确定了,刘昌郝说:“你们南飞,不要像在我家,最好不要与人类亲近。”

    它们南飞,飞向哪里,刘昌郝不清楚,有的能飞向福建路,有的飞向岭南,甚至跨过大海,南海那些土著人什么都吃,即便是汉人居住区域,也有许多皮孩子。

    谢四娘也爬起来,问:“你说,它们能听懂乎”

    “听不懂的,我只是说一说。”但刘昌郝忽然闭上嘴巴,不但谢四娘与苗苗,连两只豹猫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蹲在门坎上,盯着天空中的小燕子。难道它们也是出来送行的这事儿真的不大好解释。

    张德奎一家过来了,秦瓦匠与盖氏两家也过来了。

    苗苗也挥手,说:“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几只燕子忽然从天空中落到她肩膀上,歪着脑袋看着她,“白头”还用小嘴啄了啄苗苗的耳朵,又冲刘昌郝叫了一番,忽然一起迎着明月,飞向高空,瞬间消失不见。

    秦瓦匠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说:“真飞走了,真打招呼啊。”

    苗苗忽然哇哇大哭起来。

    薛勇也过来问,确实很怪异,刘昌郝不欲多说,回房休息。连第二天都未去山滩,继续呆在家里看书。韩道实便来了,他说新词,刘昌郝说:“韩大郎,不说新词,乃说花。”

    后来有人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也排进十大词人行列,刘昌郝却不大认同。这三人名气大,才情也大,然而写词皆不多,特别是王安石与范仲淹,虽然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佳作,皆不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种孤篇压盛唐的惊艳佳作,包括王安石的《桂枝香》,范仲淹的《渔家傲》,虽是难得佳作,然不能称为“孤篇压宋朝”。若让刘昌郝来排,宁选晏几道,都不会选这三人。

    前面还有晏殊,晏殊与李清照一样,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格局略小,略单薄,特别是晏殊,有浓浓的“强说愁”嫌疑,仔细回味,看似悠闲,实则“虚”的慌,真比起来,比李煜逊了好几筹。

    柳永一些词份量够重,又得不到正统士大夫的认可。

    马上开始精彩了。

    但眼下的,大苏与晏几道未达至巅峰,秦观与周邦彦、贺铸只是三个粉嫩的新人,李清照有没有出世,刘昌郝还不清楚。
1...6162636465...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