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现在就可以走了啊!”

    李安轻轻一笑,上前一步,在颜如玉耳旁道:“夫人,夜里回来,夫君会给你好好揉揉的。”

    “揉揉,什么揉揉夫君,你又调皮。”

    颜如玉很快反应过来,白了李安一眼。

    “好了,走吧!哈哈!”

    李安挽着颜如玉向大门口走去,草儿和小尹、小梦也跟了过来,她们要陪着颜如玉,这样人多也好有个照应。

    李安与赵六骑马而行,颜如玉等四女坐在车内,六名男仆则走在马车的四周,保护着车辆。

    由于花灯的举办地点距离皇城比较近,而李安的府邸却远在南部的大业坊,所以,马车要走好一段时间才能抵达花灯举办之地,这样一来,颜如玉等女子要少走很多路,在逛花灯的时候,也就不会太累了。

    上元节这日是没有宵禁的,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一次机会,为此,各坊的百姓全都争先恐后的前往花灯举办之地,准备好好的乐一乐,放松一下身心。

    长安城各坊之间的道路都是非常宽阔的,但由于百姓一股脑的全部涌向皇城方向,道路倒显得有些堵塞了。

    李安与赵六骑着马匹,根本就无法奔驰,坐着颜如玉几人的马车就更无法快速行走了,只能慢悠悠的跟在人群的后方,一点点的向前挪动,而且,越靠近皇城,拥挤的就越是厉害,到最后,车马直接就不让通行了。

    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盛世之中,毕竟,若贵族骑马乘车而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拥挤,从而让很多人无法进入灯会现场。

    “草儿,车马怎么停了。”

    颜如玉看向草儿,小声为了一句。

    草儿轻轻掀开车帘向外一看,不得了,道路前方一句被封住,只允许行人进入,任何马车不得进入,三五十名威武的将士堵在前方,而且,还拉起了拒马。

    “夫人,前方不让马车通行,看来我们已经到了。”

    草儿兴奋的叫了一声。

    “夫人,下车了,赵六,留下两名男仆,负责看护马车和马匹,其余人准备进去看灯。”

    李安开口下令道。

    除了两名男仆留下,其余十人穿过拒马的空隙,进入了皇城南部的宽阔大街。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各色花灯也全都点了起来,远远看过去,星星点点的,非常的漂亮,恐怕也只有大唐这样的强盛国度,才能举办起如此宏伟的庞大灯会。

    前来看灯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在这些人之中,有穷人、有富人,有贵族,有官员,甚至还有大量来自异域他乡的外国人,各种不同肤色之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富有盛唐特色的博大文化。

    大量花灯将整个街道照的透亮,而除了花灯,道路两旁还有很多贩卖各种商品的小贩,有美味的特色小吃,也有看上去非常有趣的小玩具,有男子喜欢的兵器模型,也有女儿喜欢的胭脂丝绸,总之,应有尽有,几乎将半个东西市都给搬来了。

    李安在李祎府邸的时候就已经吃饱了,颜如玉和赵六等人也都不饿,所以,暂时还感受不到这些美食的诱惑,但那些小商品,尤其是胭脂和各种首饰都是颜如玉的最爱,每当经过这些摊位的时候,颜如玉总是要挑挑拣拣,似乎看到任何一个都想买回去。

    每到这时,李安都只恨自己没有足够的钱财,否则,会将这一条街的货物全都买回去。

    “夫君,你看这支步摇好看吗”

    颜如玉拿起一支步摇,笑的很是甜蜜。

    “我的夫人,当然是戴什么都漂亮了,买了吧!”

    李安大方的说。

    “谢夫君,那这个呢”

    颜如玉笑的极为甜蜜,眼神中除了温情,还有一丝期待。

    李安还能如何,大方道:“买了。”

    “夫君真好,那这个戒指怎么样。”

    “买了。”

    “买了。”

    “买了。”

    李安算是豁出去了,反正自己赚钱的路子比较多,倒是不怕受穷。

    “夫君真是太好了,不过,如玉也不能让夫君花太多的钱,就此打住,什么都不买了,我们看花灯吧!”

    颜如玉的心是很细的,她看得出李安已经囊中羞涩,再买的话就让李安出糗了,所以,及时的刹车,而她之所以要买这么多的首饰,一是因为真心喜欢这些东西,二是为了考验李安,到底有多在乎她。

    李安大大的松了口气,若是颜如玉继续多买几个首饰,他口袋里的钱,可能就真的不够了。

    &




第二百八十章 李祎面君
    李安是个讲信用之人,返回府邸之后,便帮助颜如玉揉啊揉,揉啊揉,上面揉揉,下面揉揉,伺候的颜如玉舒舒服服的,嘴里直哼哼。

    这种劳动自然也是有报酬的,应该说是福利吧!总之,李安想的都得到了,这一个月圆之夜,李安过得非常舒心。

    第二日上午,城外运来了三大车蜂窝煤,这些都是王八与麾下的男仆,根据李安的要求制作的产品,这三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为的是满足李安府邸之用,更多的则被用于城外大棚的夜间取暖。

    有了这些蜂窝煤之后,李安府邸就再也不用储存大量柴火了,不论是后厨做饭,还是房间采暖,全部使用蜂窝煤,而且,关于蜂窝煤的使用方法,李安已经告诉众仆人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大明宫紫宸殿之中,大唐皇帝李隆基正在翻阅一份极为重要的奏折,这份奏折就是信安王李祎所建议的两税法。

    没错,这个两税法就是李安提出的,为了让皇帝更加重视,特让信安王李祎出头提出。

    而李祎之所以用奏折的形式上奏,是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当面叙述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东西会临时忘记,写在纸上可以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他送上去的奏折,是修改了好多遍之后才定稿的。

    “两税法信安王这是在割自己的肉啊!他不好好在家养老,怎么突然想到改革大唐的税制真是有意思。”

    李隆基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很快就回过味来,去年的雪灾和对突厥用兵,大唐的国库已经显得有些不足,若真的实行两税法,按照拥有田地的多少来收税,必然可以大大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如此,国库不就更有钱了

    当然,李隆基也知道,这样做会侵犯很多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阶级的利益,从而必然会遭到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到底能不能执行的下去,真的很难说。

    “大家,信安王殿外求见。”

    “哦,信安王不是瘫痪在家吗身体都这样了,还急着见朕他对这个两税法倒是颇为上心啊!”

    李隆基感到颇为意外,他知道李祎前来,肯定是对于两税法还有什么补充,但两税法受益的是朝廷,李祎本身也在被损害之列,他怎么会对两税法如此热心呢按照利益的角度,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大家,信安王的气色,看上去还是不错的,是被孙儿推着过来的。”

    经常跟在李隆基身边的小太监,与李隆基比较熟悉,胆子自然相对大一些,有时候倒是敢多说话,不过,都是可以说的话,至少不会是引起李隆基不悦的话。

    “被推着过来的”

    李隆基心中立刻浮现出一名盘坐在货车上的老者,后面是一名推着货车的少郎,这景象实在是有些不雅,当然,他绝对想不到,李祎是坐在做工考究的轮椅上过来的,体面而逍遥,没有一丝的不雅。

    “宣信安王觐见。”

    随着李隆基的下令,小太监高声的喊了一句,紧接着,信安王李祎在其孙辈的陪伴下,缓缓进入紫宸殿。

    李祎因为身体的缘故,不能跪着行君臣之礼,只能双手交叉,微微弯腰行礼,而跪拜之礼,则由身旁的孙辈代劳。

    李隆基并不在意君臣之礼,他的注意力全部被李祎坐下的轮椅吸引住了,这个新奇的玩意儿,他还是第一次见,感到好奇也是理所当然的。

    “信安王,你坐下之物是什么,何处得来”

    好奇的李隆基,忍不住问道。

    “回陛下,这是孙辈李安做的轮椅,当做礼物送给老臣的。”

    李祎认真的回答,说话时,嘴角笑呵呵的,整个人的气色都非常好。

    “是李安做的,这个小子倒是个全才啊!什么都会,三国之蜀国丞相诸葛孔明,当年就总是坐着单马拉的两轮车,这轮椅的发明,相比就是从中获得启发吧!哈哈!”

    李隆基笑了起来,虽然他暂时还用不上轮椅,但总有一日会用上的,所以,对轮椅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陛下,李安还说了,这个轮椅只是初步产品,还可以继续改进,另外,李安的家中,似乎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好像有自行车,摇摇椅,还有……还有……”

    李祎说着说着就想不起来了,这些他也只是听人说的,他自己并未去过李安的府邸,毕竟,大业坊太远了,他的身体不太方便,而且,以他这么高的身份,不太好去京城南部的贫民窟。

    “好,是个好东西,待见了李安,朕一定要好好问问他,为何不给朕做一个,哈哈!”

    “陛下龙精虎猛,身体强健,还不需要轮椅,李安怕是不敢送啊!哈哈!”

    李祎跟着赔笑,言语之中有为李安开脱,生怕李隆基真的怪罪李安的意思。

    “朕有空的话,一定会去李安的府邸好好瞧瞧,看看像不像传言说的那么邪乎。”

    李隆基应了一声,看向李祎问道:“信安王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信安王今日亲自前来,相比也是为了这个两税法吧!”

    “陛下圣明,老臣此来正是为了此事此事关系我大唐百年大计,老臣不敢耽误。”

    李祎一改调笑的表情,严肃的说。

    “两税法,按照田地的多少纳税,如此一来,那些兼并大量土地的贵族就要多缴纳很多税赋,朝廷所能得到的税赋也会增加不少,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田地越多之人,所要缴纳的税赋就越重,这些人肯定会极力反对,另外,两税法只要实行,信安王索要缴纳的税赋也会增加,你这是在割自己的肉啊!”

    李隆基自然明白两税法的巨大的好处,但副作用应该也不小,执行税赋政策的是官员,这些人的利益遭受侵犯,能否认真执行这项政策,非常值得怀疑,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反对,政策就会落空,到时候,很有可能还会引起乱子。

    “陛下说的是,两税法的执行肯定会遭受很大的困难,但我大唐的土地兼并,并没有因为陛下的禁令而有所缓解,而是越来越严重,早晚有一天,我大唐的户部将无税可收,到时候必然天下大乱,为了大唐的千秋功业,老臣牺牲一点小钱,又有什么关系呢老臣是心甘情愿的。”

    李祎义正言辞的诉说着,这的确是他的心里话,他一个快要死去的老者,对物质的追求已经没有那么大了,为了大唐的千秋功业,做出一些牺牲他是愿意的。

    “两税法牵连甚广,朕还要听听群臣的意见,一时半会还不能决定。”

    李隆基虽然心动,但今年的税收基本还是够用的,另外,还剩了一些盈余,所以,他的改革之心不那么迫切。

    除了暂时不是太缺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隆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了,他渴望国家的稳定,从而让他可以相对舒心的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度,任何大的改革,有可能引起动乱的改革,他都不敢轻易尝试。

    “陛下考虑的周全一些也是应该的,土地兼并一直在持续,就算现在两税法用不上,日后也还是用得上的,陛下先让群臣知道,终究是好事。”

    &n



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隆基前来拜访
    李安之所以让颜如玉回房内躲避,是为了防止被李隆基看见,对李隆基这个老色鬼,李安太了解了,试想一下,连自己的儿媳妇都能霸占的人,能是什么好货色,而颜如玉的姿色,也未必不如杨玉环,万一被李隆基这老色鬼盯上了,自己就欲哭无泪了。

    带着防色鬼之心不可无的想法,李安打发颜如玉返回房内,并迎面走向正在奔来的鱼朝恩。

    “李将军,您还真悠闲呢陛下快到了,赶紧准备接驾吧!”

    见李安与颜如玉从蔬菜大棚之中走出,鱼朝恩酸酸的说了一句。

    李安点了点头,迈步走向前院,边走边问道:“鱼给使,陛下怎么会突然造访,若要见我,直接派个人通知一声不就行了。”

    “陛下的心思,常人岂可揣测。”鱼朝恩提高了声调,顿了顿,小声道:“李将军也不是外人,虽然陛下什么也没说,不过,今日上午,信安王进宫觐见,提出了什么两税法,另外,好像还说李将军的府上,有很多稀奇的好东西,或许陛下是一时好奇。”

    这些话都是鱼朝恩的个人揣测,但可能性却是非常大的,不过,随意揣测君王,这可是大不敬,但鱼朝恩知道,李安听过就记下了,是绝对不会出卖他的,另外,他肯说出这些话,也是看出了李安的才能和前途,认为李安日后会得到更多的恩宠,打好关系绝对不会有错。

    “哦,原来是这样,多谢鱼给使了。”

    李安谢了一句,站在府邸大门外,静静的等候李隆基的圣驾,鱼朝恩自然也陪着站在一起,并时不时聊上几句,打发无聊的等待时间。

    刚才鱼朝恩说李隆基快到了,其实,时间还早着呢只是李隆基是一国之君,即便一个时辰之后才能抵达,作为臣子也要在得知消息后,尽快前往府邸外迎接,以显示自己的敬畏和忠心。

    不过,李隆基并没有让李安等一个时辰,才小半个时辰过后,大批近卫骑兵便出现在了李安的眼前,紧接着便是李隆基的车驾。

    “微臣李安恭迎陛下。”

    李安跪拜着行礼,身后的卫兵和一众男女仆人全都跟着跪下。

    李隆基与杨玉环在小太监的搀扶下走下马车,伸手一招:“都起来吧!”

    “谢陛下。”

    “陛下,里面请。”

    李安起身方才看到李隆基身旁的女子,那姿色堪称绝美,最主要是够丰满,那丰腴白皙的身子,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不用说,李安一猜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玉环,李隆基的前儿媳,现在的怀中之人。

    李隆基挽着杨玉环,大步迈入李安的府邸,李安与众人缓缓跟在后面。

    “李安,朕听说你的府上有很多新奇的玩意儿,所以想过来开开眼界,你带朕瞅瞅。”
1...125126127128129...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