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几位客官,要吃点什么?”
店小二开口问道。
李安还是老规矩,开口说道:“别问了,所有好吃好喝的尽管上就是了,有多少上多少。”
出门吃饭就要豪气一点,反正又不差钱,当然要吃最好的美味了,越好吃的美味,吃起来就越是能够让人舒坦,豪气的表现更能够让人觉得很爽。
“稍等,马上就好。”
店小二闻言离开,并顺手将一本小册子留了下来。
这本小册子上,全都是这个酒店的菜谱,李安可以翻阅,若是还有喜欢的,还可以点几样。
“白果炖鸡,这不是青城四绝么?益州城居然也有卖的。”
李安淡淡一笑,开口说道。
如此看来,白果炖鸡已经不算是青城四绝了,而是成了整个蜀中的一绝了,这倒也挺好的,一种美食能够发扬光大,这有什么不好的。
隔壁的客人仍旧在谈论李安,而李安也在静静的听着,真是说什么的都有,而不论这些家伙说什么,李安都是不会怪罪的。
酒店的招牌菜很快就被一盘盘的端了上来,荤素搭配的很合理,都是最好最贵的菜,店家也是聪明人,既然对方是一个不差钱的主,自然要把最好最贵的菜肴端上来了,要不然不但赚不到更多的钱,反而还会招致客人的不满。
“客官,您的菜来了,您看还有什么需要?”
店小二很快就带着两个同伴端来了店里的招牌菜,但数量不多,只有十几盘,而一般情况下,有钱的客人会点几十盘菜,他刚才留下小册子,就是让李安看看还有什么需求的,虽然李安早就说了,好酒好菜尽管上,但店里也只能把最好的招牌菜端上去,若是把全部几百道菜肴都端上去,那也是放不下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除了招牌菜,剩下的菜哪个好,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李安拿起菜单,随意的勾了十几道菜,然后将菜单交给小二,一顿饭三十多道菜,这才符合有钱人的派头,也不用全部都吃完,每样尝一口就差不多饱了。
另外,因为一行人比较多,所以,李安直接要了两份,也就是六十多道菜,这其中,大部分肯定都吃不掉,但有钱就是豪气,而且,也不会真的浪费,这些吃剩下的食物,也会用来喂养牲口,其实,并没有浪费什么。
李安一口气要了六十多道菜,而且都是价格最贵的,店家自然最为高兴了,生意越好,店家挣的就越多。
没多久,这六十多道菜就被端了上来,分在两个桌子上,全都是热气腾腾的,看样子店家早有准备,所有食材都很齐备,厨师也足够多,所以,只要有人点,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所有的好菜全部端上来,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凡是去饭馆吃饭的人,最不满的就是等待了,若是为了吃顿饭而长时间的等待,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所以,能够及时的把客人点的菜做出来,是酒店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指标,而好一点的酒店,里面的做菜厨子都是很多的,为的就是在短时间内将各种美味制作完成,不至于让客人久等。
既然是益州城的著名酒馆,饭菜的质量自然是很有保障的,每道菜的胃口都相当不错,李安吃了几口,便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品尝美味不是主要目的,李安主要是来体验风土人情的,能发现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会让李安很是满足。
李安这顿饭吃的有点晚,不过也不算太晚,子时还没到,而就在李安忙着吃饭的时候,益州此时已经到了节帅府了。
“节帅,刺史来了。”
鲜于节帅正准备休息,听说刺史来了,眉头一皱,说道:“不是刚走吗?怎么又回来了,难道没吃饱?”
“节帅,刺史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下人说道。
鲜于节帅只能放弃休息,示意下人去请刺史。
“不是刚吃完吗?怎么又回来了,难道没吃饱?”
鲜于节帅迈步走到正堂,开口说道。
刺史开口一见鲜于节帅,连忙说道:“节帅,李侍郎已经进城,您知道吗?”
“什么,李侍郎进城了,这么快?”
鲜于刺史显然早就知道李安要来益州城,只是没有料到李安会来的这么快,行进的速度大大超过他的预料。
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着协助刺史修路,甚至都把麾下的军队,调集一半用来维持沿途修路区域,以防止沿途修路的区域发生动乱,有军队在,也好尽快进行平乱,所以,也没花多少心思去关注李安入蜀,一路上也没有布置打听消息的人,所以,才会没提前得知李安抵达益州城的消息。
“节帅,不会有错的,我已经派人出城查实了,三百龙武军已经在城外驻扎,但李侍郎却不在城外,一定早就进城了。”
益州刺史说道。
鲜于节帅蹙眉道:“来都来了,怎么不第一时间来我们的府上,也没派人通知一声,这是要干什么?”
“不知道就算了,可我们已经知道了此事,就不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下官觉得还是要找一下才是。”
益州刺史说道。
鲜于节帅有些不满的说道:“找一下,怎么找啊!万一李侍郎不想让我们找到,我们还大张旗鼓的找,那不是惹他不高兴吗?而且,大张旗鼓的找人有扰民之嫌。”
“这李侍郎的脾气还真是古怪,难怪有人说他是怪才。”
益州刺史开口说道。
“不可妄议李侍郎。”
鲜于节帅连忙阻止,以防止这些不该说的话被传出去。
“节帅,这里又没有外人,怕什么?”
益州刺史无所谓的说道。
鲜于节帅蹙眉说道:“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些棘手,李侍郎悄悄的来,也没打个招呼,我们大张旗鼓的寻找会有扰民之嫌,可若是不去寻找,万一城内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冲撞了李侍郎,那也是我们没有治理好城池啊!”
不论是城池还是乡村,总会有危害一方的霸王,在乡下的叫村霸,而在城市里的叫恶霸纨绔,总之,到处都会存在那些仗势欺人的无聊之人,益州城自然也是不会例外了。
而鲜于节帅就非常的担心,担心境内的纨绔恶霸冲撞了李安,万一是重要人物的子女,那就更加的麻烦了,到时候,不论是救还是不救,都会惹来很多的麻烦。
“是啊!听说李侍郎很爱管闲事,益州城这么大,难免会有不平之事,这可真是棘手啊!”
益州刺史焦急的说道。
要是纨绔认得李安,自然不会当面惹事,可益州城不是京城,认识李安的人并不多,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大部分爱惹事的纨绔,基本上都不认得李安,如此,就算遇到李安,那也是不会退让的,这样一来,冲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鲜于节帅和益州刺史,其实担心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利益,益州城是他们的管辖区域,若是益州城有太多的不平之事,老百姓生活的不够好,那就是他们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而不论一个地方官多么的努力,都难免会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而做的不好地方,显然会影响他们的政绩,没有人愿意让上面的领导看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所以,古今中外就会有一种现象,只要上面的领导下来视察,下面的官员马上就会有大动作,马上就会调集很多人马,对辖区所有的道路进行清洁,对一些违规经营进行清理,口头警告一些爱搞事情的人,让他们都安分守己一些,不要做出格的事情,如此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等到上面的领导下来之后,就会看到焕然一新的地方政绩,就会对治理当地的官员大加赞赏。
得到上司的肯定,升官的几率自然也就大大增加了,至少,有很大的希望不会被贬官了,所以,很多地方官都非常热衷于做这些表面文章,益州城的这两位大官,自然也不会例外。
现在李安已经进城了,如此,不论他们做什么准备,都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如若派遣大量人马进行城市形象建设,就会直接被李安看在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会显得很假的。
所以,鲜于节帅和益州刺史,此时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似乎不论怎么做都不太合适。
“节帅,李侍郎既然进城了,这个点了,总该找个地方住下吧!益州城的客店虽然很多,但李侍郎应该会去最好的客店,我们派人去最好的那些旅店去暗查,应该能够有所发现。”
益州刺史突然想到李安也要休息,总不会露宿街头的,肯定要找个睡觉的地方,而高档客店就是最好的去处。
当然,益州刺史也只是猜测而已,他并不能肯定李安一定会去高档客店,万一去普通的客店,那他就没法找了,因为益州城的普通客店太多了。
鲜于节帅蹙眉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这只是猜测,说不定此时李侍郎正在酒馆吃喝呢?也有可能去了青楼,或者回城外的营帐了,这些都有可能。”
因为认识李安,所以,鲜于节帅知道李安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并不能通过猜测确定李安到底会在何处下榻。
“李侍郎,有可能会去青楼?这不可能吧!”
益州刺史惊讶的说道。
“有什么不可能的,本官与李侍郎都曾一同去过,额……”
鲜于节帅说话着急,一时间说漏嘴了,把自己逛青楼的事情都说了出去。
益州刺史淡淡一笑,他有空也会去逛逛,自然比较理解鲜于节帅,这对于男人来说,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至少说明身子骨还足够硬朗,还能够很好的享受生活。
“既然如此,那就多派点人,去所有李侍郎有可能去的地方暗访,总会有所发现的。”
益州刺史说道。
鲜于节帅叹息道:“这样还不大张旗鼓吗?咱这益州城有太多的青楼和酒楼,这要派多少人啊!还是算了吧!不管了,什么都不用管了。”
益州刺史闻言,一肚子的不高兴,节度使主要管军事多一些,而益州城是益州刺史的地盘,若是管理不善,最倒霉的就是益州刺史了,节帅的责任很小,自然可以不在意。
见鲜于节帅哈欠连天,似乎想要休息了,益州刺史只能选择告辞,一肚子气的离开了节帅府。
“你不管,我也不管了,大不了被训斥一顿,回去睡觉,困死本官了。”
益州刺史已经很疲累了,准备回去好好的歇息一番。
此时,李安在酒楼已经是吃饱喝足,正站在窗户边欣赏下面的街道。
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子时,但街道上的行人仍旧络绎不绝,仍旧非常的热闹,大概需要到子时结束之后,街道上的人才会慢慢减少,自从京城取消宵禁以来,整个大唐的大部分城池都开始取消宵禁了,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大城池是必然要取消的,毕竟,人口越多的城池,商业发展的越好,宵禁和封城会严重阻碍商业的发展。
多年之前,益州城便取消了宵禁,这一举措得到了城中所有商人的一致认可,老百姓自然也跟着高兴,这样夜间就不必只有回去睡觉这一种选择了,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夜生活。
从此之后,益州城就变得更加的繁荣了,不论白天黑夜,城中都是熙熙攘攘的,非常的热闹,商人的生意也更好了,也出现了很多十二时辰不停业的店铺。
当然,由于不是所有人都是夜猫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夜生活,所以,也只有城内最繁华的街道,才会白天黑夜都一样的热闹,而李安眼前的这个街道,就是益州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自然是白天黑夜都熙熙攘攘。
“这条街道的繁华,与京城也没啥区别了,就是街道稍微窄了一点,机动车辆少了一点。”
李安看着外面的街道,开口说道。
京城的最繁华街道,比这里的街道要宽阔,来往的行人自然也更多,最重要的是新式的机动车比较多,而益州城这里道路稍微窄了一些,机动车几乎没有,毕竟,京城已经有完整的供应体系了,而蜀中这里还没有,附近的道路状况也不是很好,自然不太适合进行太大规模地方普及。
而且,京城的规模太大了,好多工坊都开到临近的县城了,有机动车出行会比较方便,益州城相对要小得多,实在没有太大的需求,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京城的产量有限,几乎一出现就被京城的有钱人和权贵抢光了,益州城土豪想买也不容易买得到,所以,想要在这里普及也不太可能,现在各方面发展都需要金属资源,产量很难提高上去,倒是稍微简单一些的自信车获得了比较高的普及,但这并不是金属框架的自行车,而是木质框架的。
因为金贵的铁还是太贵了一点,而不论是车轮,辐条,还是车架,坐垫,还有车篮,其实都是可以用木料代替的,只有最核心的链条和齿轮必须用金属,木头做齿轮显然是没法用的,除了这极少的金属材料,其余大部分都用了木材,而车轮最外面包裹的自然是橡胶材料了,也有直接没包的,这样,骑起来的感觉就相当颠簸了,尤其是在路况不是太好的地方,那简直是要命了。
眼前好多自信车的木坐垫上面,都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棉布,这些棉布的作用自然是防颠簸的,有这些棉布的缓冲,颠簸的情况,或许可以好一些,在现实条件艰苦的当下,也只能如此了。
虽然使用如此规格的木质自行车,对人是一种折磨,但由于价格低廉,骑起来确实比走路要快些,也更加的省力,耗费也不大,所以,还是很热销的。
:。:
盛唐不遗憾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李安发现眼前街道的百姓,有一多半都是步行的,剩下的多数都是骑木质自行车的,骑马和坐轿的很少,机动车看了好一会儿,一个也没有瞧见。
这足以说明,益州城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是足够繁荣,自己带来的先进文明,在这里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尽管这是由于现实困难引起的,但还是让李安觉得太遗憾了。
看着几名站着骑自行车的百姓从街道上通过,李安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人的自行车有坐垫,但他们却偏偏喜欢站着骑,而不是坐着骑,这似乎说明他们的屁股被坐垫折磨的有点痛苦,为了减轻这份痛苦,他们宁愿站着骑车,等到他们的腿酸了之后,他们会坐着歇会,然后,还会继续站着骑车。
这种独特的骑车方式,李安前世小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并不是因为坐垫太颠簸,而是因为自己的腿还不够长,坐在坐垫上之后,根本就够不着脚踏板,如此,就只能放弃坐垫,站在脚踏板的上面骑车了,因为有大杠的阻挡,甚至要倾斜着身子骑车。
这种方式骑车,不但受罪也很是危险,但当时骑车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很快乐,也许是因为年纪很小吧!觉得如此骑车也挺好玩的,摔了一次又一次,还是锲而不舍的继续骑车玩,玩的不亦乐乎。
李安完全有能力发明非常舒适的自行车,也已经做到了,京城就有不少高档自行车,骑起来非常舒适,比骑马还舒坦,但由于舒适是需要很高成本的,而老百姓普遍喜欢廉价耐用的型号,不是不追求舒适性,实在是追求不起,如此,倒是这些普通工匠模仿的山寨版自行车畅销了起来,这让李安颇为无奈。
老百姓还是太穷了,若不是因为贫穷,老百姓是不会放弃舒适性的,这些木头轮子的自行车,看着就很颠簸,只是永远不用担心爆胎了,省去了修补轮胎的钱,木质辐条也非常粗大,断裂的可能性不大,少了的金属链条齿轮,还有车轴,用少量的油料润滑就行,实在不行用白蜡也能润滑,这些都不是很贵,用量也比较小,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总之,购买一辆木质山寨自行车是比较容易的,这比马匹便宜多了,而且,也不像马匹那样,还需要天天伺候,维护成本非常的低廉,是穷人最佳的外出交通工具,在大唐的好多地方核心城池都已经比较常见了,靠近京城的县城基本上都有,全大唐的州城基本上都能见到,而益州城这样比较大的城池,那就更加的普遍了,按照李安的估计,益州城至少有几千辆,这还是因为京城的配件产量不足,若是产量充足,益州城会更多的。
从眼前路过的木质自行车的样式,李安知道这些木质自行车,绝对不是产自京城的,因为这与京城见过的型号完全不同,虽然都是两个轱辘,但外观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按照李安的估计,益州城应该有自行车的制作工坊,这些工坊从京城买来核心部件,然后,利用蜀中很常见的木材,制作了这些符合当地人使用习惯的自行车。
多看了几辆自行车之后,李安发现这些自行车各有不同,似乎还挺有个性化精神,有的有车篮,而有的却没有,有的带有刹车装置,而也有一些没有带刹车的装置,还有后座也是,有的车子有后座,可以带一个人,也有一些是空空的,这倒是挺有意思的。
“过来。”
李安看到店小二上来送茶水,将其叫了过来。
“客官还有什么需要?”
李安开口问道:“你们益州城的自行车挺多啊!有自行车工坊吗?”
店小二看了看窗外,开口说道:“有,有啊!还不止一家呢?”
“哦!在什么地方?”
李安好奇的问。
店小二回答道:“工坊在城外十多里呢?不过,附近就有一家专门卖这个的小店,从来就不关门,就在隔壁街道,从我们这里的后门出去,一步就到了。”
“哦,几步就到了,那我们要过去看看。”
李安开口说道。
“好,客官什么时候去,只需知会小人一声就好。”
店小二客气道。
“现在就去,不会耽误你干活吗?”
李安笑着说道。
店小二笑着说道:“您是我们店里的贵客,再说了,真的没有多远,几步就到了。”
李安点头道:“那好,我们现在就去,带路吧!”
说完示意一半的护卫去外面牵马,剩下的随他一起去隔壁的街道。
在店小二的带领下,李安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隔壁的自行车小店,这个小店看上去规模可不小,里面除了贩卖自行车之外,还贩卖桌椅,木凳等木质家具,分别摆在左右两侧经营,多卖几种商品可以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也能够分担风险,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带完路,店小二就回去了,而李安则与护卫们进店了。
“客官要点什么,本店有上好的桌椅凳子,还要代步的车子,您随便瞧。”
店铺的掌柜亲自过来迎客,态度自然没的说。
李安只是看了一眼桌椅,然后便看向旁边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足有三十多辆,旁边还堆放着很多零部件,车篮子,铃铛,踏板,棉布坐垫套子等等。
“你们这个车子怎么卖啊!”
李安看着眼前的木质自行车,问道。
掌柜的直接回答道:“客官,您一看就是贵人,咱们家的车子都是最好的,价格要看装多少东西,最基本的只有五贯,这些东西都可以加上,每加一样就加一点小钱,全部加满也不过八贯,没有比这更便宜的了。”
这个价格确实不贵,比一般的马匹便宜多了,大唐的普通马匹,价格至少都要三五十贯,若是好一些的马匹,价格直逼百贯,至于千里马啥的,那都是无价的,有钱也买不到。
自行车的价格与马匹相差巨大,这个在后世也是一样的,后世的自行车与活马的价格也在十倍以上,好马同样是普通人买不起的。
“恩,价格确实不高,这都是什么人买的啊!贫农买得起吗?”
李安开口问道。
掌柜的耐心回答道:“这个一般都是条件稍好一些的百姓买的,还有大户人家的仆人也需要,贫农自然不会买。”
正在说话的功夫,一名骑着自行车的郎君匆匆赶了过来,开口道:“给我装个篮子,没有篮子,买菜也太不方便了。”
掌柜的笑道:“买的时候坚持不要,后悔了吧!要不要装个后座篮子,这样,前面篮子了能放一些,后座篮子也能放一些,一趟能买更多的菜。”
“不要了,不要,放在后面不放心,要是被人偷了就坏了,还是不要了。”
骑车的郎君连连摇头,显然是不愿意花更多的钱。
“随你,过几日可别后悔。”
掌柜的也不过分要求,使眼色让身旁之人帮忙给骑车郎君装车篮子。
“这位小郎君是做什么的?”
李安开口问道。
买车篮的小郎君看了看李安,客气的回答:“也没做啥,跟着父亲开店。”
掌柜的也跟着说道:“他父亲开了一家小饭馆,就在隔壁街道,他兄弟四个,全都在饭馆里干活,全家男男女女有十几口人,一个外人都没雇,哈哈!”
李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既然是开饭馆的,那每天肯定要买很多菜,就这一个小车篮子,肯定放不下啊!”
“没事儿,左右车把可以挂两个袋子,再加上前面的篮子,应该够用了,实在不行跑两趟就是了。”
小郎君笑着说道。
李安自然明白小郎君不肯在后座装个篮子的原因,一是因为要多花一点钱,二是因为放在后面不放心,万一被人偷了的话,自己也没法知晓,毕竟,没有人眼睛长在后脑勺上,大家的眼睛都长在前面,是看不到后面情况的。
但一个小饭馆一天需要购买的食材应该不会少,光靠前面的车篮和车把上的袋子肯定不够,后面装个篮子效果会更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