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大圣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交趾虽然表面上向宋朝称臣,然而这些年来一样的桀骜不驯。时不时有寇掠宋朝边境百姓或商贾的事件发生,甚至跨海寇掠钦州。

    王韶开边有功,朝廷赏官拜爵。

    但不仅是西北,这几年同时爆发了好几场战事。

    在潭州西边有一片古怪的地方,宋朝称它为梅山蛮。由于全是深山老林,难以征服,加上宋朝的保守思想,一直不管不问。但是山区了,必然很穷,山上的百姓时不时下山抄掠。宋朝索性禁止周边的百姓与他们往来,越封闭越野蛮,成了宋朝的国中国。

    到了宋神宗手中,实在对这片地区无法忍受,便让章惇将这片地区征服,还有辰州西边的南北江随后章惇还在这里修道路,办学堂,才将这片不安定因素给消灭掉。

    这是荆湖路的,川南同样也有问题,刘昌郝称它们是看不到太阳的地方。宋朝的纵容让两个蛮酋斧望个恕、晏子变得夜郎自大,准备联合晏州六姓、纳溪二十四姓学习南诏那样入侵内地,结果被熊本一镇压下去。

    看到这些,桂州知州沈起点集土兵为保伍,授阵图让其练习,又集舟师,教水战,罢贸易。但不是沈起胆子大,这不但是沈起之意,宋神宗与王安石也有了收复交州的心思。

    毕竟交州位于红河三角洲,与夔峡地区不同,只要收复能安定下来,朝廷多少能受益,而且交趾这些年在边境的作为,也让宋朝恶心。

    邕州知州苏缄再三上书沮议且看侯仁宝,这是两股力量在较劲,一方是王安石等人的激进力量,一方是文彦博吴充等人的保守力量。苏缄无疑是后者,朝廷将苏缄调走,又不会有惨剧发生。偏偏在这关键时候,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吕惠卿有了“野望”,吴充渐渐上位,别以为他是王安石亲家,他才是最大的无间道。

    结果不是调走苏缄,而是沈起,以刘彝代之。没有想到刘彝到了桂州后,不改起之所为,罢广西所顿北兵,而用枪杖手分戍,大治戈船,遏绝互市。

    史载交人疑惧,这是难听的说法,实际是交趾不服了,你敢打我们主意,我们索性先发制人吧!加上苏缄继续梦想着和平,看似刘彝在折腾,实际边境等于是不设防的。于是交趾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三道入侵,先陷钦州,后陷廉州,加上刘彝愤恨这几州太守,特别是苏缄屡屡苟和沮议,坐视不救,导致正月二十三邕州沦陷。

    苏缄说,我义不死贼手,让他三十六口家人自杀,自己纵火。交趾屠城,死者仅统计出来的就达到了五万八千人!加上其他地区,被交趾人屠杀了十几万军民百姓。

    宋神宗评价苏缄:昔唐张巡与许远守睢阳,蔽捍江、淮,较之卿父,未为远过也。

    似乎是如此,交趾举国大军来犯,苏缄率领2800州兵,五万多民众,实际能战斗的民众可能不足万人,一面抗敌,一面求救,然援兵始终不来,守了四十二天后,城破被屠。

    但让刘昌郝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为什么呢

    他虽然说交趾不可小视,实际就那么一回事。如攻陷邕州后,交趾一度想攻克桂州,未到桂州边境呢,在邕州北部,便被当地一群豪强率领土兵狙击,交趾大败,害怕了,这才是一群地方武装呢,若是桂州大军南下,后果如何,立即撤退。

    且看邕州的面积,几乎占据了半个广南西路,不少是羁縻区,然而能控制的范围也是不小的,其境内有许多土兵,以及比较听从朝廷命令的熟蛮部,随便着,就能集结一两万兵马。

    为什么大军到来,只有两千余州兵可见之前的不设防,不设到什么地步。尽管刘昌郝知道苏缄后来成了南宁的“城隍爷”,但将过程理清楚了,刘昌郝却是五味杂陈。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换一个有能力的人过来,提前有备,仅凭借邕州一州之力,便能让交趾好看。或者稍稍防备,也不会让交趾轻易地拿下邕州城。

    其道理,如同刘昌郝嘲讽范仲淹的渔家傲一样,你于西北担任什么官职先是知延州兼鄜延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兼都部署司事,次之是知庆州兼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兼都部署司事,一路军政财大权全部交给你了。

    若是利用得好,仅是一路之力,便能大败西夏来犯之敌,或如张亢,人家不要说一路,手里都不足一州兵马,却一再将李元昊击败。

    没有本领打败西夏,然后借老兵的语气厌战乞和,这不是和平,而是一种无能!

    更无能的是后面,张亢先是得罪了夏竦,后是得罪了范仲淹的连襟郑戬,一贬再贬,但范仲淹明明在国家严重缺少将才的情况下,却视若不见。

    朱三要说,刘昌郝耐心地听完。

    大体上说对了,对苏缄更是赞不绝口。

    刘昌郝心里有些悲哀,他问:“河东呢”

    朱三继续摇头,刘昌郝心里就古怪了,河东没有消息,为什么保卫河东的任务条进度飞快

    “河东比邕州更紧要”朱三问,是紧要,非是重要。




第179章 魏武卒
    “交趾攻破邕州城后,分出一部兵马,欲图桂州,然于邕州边境,被一群主户率领土兵与壮丁,打得抱头鼠窜。此辈,何足为虑”

    “咦,为何能攻克数州”

    “三郎,我绘地图,你也看到了,邕州面积有多大邕州城更非在边境边上,交趾自大南关而来,近四百里路,非是飞来,且是步卒,非一日而来,为何不提前设备”刘昌郝说不下去了,毕竟人也死了,且死得壮烈。

    “也是啊。”

    “人死为大,勿要议论。”

    “如此,河东更重要,也更紧要。”

    “正是。”

    “刘有宁,需不需要我们派一人去泉州寻脱籽器械”朱三又问,正好甜瓜上市还早,四人除了听听花木的行情外,几乎全闲着。

    “先等等你们闲着便闲着,用上时,你们也勿要推辞。”

    但邕州惨剧发生了,岭南,刘昌郝更说不出口。

    朱三也机灵,他看到刘昌郝吞吞吐吐,心里咯登一下,说:“我们去看牡丹苗。”

    “吾亦不强迫你去”刘昌郝无语了:“去吧,去吧。”

    几人下去。

    谢四娘问:“昌郝,你如何知邕州到边境有四百里路”

    “书上有记载。”

    不但相隔了四百里路,前面还有大南关、太平寨、万古寨,这才能杀到邕州城下。侬智高呢,原先岭南那才叫不设备,自从侬智高叛乱后,广南各地皆置了大量土兵。但能责怪苏缄吗反正这事越想越让人憋闷。

    “昌郝,你说河东,去年你与韩保正去河东,与朝廷的河东可有关系”

    “阿娘,没有,也是从书上看来的,朝廷亦未必会听之。”刘昌郝连忙说。这事儿绝对不能承认,否则以后自己出门了,谢四娘就不放心了。正说着,二妹与凤凤来了。

    二妹将谢四娘拉到门外,凤凤说:“昌郝,你家牙人来了”

    “凤凤,想带口信到京城”刘昌郝打趣地说。

    凤凤低声说:“我是你嫂嫂。”

    刘昌郝卟哧乐了起来:“凤凤,你还未过门呢。”

    “别取笑我,我让你带一件衣服到京城。”

    这是好事,不能拿人家开玩笑,刘昌郝接过小包袱,说:“行。”

    “小乙在京城如何”

    “几个牙人去看花苗了,你坐会,他们回来,我问一下。”

    凤凤坐下,二妹知道事情办好了,与谢四娘进来,说:“猫呢。”

    “在房里。”

    “让我看看。”

    凤鸡太过下贱,渐渐没人提,但刘家的燕子与猫,在村子里有着许多传奇的说法。刘昌郝进房间,从床下面抱出一只猫,凤凤说:“好大,好漂亮。”

    “去年幸亏它们。”谢四娘说。

    二妹与凤凤皆用手摸,它们不但大,仿佛缩小版金钱豹,颜值超高,不要说二妹她们,即便秦瓦匠看到了,也想撸两下,只是它们与其他人类不太亲近,一般人根本撸不到。现在让刘昌郝抱着,两个女孩子摸,依然呲牙咧嘴,喵喵地叫着,似乎在抗议,别摸我。

    “好了,再摸它要发火了,”刘昌郝又将它送到床下。

    朱三他们回来。

    刘昌郝问:“小乙在军营里如何”

    “我们正要说呢,”原本是要说的,刘昌郝欲言欲止,几个牙人吓坏了,一起跑到地里看花去。

    刘昌郝在相国寺门前装了一回逼,对于刘昌郝来说,未必是好事,毕竟中国人的传统,不太喜欢张扬的人,此外还有让许多贡士悲催的殿试,有的心眼小,说不定连带着恨上了刘昌郝。

    但对梁小乙是一件好事,这事儿在京城颇为轰动,至少许多人是亲眼看到传说中的西坡居士如何写下惊天大作的。有人称它为元宵第一词,居然还产生了明月党、东风党,有的说明月几时有写得更好,有的说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得更好,几乎争得快要打起架来。还有人说词绝元宵节,才压万贡士。特别是赵顼带着许多大臣观看,嗟叹良久,更让它增加了魄丽的传奇色彩。又有人将西坡对韵翻了出来,说文字把玩到了极致。

    反正闹的风波挺大的,终于传到军营里,军营里有几个都头相信了刘昌郝所代传的话,梁小乙升迁,乃是官家的意旨,况且梁小乙后面还站着一个名气大的才子。

    应当现在梁小乙局面比较好,有三个都头“屈服”,据梁小乙的反馈,能渐渐调动全营将士。

    朱三说:“刘有宁,我终于相信你的话,梁小乙未来也不可估量,若是他人,必当意气风发,趾高气扬,然越是如此,梁小乙越是战战兢兢,省怕自己做得不好,有此心态,岂能不上进。”

    类似梁小乙的人才,在军中还是有不少的,区别就是缺少一个教导的人,然后又缺一个捧他们上位的人。

    凤凤不大相信朱三前面的话,认为朱三在替刘昌郝吹捧,后面的话,却让她开起心。

    刘昌郝想了想,总觉得有些不安,随着邕州被屠,宋朝三大劫也徐徐拉开帷幕,于是他到房里拿出纸笔,写了魏武卒的故事。

    吴起与秦军作战时,与士卒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包括吴起吮脓,由是士卒愿意卖命。但不仅如此,他还创立了武卒制,要求士卒能披上三层重甲与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持长戈或铁戟,带利剑,携带三天干粮,能在半天内行走百余里路。

    然后他带着这群训练的魏武卒开始了一场辉煌经典的战例,阴晋之战,五万魏武卒对上五十万秦队,大破之!

    练兵便是如此的重要。

    朱三怀疑地问:“十二石”

    弩的石与弓的石是不同的,一般能开一石弓便能拉三石弩,但能拉三石强弩者,在宋军里便算是上等兵了。十二石,让朱三有些不可思议。

    “我还未写完呢,战国时代弓弩与我朝皆不相同,隆募能引弓四钧、挽弩九石者取之,立标简试,挽十二石弩相当于四钧弓,战国时代四钧相当于一石,其比例如此,乃是弩的各自构造不同。”

    “不提它是战国时代的弩,即便我朝,各种弩不同,拉力亦不同,如厥张弩能用臂拉开三石臂张弩,则能用脚踩开六石蹶张弩。或如神臂弓,似弓似弩,需两石多拉力才能张开,然令其拉弓,顶多撑开一石半弓。”

    “且各个朝代石又不一,左传又载,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由此可推,能挽六钧弓已属强者,或相当于我朝三石半至四石弩。”

    “若是汉石,还要更小。或如里,战国时里也略小,百余里相当于七八十里路。”

    “果然须多读书。”

    “伍二郎,你们用不上,何必读之,我若非是用上它,亦不会注意。”

    “然此数,亦难练到。”

    “韩大郎,是难练到,然类似勇士在军营里仍能找得到,只是比例会比较少。即便不可能指望全营将士做得到,亦可做一个激励的目标。梁小乙非是十个属下,乃是一营兵马,若全是将勇兵悍,放在战场上,谁也不敢小视。”

    “会上战场”

    “阿娘,既为官兵,岂能不轮戍至于上战场,则未必之。然亦以防万一,如苏知州,若是早点防范,何至于惨烈牺牲。”

    “你大父、曾祖父”

    “他们是特例,乃边帅无能也,换成熙河之战,又死了多少将士况且又有多少禁兵上了战场”

    谢四娘起身去做饭。

    轻活,天又不冷,刘昌郝便由着她做。

    “昌郝,听你说,之前好像有人不听小乙指挥”

    “凤凤,必然,小乙哥是新兵,先是十将,后是指使,纵是有背景的人,升迁也没有如此之快,一营之中,有副指使,有都头,有的资历深,有的有背景,谁会服气。”

    “因为你”

    “莫听朱三郎的话,我只是替小乙哥出了一些主意,关键还是他自己做的好。”

    朱三也辨不得,不可忽视刘昌郝作用,但也不可忽视梁小乙本身的作用,若是没能力,纵然刘昌郝想扶,也扶不起。

    “西夏将士勇乎”

    “食肉民族,岂能不勇乎然其国是半封建半部落制度,军心更不齐,军纪更差,与我朝将士相比,他们更只能打顺风仗,打以多胜少仗,若是宋夏两国兵力相当,指挥者能力相当,其必败矣。”

    “契丹呢”

    “三国相比,契丹虽堕落矣,其乃胜于我军,契丹居前,我朝居中,西夏居末。然差距皆不大,除兵力装备外,还要看各自主将的能力。若小王相公换成葛怀敏,或当年的韩公,熙河之征仍会败。”

    “你真懂兵法”凤凤眨着眼睛问。

    朱三几人笑。

    “我亦不懂,纸上谈兵也,只是写一些文字,让小乙哥借鉴,勿多想。”

    “原来是纸上谈兵。”凤凤抚胸道。

    朱三几人又笑。



第180章 解锁
    “朱三郎,莫笑,我说的是实情,连军营都未进过,何谈懂兵法我因为书读得多,也比较会读,眼界可能要更远一点。或有一个比喻,我因为眼界,绘画了一些精美的家具,然让我来打造,会目不忍睹。但我将它们交给了庄木匠,便会打造出漂亮的家具。我这些点评,起的作用便是如此。”
1...8182838485...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