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老者试探的问道。
李安淡淡一笑,开口说道:“若是你们执意不肯迁坟,朝廷也不会过分逼迫,大不了改线就是了,不过,本官还是希望你们能迁坟,毕竟,这里是最佳的路线,另外,铁路从这里通过,也能给你们带来足够的好处。”
百姓们闻言,这下是真的放松了,既然朝廷的大官都说了,可以不迁坟,那他们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当然,还是有少数人心里疑惑不已,之前县尉解释的不是太清楚,主要就是传达朝廷的旨意,并没有说清楚铁路的来龙去脉。
“李侍郎,小老儿有好多疑惑,不知能否烦劳……”
老者开口说道。
李安连忙点头道:“当然可以,老伯但说无妨。”
老者看了看周围,开口问道:“那边,还有那边都有空地,修路走哪边都行,为何一定要走这里呢?稍微绕点不就行了,绕这么一点也费不了多少事儿。”
“就是,就是。”
其余的村民也跟着附和。
李安笑着说道:“老伯有所不知,这铁路不是一般的土路,是必须要走直线的,弯曲要非常小才可以,否则就没法修成,老伯您看,前边的山口是铁路的必经之地,而山口的两边有两座大山,把路都给挡住了,铁路只能从中间过,而铁路从山口过来之后,就只能经过此处,若是绕道那边和那边,弯曲就太大了,就算从你们的村子里过,弯曲都过大了,铁路是不能修这么大弯曲的,所以,必须要从这里过。”
听到这里,老者和身后的老百姓的内心都理解了不少,对朝廷也没有那么大的敌意了,不过,他们的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若是刚才李安说的是实话,而这里又是铁路的毕竟之地,那么,他们若是执意不肯迁坟的话,岂不是朝廷的铁路就修不成了,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朝廷真的会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而放弃修建一条重要的铁路吗?
“李侍郎,若我等不迁坟,而铁路又必须从这里通过,那岂不是只能放弃修建铁路了,朝廷会放弃吗?”
老者开口问道。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朝廷当然不会放弃修建蜀中的铁路,只是,当初规划线路的时候,好多路段都有好几个方案,比如经过汶川就是这一段的一个方案,若是这一条修不了,那就选择从西边的霸州县修路,这样一来也能把铁路修到益州,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经过汶川县更近一些,修路的成本更低,而若是走霸州县的话,修路的成本就要增加好多,所以,最终朝廷决定走汶川县,却没想到遇到你们这档子事儿,实在是无奈啊!若是你们执意不肯迁坟,那本官就只能上奏朝廷,要求走霸州县修路,彻底绕开汶川县。”
说完轻轻吁了口气,淡定的看向眼前的老百姓,观察他们的表情。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
李安说的并不是假话,通往蜀中的铁路,在研究路线的时候,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甚至,在勘查地形的时候,各县的权贵和官员都会或多或少的贿赂勘查地形的技术人员,好让技术人员将路线定在自己所在的县,这样,等日后铁路修好了之后,他们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了。
不论是汶川县,还是霸州县,他们当初都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争取的,县令和县中的权贵都是付出很多的,若是最终打了水漂,那他们就太郁闷,而若是因为赵家村迁坟的事情,导致汶川县的铁路被霸州县抢走,估计汶川县的县令和几名权贵会郁闷的撞墙,更是会恨死赵家村人,以后赵家村人的日子,只怕是不会好过了,能不能过得下去都是问题。
“怎么,不走这里,就要直接绕道霸州县?这……”
汶川县的县尉首先不干了,他的表情很是惊诧,他也是汶川县的主要干部,汶川县的铁路被邻居霸州县抢走,这个是他不能容忍的。
其实,之前李安就已经说过了,只不过,说的并不是那么直白,所以,大大咧咧的县尉居然没有放在心上,此时,听到李安如此说,顿时大吃了一惊,这才明白赵家村祖坟的重要,并未自己之前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这个是自然,此处是必经之地,若是铁路不能通过这里,那就只能舍弃整个汶川县,从霸州县通过,而如此一来,用不了三五年,霸州县就会成为富庶之地,而你们汶川县还会跟现在一样贫穷。”
李安淡定的说道。
“不行,这怎么能行,我们汶川县一直都比霸州县要强得多,怎么能被霸州县超过呢?这个绝对不行,线路不能改。”
汶川县的县尉大声说道,因为心急都忘了李安是比他高得多的高官了,说完还看向赵家村到了老百姓,呵斥道:“都是你们搞的事儿,若是铁路不从我们汶川县过,从隔壁的霸州县通过,你们赵家村就是我们整个汶川县的公敌,不论是县尊,还是我,还有县里的贵族,各处的老百姓,都会记住是你们赵家村给我们汶川县抹黑了,有一天我们汶川被霸州县超过,那也是你们的造成的。”
县尉的这一番斥责,显然颇为成效,说的赵家村的老百姓都默然不语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些赵家村的老百姓虽然对铁路不甚了解,但也知道有了这个路,交通就会方便很多,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出远门也要方便许多,总之,好处多多,只是他们之前不太了解,再加上铁路要经过他们的祖坟,这才闹出了这么多事儿。
要是铁路真的走霸州县绕道,让霸州县富裕起来,那么,这肯定不是赵家村百姓希望看到的,他们心里最理想的铁路线应该是在他们住处后面的荒地,他们觉得从那里通过,才是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可惜铁路必须要尽可能的走直线,必须要经过他们的祖坟,否则就只能完全放弃汶川县,选择从邻近的霸州县通过。
铁路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是非常诱人的,就连相对愚昧的赵家村百姓,对此都是有所了解的,他们自然不希望看到临县霸州富裕起来,骑到他们的头上了,他们汶川县一直比霸州县要强,这种心理优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若是陡然转换的话,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够接受的。
“哎呀!真的要走霸州县通过的话,那我们汶川岂不是错失了一次良机。”
“听说有了铁路,我们去京城只需要两三日就到了,若是以往需要走好几个月呢?”
“若是霸州县通了铁路,以后我们要去远处,就要先跑去霸州,然后才能去想去的地方,不但如此,其余各县想去远处,也都要去霸州县,这样一来,霸州县不就发达了么。”
“铁路线是我们汶川的,怎么能让霸州抢走呢?这可是致富的良机啊!”
“那又能怎么办呢?谁让这铁路非要从我们的祖坟过呢?难不成真的要把祖坟给平了,那可是不孝啊!”
“平了祖坟,那可是不孝啊!我们怎么能做不孝的子孙呢?”
“平了祖坟也没啥,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光宗耀祖更大,若做子孙的能光宗耀祖,那才是真正的大孝,若我们赵家的子孙能通过这条路发达了,那不就是光宗耀祖么,祖宗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你这是叛逆不孝之论,动了老祖宗的风水宝地,是要遭报应的。”
“啥风水宝地,若真的是风水宝地,那咱们赵家的子孙也不该一直这么贫穷,这都一百年了,连一个秀才都没出过,家家都穷的叮当响,想过好日子难道有错吗?”
“你放肆,你找打。”
“都别吵了,都闭嘴吧!”
赵家村的人越聚越多,乱哄哄的吵闹了起来,很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一个想法,有的人趋向于保守,而有的人想要发达,想要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现状,而某一个想法的人是无法说服对方的,双方谁也不会让着谁。
见到如此现状,李安心下暗笑不以,原来还以为赵家村的人有多么的团结呢?刚刚才抛出一点利益,他们就已经分裂了,不同的村民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为了不同的观点而吵闹不休,气的领头的老者叹息不已。
在老者的呵斥下,众多吵闹的村民总算是安静下来了,但小声的嘀咕还是没能停下来,毕竟,上千人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让没经过训练的上千老小不讲一句话,那是很难做到的。
见村民们基本冷静下来了,李安开口说道:“诸位,大主意还是要你们自己拿,本官只能传达朝廷的意思,另外,本官是真心为了你们,现在对你们来说,不同意迁坟的坏处是很明显的,而同意迁坟的好处也是明显的。”
众村民闻言默然不语,李安继续说道:“诸位,本官刚才已经说过了,铁路必须要走直线,只要从汶川县通过,就必须要经过此处,否则就只能绕道霸州县,若是不能从这里通过,第一,朝廷要多花很多修路的钱,绕道霸州,路程至少要多几十里,这几十里的铁路要花多少钱呢?比你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而由于尔等不同意导致了这个后果,朝廷会怎么想,你们只是小老百姓,却敢得罪朝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本官也不好说啊!
第二,汶川县县令以下的官员,还有县里的大户,做生意的人,以及没有被修路影响的普通老百姓,都会嫉恨你们赵家村的人,是你们阻挠修路,导致他们不能过上好日子,导致他们不能方便的出门,导致整个汶川县越来越落后于霸州县,到时候,你们赵家村就是整个汶川县所有人的敌人了,霸州县越富裕,你们赵家村人被全县敌视就会越严重,与全县人民为敌,你们赵家村真的能承受这个后果吗?这个你们自己要好好的掂量掂量啊!
第三,你们赵家村将会错过难得的飞升机会,本官也看得出来,你们赵家村的人都不富裕,从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看出来,都是穷人呢?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赵家村人也不比别人差呀!可为什么就这么贫穷呢?这是因为整个汶川县都是山区,交通太不方便了,地里种的粮食拉到县城就要走好远的路,若是拉去价格高的益州,更是要走十天半个月的,一次也运不了多少,更多的粮食只能卖给上门收购的小贩,而小贩却因为道路崎岖,运输不够方便而压低价格,这样,你们自然赚不到什么钱,是交通闭塞,让你们没法赚钱,如此,就只能世世代代的过穷日子了。”
说完看向沉默不语的赵家村人。
很显然,李安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而李安说出来的话,也让这些村民紧张不已,他们若是一意孤行,首先要得罪朝廷,可这不是闹着玩的,与朝廷最对,以后指不定要发生什么呢,其次,他们要得罪县里的权贵和官员,还要得罪很多想要改变现状的老百姓,让自己得罪身边所有的人,这两个就已经够让他们紧张不安的了,而最后,他们自己也将为此失去飞黄腾达的天赐良机,这对于多数想要改变现状的村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总之,只要他们不同意迁坟,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所得到的不过是所谓的孝心罢了,而这个孝心到底能值几个钱,有多大的意义,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李安继续说道:“若是你们同意迁坟,好处也是不少的,首先,铁路从你们的家门口通过,以后你们出门就太方便了,地里种的粮食也能更方便的运到需要的地方,可以多挣很多钱,你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好的,其次,临近的州县也会千里迢迢的来到你们这里坐车,来了总要吃喝吧!你们在家门口开个小饭馆,那也是能挣不少的,最主要是优越感,看着临县的百姓吃的穿的都不如自己,心里能不高兴,还有你们这里有钱了之后,就能修更好更大的房子,人丁也会更加兴旺的,人丁兴旺不就是对祖宗最大的孝义么。”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安发现大部分的赵家村老百姓都被说服了,只有极少数的人还没有被说服。
为了防止这些家伙记不住李安所提出的几个观点,李安特意让部下将修路的利弊写在了纸上,交给了赵家村唯一的读书人,让他拿回去慢慢研究。
“天色已经不早了,该吃晚饭了,你们都回去吧!也不用在祖坟这里守着了,朝廷难道还能强行扒别人的祖坟么,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儿,没有人敢做的,你们敢吗?”
李安说着突然看向县尉和两名衙役。
“不敢,当然不能干了,这是缺德事儿。”
县尉和两名衙役连忙摇头,他们虽然很希望把遇到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但有违人伦的事情,他们还是不会去做的,为了那点俸禄去做缺德事,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李侍郎,小老儿回去之后,会与村老们好好商议的,我们这就回去。”
一名带头的老者摆了摆手,让村民们赶紧回家去,然后自己也弯腰行礼,带着几名儿孙回去了。
村民们都回去了,李安继续待在这儿也没啥意思,让县尉带路,一起去了十里外的县城,总是在船上待着也不好,去县城能给船队补充一些生活物资。
“李侍郎,我看赵家村的老百姓已经被说服了,他们一定会按时迁坟的,利弊都摆在眼前了,谁不迁谁是傻子。”
路上陈龙开口说道。
县尉也说道:“李侍郎,下官也这么觉得,刚才李侍郎劝说的时候,这些老百姓很明显就服气了,态度与下官之前劝说的时候完全不同,下官跟他们说的时候,一个个的全都扎刺,都恨不得把下官给吃了。”
“那是因为你不会说,你也不懂,你知道铁路必须走直线吗?你能想到这么多利弊么,不能吧!”
陈龙上来就是一顿数落,责怪县尉办事不利。
县尉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开口反驳,他确实是办事不利,他的能力太一般了,对上面交代的任务也不是很了解,也没有特意花时间去了解,没能很好的劝解赵家村的老百姓,以至于引起了赵家村老百姓的愤怒,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解释也没有用。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责怪县尉了,他也算是尽力了,若是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也不用窝在汶川当县尉了,早就封侯拜相了,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
这也算是给县尉解围了,不是肯定县尉的能力,而是县尉这个职业确实不容易干,是一个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位,还是多安抚一些比较好。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李安并不认可县尉的工作方式,也并不觉得眼前这个县尉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觉得这个家伙有些懒政,不是一个合格的县尉,但李安却没有因为这些而去责备县尉。
因为他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都像自己这么优秀,对县尉这种基层的小吏不能有太高的要求,而且,县尉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干的职业,一个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业,甚至像杜甫这种浑身充满了正义感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去做县尉之类的工作,由此可见这个工作的难处和不受待见,若是因为做的不好而去责备他,会让县尉觉得寒心的,而轻描淡写的去鼓励他,倒是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汶川县的县尉是一个比李安还要年长的中年人,被上司责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做不好都要被臭骂一顿,甚至还要挨板子,他都已经习惯了,这一次陪着李安去赵家村祖坟,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的,生怕自己做的不好而被训斥,但他却没有想到,李安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并没有因为他做的不好而去责备他,反而还处处帮助他,在陈龙出言讥讽的时候为他解释,这一点让他万万没有想到,内心顿时对李安感激涕零,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折服,是对李安人格魅力的巨大肯定,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就征服了汶川县的县尉,这便是李安人格的巨大魅力,一种让人不得不臣服的魅力。
“李侍郎但有所需,卑职必全力以赴。”
汶川县的县尉突然激动的说道,显得有些突兀,这么急于表忠心,让人感觉怪怪的。
旁边的陈龙不自觉的撇了撇嘴,而李安则淡然一笑,心下颇为得意。
汶川县的县城坐落在一片不大的平原之上,这一小块平原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已经是汶川县方圆几十里内最大的一小块平原了,也是一处沿河的平原,算得上是汶水常年冲击出来的平原,这样的平原高度很低,与河水的高度也差不了多少,一旦遇到较大的洪水,便有被水淹的危机,就算厚厚的城墙也保护不了里面的房舍和百姓。
当然,城市坐落在这样的位置,也有莫大的好处,那就是取水相对要方便许多,而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水源的,在取水非常方便的地方生活,自然有很大的便利性了,只要不出现洪水,那就万事大吉了,而洪水自然不会频繁的出现,否则,这里的县城早就不存在了,没有哪个傻子会把县城建在经常发生洪水的地方,那不是找死吗?
汶川县是蜀中相对偏僻的一个小县,人口和经济都不行,如此,县城的规模和级别是可想而知的,从远处看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县城,长不足三里,宽度也只有二里多,算成后世的面积,也就一两个平方公里,算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县城了,城墙的高度也很一般,只有人高度的两倍,是石头和泥土混合搭建的,有石头在里面,这让城墙的坚固程度增加了不少,一般的普通城墙都是泥土堆砌的比较多,像这种加入大量石头的县城很少见,这主要是因为汶川县这里是山区,并不缺少石头,只要你想要,多少石头都能给你捡来,筑城的时候自然不会吝啬使用石头了,反正石头又不要钱,征发足够的劳力去山上运石头就是了。
“县尉,汶川县的治安如何?鸡鸣狗盗之辈多么?有没有剿灭不了的山贼?”
李安开口问道,也算是转移一下话题,让气氛柔和一些。
汶川县县尉连忙回答道:“回李侍郎,咱们汶川县的治安还算不错,鸡鸣狗盗是难免的,但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朴实的农民和猎户,山贼似乎也有,不过都是不成气候的小毛贼,三五个人躲在大山里,时不时的打劫过往的行人,有时候还会流窜到临县去打劫,而我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算天天搜山也找不到啊!每一次进山都是白跑一趟,万幸是危害不大,这些毛贼人少也不会伤人性命。”
说完一脸的无奈,似乎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无颜见李安这等大官了。
李安对此也是非常的理解,毕竟,汶川处在山区地带,周围全是无尽的大山,藏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若是几百几千人自然不好隐藏,可三五个人还是挺好隐藏的,很容易就能藏的让人找不到,就凭一个县城的几十名衙役,想要在偌大的山里寻找小毛贼,这只能碰运气,一般情况下还真的很不容易找到。
后世虽然经常能够找到逃入深山的小毛贼,但情况与大唐不太相同,一个是人力更简单充足,往往为了寻找一个人而动用几千几万人的庞大力量,另外科技也相当的发达,可以使用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侦查,发现盗贼的几率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
汶川县这么点人力,也没有后世的高科技,对于逃入深山的小马贼基本上没有什么太有效的办法,所以,县尉也很是无奈。
李安一副很是理解的表情,对于这种情况,确实不太好办,若是李安遇到这种情况,只怕也要花费好大的一番力气才行。
“本官理解,汶川的山太大了,三五个小毛贼随便往哪儿一躲,还确实不好发现,搜山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毛贼能躲在山里,对山里的地形肯定是最熟悉的,只要他们不肯出来,搜山也抓不住他们,这些毛贼简直就像泥鳅一样油滑呀!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算是给县尉一点面子,让他不要过分自责。
“李侍郎,这有什么难的,直接一把火把山给烧了不就行了,看这些龟儿子往哪里躲,哈哈哈!”
陈龙大笑着说道。
很显然,陈龙是在开玩笑,大山是不能随便烧的,不论是树木,药材,还是猎物,这些都是朝廷的资源,是附近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若是一把大火把山给烧掉了,那么,很多附近的老百姓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了,猎户首先要完蛋,没有猎物可以打,猎户的生计就没有了,樵夫更不用说了,没有树木樵夫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采药的也会跟着倒霉,大山里最珍贵的就是药材了,没有了药材,靠采药维持生计的人也会成为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总之,烧山的打击面太大了,这不是一个县级官员能够决定的,必须是朝廷亲自下令才能实施烧山,而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事态非常严重了才会如此选择,就为了打击几个小毛贼就去烧山,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县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陈龙是在开玩笑,并不是真的要烧山。
对于汶川县的山里存在几个拦路劫财的小毛贼,李安并不放在心上,这种事情几乎所有的边远州县都有,也是很让朝廷头疼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一般都是悬赏捉拿,公开给出一定的金额,谁能把蟊贼抓获,这个金额就赏赐给谁,这个职业在古代叫做赏金猎人,也就是拿着朝廷的钱办事儿的一群游侠,也是一些有正义感的人。
赏金猎人这个职业还是很古老的,似乎有人类文明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职业了,具体什么时候第一次出现,已经是无从考证了,总之,就是非常古老的职业。
不过,赏金猎人也是要吃饭的,所以,开出的价码若是不够让人动心的话,这个活儿只怕没人愿意接,另外,有些比较棘手的凶狠盗贼,要开出更高的价格才会有人去接,毕竟,没有人愿意为了一点小钱,而去做一些冒着生命危险的事情。
汶川县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小县城,躲在山里的毛贼危害性和危险程度也很一般,所以,能开出的价码自然不会很高,而太少的赏金根本就没法让赏金猎人动心,至少能力较强的赏金猎人是看不上这么点赏金的,而能力一般的赏金猎人也未必能够抓到毛贼,所以,这里的毛贼一直都存在,始终没有被完全消灭掉,而就算所有的毛贼都被消灭了,这也不能算是万事大吉,因为新的毛贼还会不断的出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