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只能说他太过“膨胀”了。

    当然,有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如果这家银行真按他的规划来发展,必将迅速打开全国市场,从而发展壮大。

    至少要比上辈子民生银行的崛起,轻松而快上不少。

    “是啊,李总。”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卢致强,也出声说道:“即便你拿出1个亿,大家伙儿也肯定凑不出9个亿,要不然只能再找人,要不然……你看能不能适当下调基盘金额,这样我和老刘咬牙撑一把,说不定还能多拿点。”

    李亚东托着腮帮子沉思起来,半晌没有说话。

    再找人的话,麻烦不说,还浪费时间,而他去了一趟深证之后,愈发感觉时间的宝贵。

    至于下调基盘金额,就更不行了,10亿在中国组建一家银行,在看他来已经低到不能再低,少于这个数目他甚至都感觉自己玩不转,这就好比北方人去吃日料,指定吃不饱一样的道理。

    “盘子”太小!

    “这样,就按10亿基盘来,你们每个人能入股多少,先报个数,我统计一下。”

    李亚东说完,率先望向刘勇好。

    “我的话……要百分之五……六好了!”刘勇好咬咬牙道。

    在座众人惊呼,纷纷感叹刘勇好的实力强大,也唯有对他更知根知底的卢致强,苦笑着说,“老刘啊,你这是准备回去砸锅卖铁啊!”

    说着,又转头望向眼神看过来的李亚东,沉吟道:“我要4吧。”

    “李总,我是不能跟刘总和卢总比,就算砸锅卖铁也只能拿2。”

    “我更惨,裤衩卖了,顶多也就能要1。”

    “我就08吧,实在吃不消……”

    他们一边报的时候,李亚东拿着蒋腾飞递过来的万宝龙钢笔,一边快速记录。

     




第八百四十六章 民生银行诞生
    众人面面相觑,眼下银行跟他们八字还没一撇呢,哪里想过如此复杂的问题

    甚至有些人心里还在寻思着:难道不是银行开在那里,搞点小利小惠,吸引老百姓过来存款,然后有了储蓄后,再贷款给有需求的企业,赚取利息,再搞更大的活动吸引存款……如此往复吗

    似乎他们所知晓的银行模式,都是这样干的。

    “李兄,还是你想得深,有什么高招你就讲出来吧,说实话,我们还真没想这么长远。”刘勇好讪讪笑道。

    此话立马得到其他人的附和。

    “好吧。”李亚东点点头道:“在我看来,我们这家特殊的银行想要发展下去,在国有银行的巨大优势之中觅得一线生机,就不能常规套路来——首先便想着如何去吸纳老百姓的储蓄存款。我也不吓大家,真要这么干,我们应该会死得很惨。”

    “啊”众人惊愕,有几人甚至吓出一身冷汗。

    “李兄,那你说该怎么办”刘勇好眉头蹙得老高,连声询问。

    事关重大,容不得他质疑李亚东的判断,他可是铁了心要拿出全部流动资金入股这家银行,万一玩砸了……

    不过他也知道,李亚东既然这样说了,就肯定已经想好对策。

    果不其然,李亚东淡笑着说,“我个人觉得,应该先做贷款,而不是想着拉储蓄。市场信心需要时间和事件去积累,没有一定基础的话,强硬执行,效果只怕十分微弱。换句话讲:即便你想拉都拉不来。

    “而先做贷款,则是一条捷径,通过给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不仅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用个不太好听的词,也能收买人心。

    “大家想想看,如果我有一家银行,现在给刘总提供了一笔他急需的贷款,然后再与他商议,以后企业有了盈余,将资金存在我的银行,他会拒绝吗”

    “当然不会!”众人还未搭话,刘勇好便率先发声,笑意盈盈,他是个聪明人,瞬间明白了李亚东意思。

    不得不说,这真是个好主意。

    “所以啊……”李亚东摊摊手道:“如今这年头连国企都有可能破产,更别提民企,我们一家民营银行刚开始经营,能被老百姓广泛信任才有鬼。那么,我们不如先给予市场一些好处,不仅有钱赚,还能累积信任。

    “大家再想想看,当一座城市中有不少知名企业都与我们银行有业务往来之后,那老百姓会怎么想他们免不了会想‘哟,既然新希望集团都在这家银行存款,人家那么大一家企业都不怕,那我还怕个啥’,于是,储蓄就来了。”

    “哈哈……”

    李亚东通俗幽默却符合实情的俏皮话,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我就问你们,是不是这个理儿”

    “是!必须是!”刘勇好连声点头,望向李亚东的眼神中,不禁有着尊敬,现在更多了一丝敬畏。

    “李总高才,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卢致强也笑着点头。

    其他人更是直竖大拇指。

    “所以啊,话题又回到基盘金额上面来了,想要利用这种模式打开市场,没钱能行吗10亿基盘真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再少,就真的玩不转。”

    “可李总,我们实在是没钱了,那能怎么办”有人苦笑道。

    “是啊……”其他人纷纷附和。

    两亿多的缺口,可不是说补就能补的,要是两千万还差不多,大家一人匀一点,勒紧裤袋说不定还能凑出来。

    “我借给你们。”

    突然,一个淡淡的声音传来,使得偌大的会议室里硬是沉寂了好几秒,继而,便爆发出一阵欢呼。

    “哈哈……李总大气!”

    “李总,这个办法好啊,我们虽然没钱,但你有啊,省得再去找上百位股东,如果你肯借钱我们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是啊,两亿人人民币对李总来说,用我们南方话讲,就是洒洒水的事情。”

    众人大喜过望,表情显得都很激动,眼神中甚至还有几分迫切。

    如果说他们原本就对入股银行兴致高昂的话,那么听完李亚东的一席话后,就已然到了“死都要入”的地步,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多入!

    大家都不傻,谁都看明白了,李总确实不愧商界流传的那样,是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商业奇才。

    银行由他掌舵,没有不发展壮大的道理。

    而现在只要原始股拿得多,将来所能收获的利益,自然更大。

    不过,正是由于他们每个人都很迫切,现在却产生了一个问题:钱该借给谁

    因为有钱可借,大家都不嫌多,谁都想直接一下拿满股份。

    刘勇好甚至不留痕迹地在桌子底下“踢”了李亚东一脚,意思很明显。

    而李亚东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肯定已



第八百四十七章 董事会主席
    组建一家银行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所以这次会议连续开了三天,总算是将前期的大致框架与规划落实了下来。

    首先是股权结构。

    民生银行由56位企业家共同持股,第一大股东为李亚东,持有10的满股。

    不知为何,大概因为是他吧,所有大家对此都欣然接受,没有任何人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此事倒正应了那句老话——钱能生钱。

    做生意如果没有资金,那纯属扯淡,再好的商机摆在眼前,也只能干瞪眼。

    结果比李亚东想象的要美好太多,早前他还真没想到能成为唯一的大股东。

    不怪他太富,只能说这个年代的民营企业家们都太穷。

    当然了,这个“唯一”的地位能保持多久,就很难说了,因为他很清楚,这群企业家里有一部分人以后混得并不太好,很难说他们会不会转让民生银行的股份。

    而像某些人,譬如刘勇好,就混得很好。

    现在一个亿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大数目,但等再过几年,也就是洒洒水的事情。

    到那时,他如果不想想法设法的收购股份才有鬼。

    所以大概早晚都会满股。

    第二大股东自然就是刘勇好,持股68。

    第三大股东则是卢致强,持股48。

    后面其他人就不提了,基本都差不多。

    另外,会议还组建成立了董事会。

    没有任何悬念,李亚东以全票支持率,当选为民生银行董事会主席。

    刘勇好和卢致强二人,则荣获副主席的职位。

    同时会议还探讨通过了民生银行的初期发展战略,一致同意将总部设在上嗨,并以长三角为基础,向四周辐射发展。

    这倒是与上辈子有些不太一样,如果李亚东没记错的话,上辈子民生银行的总部应该是在首都。

    这与他自然有些关系,因为他合理分析了上嗨的金融业优势,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三天会议结束后,大部分企业家也就陆续离开,他们得赶紧回去“砸锅卖铁”,因为股份合同上已经明确注明:入股资金必须在一个月内全部到位,否则视为主动放弃协议的股权份额,董事会将商议后另行分配。

    好容易才办成的事情,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个人银行股东,谁愿意放弃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有人暂时还没走,就譬如刘勇好和卢致强。

    东方红国际贸易公司。

    李亚东的私人办公室里。

    刘勇好和卢致强晃悠着二郎腿,坐在头层小牛皮制成的沙发上,心情显然都很不错。

    “盼了好几年的事情,现在终于落实下来,有了民生银行后,民营企业以后的发展肯定会轻松不少。”

    刘勇好眼睛都快笑弯了,若论创办银行的积极性的话,56名股东中,当数他第一。

    “是啊。”卢致强同样感慨万千,“民生银行的诞生意义非凡,若干年后或许能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崛起的一个标志。”

    “那咱们岂不是都成了大功臣”刘勇好呵呵笑道。

    “我说两位,你们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点”李亚东亲自沏了壶茶,端着紫砂茶壶踱步从小吧台旁走了过来,笑着说,“摆我们眼前的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呢,单是基础建设、建座总部大楼,至少就需要三两年时间。”

    他这么一说后,刘勇好倒是突然想到什么,连声道:“对了李兄,你在上嗨那边不是有那么大的一个工程项目吗,而且已经建好了几栋楼花,不如匀给咱们银行一栋”

    一旁的卢致强情不自禁地眼前一亮,也帮腔道:“是啊李总,这样咱们可就能节约不少时间了。”

    丫的想得倒挺美啊!李亚东心想。浦东那边的楼花他会卖吗

    除非他傻!

    现在造价5亿一栋的楼花,再过二十年,一栋至少价值50亿。

    他自始至终都没打算过变卖浦东地产,即便项目建好后,也是准备以租赁的形式运营。

    “匀怎么匀我耗费如此多人力物力,花费数年时间才建成的三栋大楼,每栋建设成本就高达5亿人民币,你们打算让我多少钱匀”李亚东笑着问。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张菜票
    时值六月,天气渐渐变得炎热,北方这边早上和晚上还好,但中午如果顶着日头在外面奔波,一样挺遭罪。

    鬼知道出门前李亚东犯了什么神经,没有开车,心血来潮乘公车来到北大,打算故地重游,重温一下大学的校园生活。

    燕园与上次过来时,并没有什么太大改变,如果硬要说点不同,那就是学生们不再是清一色的运动校服。

    中国经济增速明显,老百姓的生活已经不像80年代那么拮据,这个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已经看不到穿补丁衣服的学生,同时他们大概也已经不满足于校服的一致性,慢慢有了自己的个性。

    其实也挺好,该有所锋芒的年纪,太过内敛,不见得就是好事。

    一路走来,望着旁边不时走过的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李亚东也算颇有感触。

    想他当年在北大读书那会儿,哪有女生敢穿吊带裙啊

    那怕是想尝试一把封建社会的浸猪笼吧。

    更不可能见到男女学生堂而皇之地拉着小手漫步在校园内。

    当年倒也有人在校园里搞对象,他就搞过,但通常见面上时俩人手里总会拿着书本,然后所谓的“约会”,便是大家找块草地坐下,相隔老远,讨论一下课本里的知识,或是吟两首顾城和北岛的朦胧诗。

    真不吹牛的说,有小情侣在大学搞了好几年对象,结果临到毕业小手都没牵过,然后学校一份分配通知下来你,去东北老工业区支援国家建设;你,去西部地区发展当地教育。

    等若干年后再次见面,一个成了别人的孩子他爹,一个成了别人的孩子他娘……

    个性点嘛,开放点嘛,遇到水灵的白菜就赶快拱,等拱完之后悲剧产生的概率自然会小很多。

    由于早上睡个了懒觉,在偌大的校园里逛了一阵儿后,就已经到了午饭点,而且已经走到学二食堂,也不知道当年的干烧肉和扒肘条还有没有。

    世界上有几种神奇的事物,具备唤醒人类封尘记忆的能力,音乐是一个,美食也算一个。

    李亚东踱步走进学二食堂,刚一进门,差点没热泪盈眶,我的个乖乖,你可算舍得按椅子了!

    当年他们在学二食堂吃饭时是个什么情形

    如果不回寝室的话,拿着一个饭缸子打好饭菜后,只能蹲在地上直接开干,类似于窗台那种“雅座”,通常情况下是抢不到的。
1...299300301302303...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