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赵曳夫轻轻diǎn头:“就按大相说的,削四相为庶民,待其日后深刻反思,方可官复原位,在此期间,四相麾下全部兵马全部交给大相统领。”

    “谢宾就。”

    赵桧磕头谢恩,赵戴文假意推辞了几次,便接下了赵桧的兵马。

    随后,赵曳夫询问众人有何意见,东女国众官员以大相马首是瞻,自然全都认可,席豫与李安是外人,自




第一百二十九章握手言和
    五相赵武夫主动伸出橄榄枝,这对于李安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自从吐蕃大论兀论样郭略施小计,将二相赵亚夫调离女王城,李安就迫切需要东女国当权者的支持,以便展开自己的行动。

    归昌王赵曳夫的支持和信任,一直是李安最大的优势,不过,赵曳夫在位仅有一年,并不掌握真正的实权,李安急需像赵亚夫这样的外相支持,在赵亚夫被迫离开女王城之时,李安曾一度失落过,不过,这才几日,五相赵武夫就走到了自己的一边。

    当然,李安肯定还不清楚,二相赵亚夫在离开女王城之前,除了拜访他之外,更早一步拜访了五相赵武夫,并要求赵武夫相信唐军,支持李安。

    但赵武夫对李安颇有疑虑,没有立即答应赵亚夫的请求,并表示会尽快查明城内的灭门案,然后,再考虑是否支持李安。

    灭门案的凶手之一母大勇被他亲手抓获,而后就是王宫发生的那一幕,在头脑中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部梳理一遍之后,赵武夫恍然大悟,相信唐军来此并无恶意,当然,他也很清楚,大唐帮助东女国,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纯粹为了帮助而帮助,天底下并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李校尉,本相是个粗人,不太会说话,不过,本相也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以前是因为误会,才会对李校尉做出敌视之举,现如今,既然本相已经明白李校尉此次前来,对东女国并无恶意,以后本相再也不会与李校尉作对,而且,还会全力相助李校尉。”

    赵武夫态度诚恳,重复了先前所说的话。

    李安咧嘴一笑:“卑职看到五相的第一眼,就知道五相是一个性情中人,误会这种事都是在所难免的,况且,事情已经过去了,五相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威胁。”

    东女国是大唐的蜀国,而李安的职位显然远低于赵武夫,自称卑职除了自谦,也是提醒赵武夫,东女国的属国地位,从而显示自己帮助东女国是理所应当的。

    “好,李校尉心胸≧←ding≧←diǎn≧←小≧←说,.23.o< s="arn:2p 0 2p 0">s_;宽阔,不计较往事,本相喜欢,哈哈哈!”

    赵武夫大笑几声,随即皱眉道:“今日王宫大殿之事,李校尉也在场,不知看出多少门道。”

    李安沉吟片刻,眉头微抬:“四相心中有鬼,大相欲盖弥彰。”

    赵武夫猛的一愣,随即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看来李校尉也看出来了,在得知母大勇是凶手之一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件事与四相脱不了干系,不过,为了东女国的安危,我不能徇私。”

    “五相为国谋利,不徇私情,卑职佩服。”

    赵武夫吁了口气,轻轻摇头道:“今日在大殿的时候,我就想要站出来,提出继续彻查此事,不过,关键时刻还是心软了,直到四相被免职,本相都没说一句话,所以本相到底还是徇私了。”

    “这只是人之常情,算不得徇私,只要五相知道事情的真相,这便足够了。”

    赵武夫感激的看向李安,蹙眉道:“四相心里有鬼,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就连宾就也不例外,只是不忍心说破,但大相心里是怎么想的,可不太好猜,他究竟是为了私情,袒护四相,还是本身就与此事有关”

    李安嘴角一笑:“四相麾下兵马,尽归大相所有,五相觉得呢”

    “李校尉的意思,是大相与四相都参与了此事”

    李安轻轻diǎn头,低声道:“看来,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告诉五相了。”

    “什么事”

    李安也不隐瞒,将鬼啸谷设计挖出东女国奸细,并在女王城之中,看到奸细进入大相府邸的事情,告诉了赵武夫,不过,三名奸细到底是谁,李安以防止泄密为由,坚决不肯泄露,当然,这也并非紧要的事情,奸细是谁并不重要。

    赵武夫闻言,重重的吁了口气,他一直极为钦佩的大相,居然是与吐蕃勾结的奸细,这让他难以接受,同时也深深的忧虑。

    “大相与四相麾下的主力兵马,驻守在西部边境,负责防御吐蕃,若他们都是吐蕃奸细,引吐蕃大军入境,那我东女国岂不随时面临极大的危险”

    李安轻轻diǎn头:“的确如此,现如今,大相一人掌握四千兵马,一旦引吐蕃大军入境,东女国将被吐蕃彻底吞并,后果不堪设想。”

    赵武夫猛的站起身来,凝目看向李安:“李校尉,我们这就集结麾下全部兵马,立即将大相控制,而后快马赶往西部边境,控制那里的边军。

    见赵武夫如此冲动,李安心下暗自摇头,并摆手道:“五相切不可冲动,眼下,我们并没有十足的证据,若就这么带兵前去逮捕大相,老百姓会怎么想,官员们会怎么想,宾就会怎么想,一旦我们给不出足够的证据,大相就会反诬五相与唐军勾结,意图不轨,到时候,宾就会非常为难,我们二人都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可大相已经与吐蕃人勾结,若不先下手为强,一旦他下令放吐蕃大军入境,一切都晚了。”

    赵武夫心头大为焦急,但他知道李安说的是实话,他不能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就前去抓捕大相。

    刺杀李安已经让赵曳夫非常恼火,若是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下手抓捕赵戴文,则赵曳夫就更不相信他了。

    李安嘴角淡然一笑



第一百三十章 吐蕃的承诺
    赵桧哼了一声,鼻孔朝天,神色间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陷害唐军的计谋是兀论样郭和赵戴文酝酿出来的,他只不过是个执行者,但出事之后,他被削职为民,而赵戴文不但毫发无损,还获得他原先的兵马,实力大大增强,他如何不怒。

    也就是说,馊主意是别人出的,但最后倒霉的却是他赵桧,他以自己的巨大损失,换取了赵戴文的辉煌,真可谓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别人,而这显然不是赵桧心甘情愿的。

    “四弟,我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又何必如此计较,我的不就是你的。”

    “哼,说的好听,若是我们调换一下,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弃车保帅,大相玩的真顺溜啊!”

    赵桧仍旧充满怨言,从四相的位置,一下掉落到普通百姓,心里落差是很自然的,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不适应。

    赵戴文能够体会赵桧心里的不适应,这件事情若是放在他的身上,他也很难保持平静,不过,他并不后悔,母大勇是赵桧的心腹部下,既然已经被抓捕,赵桧就必须要承担责任,以堵住国内众官员的悠悠之口。

    另外,他在得知母大勇被抓的第一时间,立即派遣部下找到了母大勇的家属,从而利用这一点要挟母大勇,以保住他们自身。

    赵戴文吁了口气,轻轻站起身来,走到赵桧面前:“四弟,你应该知道,一旦我们的计划获得成功,我就是东女国之主,而你就是我的内相,官位比四相还要高不少,你又何必在乎眼前的得失,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最紧要的,眼下,李安的存在,对我们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尽快铲除李安,然后,实现我们的计划。”

    赵桧闻言一愣,他一时气愤,险些忘了大事。

    几个月前,赵桧与赵戴文先后前往边境一带视察,并接受吐蕃大论兀论样郭的邀请,前往吐蕃边军大营访问,以增进了解和互信。

    不过,自从参观了吐蕃边军大营,这二人就像失了魂魄一样,感到恐惧不安,吐蕃大军的装备和军容远胜东女国边军,各种巨型攻坚的重武器排满了整个大营,这让二人感觉,一旦吐蕃向东女国边境发起进攻,仅凭东女国那点兵力根本就无法抵挡。

    当然,他们二人肯定不知道,这是吐蕃大论兀论样郭的诈敌之计,吐蕃大营的确有一些攻坚重武器,但数量非常有限,个头也不是很大,绝没有赵戴文和赵桧看到的那么多,他们看到的大量巨型攻坚重武器,都是空有模样的假货,看上去似乎非常吓人,但根本就不能使用,更没有兀论样郭介绍的那样神奇。

    长度超过二十步的巨型投石车,一枚弹丸的重量就超过三旦,如此重型利器,一旦准确击中东女国的碉楼,将其摧毁是必然的,但这么大的家伙根本就无法使用,更不可能保证命中率,这也只能吓唬吓唬没用过投石车的赵桧和赵戴文,而兀论样郭的目的显然达到了。

    在震慑二人之后,兀论样郭随后前去拜访东女国边军,并指出东女国的碉楼一旦被巨型投石车击中会遭到多大损害,吓得赵戴文和赵桧后背直冒冷汗。

    见赵桧和赵戴文已经完全相信吐蕃大军的实力,兀论样郭便正式开始自己的计划,直言不讳的指出吐蕃要与大唐帝国争霸,而东女国是必须要攻取的,赞普为避免生灵涂炭,派他前来劝降,而东女王赵曳夫不知好歹,居然违逆赞普的意思,并打算前往长安城向大唐皇帝示好,这激怒了赞普,后果很严重。

    赵桧和赵戴文吓得大气都不敢喘,而兀论样郭却话风一转,指出只要他二人肯归附赞普,赞普便可暂时不对东女国用兵,并且全力帮助二人夺取东女国一国之君的位置,让东女国摆脱女人做主的陋习。

    如此,只要赵桧和赵戴文归附吐蕃赞普,不但可以避免东女国遭受刀兵之灾,同时,还能够获取更大的权益。

    人都是有私心的,天底下并不存在无私之人,在兀论样郭花言巧语的诱导下,赵桧和赵戴文以为百姓免遭刀兵之灾为由,暗中向吐蕃赞普表达忠心,如此,便有了东女国奸细引导吐蕃刺客刺杀赵曳夫的一幕。

    兀论样郭的计划,是要让赵曳夫死在长安城,以嫁祸大唐帝国,不过,李安的突然出现,救下了赵曳夫,并一路安全的将赵曳夫送回女王城,还半路全歼了吐蕃刺客,这完全打乱了兀论样郭酝酿已久的计划,同时,也破坏了赵戴文顺利夺取东女国政权的企图。

    “大相提醒的对,我一时糊涂,险些将大事忘了,该死,该死。”

    赵桧懊悔的锤了捶脑袋,忧虑道:“大相,这个李安极为狡诈,我们先是鼓动五相杀他,后又设计嫁祸唐军,结果全被他识破了,还有,眼下的局势,对我们可不太有利。”

    赵戴文摆了摆手:“不是李安太狡诈,是我们太愚蠢了,嫁祸唐军本是妙计,可我们做的太假,灭门六户,留下大量唐军装备,这不是明摆着是嫁祸吗若是做的真实一些,李安或许已经被我们除掉了。”

    “哼,都是那些没用的废物,连嫁祸于人都不会,还有那个该死的母大勇,居然露出马脚,要不是大相及时找出他的家人,或许我们现在已经是阶下囚了。”

    赵戴文轻轻点头:“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当时执行任务的,可不止母大勇一人,若其他人再被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利益无处不在
    李安勒马停在山峰的最高处,回头看向来路。

    此处山峰并不算陡峭,与水平面的倾斜仅有三十度,马匹完全可以轻松的奔上去,李安刚来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条道路,只不过,此处道路极多,他以为这条通往山顶的道路,只是一个普通的道路,完全没想过山峰的背后会有一座规模可观的山谷。

    “一个最不起眼的山顶小路,才是通往山谷的真正道路,若不是事先得知,谁又能想到呢这可真是一个隐藏的好地方。”

    “大兄说的是,若不是农户告知,我们肯定不会留意这条小路。”

    李安回头看了看来路,又看了看面前的山谷,感叹道:“若是将数万大军藏在这个大峡谷之中,你觉得会被发现吗”

    “只要悄悄的进入,并封锁进出的道路,我想应该很难发现吧!”

    李安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兴奋,爽快的吁了口气:“我们走,进入山谷。”

    一行十余骑人马,在李安的带领下,策马奔入广阔的山谷。

    沿途欣赏优美的风景、呼吸清新的空气,众人的情绪都很高涨,李安也颇有感慨,若是天下再无纷争,在这山谷之中开垦几亩耕地,养几只鸡鸭,与自己的家人过着神仙羡慕的好日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仅仅想了很短的时间,李安就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世人都在为谋求利益而忙活,而只要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纷争,小到为果腹之食而起争执,大到为江山国土而兵戎相见。

    利益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若要寻找一片没有利益之争的世外桃源,也许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独自一人隐居在深山之中了。

    但当人真的远离利益之争,独自一人生活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吗当然不会,也许只有刚刚离开的时候会感到心情舒爽,但时间久了之后,就必然会有一股寂寞的感觉涌上心来。

    人是追逐利益的生物,同时也是社会性的群居生物,一旦离开群体,离开让人烦恼的利益之争,人生也就变得极其单调和寂寞。

    没有争执何在人生,没有烦恼,又怎么能证明自己还活着。

    ‘若人人都想过田园般的生活,大唐的利益,又让何人来维护。’

    李安轻轻摇了摇头,抛弃了消极避世的念头,收拾心情,准备迎接挑战,以拯救即将下沉的盛唐帝国。

    “大兄,前方五里处有一座军营,三相或许就在那里。”

    李安早就看到五里外的军营了,不过,赵敬农的脾气有些古怪,他住在何处,真的很难说。

    “前方有一种地老伯,我下马过去问问,你们留在原地。”

    为了不吓着老百姓,李安决定一个人步行前去,如此,可以很好的消除老百姓的紧张心情,防止他们因为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有了刚才的经验,李安一开口就用标准的吐蕃语言,向种地老伯询问三相的住处。

    “小小的唐军校尉,吐蕃话竟然说的这么好,真是不简单呢”

    让李安没有料到,这名种地老伯直接用标准的大唐语言,将他夸赞了一番。

    “老伯大唐官话说的这么顺溜,似乎也不是普通的种地百姓吧!”

    李安仔细打量眼前的种地老伯,却发现他与普通的种地农户毫无区别,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土里土气的长相,怎么看都是老实巴交的农夫,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身份。

    不过,普通的种地农夫,是绝对不会花时间学习大唐官话的,也没有那个条件,仅凭这一点,似乎又可以证明,眼前的种地老伯身份不简单。

    ‘这名看上去不起眼的老伯,会不会就是三相赵敬农呢’

    李安猛然想到后世的水稻之父,似乎也是一副农民的形象,完全看不出学者的气度和傲气。

    “三相今日没有空闲,李校尉还是改日再来吧!”
1...5152535455...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