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凤舞隋末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隔壁老黄哥

    所以没办法,李家能安心呆在晋阳搞起了募兵和训练,事到如今总算再次给他集结起了四五万人马。

    可这时往地图上一看,北面关外就是突厥干爹,跟自家干爹开搞肯定是不可能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往西是梁师都,这个家伙不但与李唐一道在突厥始毕可汗面前是一殿之臣,之前人家还出兵救援过李世民,并且雕阴、弘化等郡贫瘠穷困也没什么油水,所以这个时候也不好跟梁师都翻脸。

    至于向南,却是可以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走已经控制在手中的霍邑去打长安,另外就是走龙门或者河东去打洛阳。

    不过这其中又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就是不好找借口跟瓦岗军开战,毕竟此时瓦岗军的老大不再是什么泥腿子农民起义军,而是隋朝正儿八经的贵族李密,并且他还曾经参与过杨玄感反抗杨广的起义,身上可是带着“首义”的光环,如果李唐这个时候没有合适的借口就主动去攻击瓦岗军,必然会被天下人所指,失去了大义还怎么好意思来举义旗

    然后就是打洛阳,虽然如今洛阳看似孤城一座,可毕竟城中还有近百万的百姓,有二十多万的部队,以及城中可供百万人口吃上数年的洛水仓,并且代表了隋朝正统的越王杨侗也还好好的呆在城中,并且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更是领着数万大军镇守着进出关中的交通枢纽函谷关,这个时候以区区数万人马去打洛阳无疑




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献策
    这隋朝搞的郡县制,与秦汉时代的郡县制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汉时代的郡县制,基本上是以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为基础,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作为中央直辖的补充,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而在东汉以后,血继宗法逐渐式微之后,流官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封建政体也逐渐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郡县制也才算是完成了根本性的蜕变。

    到了隋末时代,虽然因为隋文帝和杨广父子俩的瞎折腾(隋开皇三年﹐文帝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杨广又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来回改了两道,但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隋朝的郡县制度可以说已经相当的完善,不但把地方的军事和民政完全分开,更是全面把有关民生的职权全部下放到了地方,使得地方官有可能的权力和腾挪空间来治理民生。

    不过,这里说的民生可不是发展经济搞活商业,而是更大规模的组织百姓开荒种地,甚至不惜毁坏桑田和经济作物,然后以更大的规模种植各种粮食。

    当然效果肯定是不错的,开皇年间基本上是年年丰收,隋朝的各大粮仓全数爆满,让隋文帝都忍不住遐想(瞎想),这今后粮食太多了是不是要让老百姓们吃饭的时候吃一碗倒一碗。

    此外,也正是有了这些粮食壮胆,也才让杨广整整胡搞瞎搞了十多年才把隋朝搞垮!

    当然咱们还是回来说重点,重点就是以如今各地郡县的官员和胥吏系统而言,即便在没有中央进行协调和指挥调度的情况下,他们的民政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良好的运行,更别说如今还能够提留本地的超过七成的税赋留以自用,相信当地的官员们自然有办法把这些赋税钱财留在本地转化为生产力。

    并且在军事方面,由于隋朝采用的是军府训练和府兵驻扎的模式,一旦募兵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后,各地继续套用这个模式很快又能拉起部队来,虽然这些府兵野战和跨区域作战的能力或许不强,但若是只靠他们守城的话,战斗力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然后有人就肯

    肯定会问了,这又是把权力下放,又是给地方提留大量的赋税,难道就不怕地方官翅膀硬了搞自立或者投靠敌人么

    这别人怕不怕不重要,天凤军当然不怕啊!

    因为在天凤军强悍的战斗力和攻城实力面前,任何城池都抵抗不了天凤军的强攻,只要你敢反叛我就即刻派兵来打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分散实力搞什么分兵驻守。

    所以,经过裴寂的一番解说,众人这也才发现天凤军的“托管”政策,实际可是非常的厉害和高明,甚至众人都不需要动什么脑子,就能猜到即便李唐军杀到了这些被“托管”的郡县城下,也绝对不会出现什么“王师至,箪食壶浆以献”的情况。

    听了裴寂解说,李渊一时也是不知如何谋划,便一面捋须思索,一面来看众人,很快便也见他目光在陈叔达的身上停留下来,不由开口道:“丞相可有妙计”

    李渊晋阳起事之后,第一时间将陈叔达拜为丞相主簿,他自然也不是坐着吃干饭的,听得李渊来问,陈叔达便也起身一礼,这才转头示意,便有童子捧上了一个托盘,但见盘中陈列有三枚羽箭,看形制并非唐军所用。

    待得童子献上托盘,陈叔达便从盘中取了一枚羽箭,指着箭身上帮着的一枚管状物道:“陛下,臣已命人查明,这凤军所用飞箭之中,乃是用了伏火之药,以药注入此管之中,用时以火引燃,便可使之飞击远处之敌。”

    李渊一听大喜,忙也问道:“哦!既已查明,可否使人仿制”

    &



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献策
    这隋朝搞的郡县制,与秦汉时代的郡县制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汉时代的郡县制,基本上是以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为基础,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作为中央直辖的补充,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

    而在东汉以后,血继宗法逐渐式微之后,流官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封建政体也逐渐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郡县制也才算是完成了根本性的蜕变。

    到了隋末时代,虽然因为隋文帝和杨广父子俩的瞎折腾(隋开皇三年﹐文帝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杨广又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来回改了两道,但经过这么一番折腾,隋朝的郡县制度可以说已经相当的完善,不但把地方的军事和民政完全分开,更是全面把有关民生的职权全部下放到了地方,使得地方官有可能的权力和腾挪空间来治理民生。

    不过,这里说的民生可不是发展经济搞活商业,而是更大规模的组织百姓开荒种地,甚至不惜毁坏桑田和经济作物,然后以更大的规模种植各种粮食。

    当然效果肯定是不错的,开皇年间基本上是年年丰收,隋朝的各大粮仓全数爆满,让隋文帝都忍不住遐想(瞎想),这今后粮食太多了是不是要让老百姓们吃饭的时候吃一碗倒一碗。

    此外,也正是有了这些粮食壮胆,也才让杨广整整胡搞瞎搞了十多年才把隋朝搞垮!

    当然咱们还是回来说重点,重点就是以如今各地郡县的官员和胥吏系统而言,即便在没有中央进行协调和指挥调度的情况下,他们的民政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良好的运行,更别说如今还能够提留本地的超过七成的税赋留以自用,相信当地的官员们自然有办法把这些赋税钱财留在本地转化为生产力。

    并且在军事方面,由于隋朝采用的是军府训练和府兵驻扎的模式,一旦募兵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后,各地继续套用这个模式很快又能拉起部队来,虽然这些府兵野战和跨区域作战的能力或许不强,但若是只靠他们守城的话,战斗力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然后有人就肯

    肯定会问了,这又是把权力下放,又是给地方提留大量的赋税,难道就不怕地方官翅膀硬了搞自立或者投靠敌人么

    这别人怕不怕不重要,天凤军当然不怕啊!

    因为在天凤军强悍的战斗力和攻城实力面前,任何城池都抵抗不了天凤军的强攻,只要你敢反叛我就即刻派兵来打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分散实力搞什么分兵驻守。

    所以,经过裴寂的一番解说,众人这也才发现天凤军的“托管”政策,实际可是非常的厉害和高明,甚至众人都不需要动什么脑子,就能猜到即便李唐军杀到了这些被“托管”的郡县城下,也绝对不会出现什么“王师至,箪食壶浆以献”的情况。

    听了裴寂解说,李渊一时也是不知如何谋划,便一面捋须思索,一面来看众人,很快便也见他目光在陈叔达的身上停留下来,不由开口道:“丞相可有妙计”

    李渊晋阳起事之后,第一时间将陈叔达拜为丞相主簿,他自然也不是坐着吃干饭的,听得李渊来问,陈叔达便也起身一礼,这才转头示意,便有童子捧上了一个托盘,但见盘中陈列有三枚羽箭,看形制并非唐军所用。

    待得童子献上托盘,陈叔达便从盘中取了一枚羽箭,指着箭身上帮着的一枚管状物道:“陛下,臣已命人查明,这凤军所用飞箭之中,乃是用了伏火之药,以药注入此管之中,用时以火引燃,便可使之飞击远处之敌。”

    李渊一听大喜,忙也问道:“哦!既已查明,可否使人仿制”

    &



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阳
    此时的李世民正是一十九岁的年纪(其生于598年1月28日,也即开皇十八年),距离冠礼尚缺半岁,但听得自家亲弟弟开口便说自己会败落会被敌人衔尾追击,无论是谁也难有好情绪。

    不过,这话当然也得看是谁来说,若是今日说这话的人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李世民铁定是要炸毛的,不过这话出自李玄霸之口便有了不同,便也见李世民忙也欠了欠身,伸手与李玄霸轻拍了几下后背,道:“你且慢些说话,我知你如此说话自有道理便是!”

    李玄霸咳了好几下,便也听得他肺中好似拉风一般发出气喘之声,好一会也才慢慢平静下来,这才摆手与李元吉示意,李元吉忙也道:“三哥的意思,那凤军在清河与七军鏖战,统共也不过三万人马,如今也敢兵分两路,只留万余人马在聊城,只怕当真不是好相与的。”

    李世民听来倒也承认,这当初清河城下的战况他当然已经知道了,毕竟当初护着李建成逃回来的人马可是有五六百之多,经过月余时间的反复推导,自然早已经知道了杨义臣用在清河城下的战术并无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天凤军手中握有的武器太过犀利,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计策都等同于笑话一般。

    而且,以对此战收集到的消息来看,之前五姓七家的联军可是统共有超过了七万人马,与三万天凤军一番鏖战下来直接被打残了不说,五姓五家的联军更是被打服了,所以别看如今在聊城的天凤军只有一万人,可真要让李世民领着三千人去扰袭的话,十有还真可能被人撵着屁股衔尾追击。

    当即李世民便负气反问道:“黎阳去不得,聊城也打不得,三弟却又有甚妙计”

    被如此一问,终于平息了气息的李玄霸在深吸一口气后,便也指着地图道:“严守关隘,练兵屯田!”

    李玄霸此言一出,但见得殿中众多老臣都是微微点头,表现出了认可之意,而裴寂、陈叔达他们对于眼下的局势所得出的结论也大抵如此,只不过对于有意

    意起兵讨伐天凤军的李渊来说,他们的身份不方便直接反对李渊的想法,所以只能由李玄霸来提出。

    果然,听得李玄霸给出的建议居然是“严守关隘,练兵屯田”后,别说李世民顿时无言,便是李渊也是捋须不语。

    一见场面有些尴尬,倒是裴寂微微一笑,拱手与李渊道:“陛下,三郎所言却也不错,如今我军虽然兵甲齐备,但粮草尚且虞乏,且关中局势未明,实不宜妄动,练兵屯田虽非上策,但也属老成之算。”

    李渊闻言忙也摆手道:“三郎所言有理,某岂会不知只是,大郎如今能不能……也还未知,三娘又身陷敌手,身为人父,岂不是无所作为”

    裴寂忙也道:“陛下勿忧,那天凤军的元帅,听人言乃是一位女中豪杰,似乎与三娘一般年纪,某观这数年来所传消息,此女怕是当真有些真才实学,想来不会为难三娘和肇仁与彦弘兄等才是。”

    说着,裴寂又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来,对李世民笑道:“二郎也勿急切,要说谋略,裴某也有一策,不过却要从这封书信说起!”

    见得裴寂做派,众人倒也认真起来,忙也正襟危坐,便也见裴寂展信解说道:“此信,乃是杨义臣军中左司马孔甘私下与裴某交通之书,书中所言主要是清河一战之战况,其中关碍之处,便是当日两军罢战之后,这天凤军曾派使者来与杨义臣言,称天凤军愿与之交换、赎买战俘,谓兵卒军官皆可以职折钱,正兵一人十贯,伍长五十贯、伙长(十人)



第四百三九章 出使黎阳
    此时的李世民正是一十九岁的年纪(其生于598年1月28日,也即开皇十八年),距离冠礼尚缺半岁,但听得自家亲弟弟开口便说自己会败落会被敌人衔尾追击,无论是谁也难有好情绪。

    不过,这话当然也得看是谁来说,若是今日说这话的人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李世民铁定是要炸毛的,不过这话出自李玄霸之口便有了不同,便也见李世民忙也欠了欠身,伸手与李玄霸轻拍了几下后背,道:“你且慢些说话,我知你如此说话自有道理便是!”

    李玄霸咳了好几下,便也听得他肺中好似拉风一般发出气喘之声,好一会也才慢慢平静下来,这才摆手与李元吉示意,李元吉忙也道:“三哥的意思,那凤军在清河与七军鏖战,统共也不过三万人马,如今也敢兵分两路,只留万余人马在聊城,只怕当真不是好相与的。”

    李世民听来倒也承认,这当初清河城下的战况他当然已经知道了,毕竟当初护着李建成逃回来的人马可是有五六百之多,经过月余时间的反复推导,自然早已经知道了杨义臣用在清河城下的战术并无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天凤军手中握有的武器太过犀利,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计策都等同于笑话一般。

    而且,以对此战收集到的消息来看,之前五姓七家的联军可是统共有超过了七万人马,与三万天凤军一番鏖战下来直接被打残了不说,五姓五家的联军更是被打服了,所以别看如今在聊城的天凤军只有一万人,可真要让李世民领着三千人去扰袭的话,十有还真可能被人撵着屁股衔尾追击。

    当即李世民便负气反问道:“黎阳去不得,聊城也打不得,三弟却又有甚妙计”

    被如此一问,终于平息了气息的李玄霸在深吸一口气后,便也指着地图道:“严守关隘,练兵屯田!”

    李玄霸此言一出,但见得殿中众多老臣都是微微点头,表现出了认可之意,而裴寂、陈叔达他们对于眼下的局势所得出的结论也大抵如此,只不过对于有意

    意起兵讨伐天凤军的李渊来说,他们的身份不方便直接反对李渊的想法,所以只能由李玄霸来提出。

    果然,听得李玄霸给出的建议居然是“严守关隘,练兵屯田”后,别说李世民顿时无言,便是李渊也是捋须不语。

    一见场面有些尴尬,倒是裴寂微微一笑,拱手与李渊道:“陛下,三郎所言却也不错,如今我军虽然兵甲齐备,但粮草尚且虞乏,且关中局势未明,实不宜妄动,练兵屯田虽非上策,但也属老成之算。”

    李渊闻言忙也摆手道:“三郎所言有理,某岂会不知只是,大郎如今能不能……也还未知,三娘又身陷敌手,身为人父,岂不是无所作为”

    裴寂忙也道:“陛下勿忧,那天凤军的元帅,听人言乃是一位女中豪杰,似乎与三娘一般年纪,某观这数年来所传消息,此女怕是当真有些真才实学,想来不会为难三娘和肇仁与彦弘兄等才是。”

    说着,裴寂又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来,对李世民笑道:“二郎也勿急切,要说谋略,裴某也有一策,不过却要从这封书信说起!”

    见得裴寂做派,众人倒也认真起来,忙也正襟危坐,便也见裴寂展信解说道:“此信,乃是杨义臣军中左司马孔甘私下与裴某交通之书,书中所言主要是清河一战之战况,其中关碍之处,便是当日两军罢战之后,这天凤军曾派使者来与杨义臣言,称天凤军愿与之交换、赎买战俘,谓兵卒军官皆可以职折钱,正兵一人十贯,伍长五十贯、伙长(十人)



第四百四十章 驻兵整训
    而在距离晋阳七百里外的黎阳,对于李唐将派使者前来的事情黄娜当然是不知情的,毕竟她正忙着整合手中的部队,并在黎阳城下新建天凤军征北大营。



    这次打完清河之战后,虽然她一路上往黎阳行来的同时再未出手攻打沿途的郡县城池,各地也基本上都是风闻而献,箪食壶浆开城以迎王师,不过沿途还是有不少主动来投的小股义军,还有因为没了指挥系统而依附于城池的地方府兵,这些人员也不可能放任自流,只能是不断吸纳一并带到了黎阳城下。


1...9192939495...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