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薄荷雨
跟能看得到的利益相比,给了她莫大难堪的白梦清和毛晓洪等人也就不算个啥。特别是白梦清虽然没死,但听说伤得不轻,她心里的气也差不多出了一大半,剩下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至于那个“肇事者”,曾增完全没放到心上,在她看来,那就是一条不自量力的狗,还想肖想她也不撒泡尿照照,一个混混而已,说前途没前途,说势力没势力,能被她利用一下已经是看得起他了。
很快将这一切抛于脑后,只殷勤小意的讨好男人的曾增并不知道,那个被她视为一条可以随时抛弃的狗的男人,已经循着气味去找她了。
而与此同时,陈馨忙得不可开交。
黄总今年很幸运,事业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全公司上下都投入到激动中,连主动加班的情况都几乎日日发生。陈馨虽然不是黄总公司的人,但是因为黄总两口子人好,平时对她也不错,这会儿有事找到她,她毫不推
第四十九章 难得的机会
“这位就是养殖场给我们介绍来的顾问严老师。”二姐跟她妈介绍了大姑娘的身份,转头看了一圈,果不其然看到自家院子外面探头探脑朝这边张望的村民,“严老师是农业学校毕业,专门研究养殖的,这次能过来帮我们家建养殖场,也是想要积累经验。”
严老师的名字很接地气,叫严春华,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对张家父母并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傲气。相反,来了之后就主动帮忙做事,丝毫不摆架子。
“严老师您别累着了,跟我妈聊会儿天,我去做饭,中午将就着吃点,晚上再弄好的。”
“没事儿,随便吃吃就行,下完面条吧,早点吃了大家都好休息,等下午点就上山看看环境。”
严春华刚毕业一年多,是她老师介绍到张家大哥去的那家养殖场工作的,因为人勤劳肯干又好学,在养殖场里也是一朵花儿,这次跟着张家兄妹上山是她主动提出来的,想要独立做个养殖场的设计以积累经验。
在那边接触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张家兄妹跟严春华的关系不错,年纪差距也不算太大,平时说话也投机。加上大家出身的环境都相似,更有共同语言。
张大哥回来之后换了身衣服就去后面劈柴,家里之前烧的柴是他走之前劈好的,烧了这么久已经所剩不多了,这段时间要给小张璋做饭,更费火,如果张大哥再不回来,就只能张家爷爷去劈柴。他有老寒腿和腰椎变形,劈柴时间长一点就会痛得受不了。
“这个是谁的孩子长得好乖。”
“这是我小弟的儿子,叫张璋。”二姐看了一眼,从厨房的窗口回答严春华的话。
严春华对张家的情况也有点了解,知道他家老三是个烈士,家里还有个遗腹子,看样子就是这个孩子了。
“张璋小姨要去南边办事,不方便带着他,就把他送回来住一段时间。正好天气热,山上还凉快一些,就是有蚊子,张璋身上都被咬了好几个包了。”
张家奶奶愁啊,大孙子白嫩的肌肤上豆大的疙瘩连成一片,痒起来大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张璋这么个嫩生生的小人儿了。晚上都被痒得做梦都在哼哼。
“我知道个方子,熬水给孩子洗澡能止痒祛痱,还能有驱蚊的效果。等会儿上山的时候采一些回来熬上,晚上就能看到效果。”
严春华看了张璋身上的疙瘩,也觉得心疼,想起老师教他们的一个土方,就是为了避免他们上山实践的时候免遭蚊叮虫咬之扰。
上山逛了一大圈,顺便采了些药草回来。严春华将薄荷、炉甘石、石菖蒲、银花藤、豨莶草、生百部加冷水浸泡十分钟,大火烧开后换成小火煮十分钟后倒出上面清亮的液体,滤去渣滓,等温度适宜时,给张璋泡了个澡。捞起来之后又给扑上陈馨带回来的爽身粉,之后才把洗得香喷喷的小胖子丢给他奶奶抱去院坝里的凉床上玩。
山里晚上没有其他的娱乐项目,都是一家人坐在外面乘凉,聊一聊周围的八卦,然后就早早去睡了。
农村里常用来驱蚊的不是蚊香,而是路边摘的艾草等植物晒干后扎成的草束。
张璋最初不太适应艾草的烟和气味,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让张家奶奶犹豫着要不要把艾草灭了,但是灭了之后晚上的蚊子肯定厉害,张璋柔嫩,一咬一个大包,她看着心疼,张璋也痒
第五十章 原来如此
“我这个嫂子呢,其他还好,就是太想着娘家。头几年好一些,她家里兄弟姐妹都在上班,一家人不缺钱用。这两年企业破产下岗分流,她家就成了重灾区,这不,天天都想着怎么贴补娘家。”
陈馨笑笑没搭话,她也是看到了这点才果断的放弃跟刘春燕的合作的。人家俩还算是亲戚,自己要掺和进去的话,撕破脸皮就不好看了。不过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要跟刘春燕提个醒,别到时候她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厂子成了她嫂子娘家的提款机。
“没事儿,我明白呢。她最好懂得适可而止,要是太过分了,我非得让她偷鸡不着蚀把米。”刘春燕也不是啥纯良的小女人,她有她的精明跟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什么都好说,要是谁踩着了她的底线,她能跟你拼个鱼死网破。
“你别看我哥像个耙耳朵,那是他觉得事情还能讲究,但是我哥心里也有根线,我嫂子这会儿就是在试探,看着吧,总有一天她得后悔。”
刘家兄妹俩对彼此都很了解,也知道什么对方能够能耐的范围,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体谅对方。但是一旦不想忍了,他们爆发起来的烈度也很可怕,属于那种打死都不会去挽回的人。
既然刘春燕心里有数,陈馨也不乐意去当恶人。跟刘春燕不同,陈馨将目光投向了生产线,想要了解国内的生产线跟国外有没有区别。
九十年代的水果罐头就是好东西了,即便是到了后来,黄桃和椰果罐头也是常年排在销售榜前端的两大主力。
但是现在国内的水果罐头还是以橘子跟苹果梨为主,南边多了些荔枝等热带水果。
陈馨并没有想做传统水果罐头的念头,她只是在考虑要不要想办法提前将奶茶配料等进行生产化。比如红豆、椰果、珍珠等等。这些东西现在在国内的销售很少,最多的就是珍珠,可这个珍珠跟湾湾那边的珍珠完全没法比。一些想走中高端路线的甜品店,都是直接在国外采购的原材料,在国内进行的二次加工。
但是这必须是量大的店铺才方便做,像是奶茶店之内的,基本就是雇人熬红豆,然后用一些人工香精色素合成的配料,且不说味道好不好了,毒害性就是首当其冲被人诟病的。
陈馨的咖啡厅虽然是主打咖啡跟简餐,还卖一些英式红茶等,但她觉得奶茶这个市场也不该被忽略,相较于咖啡来说,奶茶的受众更广。别小看一杯几元,一天卖个几百杯,纯收入一个月就很可观了。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我建议你参股就行,具体的事项交给其他人去做比较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陈馨的编辑跟他们一起聚了聚,还有编辑的丈夫吴先生也在。吴先生做食品行业快二十年了,最初也是从生产线上入手的,到现在成为好几个厂的顾问,其能力足以充当两个小白萌新的老师。
“小馨的想法很不错,没必要去跟人抢食,自己单开辟出一个市场并强占市场份额是件很难成功的事情,你如果铁了心要做,以你目前的情况怕是没办法做好的。所以我建议你去找人合伙,或者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你们名下的公司要怎么分隔管理也必须有个章法。”
陈馨点头,她明白吴先生的意思。而且程洁也是这么想的,贵精不贵多,所以程洁比较反对她去插手食品源头这个行业。但是陈馨的想法又不
第五十一章 好下饭
关于专栏的事情,编辑说她会去杂志社问问情况,如果可以的话,她会尽量帮陈馨争取。
食品安全这一块,不做食品这个行业的可能不敏.感,但是她丈夫是做这一行的,他们的杂志也涉及到美食这一块,甚至很大概率会跟品牌商谈合作,也因此保证合作方的质量不出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聚餐完的第二天,刘春燕的嫂子就跟她娘家兄弟赶了过来。
陈馨没有跟他们照面,直接买了同时间的火车票走人了。
她没回去c大,而是转道去了张家老家的县城转悠了一圈。
张家老家那边喜欢吃辣,家家户户都栽种有辣椒,而且这边的人做辣酱的手艺也是非常厉害的,陈馨去周围转悠的时候,就特别买了好几家的辣酱品尝。在辣度上基本差距不大,但是大部分的辣酱都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剁椒,只有一家的辣酱做法不同,在剁椒中还加入了其他的配料,一共做了四五样出售。
刚好这家人所在的村子就在张家村子的同一个镇上,只不过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老板家除了辣酱还卖米粉,据说是百年的祖传手艺,他家的辣酱也是给米粉配搭的。陈馨就住在镇上的旅馆,每天早上起床后就下楼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随便加个羊杂,羊肉之类的。
镇子旁边是地质勘探局的一个下属单位,单位本身有食堂,可很多职工宁愿自己花钱出来吃,就是冲着这家的粉和老汤,还有特别好味道能下饭的辣酱来的。
陈馨跟老板娘聊了三四天之后,终于道出来意,她想购买老板娘制作辣酱的秘方。
“哪里有什么秘方啊。”老板娘笑得爽朗,略微黑红的脸上带着抹羞涩,“你喜欢吃我教你做就好。我看你是外地人,反正也不会跟我家抢生意。”
他家主打的是米粉,辣酱只是配菜,卖得也便宜,甚至在他家吃粉的人随便吃辣酱,只是不能带走而已。所以听到说陈馨要买辣酱秘方,老板娘还觉得这姑娘傻乎乎的。这方的人谁家主妇都会做,只是做得好坏而已,再加上辣酱也跟辣椒有关系,没有好的辣椒是做不出来好吃的辣酱的,所以老板娘根本没和陈馨多说,拉着她就去了后院。
“正好我今天要做辣酱,你跟着我做一遍就知道了,很简单的,只是发酵的时间和程度你得自己掌握,还有配料,根据你的口味来选择就好了。”
老板娘是个实在的人,说教就教一点不含糊。陈馨只是付出了两天的劳动,就把老板娘的手艺学了去。跟老板娘说的一样,做辣酱的办法基本大同小异,只是在选择材料和配搭上要看天赋了。
陈馨觉得自己的天赋还行,试着在老板娘这里买了一点材料,然后自己做了一罐子。大概要发酵个七到十天才能进行翻搅,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种没有浸过油的剁椒存放的时间不久,若是想要存放时间长一些,还得加入植物油进行浸泡。
陈馨直接把罐子放在老板娘这里,约好七天之后她再来开罐,如果成了她就带走,没成就直接扔了吧。
“你要是想做好吃的辣酱,可以去林山村看看,他们那里的辣椒特别好。早前我公公还在的时候,做辣酱是必须用林山村的辣椒的,只是后来公公婆婆都走了,我男人也忙,我也要带孩子帮忙做事,就没时间去林山村买辣椒了。”
老板娘也很遗憾。林山村离他们有点远,一般不会专门送辣椒过来,他们家的需求量又不大,专门让人跑一趟所花的钱还不如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特别是这两年吃辣酱的人也少了,就更不可能
第五十二章 跷脚牛肉
第二天赶场,张大哥去了镇上,买了一块牛肉五斤牛杂和十斤猪肉回来。
最近因为严春华在他们家指导养殖场的事,所以家里伙食开得比较好。这也是之前陈馨又给带了些钱回来,并特别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在伙食上太节俭,免得让人家老师觉得是看不起自己。
严春华并不是浪费的人,也劝过张家人别弄太好,说她跟着他们吃就行。但是张家人一向实诚,加上可期待的未来跟严春华息息相关,所以再怎么尽心尽力都觉得是应该的。
加上这次陈馨又回来了,他们更不可能在吃的上亏待两女。
除了牛肉牛杂外,张大哥还买了牛腿骨跟猪脊骨回来。这是用熬汤的,小胖子张璋最喜欢吃骨头汤,不管是煮稀饭还是下面条,他都特别的喜欢。
张大哥回来的时候,陈馨正跟二姐在张家的土里看辣椒。这还不是到辣椒盛产的时间,但是也有部分辣椒可以吃了。听说在县城附近的某个镇下面,弄了二十亩地来做大棚辣椒,今年才第一季,市场反应还不错。很大可能会全县推广大棚种植。
“你说要不我家也弄个大棚”
陈馨看了看周围的地势,觉得费工夫不说,很大可能入不敷出。但是小型大棚还是可以用一个,种一点高级的水果,比如蓝莓之类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照她看来,现在弄这些还早了点,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到这个消费层次,连省市的人都不敢想吃啥买啥,他们这边二三线甚至四线的城市,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吃饱的阶段。
“行吧,我也就想想而已。”二姐见陈馨反对,她也没说啥,挺着个肚子坐在土边的大石头上,手里拿着山里摘回来的果子啃。
那果子有点像山梨,但是季节不对,听说是这边独有的野果,除了怀孕的喜欢吃以外,其他人敬谢不敏。刚陈馨切了一小块来尝,差点没把牙吐出来。
辣椒早熟的不多,陈馨摘了一些回去打算做点酱试试。而且她听二姐说,张奶奶以前也很会做酱,只是后来老三走了,她伤心得很就没有再做,现在家里的酱都是二姐做的,一般般。
“老三特别喜欢吃我妈做的辣酱,每次回来探亲,啥都不要,就冲着辣酱吃,走的时候还会带些给他战友。后来人没了,我妈每次做酱就要想起老三,哭得不行,大哥就不许妈再做了,说要把眼睛弄坏。”
辣酱本来就辣眼睛,加上不停的哭,不停的揉,肯定会对眼睛有伤害,这一点不能否认。不过现在说起陈馨她姐夫来,张奶奶要好多了,可能是时间长了伤心要淡了些,也可能是有大孙子在,延续了儿子的血脉,让老人有了个寄托。总之现在的张奶奶不会再轻易的崩溃了。
等她们回到家,张大哥已经到家有会儿了,正在洗肉。旁边严春华也在帮忙,两人虽然谈不上说说笑笑,但是面对严春华的时候,张大哥的表情轻松很多,也偶尔有点笑容。
陈馨冒出个念头,但是这会儿不是好时机,等再观察一下,过两天跟二姐聊聊再说。
“这骨头全部拿来炖汤吗”
陈馨看了眼,是牛腿棒骨,便让张大哥用斧头砍断,洗干净了扔大锅里炖上。
“先炖腿骨,猪脊骨放一放,过两天再炖。”转头又跟张二姐说,“二姐,我看要不去镇上买个冰柜回来吧。这天气肉不能放,容易坏,腌了的话,再吃又不如鲜肉好吃了。”
一个冰柜要好几大千,张家就算有钱也不敢买这么昂贵的东西。再说他们平时也用不上,所以陈馨这么说,张家人就沉默了。
“有个冰柜也不错,你们要养竹鼠,到时候有些东西也需要冷藏存放,不
第五十三章 或许有希望?
很可惜,支书的儿子还得回去吃饭,只能眼巴巴的咽下口水离开。
陈馨想了想,让大哥找来两个汤盆,分别盛了半盆,又将切好的肉和杂混在一起装了两小碗,便让张大哥给村长和支书家送去,就说这次买的不多,又是第一次试着做,所以少了些,大家尝个味就行。
然后拜托二姐去了三爷爷家里,把老人两口都请来家里吃饭。这汤鲜肉嫩,便是老年人也不怕咬不动。
弄了一大锅的汤肉杂,陈馨干脆再做了几个素菜,用辣椒炒了个湘南那边最喜欢吃的辣椒炒肉,这种菜最是下饭,吃完出一身的汗,还能祛湿。都是农人为了少生病而发明出来的菜式,没有太大花样,味道还好,又实在。
多了陈馨这么个厨艺高超的,严春华都忍不住添了两次饭,实在是吃不下了才放下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