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李安闻言,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这名官员的说法,得到了李安的肯定,这个办法确实非常的不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只有附近的百姓才能实现早上过来干活,天黑就回家,远处的百姓肯定不行,时间都能耗在半路上。
运输的工作并不是太辛苦的,一家人互相照顾一下,是完全能够完成一天工作量的,晚上都不耽误回家休息,而这些人一天都能吃三顿饭,早上起来稍微吃点,晚上回去吃点,中午吃带着的干粮喝点水,如此,一天就过去了,若搁在后世,如此糟蹋身体是早晚要得胃病的,而这里的百姓抵抗力都非常强,就算每天随便将就着吃一点,也不容易发生胃病,至少,年轻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老年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很有可能会糟蹋出毛病来。
这一家只有五口人,没有孩子,所以,五个人都出来干活了,其中,两名年轻的男子,轮流在前面拉车,其余三人都是在后面推车,老太太推的累了也会跟着走几步,缓一缓之后,再继续推车前进。
这一家耽误片刻之后就继续上路了,紧接着又有一家过来了,这一家人少,才三个人,但有一头健壮的黄牛,一个老头子和两名壮小伙。
老头子在前面拉着黄牛,两名小伙子在后面推车,这一家人虽少,但力量却不弱,毕竟,好几个成年男子的力气也比不过黄牛,牛的力气是非常大的,这一家比之前两家都要轻松不少。
“好健壮的黄牛啊!这黄牛就是好,耕地的时候是一把好手,拉车也不遑多让啊!”
李安开口夸赞道。
旁边的官员跟着说道:“李侍郎说的是,黄牛耕地拉车两不误,是山民们的宝贝,家里能有黄牛的,都是比较殷实的人家,在村里都是有威望的,一般一个村子百十户人家,家里有牛的不会超过十户,大部分人家都没有牛。”
这个李安也能理解,黄牛毕竟是相对比较昂贵的牲畜,不但作用更大,能干更多的活儿,身上的肉也比较多,除了马匹能与之相提并论之外,其余的牲畜都比不了,家禽就更不用说了。
在古代的很多朝代,宰杀马匹和牛都是违法的,大唐也不会例外,马匹是组建骑兵的重要资源,而牛是耕地继续的牲畜,没有马就没有强大的骑兵,没有牛就不能保障春耕的有序进行,自然两种重要的动物都是不能轻易宰杀的,否则,影响的就是整个帝国的实力了。
“说的好,看来这一家子,是村里的有钱人喽!哈哈!”
李安说着上去大了招呼。
老头子看上去非常的老实,两名小伙子就更老实了,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看上去都比较的健壮。
三个人见到这么多的大官,连忙弯腰行礼,态度非常的恭敬。
“老人家,家里有几口人啊!”
老头子咧嘴一笑,开口说道:“家里有九口人,两个儿子儿媳,三个孙儿,还有老婆子。”
这一家人的确不少,有九个人之多,因为人力足够充足,所以,只有最健壮的三个人出来干活了,其余的六个妇孺都在家里歇息。
“哈哈!有牛的人家就是好啊!别人都是全家一起出动才行,你们家倒好,只出来三个人,压力最小啊!”
李安笑着说道。
老头子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小老儿家里只有一辆车,一头牛,多来几个人干活也一样,我们一车运的大青石比别家都要多一些,我们可没偷懒啊!”
旁边的官员也说道:“李侍郎,这些的山民,一家基本上都只有一辆平板车,多了也用不上,所以,不论条件好不好,人多不多的,每家的任务都是一样的,都只有一日三车的任务。”
李安点头道:“不用紧张,本官就是随口一说,瞧把您吓得,去干活吧!”
车辆在三十步外停了下来,老头子坐在旁边歇息,两个儿子一起卸货,将大青石一块块的从车上扔下来,反正都是要砸碎的,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扔了,这可不是易碎物品,若是真能扔碎就好了,破碎的工匠就能省事了。
一辆车的大青石总重量至少有一吨,这个重量已经不少了,一个家庭一天运输三趟就是三吨,而负责运输的家庭数大约有六七百家,也就是说,一天运输的大青石足有两千吨的样子,这个数量着实不少,虽然相比于后世的机器,效率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对于此次修路,应该是足够供应了。
运输的队伍,最多的有六个人,而最少的也有三个人,就算有牛马这样力气大的牲畜,拉车的也没有少于三人的,毕竟,运输除了要拉车之外,还有上货和卸货的工作量,若是人少的话,压力就非常大了,只有人多轮流干才能提高一些速度,也能轮流休息片刻。
修路暂时是停顿的,而运输和准备原材料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么多天一来,储备的各种原材料至少有好几万吨了,仅仅碎石子和未加工的大青石就有一两顿,枕木和树干也不少,当然,沉木分两种,一种是粗树干制作的枕木,还有一种是用水泥和碎石子还有沙子一起制造的混凝土枕木,从大唐目前的成本看,自然是直接用木头成本较低了,但用混凝土质量更好一些,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所以,这两种枕木都会使用,完全可以交错使用,比如用一根水泥的,然后连续几个都用实木的,这样就既能节约一定的成本,同时还能够保证质量了。
运输大青石的家庭,有一多半都带有女子,而不远处还有一只运输队,这个运输队清一色的全部是男子,用的车辆更大一些,他们运输的物资不是大青石,而是块头更大的木头,都是从附近的树林之中开采而来的,虽然在焚烧此处森林的时候也砍伐了不少大树,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铁路对枕木的需求量很高,需要非常大量的粗大木材,而从附近的山中选材和运输就是最靠谱的办法了。
这些巨大的树木不但粗壮,而且很长,但为了运输方便,全都被锯成了一段一段的短树干,只要这一段段的长度比枕木需要的长度长一点就行,别短了就好。
这些一段段的树干,可比那些大青石重多了,大青石开采的时候,为了运输的人员能够搬得动,都开采成块头不是很大的,而大树是不能弄的太小的,否则,就只能被当成柴火了,而两三米长度的粗树干必然非常笨重,这样一来,一辆车也运输不了几段,大概一次也就只能运输一棵树的木材。
“等等,这是一颗完整的树吧!”
李安拦住了一个正在运输的车辆,开口问道。
这辆车有三个人,都是精壮的男子,他们运输的是五段木材,车子下面并排放三个,上面摞着两个,最顶部还有一些比较细小的树枝,用绳子绑了起来,以防止掉落。
“是的,这是一颗整树,连粗大的侧枝也都给运过来了。”
带头的人说道。
“这些胳膊粗的侧枝能干什么,当柴火烧吗?”
李安好奇的问道。
身后的官员,忙道:“李侍郎说的是,这些不够粗的侧枝,的确是用来当柴火的,修路的工匠足有几万人,每天做饭都要消耗大量的木柴和干草,能多运一些都是好的。”
这名官员说的没毛病,工匠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除了部分家住附近的百姓,可以在干完活之后返回家中之外,其余的工匠都要吃住在这里,而吃饭就必须要烧柴火,这离不开大量的木材,这么多的工匠,对木材的需求量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目,利用运输枕木材料的机会运输一些木柴,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另外,粗树干在加工成枕木之后,也会有不少废弃的木料,这些木料都可以用来做柴火。
当然,被一把火烧掉的树木更多,若是都砍伐做木料的话,那也是很大的一个数目,只是瘴气太严重了,为了避免人员的感染,只能把大部分的森林木材全部都给烧掉,浪费一点就浪费好了,反正附近的木材资源多的是,这边烧着,从别处运来就是了。
“这些柴火堆靠的太近了,万一有一处发生火灾,这一大片的柴火岂不是要全部遭殃了。”
李安指着不远处堆积在一起的木柴,开口说道。
“李侍郎说的是,下官马上派人整改。”
一名官员连忙开口说道。
对于如此多的柴火堆积在一起,李安也能理解,毕竟,柴火太多了,堆积的越是分散,需要的地盘就越大,工作量也会更大一些,而堆积在比较靠近的区域,自然要方便许多,干活的人虽然数量庞大,但工作量同样也很大,只要管理不到位,自然都是能省事就省事了,没全部堆积在一起就不错了,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只能提出要求,抽调部分人力负责堆放。
石头的堆放是无所谓的,反正又不会着火,而木料和柴火的堆放就不用了,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隔才行,况且,此刻周围到处都在放火少森林,空气中都能飘来火星的味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发生火灾,太多的木料堆积在一起,确实太危险了。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木料虽然比较易燃,但不同的木料,易燃性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比人腰粗的树干是不那么容易被小火星点燃的,而那些很细的小树枝和劈开的柴火,易燃性就比较高了,只要遇到小火星就有可能被点燃。
因为危险性不同,所以,堆放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粗大的树干可以堆放的稍微多一些,而树枝和木柴的堆放就要少得多了,要尽可能的分散。
另外,在堆放木柴的间隙之中,要多摆放一些盛满了清水的水缸,如此,一旦发生失火的情况,就可以马上进行灭火的行动了,可以避免发生火灾。
此刻,在柴火堆的旁边,一个水缸都没有,这个显然是非常不妥的,必须要增加几个水缸才行,否则,一旦发生失火的情况,损失就太大了,一些木柴倒是不值几个钱,但重新获得大量木柴是非常耗费功夫的,时间的成本会比较高,所以,能不出事还是不出事的好。
“柴火堆分开一些还不够,还要多准备一些水缸,陶缸不够用木缸,这里有这么多的木材,多打造一些木缸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李安指着堆放柴火堆的地方,开口说道。
几万名筑路大军,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农民,猎户和樵夫也不少,自然也少不了木匠瓦匠这些工匠了,没有木匠是没法加工枕木的,而木匠同样也能利用木料制作水缸,不需要很粗大的木材,一般较细的木材同样能够加工成水缸,这里木材众多,木匠也少不了,临时打造几百上千个木桶,完全不算事儿,很轻松的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是,李侍郎,下官这就去安排。”
一名部下开口说道。
尽管堆放木柴的位置,距离河边仅有一里路,取水也不是很难,但在木柴堆的旁边放置水源,这样取水就更方便了,对于防止发生火灾效果更好。
对于修筑铁路,李安最担心的就是火灾了,这些木材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为了以防万一,在附近多储备水源便是最靠谱的做法了。
由于需要焚烧一大片森林,周围的空气质量极为糟糕,有不少人都患上了咳嗽的毛病,尤其是年纪较大的人,咳嗽的频率要比年轻人高上不少,不过,这些肯定都是暂时的,只要附近的森林全部烧完,空气的质量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到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大唐现在有好多的机器,但机器的总体数量相对于需求来说,还是显得太少了,就比如此处的铁路修筑,几乎完全依靠人力和蓄力,机器根本就看不到,所有需要的物资,全都是用平板车和船只运输的,就连砍树和制作枕木也都是人工用锯子锯出来的,然后还要用刨子打磨平整。
使用人力做这些,效率远远不如机器,所以,为了不至于影响进度,唯一的措施就是增加劳动力了,只有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才能弥补人力效率低下所带来的问题。
因为枕木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些干活的工匠需要两个人配合着锯木头,而即便是两个人配合着据木头,也都累的满头大汗,每干半个时辰左右就要喝水一次,要不然会渴的受不了的。
而因为井水的取用太耗费时间,所以,这些干活的工匠,所喝的水都是旁边河流里的河水,是专门有人过去挑的,就存放在工匠干活旁边的水缸里,这些工匠渴了之后就直接过去喝。
对于这些工匠来说,这样的行为大概都已经习惯了,可李安总觉得这样非常的不妥当,这些人直接饮用河水,这太不卫生了,万一感染疾病就不好了。
“本官刚才看到有人讲河水倒入这个水桶里,工匠直接就喝了,怎么能喝河水呢?多不干净啊!”
李安开口说道。
虽然此时的汶水比较的干净,看上去非常的清澈,完全没有被污染过,可就算看着干净,里面也会有很多动物的虫卵,把动物的虫卵吃进肚子,是很容易引发疾病的,河水是不能随便喝的,这一点是很显然的。
“李侍郎,这里的工匠都习惯了,平时干农活的时候,他们也是直接喝河里的水,也没发生过什么情况,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名官员开口说道。
很显然,在大唐这个时代,很多老百姓都喜欢喝河里的清水,似乎在这些老百姓的心里,河里的水与井里的水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解渴的生命所需罢了。
毕竟,古代的河水是相对比较干净的,没有什么重工业污染,而古人的身体抵抗力更是很厉害,所以,一般情况下,喝河里的水是不会得病的,只有小概率的情况下会闹肚子罢了,如此,老百姓自然也就毫不顾忌的喝河里的水了,尤其是在河边干活的时候,只要嘴里渴了,直接就喝河里的水了,非常的方便。
李安也明白官员说的都是实话,这些老百姓早就已经习惯喝河里的水了,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李安还是觉得不应该随便喝河里的水,此处靠近森林,瘴气病毒未必只是存在于树林之中,河里的水或许也有病毒,只是含量不高罢了,若是抵抗力较低的人,也还是有可能会被感染的,所以,随便喝河里的水总是不妥的。
“这样还是太危险了,这河里的水能干净吗?就没有井水吗?实在不行把这些河水烧开也行啊!木柴多的是,这些河水都要烧开了喝,不能再让工匠们喝生水了。”
李安开口说道。
对于喝生水的风险,别的人不清楚,李安岂能不清楚,喝生水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染病,哪怕只是拉肚子这种小毛病,那也是要耽误干活的,能不生病自然是不生病的好。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一名官员开口说道。
消防水缸用木头制作就行了,而若要煮水的话,就必须要使用陶缸了,铁锅铁壶当然更好了,就是这里的工匠太多了,煮水的工具有些缺乏,煮好的开水也没有足够的暖水壶,怕是只能让工匠们喝凉白开了。
但就算是凉白开,那也远远好过直接喝河里的生水,只要经过煮沸,河里的寄生虫就会被彻底的杀死,如此,也就不会让人生病了。
附近的少量征发的劳力,自然可以每天返回家中,而超过二十里路程的,就只能吃住在干活的区域了,这里有大量的帐篷,每一个帐篷里都住了至少有十几名劳力。
现在天气还比较冷,而帐篷就是很单薄的一层防雨布,里面还是比较寒冷的,只是干活的工匠在从家中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带足了防寒的被褥,也是足够抵御严寒的。
帐篷里面并没有像样的床,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人太多了,若是每一个人都准备一个木床,那也是极大的消耗,但地面毕竟太冷太脏,所以,也是准备了一些木板的,把这些木板堆在一起,一个简易的床铺也就做好了,对于吃苦惯了的老百姓来说,这也没啥大不了的,受受罪几个月就过去了。
帐篷的直径较大,但高度仅有一个人的高度,这样的高度是没法设置两层床铺的,而且,大唐这个时代也没有这样的床铺,都是一层的,中间留一条路,两边各摆放五六张床,如此,十几个人就安顿完成了。
因为里面都是老百姓自己带来的被子,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看上去有些乱七八糟的,很是不像样,气味也比较大,有好多百姓会把没洗的袜子直接乱扔在帐篷里,所以,这个气味是可想而知的。
李安迈步走入一个帐篷,马上就闻到了一股很难闻的味道,这是一种夹杂着臭味,霉味,辣味和咸菜味的难闻味道,臭味自然是臭袜子和臭衣衫的味道,霉味是被子的味道,这里靠近河边,被子有些许发霉是很正常的现象。
辣味和咸味更简单了,这些百姓在从家里出发的时候,都带了一些干粮,有馒头,自然也有辣酱和咸菜,辣味和咸味就是辣酱发出的味道。
如此多的味道掺杂在一起,那种难闻的味道可想而知,实在是太难闻了,味道的强度也很大,就算李安戴着口罩,进入帐篷之后,还是被熏的很不舒坦。
“这帐篷里的味道,着实不小啊!”
李安进入帐篷之后,还是忍不住捂住了鼻子,这味道太难闻了。
身后的几名官员也同样捂起了鼻子,这味道他们也同样有些受不了。
普通百姓住的帐篷,只有一个不大的入口,帐篷上也没有窗户,通风和换气都很差,再加上里面有这么多杂物,味道大一些也是很正常的,若是留足通风的位置,晚上就要冷了。
这不禁让李安感叹这些百姓的居住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这些帐篷里的条件,哪里像是人住的地方,倒像是牲口住的地方。
老百姓的临时住宿条件能够改善一下吗?自然是能够改善的,不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如此一来,不但要多花很多钱,而且,还很是耽误工夫,或多或少的会耽误修路的进程,可若是不改善居住条件,这些筑路人马或许生病的几率就更大了,这个是非常矛盾的,似乎不论是想办法改善,还是完全不去过问都不太好。
“李侍郎,修路工期太紧,若是调集大量劳力打造木房子,会耽误很多时间的,修路就很难按时完成了,朝廷下拨的钱也是有数的,我们也只能省着点花。”
一名官员叫苦道。
李安理解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这个本官自然明白,不过,他们这么多人若是吃不好睡不好,干活的时候就没有力气,同样也是会耽误工期,让他们住的舒坦一些,吃的好一些,干活的效率也会提高不少的。”
“这个……”
身后的多名官员都一脸的难为表情,或许真的有难处吧!或者是不太认可李安说的话,觉得这些老百姓命硬的很,就算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很好的休息,并不会耽误什么,是李安优越惯了,自己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老百姓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
“本官知道你们有难处,也不会逼着你们做什么,有余力的情况下,能改善一些就改善一些吧!就算到时候不能按时完工,只要你们是已经尽力了的,本官就会给你们求情,不会让朝廷治你们罪的,都放心好了。”
李安开口说道,算是给这些官员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不用特别担心,要知道朝廷的法令是很严格的,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少负责的官员都要吃罪的,至少,想要借此立功怕是不可能了。
“是,李侍郎,我等一定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能解决多少是多少,这里气味太大,我们还是出去吧!”
一名领头的小官说道。
李安也待不下去了,点了点头就走出去了。
走出帐篷之后,总算可以好好的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了,刚从味道难闻的地方突然走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这感觉是真的特别爽。
这帐篷里的味道,比厕所也好不了多少,这就是最普遍老百姓的住处,这里的环境比隔离区的房子差太远了,隔离区住的都是染了瘴气的病人,这些病人需要更好的照顾,所以,这些官员也想到给他们打造平整的床铺,搭建较大较好的房子,而这些没有生病的百姓,就只能随便找块木板垫在身下了。
李安又连续检查了好几个普通帐篷,条件都差不多,里面都是臭烘烘的,非常的难闻,地面上的情况更糟,有一些人的被褥下面,居然一块平整的木板都没有,只有一些粗细不一的细树枝,在细树枝的上面仅仅铺了一层薄薄的毯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人就躺在这个薄薄的毯子上,下面的细木棍肯定会垫的后背很疼。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李安看到如此简易的床铺,实在是不能容忍了,之前看到的几块木板靠在一起,至少身下还算平整,睡觉的时候也不至于垫的太难受,而这些细木棍铺成的简易床,上面居然只有一层薄薄的毯子,这哪里是人住的,要是在这个上面睡一夜,后背肯定会很痛的。
大早上起来后背痛,干活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受到影响,这必然会影响到干活的效率,而且,也很容易让人生病,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善。
身后的官员也看不下去了,他们只是负责指挥协调,并不负责具体的干活,劳力的居住环境也一直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只要能把几万人安顿下来就行,至于条件恶劣一些,他们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底层的百姓,肯定是能吃苦的,至于条件恶劣到如此地步,他们也是完全没有料到。
“李侍郎,这一定是下面的人,一时找不到足够的木板,这才用树枝代替的,下官马上抽调木匠打造简易的木床,一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一名官员开口说道。
这也不能怪下面的小吏,上面不给资源,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积极的做事,有多少资源他们就做多少事,所以,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就造成帐篷搭好之后,大部分里面没有床铺,只有少量的帐篷里能分到床铺,一些没有床铺的就只能放入简单的木板,而还有一些干脆连木板也没有,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帐篷,百姓离家的时候仅仅带了被褥,并没有携带木板床,若是直接睡在地面上,肯定会生病的,所以,李安猜测这些细树枝都是百姓自己在工地寻找的,而不是小吏专门派人安排的。
1...685686687688689...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