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隋末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隔壁老黄哥
此外,推古朝在确定了船队即将归航的消息后,也派了一批人来鸟取,还是由小野妹子带队,打着商团的名号要跟船再回高密。
至于说这支商团的人员配置,比起当初小野妹子领导的遣隋使而言又了什么变化,也不是李淳风他们能搞得明白的,不过根据董耀汉的观察,他们这新一批的人里明显多了不少隐藏了行踪的女子,就不知道用意如何了。
而后,归航的船队于九月初三从鸟取往西出发,用时仅十日便顺风沿着海岸线地抵达了正对着对马海峡的福冈,然后这个时候对于如何归航船队方面略微有了小小的分歧,杨氏船队的人认为还是走老路,先向北借助海潮过海峡,然后再贴着海岸绕行高丽半岛返回,而研究明白了六分仪的李淳风却有把握在海上辨明方向,因此认为应该按照黄小刚所给的海图来走直线,直接从日本回航高密。
船队在福冈停留了两日之后,便最终决定兵分两路,杨氏船队为求稳妥,还是过海峡走老路,李淳风他们则放胆走一回新路,看看能不能直航高密。
然后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按照黄小刚给的海图,当真能从日本的最南端直接一路回航到胶东。
至于说回航的船只数量为什么比出发时增多数倍,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而关键点也就是李淳风他们在回航的路上刻意经过了耽罗(也就是济州岛),并且一不小心还搞出了大事来。
凤舞隋末
。
第五百三五章 耽罗来附
/
耽罗(dan-o)这个鸟地方,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济州岛,中原文明对这个地方的记载,最早见于旧唐书刘仁轨传。
此外,在《新唐书流鬼传》中,记载着此地“居新罗武州南岛上,俗朴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铁齿杷土。
此外,关于耽罗国的纪录,隋书《百济传》称‘聃牟罗国’,新唐书称‘儋罗’,其他还有耽浮罗、托罗、屯罗等称呼。
根据朝鲜三国史记的纪录,耽罗国曾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六年(476年)臣服属于百济,并遣使朝贡。朝鲜半岛三国统一后,耽罗转服属于新罗,当时耽罗国王号称“星主”,据说此称号为新罗文武王所赐。
不过在这个时代,不管是远在天边的隋人,还是近在咫尺的高句丽人、日本人,对于耽罗和耽罗岛上的情况所知都是不多,甚至都没有能够指出这个岛明确方位的海图,也就是李淳风和董耀汉的手上有一份黄小刚提供的海图,上面大致画出了所在的方位,并且黄小刚还按照思维惯性随手在地图上将此处标注为“济州”。
而根据海图刚把六分仪给研究明白的李淳风自然不会去多想什么,看见海图上既然标注着有,那就肯定及一定有,因为天凤军的监军大人没必要拿他们开玩笑对吧!
所以,在确定了航向之后,船队便从福冈出发,顺着北风一路向西,借助六分仪的指引不断修正航向,终于在十五天后抵达了耽罗的北岸。
那么,从日本的福冈往济州岛西去,为什么会抵达它的北岸呢
这事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首先大家想过没有,从后世的海图上看,这济州岛也不算小了,又悬浮在朝鲜半岛的外海,可为什么在人类文明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前这个地方都属于莽荒地带,就算是古高丽人也要到北魏时期才发现和控制这个地方,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后世可以拿来写成好几篇学术论文的自然现象,那就是日本海洋流!
简单点说,在古帆式船和古桨式船的时代,行船看似主要靠天气,也就是风向,但实际上还跟洋流有很大的关系。
而济州岛所出的位置,正好处在日本海的洋流出口位置上,因此如果要从中原地区的渤海甚至山东一带出发直航,在没有明确的航向指引情况下,船只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迎面而来的洋流冲到北面的辽东湾或者冲往南边的江浙、福建沿海,而如果从日本北侧出发的话,又会顺着洋流快速的绕过济州岛,还是被冲到别的地方去。
所以,在没有导航技术的时代,想要登岛难度极大,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因,才使得济州岛的人迹和比文明活动大陆地区要晚上许多。
当然,在古代想去济州岛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说就有一种意外可以让人抵达,那就是自然灾害。
而恰好李淳风他们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自福冈出发的第七天,也就是船队刚刚离开日本大陆架进入深海区间的时候,好巧不巧的便遇上一股从东海的外海北上的冬季风暴,这个时代也没形成什么台风命名的机制,所以也不好给这股台风命名,反正在这股强度不是很强的台风吹袭和洋流的帮助下,船队在日本海岸与济州岛之间整整画出了一个类似“∽”形状的轨迹,也才终于登陆。
然后在北岛登陆上去一瞧,先是发现这济州岛果然如野史记载的一样是个蛮荒之地,岛的北面直接没有人烟,后来绕道南岛才找到耽罗的国都三姓穴城(也称毛兴穴),也才瞧见一些人烟,不过很快发现当地居民很少、没有工农业、人民很贫穷、产出很匮乏,甚至连个像样的码头都没有。
要知道此时的耽罗还不是后世那个耽罗国,只是一群聚居在岛的野民自给自足,有一个类似于部落首领的人在此管理。
传说此地是由从济州岛中部的汉拿山北麓的毛兴穴(这是指山上的山洞)下来的三位神人高乙那、梁乙那和夫乙那所创,因此世代由高乙那部所统治,而如今的高乙那部的首领名叫高乙那都罗木,是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
然而,更为巧合的是,也即在船队停驻在三姓穴城近海的第二天,包括董耀汉、李淳风等人正坐了小船上岸,前往高乙那都罗木的王宫(就是个大帐篷)与他见面的时候,突然在三姓穴城外海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座由各类垃圾还有船只、舢板以及各种残骸组成的,大小据说有一个小县城那么大的海上垃圾山,并且垃圾山上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在大声呼救和引燃狼烟。
船队自然二话不说展开救援,然后居然从垃圾山上和周围海面上救下了一千七百多人,随后经过简单的甄别和询问才知道,这座垃圾山上的人既有日本长崎、鹿儿岛的渔民,也有隋朝江浙、福建一带的渔家,甚至还有闽越一带的疍民,全都是被台风弄到这里来的。
而刚好,此时李淳风他们的船队可是满载而归,船上别的不多,粮食可都是堆得差不多爆了舱,于是作为船队指挥的董耀汉和副指挥史耀元都不用多想,连忙命人打开船舱取粮赈济,并且组织人手对垃圾山进行清理和打捞,居然弄出了不少完好或稍事修缮也能使用的船只。
而在这之后的事情,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了,在休整了十几天之后,船队将要归国时,这些被救的灾民全都自愿尾随在后,浩浩荡荡跟着返回中原,毕竟一来灾民自己肯定是没办法各自远航回归家园的,其次此时的耽罗又不是什么乐土,也不可能把他们都安置下来,再说天凤军的船队又好像是被刻意安排的样子,偏偏装满了粮食于此时出现在耽罗,不跟在后面吃大户岂不是傻么
甚至,也不知道李淳风他们在耽罗岛上还干什么事儿,居然还随船带回了五六百的耽罗人来,其中领头的还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高乙那族长都罗木。
然后的然后,十七岁的少年族长在海边的瑟瑟秋风之中,挺起打着赤膊的胸膛,用非常生涩的顿首礼向黄小刚下拜,然后用学得蹩脚的中原河洛话唱道“化外野民高乙那氏,愿从此归附天军!”
。
第五百三六章 规划济州
对于耽罗的高乙那族人主动来附这个事情,黄小刚本来是没什么准备的,但事已至此他除了捏着鼻子认下之下,也没必要往外推。
不过,当初他给董耀汉他们的交代,本是设法路过济州岛,然后看看上面有没有人,如果没有人的话就占下来……本来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要白捡。
可如今既然人家有个什么高乙那族在上面,且又主动来投附,你总是不能继续打着白捡的心思来做事了对吧
于是,黄小刚也就顺理成章的应了下来,先是给高乙那都罗木改了汉名叫做高木,然后又把耽罗变更为济县(别称还叫济州岛),暂时按照隋制设立县令、县丞和县尉、典吏等职,其中高木作为高乙那族的现任族长,自然不可能将他排挤在外,也就给他挂了一个典吏的虚职,其余县令、县丞和县尉都从高密这边派遣积年的老吏前去任职。
然后,也就把位于济州岛南面的三姓穴城(也即后世的西归浦市)更名为济城,给了三千户的中县定额,这样做是因为估计岛上的高乙那族最多也就有一千多户,因此后期肯定要迁徙中原民众前去填充,所以预先把定额给抬高一些。
然后对于济州岛的未来开发设想和规划,黄小刚也早就有了大致的定位,这会儿也没必要便跟,就按照预想的来就是了。
首先,济州岛的位置就是一个天然的优良中转港口,按照黄小刚原来的设计,他准备让日本要么忙着种地、要么就忙着修路和忙着顺路往日本最南端的长崎运粮食。
然后天凤军这边派出短程的趸船和漕船,就在长崎和济州岛之间来回运送,上岛之后就在岛上进行谷物的脱壳、造糠、精选等工序,然后谷糠还有副产品就地制作成饲料返销日本,精加工后得到的精粮则再往中原运输。
此外,济州岛虽然此时很荒凉,但在后世却还开发得不错,甚至黄小刚还知道济州岛在后世不但有可以养马的草原草场,还有很多的高尔夫球场,所以未来在岛上搞搞养殖业也是很必要的,不过马就算了,可以多养牛和羊,还有不挑食的猪以及各类家禽,反正从日本进口的谷物会在这里精加工,谷物饲料的供应绝对能够保证。
有了大方向的安排,其余的处置也就简单多了,首先就是把高木和他的三十多个随行亲信丢到高密大营里去,点出一个专门的教导排给他们开私教课,先走一趟新兵基础训练再说。
然后这高木不是随船带了五百多族人一起过来么,就把这些族人做过简单的筛选后,分批发往胶州新城和新港各地,让他们一边务工一边学习,日后回去好自己亲手建设家乡。
这之后,就是调集和调配高密现有的人手,迅速组织人力物力马上发往济州岛,争取赶在明年日本夏收之前把前期的港口、码头、物流、仓储、精加工设施的大框架给铺设出来。
此外,黄小刚还要伤脑筋安置带回来的台风灾民,这些灾民如果全是隋人倒也好说,可毕竟里面混杂了不少的日本渔民,也不说什么一碗水端平端不平的废话,至少你在处置方面的要一视同仁对吧
然后经过考量,黄小刚决定在黄县的东岸给他们划出一片专门的聚居区,并且择地兴建渔业码头和配套的渔获处理设施,反正现在桑岛造船厂和旅顺造船厂虽然没办法按照黄小刚要求建造新式海船,但老式的渔船却是造得很溜,干脆以后就把两家船厂全部降为民用船厂,专门打造近海渔船来满足渔业需求也就是了。
至于说新式的海船,看样子只能指望目前还在筹建中的皇家造船厂和老公输父子,但这个技术突破的时间还真不好确定,只能是耐着性子来等了。
再然后就是小野妹子领来的一票人马和李淳风他们带回的几千生口妹子和孩子,这帮人的处理还真让黄小刚伤了脑筋。
首先是小野妹子等人,由于不再打着遣隋使的名义,在接待的问题上肯定要把级别调低,因此安排他们入驻高密城中的驿站和商馆自然是合理的,可正因为将他们安排到了驿站和商馆以后,就无法严控他们的行踪,更加拦不住他们以行商和寻找商机的名义从驿站和商馆跑出来到处晃荡,甚至私下里还有人往芦山吕家村乱蹿。
无奈之下,黄小刚只能命人偷偷绑了几个,动用了一些手段之后也才探问出来,这些人倒也不是针对天凤军,更不是想搞什么破坏或者刺探情报,而是想要从头到脚的学习……这帮日本人什么都想学,不论是官府统治民众的手段,还是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甚至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
而这原本也是遣隋使本就担负的使命,只是前几次派遣来的遣隋使每次来隋,一登陆就会被隋朝的官吏以押送的方式送往洛阳,然后关上几个月后再押送着返回日本,就算中间偶尔给他们放放风,让他们出来见识一下洛阳的繁华,但他们所见得大多也就的杨广命人刻意安排的“盛世景象”。
如今见隋朝既然已经大势已去,而天凤军正是方兴未艾之时,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再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黄小刚倒也明白这种事情肯定要防微杜渐的,虽然这个时代的日本人跟后世的日本人不存在承前启后的关系,也不能因为人家后代犯下的罪而归咎于人家的祖宗,但日本这个地方既然日后肯定要收在天凤军治下,成为未来大中华的一个行省,那么很多事情也就有必要早作安排才是。
所以,对于这帮日本人四处窥视的行为,黄小刚权衡再三之后,便正式的把领队小野妹子给召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申斥,然后告诉他想要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当然要大大方方的来学,不可私下行鬼祟猥琐之事。
小野妹子自然被骂哑口无言,不过既然黄小刚叫他正大光明来学,他当然也就顺坡下驴,提出想要派遣四十人加入天凤军,接受全套的军事训练,以学习天凤军的先进军事理论和实战技术,又想派出四十人加入天凤军的官府系统,从吏员一步步做起,全面学习天凤军的执政方法。
甚至还提出可以派人回日本大量挑选伶俐的少年和少女,然后指派给天凤军治下各行各业的匠人为徒,学习各种商业技术和工艺。
对此,黄小刚倒也不能直接表示说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只要他回去劝服那什么推古女王,让她投靠天凤军,让日本就此改土归流,从此老老实实成为中原的扶桑省,自然也就不再需要搞什么派人学习,你要官吏要匠人咱往日本派就是了……真这样的话吃相也太难看了!
所以,对于小野妹子的要求,黄小刚只能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凤舞隋末
。
第五百三七章 备战黎阳
此外,对于从日本带回来的那些生口……呃!
应该说是从日本带回来的那些用来抵充货值的少年男女,在处置方面虽然也不用伤什么脑筋,首先把年龄合适的直接送进高密大营进行新兵训练,对于年龄不合适的也送进大营……肯定管吃管喝先养起来再说。
虽说在日本上船的时候,由日本商人自己给这些少年
《凤舞隋末》第五百三七章备战黎阳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b凤舞隋末b》笔趣阁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第五百三八章 战术调整
三角翼这个东西,你说它是正儿经的黑科技倒也没错,但你也不能否认它的前置科技的确就是风筝这个传统玩具。,
而在此之前,舅侄俩的建国计划书里虽然的确罗列了有关建设航天强国的条目,但在公输一家子跑来献上木鹊之前,却是根本就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可偏偏隋朝人不会弄的纸飞机,他舅侄俩谁不会啊
黄小刚派给黄娜的空军小队,领队是一个叫做曹菁娘的女排长,看名字也就知道她是豹山曹氏出身,资历属于芦山二期老兵当中的翘楚,入选空军之前担任的是高密大营教导总营的排长。
然后这个曹菁娘也是个有天赋的人,当时黄小刚搞筛选的办法可以说是简单粗暴,也就是让公输父子组装了几架简易的三角翼,然后他自己简单讲解了一下,又亲自操作了一下做了示范,然后就让参与选拔的众人学着来搞,而这个曹菁娘倒也是无师自通的找到了滑翔技巧,在平地上推着三角翼跑着跑着就上了天,还一口气滑出了至少一里多的距离,是众人之中滑得最远的。
而随她一起被派往黎阳的另外十一个队员也基本上都是这个类型的人才,普遍都属于胆大、心细、无师自通,这倒也让黄娜在安排上多了许多选择。
在空军小队抵达黎阳的当天,并由曹菁娘做了展示飞行后,黄娜立即指示在黎阳东北方向的内黄县设置空军营地,在指派工匠和青壮修建营地用时,也专门调派了一个近卫营前往内黄专门负责空军营地的安保工作,并且也希望试着看看能不能再从女近卫里面选出一批敢飞的人出来。,
随后黄娜又根据她自己的所知所见,对现有的三角翼在造型、外部涂装还有飞行装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虽然黄娜并非是什么飞行达人,也没玩过三角翼,但她毕竟是上过大学的人,锦上添花的提点建议还是没问题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