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不用说,这里面自然就是卧室了,是一个面积十平方的卧室,不过,这个个卧室被分成了两部分,里外各一间,中间用木板和帘子遮挡,靠窗的床榻自然用木板隔开,而走路的位置用的是帘子,这样便于进出,外面的床榻仅有一米二的宽度,而里面的一个床榻就比较大了,足有一米八的宽度,长度都在两米以上。
里面一间的床铺不但更宽大,而且,床榻的材料一个更高档一些,至少比外面的小床要高上一个档次,睡在里面的大床上,显然会更加的舒坦,明显是为等级更高的人准备的,比如主人,而外面的一间可以为高档女仆准备,方便随时伺候主人,妾室也可以的,总之,一定是主人身边的贴心之人。
既然有床榻,被子自然也是有的,不过不是很多,这种公用的物品总是很难取得贵族的信任,很多长途旅行的有钱人,不介意临时购买一套全新的被褥,而这里面所准备的被褥,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使用。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一般贫穷的人不会太在意公共场合的座椅是否干净,毕竟,他们很多人工作的地方,环境可能比公共场合还要肮脏,甚至他们家中的日用品都未必比公共场合的干净,相比较而言,看着比较干净的公共座椅和卧榻比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好太多了,如此,又怎么会介意呢?
而富裕的有钱人就不同了,这些家伙平时用的都是干净的物品,被褥和床铺稍微脏了一点就会让下人去清洗,是绝对不会使用不干净物品的,况且又不缺钱,也完全没有必要刻意节约,旅行的时候临时买一套被褥,用完就扔掉也没啥不行的,有钱就任性可绝对仅仅是一句空话。
这些有钱人为何要如此,自然是因为看到别人用过的东西,心里会有些膈应,觉得这些被别人用过的东西不够干净,万一有啥传染病的话,那岂不是非常糟糕。
总之,卧铺只需要准备一套简单的床铺就行了,至于上面盖的被子,可以准备全新的,直接卖给坐车的人,随着安西棉花运输到整个大唐越来越便利,种植的棉花地也越来越多,成本已经越来越小,售价自然也是非常亲民了,所以,随便买一套已经不算什么事了,为了健康提供一次性的被褥对于有钱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这床榻是什么木头的,也是一层皮?”
李安看着两个卧榻,开口问道。
小吏依旧一脸奸诈,笑着说道:“没错,这里面的所有高档物品全都是薄皮的一层,这里面的大床是金丝楠木薄皮,外面的是交州一带的鸡翅木,而里面都是普通的柳木,而且,还是柳树的侧枝堆砌在一起的,不用整个的大木头,反正都在里面,胶的死死的,任谁都看不出里面是什么,只要我们不说出去,谁也识破不了。”
看得出小吏是够奸诈的,这样既增加了设施的档次,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可以用最低的价格制造出最高档的家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虽然有些不道德,可质量上也还可以,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只要使用的人不是特别暴力的将床榻给打碎就识破不了,就算发现了内部的材质也没事儿,反正也没谁说过这华丽的表皮之下也是货真价实的高档木料。
现在的胶水价格是越来越低了,这是木工大规模使用薄皮技术的根本条件,若是没有廉价的木工胶,木匠是很难使用这种技术的。
同时,这里面还有刨木材机器的普遍应用,若是没有刨木材的机器,就不能加工制造出非常薄,且坚固的高档木材薄皮,没有这些高档木料薄皮,就没法加工出看上去很高档的木质家具。
刨木材的机器可以将名贵的木材加工成需要的薄皮,然后用整形和打磨的机器,将薄皮加工成非常坚固且平整的产品。
木工胶的作用就是将各种劣质木料胶在一起,从而做出坚固的底料,然后,将名贵木材薄皮胶在上面,从而实现制作出优质家具的目的。
后世的无良商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用优质木料做表皮,而在内部填充木屑颗粒了,这样做出来的家具成本很低,但具备以次充好的条件,若是不太懂行的人,极有可能会上当受骗,大唐现在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制造家具了,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会上当受骗呢?
外面一间的卧榻是沿着窗户摆放的,窗户很大,窗帘也很漂亮,而里面一间则是垂直于窗户摆放的,窗户不是很大,窗帘是高档的蜀锦,上面的刺绣非常的漂亮。
“这蜀锦的窗帘是做不了假了?”
李安看着蜀锦窗帘,开口说道。
小吏连忙点头认可道:“李侍郎说的是,这个还真没法作假,蜀锦就薄薄的一层,是真是假摸一摸就知道了,骗不了人的。”
为了隔热保暖,窗户的玻璃很厚,厚度越高的玻璃,保温性能自然也就越好,而为了保证透气性,窗户是可以推拉的,但能够推拉的部位不大,以防止推拉太大造成一定的危险性,若是造成人员掉落外面就麻烦了,现在还没有合金材料,推拉部位采用的是纯铜的材料,虽然铜质材料有些偏软了,可相比于铁器的容易生锈,铜料显然更好用一些。
当然铜料也容易生锈,是绿色的那种锈,但肯定比铁器要好得多,金子倒是不会生锈,可金子实在是太贵了,李安实在不敢保证,万一金子被制造出推拉窗,会不会被小偷光顾,那基本上是肯定的了,小偷肯定会光顾的。
在一侧参观了一番之后,李安返回入口处,然后去参观另外一边,另外一边只有一件十平米的房子,也是分成两部分,相比于左侧,只是少了一个浴室罢了,卧房和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
这样的一套四十平方的包间,住上一家十几口是毫无压力的,再加上旁边十平方的仆人住房,一行三五十人浩浩荡荡的出发旅游都没有问题,人再多也不怕,买后面的普通座位就是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整个车厢参观下来,李安总体还是挺满意的,这个是属于顶级配置了,能够满足一个大家族的出行,在民间不能比这个再高了,票价当然也非常的高昂了,比一般的坐票要贵得多。
毕竟,所有的车厢都是一样大的,普通的车厢能够拥有一百多个座位,环境也没有套间要好,所以,这个票价至少也要是普通坐票的一百倍以上才行,甚至要二三百被才能符合他的档次。
而对于有钱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事儿,一千倍的票价他们也是出得起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出行一定要舒心,只要能满足舒心这一条,其它的都不是事儿,为了一家人在一起舒坦,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在火车出现之前,有钱人是很少有一大家子一起出行的,毕竟,女眷出行非常的不方便,能不出行都尽量不出行了,就算必须要一大家子一起出行,那也是需要准备大量马车的,一大家子一起出行,路上一般也不会分开,尤其是女眷,一般是不会跟别的不认识的男子挤在一起的,而若是坐普通的火车座位,就肯定会出现男女混坐的情况,万一身体不适,需要伺候的时候,满车厢的外人,也很是不方便,这不符合有钱人出行的习惯,所以,他们对这种套间有很高的需求,若是没有这种套间,他们也要一个人包下整个车厢,否则就只能去做马车出行了,有钱人就是这么傲气,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舒适,而不是像穷人那样,只需要抵达目的地就行了。
皇室自然就更奢侈了,皇帝的专列都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若是皇帝暂时不出行,那么,这个专列就会一直躺在京城车站的棚子里,就算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不会给其它的人使用,部分皇族子弟和重要大臣也同样有属于自己的专列,只是档次稍微差了一些而已,平时闲置的位置也与皇帝的专列不在一起,以显示皇帝专列的特殊地位。
因为不同档次的车厢,外表皮的颜色是不同的,所以,只要看到颜色,就能知道这个车厢是为什么人准备的了,比如皇帝的专列,车厢外面涂抹的都是土豪金的颜色,这象征着皇族的高贵,是只有皇室才能拥有的颜色。
而除掉皇室之外,最高档的套房车厢,是紫色的车厢,就比如李安此刻参观的车厢,车厢外面的颜色就是紫色,与三品以上大员穿戴的服装颜色是相同的。
当然,这个紫色只是代表最高的档次罢了,但并不是说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行乘坐,普通的有钱商人也能乘坐,只要出得起钱就行,只不过,三品以上大员乘坐是免费的,四五品乘坐打个六折就差不多了,七品以上八折,七品以下与有钱商人乘坐,都是要全额买票的。
紫色之后当然就是红色的车厢了,这种车厢的档次比紫色要抵得多,但比那些原谅色的车厢要高得多,里面也是套间,只不过,都是一个个小的套间,好一点的有个独卫,若是面积太小那就没有独卫了,只能与普通的乘车人一样,去车厢交界的地方如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安迈步走向一个红色的车厢,这个车厢也是刚刚完工不久的,外表皮的油漆都没有完全干透,必须等油漆完全干透了之后,才能拉去火车站使用。
“这个是几间的?”
李安指着红色车厢,开口问道。
小吏连忙回答:“回李侍郎,是六间的,每一间都是一个卧榻,一个沙发,一个小茶几,还有一个恭房,虽然不大,但也足够的紧凑,票价仅有刚才套房的十分之一。”
李安闻言,点了点头,占有六分之一的车厢面积,票价是刚才车厢的十分之一,如此,六个小套间全部的票价是大套间的十分之六,也就是六成,这个票价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刚才的大套间更奢华,价格高一些也是应该的,那可都是给有钱人做的。
同样的,这种小套间五品以上官员是可以免费乘坐的,六七品六折付费,八九品八折付费,下面就是全额了。
总之,在大唐官员和皇族是有特权的,乘火车都可以不买车票,而且,官职越大所能享受到的利益就越多,越能享受到更好的套间。
眼下,由于旅游的风气已经形成,尤其是有钱人,都想趁着自己还不是太老,还能享受人生,多出去看看,看看别处不一样的风光,如此一来,自然对高档车厢有了更多的需求,京城几个车站现有的大套间车厢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了,小套间同样很紧张,就连普通百姓乘坐的原谅色车厢都有很大的运营压力。
贵族和有钱人频繁出行,有的是为了旅游,也有的是为了考察商业,而穷人出行频繁,很多都是外出找工作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还需要回家探亲,同样对铁路出行有很高的需求。
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对出行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的,各个阶层出行的人数都是年年攀升,攀升的速度已经超过铁路系统的最高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解决措施,就是多修铁路,多建造火车,同时还要完善硬路和水路的建设,采用多种方式来缓解大唐的交通压力。
目前,不论是富人阶层出行所需要的高档车厢,还是穷苦人出行所需要的普通原谅色车厢,都非常的紧张,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借助铁路出行,最合适的办法,自然应该多建设原谅色的车厢了,可贵族和有钱人却不这么看,他们才不愿意与穷人挤在一起呢?与穷人挤在一起出行,这成何体统,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而出行的压力已经摆在眼前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提出了套件车厢和双层车厢相结合的解决策略,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增加套间车厢的供应,同时,建造一种双层的车厢,这种车厢一节能够容纳两百多人,具有翻倍的运力。
这简直是要了穷人的小命了,车厢内部的高度本来就没有多少,一般不足三米,分成两层之后,每一层的高度仅有一米多一些,这个高度人的身体是没法站立的,只能非常憋屈的坐在那里,身体想动一下都很奢侈,空气质量也会非常不好的。
当然,还有人提出全程站立的车厢,车厢内没有一个座位,所有人都要站立,这样同样能够实现一个车厢二百多人的运输目标。
对于短途的客运来说,不要座位也是能够忍受的,可对于长途运输来说,这简直就是要命了,连续站立几天几夜,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是受不了的,有些人是完全不把穷人当人看,能够连续站立而不需要坐下和躺着的,估计就只剩下食草动物了。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一个人能够连续站立多久而不累呢?若是可以稍微一动的话,李安觉得三五个时辰不成问题,可若是站岗的话,一个时辰就很累了,但不论如何,连续站立五六个时辰,是任何人都受不了的,真的会非常的疲累,年轻人还好些,大不了忍着就是了,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个就太辛苦了,那简直是要了老命了。
人不是家畜,人的脊椎比较的脆弱,长时间站立是很容易受不了的,坐着可以坚持长一些,而躺着就更舒坦了,所以,很多车厢都会有卧铺,对于需要连续行进三五天的行程来说,卧铺是必须的,而对于一天之内的行程,有个座位就够了,一两个时辰之内的,才适合站票,而此时的大唐,短途的老百姓肯定不会选择坐火车,骑马就行了,只要上车,肯定都是三五个时辰之外的长途距离,甚至几天的行程。
从京城到洛阳的人流量是很大的,这一段距离需要六个时辰左右才能抵达,是最适合坐着旅行的,所以,这一段路途的车厢,基本上都是一百多个座位的车厢,这个占大多数,七八十个座位的稍微少些,还有更少的套间和最后的牛马杂物车间。
由于有钱人对出行的要求提高,套间有增多的趋势,可运力始终都比较的紧张,满足了有钱人的要求之后,穷人的出行压力就更严重了,平时普通车厢基本上都是八成以上的上座率,勉强能够满足需要,可一旦到了特定的节日,尤其是过年的时候,那运输的压力就太大了,所有出行的列车必然是满票的,很多买不到票又急着回家的老百姓那是急的直跺脚,恨不得能飞回家去。
一边是买不到票的大量穷人,一边是占用过多资源的富人群体,这显然会引起很大的矛盾,穷人自然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求朝廷多发普通的车厢,不要让套间车厢占据太高的比例。
大唐的列车基本都是十八节,燃料和发电占用一节,餐车占用一节,剩下的十六节有四节是给马匹等大型行李准备的,如此,真正坐人的就只剩下十二节了,根据不同路线的不同情况,这十二节车厢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起始点在京城,终点在安西的车辆,硬卧就占据八节,软卧两节,还有大套和小套。
而起始和终点在长安和洛阳的车次,硬座占据至少一半,在六节的样子,七八十人的软座有两节,而奢华的套间居然占据了四节,这个比例确实有点高,占用过多的资源了。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来往这两个大都市的有钱人非常多,虽然套间配置了四节,但几乎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每一趟基本上都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并不会出现闲置的情况,甚至经常性的满座,一丁点的浪费都没有。
而且,从盈利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套间车厢的车票更贵,比满座的普通车厢还要贵两三倍,对于提高铁路系统的效益有很大的作用,是盈利的必然措施。
在平常普通硬座上座率八成的情况下,套间基本上都能达到百分百的上座率,这种配置完全算得上合情合理,毕竟,普通硬座还有富余,而套间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但一旦到了节日,普通硬座也会供不应求,套间就更不用说了,都很难买得到票,甚至要走后门,或者依靠自己的身份来抢票了。
在两种车厢都压力巨大的时候,优先满足富人还是穷人,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若是在后世,肯定要优先满足穷人,将套间取消,换上更多的硬座,甚至后世根本就没有套间,最好的就是狭窄的软卧了,可在大唐这个时代,富人无疑是最值钱的,穷人的利益是不能与富人相比的,况且,套间车厢又从未闲置过,也是同样的供不应求,很多地位不高的商人,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购买低档的套间,甚至不得不无奈的去买软座,这让他们的旅途不那么舒坦,尤其是举家回去过年的时候,让家眷与陌生人混坐在一起,那是一种很不开心的事情,甚至不得不让家眷女扮男装,以此来减少尴尬情况的发生。
有钱人就是讲究太多,事太多了,而穷人也不是不讲究,而是没有讲究的条件,兜里没钱就只能挤在条件简陋的硬座车厢里,甚至遇到运力特别紧张的时候,会让穷人与马匹同乘一个车厢,如此,一路上都将忍受马匹发出的臭味,还好穷人能够习惯,忍一路也就过去了。
一旦遇到出行量大增的时候,不论贵族还是贫农,都会对铁路系统抱怨不休,贵族抱怨就直接用自己的影响力下令,让相关衙门多建设套间,而穷人抱怨也就只能是抱怨,但也是会给朝廷造成一定影响的,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完全忽视穷人的意愿是容易造成动乱的。
因为运力一直比较紧张,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但富人和穷人的客运满足不了需求,商人的货物运输,同样也难以满足于需要,车辆总是不够用,客货都不够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满足谁的需求,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不满足贵族阶层的出行需要,贵族要来找麻烦,不满足普通老百姓,同样会引起动乱,商人对帝国的繁荣更是非常重要,也同样不能忽视商人的运输要求。
在运力紧张的前提下,铁路系统只能不断的进行优化,在了解客运人流量规律之后,有针对性引导商人提前和挪后大宗商品的运输。
当然,这种优化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的有限,因为就算是平时,运力都是满负荷的,很难提前的了,最好的办法,就只剩下增加车辆的供应了,一天开一百列与开五十列的运力显然是不同的,稍微提高一下速度也能提高效率。
总之,最后的解决之策都落到了生产车厢和车头的相应工坊里了,毕竟,只有增加列车的数量,才是最终解决这些矛盾的最有效手段,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多修铁路,让老百姓和商人的选择路径更多一些,这样就可以减轻某一条道路上的压力了。
可不论是修建更多的铁路,还是建造更多的车厢和车头,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所要耗费的钱财是非常高的,这对于大唐的国力,显然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没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是肯定不行的,而就算国力强盛,也只能一步步来,先捡要紧的来,国库再富裕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就像国库很一般的隋朝,居然一边开凿大运河,一边三征高丽,心态也太着急了一些,若是慢一些做这些事情,或许就不会有动乱的产生了。
其实,朝廷不论是修铁路,还是建设火车,都已经尽了很大的力气了,进度不可为不快,只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对铁路的需求增长的会如此之快,增加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铁路和火车增加的速度,让朝廷有些措手不及,而继续增加进度就会影响其它项目的进展,毕竟,不能光考虑交通,机械等其它行业也需要发展。
对于有人提出建设双层座位的车厢,李安觉得挺够呛的,不但因为这样不舒坦,而且,很多人外出都是带了很多行礼的,这些行礼也需要有放置的地方,一般在座位的上方有可以盛放行李的地方,若是将本就不是很高的车厢改造成双层的话,那么,盛放行礼的位置就没有了,难道只允许穷人乘车,而不允许他们携带行礼么,这样岂不是太残忍了,也不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另外,人多会非常的不舒适,还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失火了,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总之,李安觉得挺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老百姓会携带过多的行礼,没有座位顶部的行李架,百姓的需求就难以获得解决。
“双层的车厢,也亏他们能想得出来,他们一个人要占据一节车厢,却让穷人二百多个挤在一起,这是完全没法穷人当人看啊!穷人也是人,又不是猪狗,随便摞在一起就行了。”
李安开口说道。
小吏闻言,表情显得有些为难,显然,他似乎不太在意车厢的分层,觉得李安有些太关心底层百姓了,分层做的好一些,似乎也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李侍郎说的是,穷人也是人,不过,眼下的运力太紧张了,若是做的好的话,分层也没啥大问题,一层一百二十人,分层之后,一层不变,二层一百人,所有座椅的下面都是空的,正好可以存放行礼,这是一定放得下的。”
小吏开口说道。
李安不得不佩服小吏的思路,将座椅的下方做空,不就能够存放行礼了么,腿上腿下似乎都能存放行礼,只是坐车的人要辛苦一些罢了。
只要行礼不是太多,似乎也是能够放得下的,这样的事情,李安前世也经历过,在做长途车的时候,大量的行礼都是堆放在座椅下,还有座椅的前方,然后一直往上摞,至于人的大腿,那就只能放在行礼的两侧了,坐着确实很不舒坦,下车的时候腿部都麻了,真的是非常的受罪,还好行车不是很远,几个小时就到目的地了,要不然真的很要命,长途双层车的每一层也都比较的低矮,坐着自然不是很舒适,但这种玩意确实存在,确实存在这种奇怪的车辆。
“你觉得这个可行?”
李安看向小吏,开口问道。
小吏非常狡猾的回答道:“一切全凭李侍郎做主?”
很明显,由于这种双层的车厢是一种很大的改动,一个小吏是没有权利决定的,这不是小事儿,必须要让李安来做主。
虽然觉得这样不太好,可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对于有双层车厢的设计,李安觉得肯定不能是单层人数的两倍,能达到一点五倍左右就行了,而且,为了尽可能的多增加座位,显然不能按照之前的两边布局,要把所有座位都布置在一边,靠近窗户的一侧是通道,下层五排全在一起,而上层只能有四排座位,最外面的一排是给人走路的通道,最大的可能座位是二百二十个左右,运力的提升接近两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