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娘子,其实,我……”
颜如玉并不擅长撒谎,一时间支支吾吾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了,如玉妹妹,我明白了,你不必为难。”
杨玉环的年纪虽然也很小,但她毕竟经历过两个男人,而且,还在尼姑奄里受过很多罪,社会经验相对来说更加的丰富,李隆基什么货色,她岂能不知,所以,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见杨玉环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还亲切的称呼自己为如玉妹妹,颜如玉顿时放心多了,她越来越觉得杨玉环亲切,是个很好的人。
天气虽然严寒,但李安主宅内的壁炉是全天燃烧的,所以人在屋内并没有丝毫寒冷的感觉,杨玉环与颜如玉坐在一起,谈了很多有趣的话题,彼此都没有感到丝毫的尴尬和压抑,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
“娘子,陛下要起驾回宫了。”
鱼朝恩在门外小声提醒。
“如玉妹妹,我要走了,若有缘分,我们还会再见的。”
杨玉环缓缓起身,到了回宫的时间,她不会耽搁。
“姐姐,让妹妹送送你吧!”
颜如玉起身相送。
“不必了,妹妹刚才没有出门接驾,现在若是相送,岂不有欺君之嫌,陛下会怪罪的,李将军也会受到牵连。”
杨玉环见识了颜如玉的美色,自然担心被李隆基看见,这个李三郎心里想什么,她已经可以洞悉的一清二楚了,她可不想给自己添堵。
其实,后日所知道的杨玉环都是温柔和美丽的,但却不知她其实也有妒忌的一面。
史书记载,杨玉环曾两次被李隆基轰出皇宫,原因就是因为李隆基宠幸了别的妃子,让她吃醋了,虽然后来她妥协了,不太限制李隆基对别的妃嫔的宠幸,但由此也足以证明她的妒忌之心。
颜如玉担心连累李安,自然也就不敢相送,只在屋内向杨玉环行礼,目送杨玉环离开自己的房间。
“三郎,这么快就要回宫啦!”
“哦,蛮蛮还没有逛够看上什么喜欢的没有”
李隆基微微一笑,关心的问道。
“三郎,李将军的府上有一个浴室,里面建了多个壁炉,大冬天洗澡非常暖和,只怕未必输给温泉宫,若是能在皇宫里也建一个就好了。”
杨玉环娇滴滴的说道。
“这有何难宫里的工匠颇多,李安,你负责指导,让宫里的工匠学会制造浴室,到时候,不但大明宫要建一个,太极宫和兴庆宫也要各建一个。”
李隆基身为皇帝,气度自然比较大,建几个浴室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儿。
“是,陛下,此为小事一桩,包在微臣的身上了。”
李安自信的应道。
“好,回宫。”
李隆基起身向外走去,杨玉环跟了上去,在经过身旁的时候,嘴角微微一笑:“李将军真是有心良苦,多谢了。”
“娘子客气,这些都是李安应该做的。”
李安并不知道杨玉环见过颜如玉了,还以为是感谢他帮忙在皇宫建设温室大棚和浴室呢
将李隆基的圣驾送走之后,李安大大的松了口气,迈步返回主宅。
君臣之间经过这一番细致的谈话,李隆基心里的烦恼解除了,高高兴兴的返回大明宫,而李安也官升二级,当上了正四品的户部侍郎,而且,得到了推行两税法的任命,这体现了李隆基对李安的极大信任。
“夫君,什么事情让您这么高兴。”
颜如玉迎了出来,高兴的问。
李安站直了身子,自豪道:“夫人,为夫又升官了,正四品的户部侍郎,厉害吧!”
“户部侍郎,哇!夫君怎么会这么厉害,这才几日就升了这么大的官儿了,我叔父奋斗十几年,可还是正八品的监察御史。”
“叔父的能力一点都不差,只是没有周到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只要有机会,叔父也同样会扶摇直上,一路高升的。”
李安说的可不是假话,历史上,颜真卿前期的官位一直很低,只有正八品,但自从安史之乱开始,颜真卿坚决抵抗安禄山叛军,体现了极高的军事才能,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很快就先后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这可是正三品的大官,国公更是不得了地位就更高了。
所以,人才这东西,有时候就看有没有机会,一旦有了很好的机会,便可以扶摇直上,若是没有好的时机,则只能一声碌碌无为,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如玉恭喜夫君升官,今日亲自下厨,给夫君做菜。”
&nb
第二百八十四章 杀鸡儆猴
大唐建国以来,士族被打压了多次,社会地位已经有所下降,尤其是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更是打破了士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但士族的势力仍然不小,并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为各大士族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拥有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不是一般人所能对抗的,这让士族在包括科举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占尽优势,由此一来,朝廷上的很多官员都来自士族,城市之中的很多商铺也是士族的产业,就别提田产了。
而士族子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先小家后大家,自古就有家国天下之说,也就是说,在士族子弟心中,自己的小家族永远都排在第一位,凡事都要以小家族的利益为中心,当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家族的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甚至不惜与国家对抗,这也是改革的难点,让大唐朝廷很难对士族下手。
此刻,两税法刚刚传出草案,代表各大士族利益的官员就炸开了锅,尤其是那些背后拥有海量土地的士族们,全都紧张的坐立不安,仿佛自己身上的一块肉很快就要被割掉似的。
就在李安思考如何推行两税法之际,聚在京城的各大士族的代表人物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反对两税法,如何让朝廷彻底放弃这一侵害他们利益的政策。
‘祖宗之法不可废。’这几乎成了众士族的最有利的武器,毕竟,租庸调政策是大唐老祖宗定下的,作为后人,岂可随意违反祖宗的法制,这是不孝的表现,而且,有可能给大唐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诸位,两税法一旦实行,我们各大家族的利益都将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团结一心,绝不能让两税法实行。”
“是啊!是啊!祖宗之法不可废,这样乱搞会出大乱子的,决不能让两税法实行。”
“对对对,只要我们全部反对,朝廷就很难执行。”
各大士族的代表人物,在反对两税法方面达成了一致,这也是士族很难得的一次合作,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在争夺利益,甚至为了争夺贫民的土地互相拆台,不过,此刻两税法冒了出来,而且,会极大的侵犯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自然会放下以往的仇恨,坐下来研究如何应对两税法。
后世有句名言叫‘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士族为了维护自己利益,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但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他们也会联合起来,共同找对策。
反对两税法的意见已经达成一致,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商议如何反对,毕竟,总不能在心里反对吧!若是这样所谓的反对还有什么意义,要反对,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要让朝廷看到,两税法是行不通的,是绝对不能实行的,否则,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郑家位居中原,田地最多,理应率先站出来,为各家做个表率。”
“对对对,我等当以郑家为先。”
一人提议后,众人全都跟着附和。
“卢尚义,谁我我们郑家田地最多,你们卢家虽远在范阳,但北方人烟稀少,听说你们卢家的势力已经向北抵达营州一带,自范阳以北,大部分田地都是你们卢家的吧!”
郑家代表非常不满的反击,虽然他们已经在反对两税法方面达成了一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仍旧矛盾重重,谁都不愿意首先站出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谁都明白。
“好了,好了,大敌当前,我们就不要再窝里斗了,先看看形势再做决定吧!免得仓促行事惹怒陛下。”
“对对对,言之有理。”
“对了,听说陛下刚刚让李安担任户部侍郎,主导推行两税法,此人年纪不足二十,还很稚嫩。”
“哦,就是那个打仗很厉害的李安吧!他打仗厉害,处理这些事情就未必了,只要我们多设置一些障碍,保准让他焦头烂额。”
“对对对,多找点事情给户部做,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管两税法的事情了。”
“我们杨家有人在户部担任郎中一职位,李安有什么动静,会即使通知我们的,只要他开始行动,我们就立即应变,只要我们抱团,就不信会输给一个小娃娃。”
众士族代表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议如何应对,并派人通知自家的官员,多方面打探两税法的进展,以利于他们的应对。
各大士族的代表是在秘密商议,但朝廷之上却早已吵翻天了,当李安将写好的两税法草案交上去之后,当朝的众大臣当着李隆基的面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大部分大臣代表的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士族的利益,以祖宗之法不可废为理由,强烈要求取消两税法,而也有一部分土地不多的大臣,觉得实行两税法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对田多者的损害也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实行,如此也就形成了争论。
不过,从朝堂上的局势看,反对两税法的占了大多数,支持者寥寥无几,尤此也足见士族势力的庞大,已经足以影响朝堂。
李隆基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众臣子表达观点,所以,并没有阻止任何臣子发表意见。
但作为群臣之首的李林甫却并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还没有搞清楚李隆基的心思,所以,不敢贸然发表意见,以免惹得李隆基不高兴,让自己失宠。
在大唐,若要执行一项大的政策,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行,若是大部分臣子和天下人都剧烈反对,则这个政策就很难执行下去,所以,此刻,若要让两税法顺利执行,必须让反对激烈的各大士族服服帖帖才行,否则,一旦这些士族抱团剧烈反对,很有可能会引起动乱,如此,就得不偿失了。
李隆基将推行两税法这个任务交给李安去执行,一方面是因为两税法本身就是李安提出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考验李安的能力,看看李安能否将这件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大业坊李安府邸之中,李安正悠闲的在大后院欣赏蔬菜,尽管各大士族已经团结一心,尽管朝廷之上已经吵成一锅粥了,但李安却仍旧惬意的生活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既来之则安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什么好紧张的。
“阿郎,颜御史前来拜访。”
“哦,叔父来了,赵六,我叔父前来,还用得着通传吗快请。”
李安眉头一凝,怪罪道。
“不用请了,我已经来了。”
颜真卿倒是没有因为李安升任四品户部侍郎,而对李安心存畏惧,还是像以前那样,当然,这也是李安所希望的结果。
“叔父,您这可是第一次前来我的府邸啊!哈哈!快来看看我种的蔬菜,好多都已经可以吃了。”
李安表情极为淡定,仿佛完全就不用担心两税法似的。
“这样的天气,居然能种蔬菜”
颜真卿是第一次到李安的府邸,猛然见到嫩绿的蔬菜,的确吃惊不少,不过,此刻,他可没有心情欣赏蔬菜,两税法的突然提出,让整个长安城都发生了震动,恐怕也只有李安才能如此沉得住气。
“无恙,朝堂之上已经吵成一锅粥了,另外,各大士族已经暗中联合,为的就是对付你,你现在还有心情种菜”
颜真卿很是无语的说道。
“哦,原来叔父前来,就是为了这事啊!两税法是陛下看中的,最后一定会执行,至于这些想要反对的人,让他们先蹦跶几日,发泄发泄心中的怨气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焦虑的士族
大唐朝廷的办事效率还是很不错的,圣旨刚刚下达不久,一大批官兵便冲入一家赌场,将正在训斥属下的郑老六抓捕起来,同时,另一支人马则冲入郑老六的家中,将其家中亲属和奴仆全部抓捕起来。
为了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审讯郑老六的地点被设在闹市区,也就是公开审判,任何人都有权力旁听,李安自然也出席了这场审判。
“李侍郎,既然您都来了,还是你来审吧!”
新任长安令柳升一脸赔笑的走到李安的身旁,毕竟,李安现在的官阶在他之上,他自然要谦让一番。
“不必了,本官与这些百姓一样,是来旁听的,柳县尊还是照常审案吧!”
李安轻描淡写,毫无亲审案子的意图。
“是,下官这就断案。”
见李安并无亲自审案的意图,柳升走回主位,惊堂木一拍,就让属下将犯人押上来。
很快,郑老六一家近百口人,被五花大绑的押了上来,并跪地低头,准备接受审判。
“无罪,无罪,凭什么抓我,凭什么抓我。”
郑老六一脸嚣张,仿佛不认为自己犯了什么大罪,当然,这是因为负责抓捕的衙役只是奉命行事,并不知道自己抓的是什么犯人,另外,郑老六自持自己有荥阳郑氏撑腰,一般的小罪,朝廷奈何不了他,所以,才敢如此的放肆。
柳升早就见惯了嚣张跋扈的罪犯,这一次,他是奉旨办案,自然不会惧怕郑老六这样的泼皮。
“大胆郑老六,你兼并两万亩良田,致使数百户百姓流离失所,还敢喊冤。”
柳升大声呵斥。
“哈哈哈!这也算有罪,兼并土地的人多了去了,为何单单抓我。”
郑老六显然疯了,居然连这样的话都敢说,这种撒泼的话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糟糕,甚至会得罪很多人。
柳升并不理睬郑老六的反问,直接下令道:“带人证,取物证。”
很快,几十名衣衫褴褛的百姓走了上来,跪地喊冤,将郑老六如何威逼他们卖掉土地,甚至,在他们不肯听从的时候,利用暴力将他们的腿脚打断的事实说了出来,多名百姓将被打断是腿脚露出了,现场揭露郑老六的罪行。
还有一些围观的百姓,自主上前揭露郑老六开设赌场,害的很多家庭家破人亡的事实,让朝廷严惩郑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