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果树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培育的,而从后世畅销的果品来看,有很多果子都是人工培育的,因为经过人工培育的方法,可以让果子更加的饱满香甜,可以去除果子先天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增加果子好的一面。
李安府邸栽种的果子,有一些就是李安亲自进行培育的,而培育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处理,从而吸取不同果树的优点,搞出一个全新的优良品种,比如这个冬春桃,就是李安根据冬桃和春桃进行嫁接之后搞出来的,是全新的桃子品种,口味更好个头更大,成熟的时间也更长,可以从冬季一直挂树保存到春季,只要不被冻坏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另外,西瓜嫁接南瓜,同样也是非常不错的嫁接技术,这样西瓜的产量和生长速度就可以极大的提高了。
颜如玉笑着说道:“果子是吃的,也只有夫君会留着欣赏,那倒不如把外面的棉衣褪去,这样更便于欣赏。”
李安忙笑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若是把果子上套着的棉衣给褪去,欣赏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果子直接就冻烂了,以后想吃的话,也吃不到了,如此岂不可惜。”
“可是这些桃子已经成熟很长时间了,再不摘了吃,也会坏掉的,前几日唐儿用弹弓打掉一个,就是坏了的桃子,直接就扔了。”
颜如玉开口说道。
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果子成熟了之后,一直挂在树梢上,确实比较容易坏掉,就算是给每个果子包裹上棉衣,也不能避免部分果子仍旧被寒冷的天气冻坏,总有保护不周的水果会被冻烂。
李安闻言,点头道:“坏掉的只是一部分而已,总有不坏的,春耕之后,绿叶就多了,到时候就把这些果子全部都摘了吧!我敢保证,至少有一半都不会坏掉,这棉衣透气保暖,还防虫,可不是普通的棉衣。”
李安说的是每一个果子上包裹的保暖外套,这种东西是李安亲自发明的,主要的材料是棉花,但也混合了别的材料,制作出来的每一个水果套都非常的坚韧蓬松,透气又保暖,将这种水果套扎在水果上,便能够避免水果遭受冻害和虫害,以及很让人讨厌的鸟害,鸟类吃水果那是出了名的,而且,专门吃成熟的果子,还不单个吃完,总是,一个果子吃几口,一只鸟就能把整个园子的所有成熟的果子都祸害掉,这也是最让人痛恨的,所以,果园防鸟也是很关键的,否则,辛辛苦苦收获的水果,就都要喂鸟了,那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春耕快到了,可空气中还是有一丝寒气,时不时的来一次倒春寒,温度便会下降到零度以下,若是此时有果树开花,花朵便会因为低温而被冻坏掉,如此,这一年的果树就要大规模的减产了。
大唐地大物博,拥有很多种类的果树,最近几年,又从外地引进了一些新品种的果树,让大唐的果树变得更多了,但大部分的果树都集中在南方,毕竟,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更加有利于果树的生长,而北方的果树种类就相对较少了。
在北方,果树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若是抗寒能力不足,是很难在北方生存下来的,光是冬季极寒天气的这一关就过不去。
果树不禁冻就会导致死亡干枯,几年之后就化为一堆木屑了,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抗寒能力才行,这就限制了很多果树进入北方,尤其是从美洲和澳洲传过来的果树,大部分都是热带的果树,温带偏寒带的果树较少。
相比于热带雨林,偏寒地区的生存条件太过于苛刻,所以,果树自然是热带最多了,不但多而且还非常的高产,个头也都比较的偏大,而北方的果树品种较少,个头也相对较小,看看热带的菠萝蜜,那个头不是一般的大,西瓜,菠萝也都不小,而北方的苹果,山杏,核桃就要小得多了,其中,苹果算是北方水果之中的绝对大块头了,比苹果还大的北方水果应该不常见了,而南方有榴莲,菠萝蜜这样的巨型水果,真不是北方能比的。
关中一带最常见的水果,怕就是苹果了,这种水果因为种植技术比较简单,果子生虫也比较少,成熟采摘之后,能够放置较长的时间,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若是桃子的话,成熟之后很快就会烂掉,短时间内销售不掉就要损失惨重了,南方的荔枝也是一样的,一日就味变了。
相比于其他容易变坏的水果,苹果的耐保存性优势就太明显了,只要表皮没有被碰坏,保存一个月那是绰绰有余的,冬季的时候,起码能保存两三个月,若是使用保护套一个个的保存起来,放置在温度和湿度都非常合适的地方,保存半年都毫无压力。
后世的冷库苹果,往往都能保存一两年,味道虽然有所变化,但变化并不是很大,仍旧是很好吃的苹果。
李安的府邸院子里,同样也是有苹果树的,各种品质的苹果树都有,收获的季节也各不相同,几乎一年四季都能有苹果收获,而冬季是一个大坎,有些水果虽然是冬季成熟,可那是在气温稍微温和一些的南部,到了关中这里,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十几度,这么低的温度,已经超过了这种耐寒水果的承受期限,就算是坚硬的果皮也保护不力里面的果肉了,随着气温的侵袭,果肉内的水分会逐渐的被冰冻起来,如此,果子也就坏掉了,是不能吃的。
还有果树的树干,也会因为不适应北方的极寒天气而被冻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李安不但要给果树包裹防寒的麦草,同时,还要为每一个水果准备温暖的棉衣,树下还要准备一些麦草,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要进行烟熏保暖,让果树避免被冻坏,通过这些措施,便能够让生活在南方的水果,勉强可以在北方扎根,慢慢适应几年之后,这种果子就会开始具备一定的抗寒能力,以后就用不着在冬季时候给果树绑麦草了。
之所以亲自发明这种保护套,完全是因为在之前的大唐,还没有人干过这种事情,南方的水果就在南方,北方的水果自然在北方,就算遭遇特大的寒流,北方的果农也不会采取这种保护套的措施,就算损失再大,也不会采取这种办法。
这也不能怪果农,实在是因为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效果究竟如何也不清楚,因为没有人尝试过,自然无法得知真实的效果,若是花了大笔钱财,结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那岂不是要亏大了,在古代的社会,只要不是皇家的贡果,普通的水果价格并不高,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最后肯定是连本都赚不回来的,这种亏本的买卖,又有谁会去做呢?除非他脑子有病了才会这么做。
李安就不同了,家里种植果树,是为了心情,并不是为了赚钱,如此一来,就算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也是无所谓的,这点损失对于李安来说并不算什么。
按照李安为果子准备的各种防御严寒的措施,这些果子的成本至少增加了三五倍,售价也应该卖三五倍才够头,除了有钱人之外,又有谁能够买得起,有钱人也会够买从南方运过来的果子,而不会刻意的去买贵的果子,李安府邸的果树,那就是妥妥的自产自销,并不会外卖。
抵御严寒必须要有足够的厚度才行,这些保护套都有厚厚的棉花构成主要成分,中间还是蓬松的,这样就更加便于阻断寒冷的空气了,就能够保护娇嫩的果肉不会被冻坏,事实证明确实是有效的,这些保护套很好的保护了果子,让很多果子经过了刺骨的寒风之后,仍然非常完好,摘下来一个尝尝都非常的鲜嫩,那是一种特别的酸爽,一种有别于其它季节吃到水果的酸爽,味道非常的特别,非常的可口。
当然了,在摘果子之前,遇到天气晴朗的时候,李安也会把这些准备采摘的果子暂时去掉保护套,让果子能够充分接触阳光的照射,只要经过了阳光的照射,果子就会变红变甜,味道就更好了,若是没有经过充足阳光照射的话,果子的颜色看着就不太好吃,甜味多多少少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的,为了味口能够更好一些,当然要尽量让阳光照射一下了,哪怕照射一天也是好的。
在果园里闲逛了一阵子之后,李安的肚子已经不那么撑的慌了,肚子里刚吃的饭菜也消化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自然就该回去休息了,另外,也要让颜如玉好好的补偿自己,让自己好好的放松一下。
尽管年纪也不小了,可李安的威风始终不减,丝毫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某方面的能力,甚至还有继续增强的趋势,尤其是持久力大大增强,甚至是翻倍的增强,这一点不但让颜如玉惊讶,同样也让李安自己感到诧异,自己啥药也没吃啊!怎么就这么优秀呢?这是天生的吗?既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李安索性就不想了,一场剧烈运动也让人很是疲倦,睡一觉才是正事。
第二日一早,李安醒的稍微有点晚,还好自己不用按时考勤,否则,那是肯定要被扣工资了。
“如玉,如玉。”
李安呼唤身旁的颜如玉,平时她总是比李安早醒,可此时居然还睡着,一点醒来的意思都没有。
“宝贝,那就继续睡吧!”
李安轻轻的在颜如玉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快速的穿好衣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李安转身离开的时候,颜如玉轻轻睁开眼睛,嘴角一抹陶醉的微笑,心下感叹自己的夫君,是越来越威猛了。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新的一天开始了,李安神清气爽的起身,舒了个懒腰走出房门,此时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寒气,就算是李安这样身体强壮的男子,也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喳喳喳……”
一群喜鹊的声音突然响起,足有三五只,全都落在隔壁院子的高大梨树上,不是在觅食,也不是回巢,好像专门来报喜似的。
喜鹊报喜只不过是迷信的说法,其实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是大唐此时的生态较好,且没有人愿意捕杀喜鹊,这才让喜鹊的数量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让人们可以经常性的听到喜鹊的叫声。
尽管喜鹊报喜之说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可这并不妨碍人们喜爱喜鹊的叫声,就比如李安,是不相信喜鹊报喜之说的,可听到这种喳喳喳的声音,心里还是会很高兴的。
“一大早喜鹊报喜,看来昨日的手摇玉米脱粒机,肯定是做好了,待会就能亲自试一试了。”
李安自言自语的说道。
简单的吃了一些美味之后,李安照常前往研发中心上班,开始了一天的惬意工作。
由于工资水平足够高,所以,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都充满了热情,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只要干出成绩来,便能够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李安对他们这些干得好的工作人员的奖励是不菲的,李安是足够大方的一个人。
“李侍郎早。”
“李侍郎早。”
所有见到李安的小吏全都恭敬的行礼,他们是这里唯一没有技能的,但他们擅长管理,知道如何控制这里的工作人员,明白如何能让所有人都足够听话,遇到突发事件,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处理,而技术够好的工匠人才只能干活,他们是不懂管理的。
就好比刘邦这货不懂带兵打仗,但他能够控制将领,这个便是足够了,能控制将领肯定比直接领导士兵的档次要高,要不然人家是怎么坐上皇帝宝座的。
不论在什么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都是被压制的对象,就算能力再高,也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这怎么能跟高高在上的读书人相比呢?怎么能跟士族相比呢?
玩技术的人,无论如何都玩不过搞权术的人,李安曾经看过一幅图,一个魔术师轻轻掀开帘子,马上变出了一只鹦鹉,但一名大官很轻松的就变出了一套豪宅,旁边还有美女和豪车,看的魔术师都自叹不如,魔术就是魔术,到了真正的权术跟前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完全就没有可比性。
说的简单一些,搞生产的人,不如搞交换的,而搞交换的人不如搞整合的人,这完全就是不同等级的差距,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个农户辛辛苦苦一年,所种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在后世的社会,甚至都无法收回成本,经常性出现的亏本让很多农民宁愿让土地长草也不愿意去种地了,这造成了土地的大量浪费。
交换指的是商人阶层,他们不需要辛辛苦苦的种地,只需要花钱去收购农民生产的农作物,然后高价卖给城市的小贩就可以了,这个阶层赚的钱比农民要高一个档次,不是一个级别的,这也是导致产地价格与城市零售价格相差几十倍的主要原因。
而更高层次的整合力量,就是玩金融的,他们随便一出手,可能几个亿的资金就到腰包了,一觉睡醒就增加了百亿的资产,这超过无数商人和农户的收益,让人看了都觉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而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还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比如大唐的皇帝,只要皇帝缺钱了,一句话就能将一个最富有之人的全部财富都给拿走,有意见撒泼打滚都没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在不要你死,只是让你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而已,那还不得乖乖的上交,现在的大唐当然不会了,因为皇室并不缺钱,国库也非常的充盈,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和富人过不去,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搜刮老百姓的财产,毕竟,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有老百姓有钱消费了,大唐的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李侍郎,昨日让工匠们做的零件,全部都做好了,您过目。”
一名小吏指着露天摆放的各种零件,开口说道。
“不错,可以啊!这么多零件,能够组装好几个的了,现在就组装,你们几个听我的命令。”
李安指着几名工匠,让他们干活。
“对对对,先放这个大的,然后把小的塞进去,最后是侧面的螺丝,一定要上紧了,底座也要固定好,不能乱晃,哎呀,看来还缺一个更稳定的底座。”
指挥工匠们组装了三台手摇式玉米脱粒机,李安觉得这个工具有些轻了,真正用力干活的时候,地盘不够稳当,若是有个更重一些的底座就完美了。
“李侍郎,这个好办,底下弄个厚木板就行了,我早上还看到几块没用的厚木板,大小也差不多,马上就能弄好。”
工匠说着看了一眼李安的眼神,然后飞快的跑走了。
李安用脚踢了踢刚组装好的三台手摇式玉米脱粒机,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底座不是太平稳,但只要运用得当,也比用手剥要强的多,在底座部位增加一个厚木板,这个缺陷也能够被解决了,如此,这必将成为一个剥玉米的神器,而因为结构比较简单,对技术的要求不高,普通级别的工匠也能模仿,所以,一旦推出之后,市面上马上就会有人卖仿制品,从而让这项技术可以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增加大唐帝国的发展速度。
“去,把昨日带来的玉米棒子都拿过来,本官要亲自试一试。”
李安开口说道。
一名小吏亲自跑去拿玉米棒子,并很快跑了回来。
昨日一共从赵家玉米脱粒工坊拿了十几个还没有剥的玉米棒子,现在就用这些玉米棒子做实验,看看效果如何,是否比人工快几倍。
一名小吏贴心的拿来了小凳子,也好让李安能够坐着实验。
李安轻轻坐在凳子上,左手将玉米棒塞入手摇式玉米脱粒机的入口,轻轻的往下按压,右手则用力的转动摇把,然后奇迹就出现了,只见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纷纷脱落,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玉米棒芯,从底部落了下去。
“好,不错,非常的不错,看来这个手摇式玉米脱粒机算是研发成功了,你们也来试一下吧!”
李安高兴的说道。
几名小吏也觉得挺有意思,全都高兴的去体验。
“哎呦,这劲儿挺大啊!”
“还行吧!是你力气太小了,这么点体力能让婆娘满意吗?”
“哈哈哈!”
李安已经走远了,几名小吏一边体验一边开着玩笑,这些家伙早就摸透了李安的脾气,知道只要不是出格的事情,李安就不会放在心上。
通过这些家伙的体验,也确实发现这个手摇玉米脱粒机有一定的缺陷,这个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但使用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让真个工具翘起来,而这自然是因为地盘不够稳定导致的,若是地盘足够稳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很快,那名离开的工匠抱着几块厚木板跑了过来,他特意将厚木板加工了一下,把这个几块厚木板的棱角都给去掉了,这样就不会伤到人了。
也不需要李安提醒,这名工匠拿着锤子和铁钉,非常熟练的就将手摇玉米脱粒机给钉在厚木板上了,这样,这些手摇玉米脱粒机才算完全做好,使用的时候也更加的顺手,再也不用担心会翘起来而使不上劲儿了。
厚木板已经被钉好了,可十几个玉米棒子也被用完了,要想继续尝试好不好用,就只能去玉米工坊试试了。
“你们几个把这些抬到车上,一起去昨日赵家玉米脱粒工坊去,那里有足够多的玉米棒子,看看效果如何?”
李安开口说道。
很快,麾下的小吏和几名工匠便把新造好的玉米脱粒机器给搬到车上了,然后直奔赵家玉米脱粒工坊。
赵家的小管家万万没有想到,昨天才刚刚来过的李安一行人,今天一大早居然又过来了,前后两次到访的时间差也太短了,一天的时间都不到,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他并不知道李安会再次光顾,否则,他肯定会提前告知自己的主人,也好让主人亲自过来迎接。
“小人参见李侍郎。”
赵家的小管家连忙过来迎接。
李安也不客气,开口便说道:“工人们都来干活啦!那就好办了,新做的剥玉米工具,拿来这里试一试,若是好用就多做一些推广下去。”
说完伸手一招,让几名工匠赶紧把手摇式玉米脱粒机给搬上来。
赵小管家也没见过这样的机器,看了觉得挺神奇的,似乎也能看出是如何使用的,对这个小玩意充满了期待。
而李安之所以要把这个机器拿到这个地方进行测试,主要是为了搞明白,这样的手摇式工具,效率到底有多快,能比纯人工剥玉米快多少倍,一台手摇式剥玉米的工具能够顶替多少人工,这个是李安迫切想要知晓的,也是必须要搞明白的事情。
上了二楼的工作间之后,李安看到了正在干活的一群大老爷们,这些汉子干活都非常的卖力,而李安随机抽选了三个人,让他们试一试手摇工具,学会使用这种工具。
因为这个工具实在是太简单了,这些干活的汉子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稍微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学会了这种工具的使用,继续适应一下就熟练了。
“怎么样,好用吗?”
李安开口问道。
这简直是明知故问,工具好不好用都写在这三个汉子的脸上了,显然是无比的好用了,若是不好用,他们也不会高兴成那个样子。
“好用,太好用了,嘿嘿嘿。”
“还是这个好使,这个好。”
“比刀好用多了。”
三名干活的汉子全都非常肯定称赞李安带来的机器,简直是赞不绝口。
“这个工具可比用手剥要快得多了,是好东西啊!”
赵小管家满意的笑道。
李安满意的笑了笑,看向赵小管家,开口说道:“要不我们来参加比赛吧!让使用手摇剥玉米工具和没有工具的人进行比试,看看能快多少,这样本官也能搞清楚这个工具能有多大的效果。”
赵小管家自然非常赞同了,连忙说道:“比试一下最好了,小人觉得起码有五倍的速度。”
李安身边的小吏觉得有六七倍,还有说能达到十倍的,每个人的估计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是差不多的。
“李侍郎,您说怎么比,我让他们都停下来,先忙比赛。”
赵小管家开口说道,为了验证机器的效率,他自然可以不在乎暂时的产量损失,只要这种机器能够获得,产量很快就能够补回来。
李安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全员公平比赛比较合理,毕竟,每个人的水平都不太一样,若是分组进行比赛的话,就看不到个体的实力了,另外,比赛的玉米棒的数量也绝对不能少,若是太少的话,就看不出手摇玉米脱粒机的压倒性优势了,太长肯定也不行,李安的时间是宝贵的,不能一直耗在这里,看完数据就必须要离开,返回研发中心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要不就这样吧!所有人各领二百个玉米棒子,不论用手摇工具的,还是没用手摇工具的都一样,然后同时开始干活,当第一个人干完二百个玉米棒子的时候,所有人都立即停止干活,然后数一数剩下的玉米棒子,不就能算出每个人加工了多少个了么?”
李安开口建议道。
“李侍郎说的是,那就按李侍郎说的来,小人这就去准备。”
赵小管家觉得李安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立即跑了过去,让所有人停止干活,准备参加比赛,是所有人全部参加比赛。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赵家剥玉米作坊足有三十多人,他们听说要进行比赛,全都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活儿,非常配合的去准备玉米棒子。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所有的玉米堆都必须是二百个玉米棒子,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这需要他们进行反复的清点,最后还要由赵小管家和李安身边的小吏再清点一遍,以保证确实都是二百个玉米棒子。
全部参加比赛之人,排成整齐的三排,每排十个人左右,每一个人的位置都有板凳一个,玉米棒子二百个,另外还有各自使用的工具,其中,有三个人身前是手摇玉米脱粒工具,其余的都是很简陋的切槽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