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李隆基作为开创盛唐的伟大帝王,自然也对各种超自然的现象非常崇拜,对各种天命之说深信不疑,而华山金矿按照迷信的解释,恰好与他的本命极度吻合,这让他不得不信。

    其实,作为一国帝王,尤其是有作为有成就的帝王,是很容易被迷信误导的,毕竟,他们已经拥有了所有能拥有的一切,这个时候,若无迷信支撑,他们将很容易失去人生的奋斗目标,而这又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占有了庞大的国土,将六国的美女全部掠入阿房宫,供自己享乐,金银财宝、珍馐美味,作为一个人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秦始皇都有了,但衰老和死亡却是他无法阻止的,作为一名伟大的帝王,他希望永远拥有他的帝国,于是很自然的就对长生不老有迫切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崇拜迷信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李隆基虽然对长生不老,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但也非常看重自己的本命,作为有作为的一代帝王,李隆基的性格却是极为自私的。

    试想一下,一个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杀掉三个亲生儿子,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抢夺自己的儿媳妇的人,能是什么好鸟。

    虽然,李隆基也明白李林甫心术不正,但李林甫却非常懂事,处处维护他的个人利益,是个让人舒心的狗奴才。

    而这个让人看重的同族左相李适之,却非常不懂他的心思,居然能为了富国而损害他的本命,这是他无法容忍的,只是若因这件事情贬黜李适之,会给他的名声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他暂时不会那李适之怎么样,但肯定不会重用他了。

    “鱼朝恩。”

    李隆基轻轻唤了一声。

    鱼朝恩连忙走了过去:“大家,奴婢在。”

    “你立即带领两百飞龙禁军,前往华山找到金矿,并让他们负责看管这些金矿,若有人胆敢开采和破坏,就地正法。”

    李隆基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本命。

    “是,大家。”

    鱼朝恩领命,缓缓退出大殿。

    “大家,娘子昨日编了一支新舞,陛下要不要过去看看。”

    见李隆基眉头紧锁,高力士轻声说道,作为服侍李隆基多年的老奴,他知道在这种烦心的时候,唯一能让李隆基心情有所缓解的,就是温柔如水的女人,而眼下,只有杨玉环最符合李隆基的心思。

    “好,去看看。”

    一听到杨玉环,李隆基的眉头突然舒展了一下,不良的坏情绪瞬间散去了大半。

    ###

    大业坊李安府邸之中,吃饱喝足的李安,正准备前往城外的加工厂视察,毕竟,他对第一批五十辆轮椅非常重视,希望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阿郎,我们生产的摇椅已经全部卖完,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顾客嚷着要买,把我们小店的门都给挤坏了,不得已,小店只得暂时关门歇业。”

    赵六刚从东市返回,一脸高兴的诉说着,看到摇椅畅销,作为管家,他也为李安高兴。

    “任何新鲜的东西,都是一阵风,待别人模仿打造摇椅,我们的摇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畅销了,不过,任何一家都别想超越我们。”

    李安的流水线非常节约成本,自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理解的。

    “阿郎,石炭矿的事情已经办妥了,京城南面凡是地下有石炭的地儿,都属于我们了,这是契约。”

    赵六非常高兴的将契约交给李安。

    “好,干得好,春耕还有一些时日,在这之前,我们要开采足够的石炭,运往别院旁储存,召集人手的事情,也交给你去办”

    李安下令道。

    “阿郎放心,一定给你办妥。”

    “好,赵六,我们一起出城,你负责召集劳力挖石炭,我去督促工匠,加紧制造轮椅,另外,这些东西全都带上。”

    李安指着旁边的模具,下令道。

    “阿郎,这些是什么东西,样子乖乖的。”

    赵六显然没见过蜂窝煤模具,看不出来这个家伙能干什么。

    “这是蜂窝煤模具,今日工匠刚刚打造出来的,不过就是少了点,才五个,日后还要多打造一些才是,至于如何使用,到了城外,你就知道了,走吧!”

    李安跨上战马,与赵六一同奔向城外。

    虽然,李安已经发明了自行车,但由于缺少充气轮胎,自行车骑起来比较吃力和颠簸,不如骑马舒适,在这种情况下,李安自然不会选择骑自行车了。

    但自行车的发明也不是毫无价值的,至少,在府邸没事的时候,李安还能骑着自行车,带着美丽的娇妻,在大后院兜风玩,这感觉不是一般的美妙。

    另外,自己外出可以骑马,但府邸的下人,总不能让她们也骑马吧!而若是步行,办事的效率必然底下,不如骑自行车做事快速,日后,李安府邸的下人外出办事儿就骑自行车了。

    抵达别院附近之时,李安与赵六分开走,李安立即赶往加工厂,而赵六则赶往附近,以高薪募集干活的苦力。

    “李将军,五十辆轮椅的各个部分已经制作完毕,现在已经开始组装,若是顺利的话,明日一早就能全部做好。”

    李安刚刚走进加工厂,一名管事的老工匠便迎了上去,并汇报最新的进展。

    李安对如此迅捷的进度,自然是非常的满意了,夸奖了众人几句,并许诺给众人加薪,以鼓励他们更有热情的干活。

    这一批轮椅是信安王李祎要的,李安自然要尽可能的重视,并停下摇椅的生产线,集中全部资源,加快建造这一批轮椅,待这一批轮椅交货之后,下一步要继续建造摇椅,同时,还要建造更多的实用家具,在满足百姓生活方便的同时,为自己带来足够的收益。

    在这一处朝廷赏赐的土地上,别院占据了五十亩,家具加工厂一百亩,蔬菜大棚搞了五百亩,如此,还剩下三百五十亩,这么大的土地,还可以建造很多东西,其中,仓库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样。

    而仓库本身,又分为几种,一种专门用于存储过冬蔬菜的地窖,地窖全部在地下,顶部是平地,可以停放轻便的车辆,人走在上面要保重不会掉下去。

    还有一种重要的仓库,则用来存放即将制造出来的蜂窝煤,由于日后对蜂窝煤的需求量必然巨大,所以,蜂窝煤的仓库要建造的多一些,反正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制作蜂窝煤
    另外,李安从不限制这些男仆的自由,只要他们把活干完了,想去外面溜达都可以,有优厚的条件做前提,李安并不担心这些男仆会逃走,况且,大唐有律法,奴仆逃脱被捉住了要治罪,所以,只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的,一般情况下,奴仆是不会外逃的。

    而这些男仆,在被李安买回来之后,过得比以前舒服滋润多了,除了干活比较辛苦之外,其它方面都比较舒坦,而这些农夫从小吃苦惯了,也感觉不到有多么的辛苦,所以,就算让他们一直在这里干活,他们也完全能够接受。

    不过,若是能够重获自由,他们当然会更加高兴了,但前提是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土地,或者朝廷改变税收政策,让他们有更好的出路,否则,他们宁愿做李安的奴仆,也不愿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毕竟,人之所以会崇尚自由,是因为衣食无忧,若是活都活不下去了,那么还要自由干什么。

    自古以来,老百姓的要求都非常简单,只要能吃饱肚子,安安分分的做一名奴隶,那么,就是盛世和中兴,老百姓就要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做不成,这才揭竿而起,并寻找一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做奴隶的英明君王。

    古时的老百姓是朴实和善良的,因为这个时候民智尚未开发,老百姓知道的东西都很少,要求也很低,这非常有利于统治阶级,但民智不开发,必然无法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和生产力,从而让落后的状态一直延续下去。

    但的统治阶级,肯定不愿意开发民智,因为这意味着要承担失去政权的风险,试想一下,当所有的老百姓全都非常精明,懂得治国的道理,懂得君权神授是虚假的奴化思想,他们还会甘心服从皇帝的淫威吗

    只怕到那时,家传的皇帝制度就会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民众选取制,既得利益的皇帝和贵族集团,肯定会极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李安将自己打算改革大唐税收制度的想法,告诉这些男仆,就是让这些男仆相信他这个阿郎,相信他是个好人,从而更加努力的干活,这也算还是一种私心,但却是善意的私心,至少能让这些男仆心里舒服一些,觉得他们的阿郎懂他们的心。

    赵六的办事效率非常快捷,很快就从周围的村庄中征集到大量的百姓,这些百姓听说有钱挣,自然全都争抢着前来找活干。

    李安的加工厂有很多货车,不过,都是用来运木材和家具的,并不适合运输石炭,为此,李安画了一张图纸,让部分工匠加紧打造半封闭式的货车,这种货车五面封闭,只有上部是空的,另外,前后两面可以拆卸,这非常便于运输石炭,而为了节约人力,也采用蓄力运输,驴马和骡子全都用上了。

    “阿郎,总共找来一百多人,您看够不够。”

    赵六指着身后正在陆陆续续抵达的农民,轻声问道。

    “够了,赵六,干的不错,这里有二十辆货车,你让他们五人一辆,带着工具去石炭矿挖石炭,每一车都要装满,工钱按车算。”

    李安采用的这种开采方式,是最原始的方式,五人一组,既要挖矿、装车,还要运输和卸货,生产效率自然不高,但好在暂时还不打算大规模开采石炭,只要将几个石炭仓库储备满就行了,而且,这样也非常方便计算工钱。

    如今,正南面的石拱桥还没有造好,这些农夫需要绕道下游的小桥过河,路程平白无故多了十里,这进一步降低了效率。

    “赵六,找几个人转动水车,打点水上来。”

    李安看着身旁的一大堆黄土,轻声下令道。

    此刻,他准备立即开始制造蜂窝煤,在发现蜂窝煤的那一日,李安急匆匆的返回城内,同时,也让人去石炭矿挖了一小车,所以,眼下,他手里是有一点石炭的,而黄土就更不缺了,在建造仓库的时候,为了平整土地,将很多多余的泥土全都堆在一处空地上,这些泥土之中,含有大量的黄泥,而黄泥是粘性很强的土壤,完全能够用来制作蜂窝煤。

    “阿郎,水打上来了。”

    在赵六的吩咐下,几名男仆很快就打了一大桶水,并提到李安的前方。

    “你们几个取一斗石炭和一斗泥土,放在一起加水搅拌。”

    李安开口吩咐,并亲自转身拿起了蜂窝煤模具。

    “阿郎,您现在要做的,就是您说过的蜂窝煤,这样能行吗”

    赵六心里表示怀疑,而那些男仆更是不明觉厉,但李安的命令,在他们心里就是圣旨,自然是必须要执行的。

    “浇完水,把里面的石炭硬块全部捣碎,另外,要搅拌均匀,越均匀越好。”

    李安手持模具,开始对这些男仆进行指导。

    这些男仆干活都很卖力,很快就将浇了水的石炭矿全部捣碎,并与黄土混合在一起,直到完全看不见泥土的颜色。

    “好了,你们几个看好了,看看我是怎么操作的。”

    李安将蜂窝煤模具猛的插入一堆煤泥混合物中,用力的按下去,然后拿出来,将其砸向一旁的空地上,缓缓拔起模具,一个漂亮的蜂窝煤便成型了。

    “你们看清楚了吧!这就是蜂窝煤,现在模具只有几个,你们在没事的时候,负责制作蜂窝煤,王八,这事也由你负责。”

    李安知道照顾蔬菜大棚非常辛苦,这五十人都很累,但蔬菜大棚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照顾的,每日就那么几个固定的时间点在干活,空闲时间还是不少的,与其让他们闲着,倒不如让他们多干点。

    老板都是黑心的,任何人都不例外,李安突然觉得自己也变得黑心了,不过,王八倒是没发表任何意见,高高兴兴的就应了下来,也许,他也觉得,平时这些属下空闲的时间过多了,是该为老板多干一点活了。

    “阿郎,石炭好好的,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而且,还与泥土混合在一起,这样还能烧得起来吗”

    赵六看着这些带孔的蜂窝煤,感觉有些奇怪,毕竟,他还不知道这种蜂窝煤的妙用。

    李安也懒得解释,只是告诉众人,这些蜂窝煤做好之后,要放在外面晒干,而后在硬了之后,才可以放到蜂窝煤仓库存储起来,而且,还不能超过一定高度,否则,最下层的蜂窝煤,很有可能会被压碎。

    因为挖石炭是计件制,所以,那些被找来的百姓,都干的非常卖力,一车车装满石炭的货车,源源不断的运入仓库之中,很快就在第一个仓库之中,堆了厚厚的一大堆。

    几名男仆也按照李安的要求,在忙着制作蜂窝煤,由于技术难度几乎没有



第二百七十七章 轮椅到货
    美人在怀,李安再也没有思考国事的心情了,抱起颜如玉就走向卧室,先宠爱一番,然后双双入睡。

    第二日上午,城外加工厂已经将五十辆轮椅全部组装完毕,并全部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检验,以确认轮椅是否坚固耐用,而后,才按照李安的要求,将这些轮椅全部运往信安王府邸,交给信安王李祎府邸的下人,由于这五十辆轮椅的价钱已经提前给过了,所以,也用不着结账,让对方清点完毕就可以了。

    在收下五十辆轮椅之后,信安王府邸的仆人,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信安王李祎,毕竟,这两日,李祎一直在念叨着轮椅,并多次派遣去李安府邸打探消息,恨不得这些轮椅立即到货,此时,轮椅已经全部到货,自然要第一时间让李祎知晓了。

    “轮椅已经全部到货了快,推我过去看看。”

    李祎等了多日,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毕竟,他现在双腿不能走路,全靠轮椅才能相对自由和体面的在府邸活动,轮椅就是他的第二生命,而此时,他也能理解那些腿脚受伤不能行动的老部下是多么的痛苦,若让这些部下坐上轮椅,互相走动走动,至少可以大大延长他们的寿命。

    “阿郎,您看,都在这里了。”

    五十辆轮椅排的整整齐齐,李祎看在眼里,心里乐开了花,仿佛看到麾下的那些熟悉的老部下,坐着轮椅陪在自己身旁的情景。

    在挨个抚摸这些轮椅之后,李祎立即让府邸的管家,将部分轮椅送给他点名的老部下,并让这些老部下,坐着轮椅到自己的府邸做客。

    五十辆轮椅,李祎仅仅送出二十辆,剩下的三十辆,他让府邸下人妥善保管好,以便随时取用,毕竟,有很多老部下,他还不确定是否尚在人间,另外,轮椅难免会损坏,多准备一些不会有错,反正他又不缺钱。

    另外,李祎发现这五十辆轮椅一模一样,几乎找不到任何的区别,这当然是由于流水线生产造成的,不仅如此,这些轮椅的构造比自己正在使用的还要好一些,显然通过了一些改进,不过表面没有经过雕刻,模样稍微差一点而已。
1...123124125126127...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