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这些干活之人都是工作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熟练工,水平虽然略有差异,但差距并不是很大,只要拼命的去干活,估计相差也会很有限的。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赵小管家走到李安身前,说道:“李侍郎,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比赛了。”
李安看着众多工匠,开口说道:“诸位,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所有人一定都要尽力,不管你们手里用的是什么工具,都不许偷懒,一定要拿出你们最高的速度,好了,听我命令,比赛现在开始,动手。”
三十多人闻令,立即开始动手剥玉米,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也是一个能够体现他们个人价值的大好机会,如此又怎么能不尽力呢?
比赛才刚刚开始,差距一眼就看出来了,使用普通工具剥好一个玉米棒子的时候,使用手摇工具的都连续剥了五六个了,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这让站在旁边观看比赛的李安等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能有如此好的效果,李安怎能不满意,这个工具结构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于很多普通的铁匠来说,打造这种工具都没有什么难度,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成本,这对于推广这种工具的普及具有很大的作用。。
工具成本廉价,效果却非常明显,这样的发明无疑是最成功的,没有哪种发明比这个更好更能让李安满意的了。
“效果真是太明显了,用了这样的工具,剥玉米的速度提高了这么多,这要是所有人都用上这样的机器,那真的是不敢想啊!以后有大生意也敢接了,东家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赵小管家非常兴奋的说道。
“可这样的工具也不是给你一家使用的,所有剥玉米工坊以后都会使用这样的机器。”
一名小吏说道。
“那就是所有东家都高兴,都高兴,哈哈哈!”
赵小管家高兴的说道。
虽然每个参加比赛的汉子身边都是二百个玉米棒子,但由于手摇的速度很快,所以,注定大部分玉米棒子没有被剥的机会,设置这么多的数量只是为了体现手摇工具对普通手剥方式的优越性,只有相当多的数量,才能体现出这个工具的巨大作用。
看着完整的玉米棒子塞入手摇工具之后,很快就变成一根光秃秃的玉米棒芯,就连干活的汉子都笑的合不拢嘴,这样干活实在是太舒坦了,比用手搓要舒坦的多,效率也要高得多,这让他们很是开心。
不过,这种工具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处境,他们在使用工具之后,也就是一时爽,但这种工具普及了之后,由于所有脱粒工坊都会使用,这样一来,玉米粒的售价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此,相同重量的加工费就会变少,他们之前使用手工剥玉米粒一天需要干活的数量,就会直接提升很多倍,干五倍的活拿原先的工资是肯定的,当然,他们所消耗的体力和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换了一种工具干活而已。
人对新鲜的事物总是会充满兴趣的,尤其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新鲜事物,就更加的有兴趣了,干活的人感兴趣,管理的人感兴趣,围观的人也感兴趣,若是让这个工坊的东家知道了,那就更高兴了。
二百个玉米棒子看似很多,其实真的是一点也不多,对于手摇式玉米脱粒工具来说,才二百个玉米棒子,这就是一碟小菜,很快就能干完。
这不,李安刚离开二层小楼,去工坊其它的地方逛了逛,回来的时候,三台手摇工具都加工了一大半的玉米棒了,而那些使用原始办法的汉子,都只是加工了很少的一部分,差距极其的明显。
“效果出来了,使用咱们手摇工具的都快加工完了,使用原来办法的才加工一小部分,不错,不错,马上就要结束了,哈哈!”
李安非常高兴的说道。
赵小管家也没闲着,他蹲下身子,仔细的检查被手摇工具加工过的玉米粒,看看效果到底如何,经过一番检查,赵小管家一脸满意的站了起来。
“李侍郎,这个手摇工具加工的效果真是太好了,玉米粒一点破损都没有,这个机器能用,而且还非常的好用。”
赵小管家开心的说道。
很快,其中一台手摇机器跟前的玉米棒子便全部加工完了,用时非常的短暂,这让李安非常的满意。
“停下,所有人都停下。”
李安开口直接下令道。
“停下,都停下。”
赵小管家跟着呵令众汉子,让他们停止比赛。
李安微微点头示意,身边的小吏和赵小管家连忙命开始清点剩下的玉米棒子,并算出每个人加工类多少,只加工一半的不算加工过。
清点玉米棒子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但人多的话,清点起来也费不了多少时间,分组进行清点就是了。
“李侍郎,结果已经出来了,除了第一台手摇玉米脱粒工具加工二百个玉米棒子之外,剩下的两台分别加工一百九十五个和一百八十九个,而其余手工剥玉米的,最多一个才加工四十五个玉米棒,最少的一个只加工了三十四个玉米棒,差距差不多在五倍左右。”
一名小吏开口汇报情况。
“平均五倍的差距,在本官的预料之中,这个差距已经非常不错了,一个人能顶五个人用,如此一来,就能节约八成的劳动力,可以大大缓解京城的劳动力紧缺状况。”
李安非常满意的说道。
对于五倍的效率,李安当然很满意了,这个效率可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有了这个厉害的工具,玉米脱粒的效率就已经能够获得很大的提高了,这就让接下来的玉米脱粒机器的研究显得不那么紧迫了,而如此一来,李安就可以集中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别的机器了,这个手摇玉米脱粒工具完全能够顶很长时间,在这个手摇工具普及之后,再推出剥玉米粒机器也不晚。
“李侍郎说的是,这样的小工具实在是太巧妙了,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剥玉米粒的难题,而且造价还不贵,普通的铁匠稍微琢磨一下就能知道该怎么打造,不过,还是我们的铁匠打造更好,我们有专门的机器,生产出来的工具效果最好。”
小吏说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看到了没有,这几个零件很关键,若是打造的不够精良,会影响手摇玉米脱粒机的使用效率,所以,这几个零件我们可以大规模的生产,然后卖出去,其余这些部分,就没有那么讲究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就行了,本官相信这些普通工匠就能够解决。”
对于生产手摇玉米脱粒工具,李安觉得成本越低越好,大规模生产核心部件,可以压低单个部件的成本,而不太重要的部分,使用一些金属废料就可以,甚至木料也能凑合,不必浪费有限的资源,所以,非核心部件就不生产了。
进行一番交流之后,李安开口说道:“三个工具留下一个送给你们了,剩下两个要带走,准备进行推广,以后,整个京城的玉米脱粒工坊,就都会使用这种手摇工具了。”
“多谢李侍郎,多谢李侍郎。”
赵家小管家非常激动的感谢道,能获得这么好的一个工具,他自然没有不高兴的理由,而且,他还能在东家面前好好的吹嘘一番,把得到这个好用工具的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返回研发中心之后,李安把推广手摇玉米脱粒机的任务交给了一名小吏,让他全权负责此事,而李安则开始绘制织手套机器的图纸,这种机器的难度并不大,但太过于琐碎,里面的零件太多了,为了保证一定的可靠性,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慎重再慎重,要考虑到容易损坏的部位,并对这些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织手套这类纺织机器不同于制造零部件的机器,这种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断线,试想一下,脆弱的棉线在通过金属机器的时候,会不会因为与金属机器的摩擦而断掉呢?或者还不好磨毛呢?若是棉线在通过机器的时候被机器隔割断,那就没法织手套了,这一点非常关键,导致断线的几率越小越好,断线率越小的纺织机器就越受欢迎。
虽然导致棉线断掉的原因,不一定全是机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棉线本身质量的问题,但好的纺织机器,就算棉线的质量不够好,也不会有太多的断线问题,而质量不好的纺织机器,就算棉线的质量非常好,那也是会经常性的导致断线问题的。
做过纺织工作的工人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这个断线有多么的让人厌烦,尤其是出现大面积断线的时候,那更是非常的要命,能把干活儿的工人给累死。
纺织虽然属于轻工业,但其实对于干活的工人来说,一点都不轻,尤其是机器不太好的工厂更是如此,这些垃圾机器会经常性的导致线条断掉,然后工人就有的忙了,断了一根就接一根,断了一百根就接一百根,断一万根当然也要接一万根了,而每一根线都不是那么好接的,在断线多的情况下,真的能把人给烦死,甚至不得不进行加班,否则真的无法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
正因为纺织行业工作非常的繁重,所以,这个行业的加班是非常多的,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个月天天加班也不稀奇,不采取如此措施,根本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若是增加人手的话,工厂的经营成本就大大的增加了,对于把利益看得比命都要重要的工坊老板来说,这显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就只能采取加班的办法了。
李安前世在纺织厂干过活,而且,还是不同的纺织厂,由于机器水平的差距,不同工厂的劳累程度有所区别,好一些的一个女工负责二十台机器,而差一些的一个女工仅能负责十台,而且,还忙的不可开交,这很明显就是机器水平的差距。
好机器出现断线的几率比较少,而不好的机器会频繁的造成丝线的断裂,从而大大增加了女工的工作量,一个人能够负责的机器自然就比较有限了,而国外先进的机器,甚至能做到一个女工负责一百台机器的水准,这个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这就是机器水平导致的差距。
李安在设计织手套机器的时候,自然要把控制断线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因为控制断线是最重要的,能够把断线的几率控制住,这对于这种机器的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导致断线的原因,就那么几种而已,一个是棉线不够坚固,在机器拉扯的过程中容易断掉,还有就是机器的震动太大,导致把线条给震断了,另外,与棉线有直接接触的机器零件也同样很关键,这些小零件若是过于锋利,也是很容易割断棉线的,所以,在设计这些零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摩擦的问题,一定要避免有生硬的菱角,要保证与棉线有直接接触的机器零件全部都是光滑没有菱角的,这一点极其关键。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李安在设计机器部件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到这些部件的外形和结构,同时还要考虑当下的技术积累,能否实现较低成本的建造,就算设计的部件极为合理,但若是制造不出来,或者制造的成本太过于高昂,那就不太合适了,必须要是既合理又廉价才是最好的。
一般机械的零部件都是金属材料的,因为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强度都比较大,非常适合制造零件,而非金属材料就不具备这些特性了,所以在机械上应用相对较少,但也绝对不是没有应用,就比如机器上需要传动装置上的皮带,这个皮带就是橡胶材料的,而不是金属,还有好多地方都必须使用别的材料,这些都是金属材料所无法胜任的。
机器的主体骨架是肯定要用金属的,要不然会不够坚固的,而对于很多要通过棉线的部位,完全可以使用更加平滑和耐磨的陶瓷材料,而且,最好还是能够经常进行更换的陶瓷小部件,陶瓷产品在大唐的价格是比较低廉的,烧制大量陶瓷小零件的成本极低,对于机器成本的占比极小。
虽然陶瓷平滑且耐磨,可时间长了也难免会被磨出一道深沟,从而很容易造成棉线的断裂,所以,必须要给放陶瓷小部件的位置设计成可拆卸的,当一个零件磨损了之后,马上能够顺利的更换一个新的陶瓷小部件,如此,便可以解决这个难题,让织造能够很好的持续下去。
在绘制好织手套的机器之后,李安对很多走线的部位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增加了好多陶瓷部件,甚至核心部件上也设计出了陶瓷内嵌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少棉线断裂的情况发生,当然,外面的陶瓷部件损坏之后可以更换,而内部某些无法设计成可拆卸零件的陶瓷部件一旦损坏的话,那就只能整体更换了,考虑到陶瓷的耐磨性超过很多金属,所以,内嵌陶瓷的部将寿命肯定会增加不少,如此一来,根本就是一点也不亏的,就算到了损坏的时候,整体更换也不吃亏。
大唐的陶瓷技术一直都非常的先进,不过,一直以来烧制的陶瓷都是观赏和当容易用的,从来就没有应用于工业领域,而若是要应用于机器上,原先的陶瓷技术是肯定要进行一番改进的,尤其是在硬度和韧性上,一定要大大加强才行,若是硬度和韧性达不到要求,很有可能机器震动起来之后,陶瓷就碎裂了,耐破碎性是陶瓷能否应用于机器上的最核心指标,而经过李安的努力,大唐已经有好多种,比较耐破碎的高质量陶瓷了,这些陶瓷的质量杠杠的,有些用小锤敲打都不容易碎裂,而这显然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若是以后能搞出金属陶瓷那就更好了,金属陶瓷的性能一点都不必金属差,当然,韧性是肯定比不过的,就比如用锤子捶打金属,从没听说能把金属给砸碎的,最多也就是让金属变形和断裂罢了,这还都是劣质的铸造金属,好的金属是万万不会碎裂的。
经过前几日的准备,中午的时候,李安已经将织手套机器的部分核心零件设计出来了,尺寸标注的非常清楚,然后就递给了相关工匠,让他们赶紧去准备,越早做出来越好。
“李侍郎,这是什么机器,怎么这么复杂,里面的金属条中间还要镶嵌陶瓷,这不好弄啊!”
小吏看到图纸开口说道。
虽然不负责干活,但小吏对于机器零件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天天看着别人干活,多多少少会有些了解的。
李安笑着说道:“这个就是我前几日说的织手套机器的核心部分,还有一部分没设计出来呢?先做出这些来吧!”
“织手套的机器,这机器看着怪怪的,能怎么织手套呢?看不出来啊!”
小吏皱起了眉头。
李安笑道:“这是专业的图纸,你哪里能看得懂,快去干活吧!”
累了一上午,李安起来活动了一下,然后去各个部门转了一下,不过不是走过去的,而是坐着敞篷车过去的,一种非常小巧的车辆,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肯定比步行要快得多,最主要是节省体力,研发中心这么大,规模一点也不比一座城镇小,就是妥妥的一个工业城镇,若是在内部都用两条腿视察,那还不得累死,坐车是必须的,工作中需要经常去不同部门的小吏,甚至高级别的工匠,都有自己专属的座驾,当然了,级别不同的人,座驾也是不同的,比如李安的座驾是机器动力的,座椅也是非常舒适的材料,座椅下面有非常完善的减震系统,而普通小吏和高级工匠的座驾,就是一辆自行车,需要自己用力的去骑才能走。
当然了,骑车的速度比步行要快得多,区别也还是挺大的,有了自行车对于很多需要导出联络的人来说,实在是方便太多了。
现在也只有研发中心这种规模极大的工业区,才有可能给高级工匠配备自行车,别的工坊是不可能有的,另外,这才是刚刚开始,日后一定还会配备更加先进和省力的机动工具,李安正在考虑生产电动小车,到时候这些人在内部行动就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了。
“李侍郎。”
随便走到一处组装工坊,一名小吏便迎了上来,非常恭敬的向李安行礼。
这是一个火车车厢组装工坊,大唐生产的高档火车车厢都是出自这里,随着工匠们不断的进行摸索,以及皇室和贵族提出的各种改进的意见,此时的车厢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华,越来越舒适了,一个车厢就是一个非常让人舒坦的豪华套房,至于普通百姓乘坐的普通车厢,早就已经交给商人们去生产了,这里只生产贵族和皇族的专用车厢,以满足他们的出行要求。”
现在皇室和贵族都非常富裕,而人一旦富裕了起来,就会考虑如何将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出去旅游就是一种不错的提高生活的方式。
铁路的畅通让长途旅行变得非常的方便,以往去远处一次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此时,最远的边疆也只需要几天就能抵达,吃喝玩乐几日之后,再过几日返回京城,一来一回外加尽情的享乐,总共也不过耽误半个月而已,这对于贵族来说都是小菜一碟,甚至千里之内的旅行,两三天就能完成,还是在玩的尽兴的前提下,所以,最近,贵族和有钱人的旅游变得越来越频繁了,除了一些实在走不开身的官员,剩下的贵族和有钱人都特别喜欢旅游,一年若是不出去几趟,就会感觉自己是白活了一场,会非常的难受。
后世的老百姓有手机依赖症,这个毛病的犯病率极高,但老百姓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旅游依赖症,喜欢旅游的人,每个月都要去周边旅游一番,一年之内要去远方旅游,这个犯病率比手机依赖症要小一些,但也不会小太多,毕竟,手机值不了几个钱,但出去旅游是要花费很多钱财的,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旅游综合症不是不喜欢旅游,是兜里实在没有闲钱,能吃饱喝足就不错了,哪里有钱去外面浪荡。
大唐原先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交通更是没法跟后世相比,如此,就算想旅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做到的,大部分人是无法实现旅游的,只有少数有点钱且时间非常充裕的人才能做到。
此时的大唐就不同了,随着经济的腾飞,物资的充裕,以及交通的极大便利性,这让很多有钱的人能够轻易的实现出去旅游的愿望,尤其是贵族和商人群体,更是出去旅游的主力军,就算是穷人阶层,出行的频率也极大的提高了,比之前提高太多了。
穷人出行一般不会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坐上车就行了,而贵族和富人群体就不同了,他们不但要出行,而且,还追求路上的舒坦,若是一路颠簸吃不好也睡不好,那旅游就没多大意思了。
于是,很多贵族就给研发中心下命令,让他们制造更多更好更能符合他们要求的车厢,大贵族的要求是整个车厢都设计给他一个人坐,而小贵族则提出了小包厢的建议,总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而皇帝的要求就更高了,一个人就要占据三五节车厢,另外,整列火车不管有多少节,都只能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和宫女太监这些人,无关人等是一律不得进入的,这也是为了考虑帝王的安全。
“不错啊!这车厢做的是越来越高了,你们真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李安看到各种新奇的车厢,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都是工匠们的劳动成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小吏一脸的无奈,开口说道:“李侍郎,这不花心思不行啊!朝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还都是不同的要求,我们是谁都不能得罪,也谁都不敢得罪。”
这显然是实情,这些小吏在大官的面前,都是地位低下的人,他们只有执行命令的命令的权利,而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要干什么,而因为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他也很是为难,只能根据各种反馈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之后,设计出能够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车厢。
“哈哈!这也真是难为你了,你们也是不容易啊!”
李安笑着说道。
“难啊!实在是太难了,有时候实在顶不住,下官也只能假借李侍郎的威名来回应了,要不然下官非被扒了皮不可。”
小吏非常忐忑的说道,表情是一脸的讨好和感激。
李安笑着指了指小吏,开口说道:“你可真是够聪明的啊!居然拿本官当挡箭牌,不过,你做的非常对,遇到如此情况就应该这样,实在不好办,就把他们给顶回去,现在的卧铺都已经够舒坦的了,他们还不知足,他们这是想干什么啊!拿来那么多要求,说说吧!他们主要都提什么要求了。”
小吏闻言,那是一脸的无奈,开口说道:“李侍郎,也别提了,这些要求多着呢?每个提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好多要求都是相反的,实在太让人为难了。”
在李安的再次询问下,小吏终于说出了这些家伙提出的要求,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要求都有,有些要求都是李安没有想到的。
比如,有人信奉佛教,便觉得车厢上的风景画应该改成佛祖和菩萨,这样也能保佑行车的安全,不至于车辆半路上遭遇邪祟的侵扰,而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觉得车厢应该增加一些道教大佬的画像,还有酸儒这等读书读傻了的人觉得提高大唐的教育非常关键,车厢应该绘制孔圣人的画像,这样才能让车厢显得更有文化气息,甚至,还提出要在车厢打造出一个书房,里面打造书架,放上一些孔孟之道的启蒙书籍。
对于车厢的灯光,有的人觉得太暗了,应该增加灯光的强度和数量,也有的觉得灯光的颜色不好,应该改成粉色才够温馨,也有觉得窗户太大了,应该改小一些,也有觉得窗户太少了,影响自己看风景,应该大一些比较好。
车辆都有专门的餐车,可有的人觉得餐车是给所有提供食物的,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怎么能够和普通的人吃相同的饭菜呢?必须要有所区别才行,所以,也有人觉得要给每个贵族车厢准备单独的厨房,专门做饭给贵族吃。
还有就是对于厕所的提高要求,他们觉得厕所太小了,如厕的时候只能一个人进去,伺候的人进入之后就没地方占了,这样不利于别人伺候自己如厕,而对于好多贵族来说,就算是如厕,那也是需要有人伺候的,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而是被人伺候惯了,短时间内也改不了了。
1...653654655656657...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