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因为县城很穷,所以,县衙的规格也不高,但好在面积还算不错,建筑规格不怎么样,但建筑面积一点也不少,人待在里面也还算舒坦。
走出县衙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旁边不远处的布告栏,这个布告栏一般会张贴县衙的一些重要政策,还有就是悬赏盗贼,也会张贴在布告栏。
李安走到布告栏下,看到了汶川县的缉捕布告,并驻足观看了一会儿。
此时,布告栏下并没有人,毕竟,这些布告都贴在这里很长时间了,老百姓都知道是之前的布告,自然不会过来看的,只有出现新的布告的时候,老百姓才会好奇的过来观看,一个读书人读一遍,旁边的文盲就都知道了。
“悬赏五百文,捉拿拦路打劫的贼人,头像居然是蒙脸的,这能有人接吗?”
李安看完一个缉捕布告,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悬赏有点太少了,同时,蒙脸的贼人头像,就跟没有头像一样,若是贼人把面具摘了,哪怕跑到县城里来了,赏金猎人也发现不了啊!
县令忙道:“李侍郎说的是,这个确实没人接,咱们汶川县是小地方,也出不起太高的价码,没办法啊!”
说自己的小县城穷,这个确实是真的,汶川县确实挺穷的,但再穷也不能悬赏五百文这么少才是,这么点资金根本就没法让任何人动心,赏金猎人也是要吃饭的,不多给一点钱,他们是不会愿意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的。
“再穷也不能舍不得悬赏的钱,五百文也太少了,实在不行让受害的商人捐一点也行啊!只要有人抓住贼人,直接凭此去商人那里领取报酬,这个不是挺好的么?”
李安开口说道。
县令忙道:“李侍郎说的是,下官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让被打劫过的商人出钱,这个办法好,还是这个办法好,下官待会就去安排,将悬赏增加十倍,李侍郎您看?”
李安点头道:“十倍就是五贯钱,这个还凑合,让有钱的商人们凑一凑也就出来了,哈哈哈!”
说完继续往前走,西北部分的高档区也没啥好看的,就是居住区而已,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在那里有住宅,一些赚了大钱的商人,也同样在这里置办了房舍。
李安要去南部的商业区看看,虽然那里很脏很乱,但更有烟火气,还能看到不少有趣的人和事儿。
相比于贩卖禽畜鱼鳖的西南区域,东南区域的环境要相对良好很多,李安直接往南走,首先进入的就是东南区域的商业街,这里贩卖的商品相对比较干净,有中低档的胭脂水粉,有蜀中的特产蜀锦,也有不少中低档的酒楼和青楼,贩卖小吃的也有不少,但并没有影响地面的卫生,总体环境还算比较优良。
因为这里只是小县城,人口也并不多,所以,街道的宽度也很是有限,人员来来往往的,很有一种熙熙攘攘的感觉,若是把街道造的太宽了,反而会显得颇为冷清,只有最合适的宽度才是最好的。
“这个刺绣的材料是蜀锦吗,怎么看着不太对啊!”
李安走到一处贩卖布匹的小店,摸着布料,开口说道。
见县令带着贵客入店,店里的掌柜立马就小跑着迎了出来,满脸堆着笑,显得特别的可爱。
“县尊,这位贵客好。
掌柜的开口问好。
县令一看就是常客,不过,却不怎么识货,他也搞不清李安所说的布匹是什么材料做的,于是问道:“这个布匹是蜀锦吗?”
掌柜的说道:“不是,这个是东女国贩卖过来的布匹,与我们的蜀锦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这个更加的珍贵,这个可全是用马匹的鬃毛绣的,非常的难得,在东女国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个技术的,所以,比我们的蜀锦还要昂贵不少。”
“哦,这就是用马鬃毛做的刺绣,不错啊!难得,确实非常难得,这个确实非常的珍贵。”
李安闻言,心里特别的高兴,这种刺绣是非常难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技术的,马鬃刺绣在后世属于非常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老外都慕名前来购买,本国的土豪也非常热衷于购买这种马鬃毛的刺绣,大概是觉得能够拥有这种刺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牛的事情吧!
见李安如此喜欢马鬃刺绣,县令给身旁的掌柜使了个眼色,大概是希望掌柜的能够免费赠送几份给李安,店铺掌柜显然是看懂了县令的意思,顿时一脸的肉痛,这个刺绣进价不低,若是白白送人,那可真的是一件掉肉的事情,店铺掌柜也是小本经营,哪里能够承受的了这么大的损失。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李安对马鬃刺绣爱不释手,拿在手里仔细的观察,非常爱护的抚摸刺绣上的马鬃毛,并对刺绣之人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能用马鬃绣出如此美妙图案的人,必然是一位蕙质兰心的小娘子,尽管没有亲眼看到,但李安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哪怕现实是一位大婶,但大婶年轻的时候也必然是一位俊俏的小娘子。
店铺掌柜显然是不愿意割爱,他一脸肉痛的看向旁边的县令,大概是在求饶,让县令饶了他这个小本生意的人,县令好不容易有一次讨好大官的机会,怎么会让一个小小的商人坏了自己的好事儿,眼神很是愤怒的瞪了掌柜的一眼,让他赶紧献上几个刺绣。
其实,对于常年做生意的商人来说,稍微损失一点商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完全能够承受的,但肉痛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这就好比后世的上班族,被人讹了一个月的工资,这也没啥不能承受的,但肉痛的心情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被别人讹一个月的工资吧!
此时掌柜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李安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两世为人的李安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曾经被人讹了一个月的工资,那肉痛的感觉至少持续了一个多月,别提有多酸爽了。
正因为理解小商人的心里,所以,李安也不想让他为难,强人所难可不是李安的性格,也不会这么做的。
“这个刺绣既然是从东女国贩卖过来的,那么,东女国一定有很多这样的刺绣了。”
李安开口说道。
“这是自然,听说那边的人就喜欢用马鬃做刺绣,卖的比我们蜀中的刺绣还贵不少,其实这马鬃也没啥好的,就是比较稀罕罢了,有的人就认这个。”
掌柜的开口说道。
“哦,这样名贵的刺绣,在汶川县卖得出去吗?”
李安好奇的问道。
掌柜的笑着说道:“这个在汶川县确实不好卖,基本上没人买,不过,每年都有京城和益州的大商人过来收购,直接卖给他们就好了,听他们说,贩到京城能卖好几倍的利润。”
“那你收购这些贩卖,能够多少利润?”
李安继续问道。
“五成,最多只有五成的利润,多了他们就直接去东女国了,虽然通关比较麻烦,但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嘿嘿。”
掌柜的笑着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现在是因为交通还不是很便利,所以,从这里贩卖刺绣去京城有好几倍的利润,以后通了火车,运输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好几倍的利润怕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能有五成的利润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价格越是昂贵的商品,利润率就越低,这样各地的老百姓就都能买到相对比较廉价的商品了,这也是好事一件,是修铁路的重大意义。
“这个刺绣不错,本官正好要去东女国,到时候就能看到更多的这种刺绣了,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并将手里的马鬃刺绣还给了掌柜的。
掌柜的顿时如释重负,他这是小本经营,若是送给李安几个刺绣,他小半个月就都白忙了。
“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东女国马上就要变成东女州了,一旦此事定下来,东女州与大唐别的州县就都一样了,贩卖商品的时候,就再也不用通关文书了,能节省不少通关的费用呢?”
李安突然开口说道。
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李安并不担心有人捣乱,只要李安亲自前往东女国,任谁捣乱都没有用,早些说出来让大唐的老百姓高兴高兴也没啥不好的。
县令和掌柜的闻言,顿时全都非常的惊诧,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安,然后赶紧把脑袋垂下去了。
“李侍郎,朝廷要准备对东女国用兵了?”
县令紧张的问道,旁边的掌柜都不敢插话。
李安笑道:“用兵,用什么兵,是东女王自己提出要并入大唐的,朝廷已经派人去东女国了,本官视察铁路,顺便也会过去看看的。”
“居然有这样的好事儿,陛下可真是洪福齐天啊!”
县令淡淡的说道,表情除了震惊还有一丝疑惑,他这是实在想不明白,东女王抽什么风,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并入大唐了,做独立的国王难道不好吗?还是说大唐有什么地方能够吸引她不得不并入的。
李安就知道县令会有这样的表情,顿时内心颇为得意,笑着说道:“东女王想要并入大唐,完全是为了本官,谁让本官如此玉树临风呢?哎,太优秀也很烦啊!”
县令惊诧的完全说不出话来,看李安一本正经的模样,也不像是在说笑话,可这事儿若是真的,那也太离奇了一些,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汶川县令只是一个小官,哪里敢质疑李安所说的话,就算李安说出的话极为不可思议,他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认可的点头称是。
“走了,再去别处看看。”
李安迈步离开刺绣店铺,听到了身后的窃窃私语,掌柜的和伙计对于李安所说的话,是深信不疑的,朝廷的大官岂敢信口开河,而对于一名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唐能够新增领土,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儿,尤其还是主动归附,老百姓也是有国家自豪感的。
“李侍郎,那边都是贩卖牲畜鱼鳖的,又脏又臭的,还是别去了吧!”
县令带着李安很快就逛完了一条街,因为另一条街太脏了,所以,建议还是别去了。
李安摆手道:“没关系,脏点有什么关系呢?还是去看看吧!”
要想了解这座县城,自然要多走走多看看才是,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
“不错,这里山货倒是挺多的啊!看来咱们汶川县的猎户不少啊!”
李安刚进入街道,就发现这里卖各种野味和野果的商贩比较多,野兔,野狗,野鸡野鸟到处都是,虽然略显肮脏,有一股血腥味,但足以反映这里的繁荣,似乎也能说明这里有很多打猎的猎人,有好多小贩本身就是猎人,看装扮就能看出来了。
随意的问了一下价格,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亲民的,这些野味的价格都不贵,相比于京城的价格,大约仅有两三成的样子,毕竟,这里的人口不多,猎户相对比较多,野味自然会便宜许多了,而京城是因为人口太多了,而周围的野味根本就供应不上,所以,这才造成了价格方面的居高不下,若是将汶川这里的野味运到京城,至少能有卖出三五倍的价格,当然,能不能赚钱就不一定了,因为现在铁路没通,运输野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运输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若是运输成本太高,价格增加十倍都未必有的赚,尤其是已经被射杀的野味,必须尽快卖出去才是,若是等待时间太久就烂掉了,而制作成耐腐蚀的咸肉,则胃口又不太好了,价格同样也是上不去的,所以,大部分的猎物还是只能本地销售,或者去稍远一些的益州贩卖,这样价格也能增加不少。
“这个人的装饰,看上去像是东女国人啊!咱们县城有东女国人?”
李安看到一名猎户,从服装看就是东女国人。
县令忙道:“有的,我们汶川县起码有五十多名东女国那边过来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猎户,大部分是男子,有的都在本县娶妻生子了,这一位就是去年从东女国过来的,还是光棍汉一个,就一个人生活,也没有住处,平时就寄宿在破败的寺庙,打到猎物就来县城贩卖,换钱买酒喝。”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样的人,都是危险分子啊!无牵无挂的,也没有什么顾忌,要说他们在山里打劫,本官完全相信,当然了,只是有这种可能罢了,也不能胡乱冤枉好人呢?这样无牵无挂的光棍猎户,在咱们县有多少人?”
“这个,差不多有好几百人,咱们县很穷,娶不到妻子的光棍汉多得是呢?”
县令开口说道。
“恩,这些人都有嫌疑,平常没事的时候,可以好好排查这些人,本官觉得拦路打劫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些人,他们时常待在县城,你们县衙有什么动静,他们都是一清二楚的,想要剿灭他们谈何容易。”
李安开口说道。
虽然不能确定什么,可李安就是觉得这些光棍汉嫌疑很大,这些无牵无挂也没有什么积蓄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危险的分子,他们极有可能为了生存而去做作奸犯科的事情,拦路打劫财富是完全有可能的。
县令点头认可,他觉得李安说的有道理,不过,汶川县有好几百这样的游荡猎户,真的进行排查,难度也是很大的,没有充足的证据也不能随便给人定罪,所以,想要抓住这些临时起意的拦路盗贼,必然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看你的装束,是东女国人吧!”
李安开口套近乎。
东女国猎户显得有些紧张,愣了片刻之后,开口回答道:“是的,我是东女国人。”
说话中规中矩,并不能看出有什么毛病,也看不出是一个坏人,好像就是一个朴实的老百姓。
“哦,那你怎么跑到大唐来了,在东女国生活不好吗?”
李安开口问道。
虽然这有侵犯别人隐私的嫌疑,不过,为了了解这个人,还是要问一下的。
“去年家乡旱灾,粮食不够吃的,天天饿肚子,我就跑出来了,这里有吃的,猎物比较多,就暂时在这里住下了。”
东女国猎户开口回答道。
“哦,原来是家乡发生旱灾了,情况有多严重,今年的情况应该已经好转了吧!”
李安继续问道。
东女国猎户回答道:“很严重,我们村子里饿死了好多人,今年好了一些,不过,食物也不是很充足,去年离开家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回去,不想给家乡增加负担,大唐这边更富裕一些,还是待在大唐这里好,不想回去了。”
“大唐富裕,哈哈!这说的实话,不过,大唐富裕的地方可不在汶川县啊!京城那才是真正富裕的地方呀!哈哈!”
李安不禁笑了,大唐虽然富裕,但汶川县这个地方,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富裕之地,这里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大唐最贫穷落后的地方了,交通闭塞,人口也不多,还只是县级单位,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算不上富裕,但这里却实实在在的比东女国富裕,因为随着朝廷的富裕,税收来源的丰富,对偏远县城的税收降低了不少,甚至,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和猎户都不需要交税了,这极大的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如此一来,就算像汶川县这样的小县城,也比东女国要富裕不少。
而到了此时,李安似乎又有一些失落,他原本觉得赵曳夫让东女国并入大唐,完全是为了自己,是自己太有魅力导致的,可现在看来,情况似乎没有那么单纯,是东女国陷入了一定的危机,并入大唐虽然也有损失,但这些危机都可以直接甩锅给大唐,让富庶的大唐帝国来解决这些事情,这不失为一个很有效的好办法。
对于大唐来说,这同样是天大的好事儿,虽然接手东女国之后,大唐要为此付出不菲的金钱,至少前期要持续进行投资,还要派驻一定数量的军队,这些都要花钱,但东女国毕竟只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以大唐目前的实力,完全有实力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对于东女国朝廷来说是老大难的巨大困难,而到了大唐帝国的面前,这些困难和难题根本就是毛毛细雨,甚至都算不上是什么问题,轻轻挥手间就能将原本很棘手的事情给解决掉。
东女国的猎户不是不想去更富庶的京城,只是京城太远了,气候与他们家乡的差距也很大,容易引发水土不服,另外,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大唐京城虽然富裕,但与他们这些没有文化和商业头脑的人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那里虽然更富裕,但他们却很难生存。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富裕的京城自然有更多的财富,不过,这些财富都不是普通人所能够轻易拥有的,京城的发达机会也更多,但机会同样被世家大族把持着,普通人很难有发达的机会,京城的豪华房子就更多了,可这同样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住得起的,普通老百姓需要花费很高的价钱,才能够租住面积很小的房子,日子过的都紧巴巴的。
虽然紧巴巴的日子也比贫穷的边远地区要强一些,可对于有的人来说,幸福感真的很低很低,甚至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幸福感,因为每天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却能够看到很多土豪在随时随地的炫富,这种感觉是最糟糕的,没有人会去嫉妒海外的富裕国家,也没有人能够体味非洲大陆的贫穷,因为这些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了,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可身边的人若是比自己富裕,尤其是富裕很多的话,这种心里的落差就很大了,内心就会非常不爽了,好多人都会如此。
尤其是在遍地财富的京城却找不到合适谋生手段的人,内心就更为痛苦了,与其如此痛苦的煎熬,倒不如直接放弃去京城,待在汶川县这种小地方,其实也是挺好的。
比如眼前这位来自东女国的年轻男子,就挺想得开的,他的能力仅限于种地和打猎两种,别的技能基本上全都不会,待在汶川县至少还能偶尔打猎谋生,去京城的话,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种地是没有的,打猎更是奢望,去工坊给人做苦力倒是挺好的办法,尽管刚开始技术不好,但只要练习一段时间,还是能够胜任的,但居京城大不易,挣点苦力钱吃喝房租之后也就没有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太憋屈,心太累。
在汶川这山清水秀地方打猎,那是自由自在的,而在京城的工坊里干活,对于某些习惯自由生活的人来说,那是暗无天日的生活,自由度和幸福感都不行,根本就是没法忍受的生活状态。
这就好比后世的血汗工厂,有的人觉得挺好的,但有的人宁愿去干更辛苦更累的工地,也不愿意去血汗工厂,原因就是因为工坊里的制度太过于严苛了,干活的时候还有人看着,实在是太过于憋屈,哪有打猎自由自在的,让人舒服惬意。
来自东女国的猎户很显然是一名崇尚自由的人,对繁华热闹的富裕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要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且,活的比较自由,那么,他的内心就是满足的,而汶川县这里的条件,是完全满足他的需求的,所以,他便再次扎下根了。
“准备一直待在汶川吗?有没有想过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安开口问道。
猎户说道:“家里没吃的,回不去了,若是家乡富裕,能填饱肚子,那当然是回去更好了。”
很显然,猎户也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那里是他出生地方,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的亲人才是真正的亲人,在外漂泊就算过的再好,那也不如待在家乡好,现在年轻或许还没有太大的感触,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了,那时候的思乡之情会更强烈。
听了猎户如此说,李安顿时觉得能帮助他们真好,只要东女国成为东女州,富裕起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有大唐朝廷进行修路和投资,可以减轻当地百姓很大的负担,至于最重要的粮食,在交通改善和关税取消的前提下,粮食的价格会成倍的降低,降低两三倍都不算事儿,而这些在东女国归附大唐之前,那都是不可想象的。
虽说那里的老百姓还是那么多,资源也还是那么多,但在取消东女国朝廷和军队之后,这些原本加在东女国普通老百姓肩上的负担就可以卸掉了,老百姓为什么要缴纳很多税负,外来的商品进入东女国为啥要缴税,就是因为若是百姓和商人不交税,东女国朝廷和供养的军队就失去生存的能力了,为了维持东女国朝廷的正常运转,保障军队的正常执勤,老百姓就必须要正常缴税,外来商人要想贩运粮食进来,也要向东女国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关税。
在平常风调雨顺的时候,老百姓缴税或许没有多大问题,可在遭遇旱灾的时候,老百姓自己手里的粮食都不够吃了,哪里有粮食缴税,可若是老百姓不缴税,朝廷和军队吃什么,难道都饿死吗?
虽然东女国也有不少矿产资源,在灾年的时候,会扩大矿产资源的出口以换取最要紧的粮食,但受制于原始技术的落后,他们矿产开采的进度并不高,运输矿产出去也不太容易,而最近这些年,大唐大规模的开采矿产,让很多金属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就算出口大量的矿产和资源,所获得的资金也购买不了太多的粮食,从而让东女国境内的粮食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很多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大唐的蜀中一带寻找出路,也有去南诏一带寻找出路的,不过,还是去大唐蜀中的比较多,占九成以上,一是大唐蜀中的富裕程度超过南诏,还有就是东女国与南诏的接壤面积很小,只有南边的一段细长领土与南诏接壤,剩下的所有方向都与大唐接壤,从气候上也更像大唐蜀中的一部分。
东女国出现百年一遇的旱灾,这让东女国朝廷苦不堪言,继续按照原有税率收税,老百姓的日子都没法过了,可若是不如此收税,朝廷和军队就没法正常运转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东女国朝廷再厉害,也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这是东女国想要取消国号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朝廷都快维持不住了,主动并入大国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至少这样比较的务实,总比被老百姓推翻要好吧!
1...681682683684685...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