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当然,眼下的三个山谷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在十日之内,李安必须将这里整理干净,以迎接即将进入这里的新兵。
在即将离开葫芦谷之际,李安决定尽快动员泸州当地百姓,彻底清理葫芦谷,并聘请工匠,在葫芦谷的东西入口处建造高大的城关,如此,只需少量守卫,便可以守住谷口,从而确保山谷之中,新兵的绝对安全。
返回泸州城之后,李安立即将亲自考察的葫芦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大募兵措施
荔非守瑜心里非常纳闷,在前一段时间,他们征召沿途民夫为军队运送物资,在开出优厚报酬的前提下,山民们全都踊跃参加,而这一次前来募兵,泸州的山民怎么就这么不配合呢难道是因为这些公差的原因可若没有这些公差带路,他们可不太容易找到这里。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募兵的艰巨任务,荔非守瑜觉得必须先搞清楚这些山民的心里,到底在顾虑什么,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募集到足够多的合格兵员。
“你,过来。”
荔非守瑜一脸严肃的看向一名公差。
“将军,何事”
“这些老百姓为什么不肯报名参军,有什么苦衷吗”
“将军,当兵打仗会死人的,山民胆小,当然会害怕了。”
“一派胡言,说实话。”
荔非守瑜大怒。
“将军,小的不敢说假话,前些年泸州曾多次征兵追剿葫芦谷的土匪,但土匪极为彪悍,对地形又熟悉,将士损失颇大,几乎村村代孝,家家有丧事,老百姓害怕也是情理之中,哦,对了,刺史拿这些土匪实在没办法,最后只得下令放弃葫芦谷,将谷里的百姓全部迁往州城附近。”
“居然是被土匪给害的。”
荔非守瑜轻轻点了点头,问道:“葫芦谷附近的土匪有多少人马巢穴在何处”
“将军,这个小的是真的不清楚,只怕刺史都不清楚,不过,估计应该不会低于三五千,否则,也不可能让官军吃这么大的苦头,至于土匪的巢穴在什么地方,真的是没有人知道。”
这个回答虽然全是废话,但荔非守瑜却知道这是实话,他在营州的时候也做过匪,自然明白土匪在山中的优势,山林就是土匪的家,土匪的巢穴轻易是不会让外人知道的,人数更是不希望被官军掌握,这些都是土匪生存所必须的。
“百姓们不是怕死,而是害怕枉死,泸州数次征兵剿匪全都大败而归,将士死了一大堆,土匪却没伤着几个,这样的兵我也不愿意当。”
荔非守瑜语气带着愤怒,直指泸州相关官员的无能。
“将军说的极是,可百姓们无知,哪里知道将军指挥能力出众,并非泸州那些人可比。”
公差点头哈腰的拍起了马屁。
荔非守瑜看向身后的张二牛,吁了口气:“二牛,百姓们如此状况,你看我们当下该如何”
张二牛想了一下,开口建议道:“不如哄骗这些百姓,就说这次征兵的目的是练兵,不打仗,更不会去剿匪,让他们放心。”
“哄骗老百姓”
荔非守瑜连连摇头,反对道:“这怎么能行呢你当泸州的老百姓全都是傻子吗纸里是保不住火的,亏你能想出这馊主意。”
“可老百姓若是一直不报名,我们的募兵计划岂不很难完成,除了暂时欺骗百姓,我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张二牛一脸的无奈
荔非守瑜无奈,亲自拉着几名看上去比较健壮的百姓,并与他们推心置腹的交谈,宣传这次募兵的政策和目的,但这些百姓似乎仍旧充满警惕,对荔非守瑜不太信任,总是不愿意加入新兵的队伍,这让荔非守瑜非常的无奈。
“老百姓不愿意参军,这是我们的政策还没有做好,此事必须尽快想到解决的办法才行。”
“将军,不如向李将军汇报吧!他也许有办法”
荔非守瑜轻轻点头:“好吧!你立即前往葫芦谷,将这里的情况告诉李将军,记住,所有情况都要如实汇报。”
“是,将军,卑职这就前去。”
###
葫芦谷方向,大批吃过午饭的百姓和工匠正准备进入谷内,在正午的时候,谷内的明火就已经完全熄灭,浓烟也在逐步消散,此刻,只有零星的稀薄烟雾还在谷内飘散。
其实,此时忙着进入山谷,对百姓们的身体是会造成伤害的,但建造兵营的任务极为紧迫,自然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
“将军,谷里的大火已经基本熄灭,人员可以进入了。”
一名满脸烟灰的士兵,从谷内走出,向李安汇报情况。
李安点了点头,下令道:“让百姓和工匠随我进入山谷。”说着第一个走入了山谷之中。
此时的山谷,明火虽然全部熄灭,浓烟也不是很大,但偶尔仍能听到木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一阵微风吹过,便会暴露出零星燃烧的火红木块,当然,由于大部分可燃物都已经燃烧完毕,这些零星的火星是不会有多大作为了,更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复燃。
“咳咳咳……”
由于谷内仍存有烟雾,一些百姓被呛得直咳嗽。
李安虽然爱护百姓,但建设兵营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了大唐帝国的整体利益,让百姓辛苦一下也是必要的。
“三个山谷要同时进行建设,让百姓们尽快开始动工。”
李安用手扇了扇鼻端的烟雾,下达了开工的命令。
“是,将军。”
建造兵营不是建别墅,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只要各种功能区可以使用就可以,尽量以简单明了为主,雕梁画栋等繁文缛节是绝对不需要的,所以,规划起来非常容易,李安在山谷亲自视察之后,回去仅用力几个时辰,就将山谷的规划图画好了,并在复制多份以后,交给负责施工的工匠头目。
此刻,这些工匠头目,便是拿着李安规划好的设计图,带着一大波人马,前往各自的区域,展开紧张的施工。
清理灰烬,平整土地,压实地面,运进石料木料,不同的民夫按照分工的不同,在进行不同的劳动,三座山谷皆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干活情景。
除了东西入口的两座关卡比较高大,需要消耗的人力和无力较大之外,谷内的建筑都是供军人居住的一般房屋,不需要任何的修饰,以坚固耐用为主,为此,建造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按照眼下的进度,十日之内建造完毕是轻而易举的。
“大兄,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荒芜,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我平南军的营地了,除了练兵场和居住地,还能剩下不少的空地。”
“是啊!日后若是继续增加募兵的兵力,就不怕没有地方住了,此处山谷屯兵两万都毫无问题。”
李安轻轻一笑:“整个剑南道的精锐兵马才三万零九百人,一个小小的葫芦谷,你就想着屯兵两万,这怎么可能呢况且,国库紧张,若我提出募兵两万,陛下可能就不会派我来了,还有,你们要记住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走精兵之道才是最精明的选择。”
“是,大兄,我们明白了。”
“将军,将军……”
李安听到有人似乎在叫自己,连忙停下脚步,转身看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要求高
李安的募兵计划,是在十日内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合格新兵,但在六七日的时候,各支负责募兵的人马就相继返回泸州城,并将募集到的合格新兵带了过来。
这些新兵全都已经领过第一个月的军饷了,为此,对招募他们的将士非常的信任,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而由于葫芦谷的建设还没有完全竣工,这些新招募的新兵,只能暂时住在泸州城的城外,好在泸州刺史早就调来大批的帐篷,从而让这些百姓不置于露宿。
李安在葫芦谷一连呆了好多天,听说各路招兵人马,已经将招募的合格兵员,全部带回泸州城,心头大为高兴,并立即带着昆雄、飞羽,策马返回泸州城。
“大兄,葫芦谷的建设进度已经非常迅速了,却没想到募兵的速度更快,结果,还是没能让新兵一入伍就住进军营,露宿在泸州城外,真是让他们委屈了。”
李安咧嘴一笑:“募兵进展如此迅速,这倒是在我的预料之外,毕竟,才六七日而已,看来泸州的人才还是蛮多的,倒是我募兵的要求定的低了些。”
“大兄,你的募兵条件可真是不能再高了,若是再高一些,连我都未必合格啊!哈哈!”
的确,李安的募兵条件,已经算是非常苛刻了,至少在整个大唐朝廷,还真没有哪个将领敢定这么高的招兵条件。
“大兄,已经到了,城外全是帐篷。”
在李安抵达的同时,荔非守瑜、张二牛、张光晟等人,也全都迎了过来。
“无恙,葫芦谷准备的怎么样了,我们募集的新兵可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哈哈!”
“还是将军的计策好,若非将军计策,我们现在只怕连一个兵都招不到。”
负责募兵的将士,全都一脸的兴奋,因为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而且是保质保量的超额完成。
李安一脸的兴奋,看向荔非守瑜等人,开口道:“将士们辛苦了,你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可喜可贺,葫芦谷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后日一早,将士们就可以进入葫芦谷开始训练了。”
“无恙,这一次我们不仅完成了招募三千新兵的任务,而且还多招募了五百多新兵。”
“将军,各路人马都担心招募的新兵之中,会存在将军认为不合格的新兵,所以就私自多招募了几个,结果聚在一起整整多出五百多,若将军认为多了,我们可以立即着手裁撤。”
李安略微想了一下,摆手道:“三千五百新兵,一点都不多,只要是合格的兵全都要留下。”
“将军,可朝廷给我们的军饷是定的,这样会产生五百多人的空缺,几个月还好说,若是长期如此,只怕问题会很严重,除非向朝廷索要更多的钱粮。”
一名将领提醒道。
关于军饷不够的问题,李安自然早就考虑到了,不过,大活人岂能被尿憋死,办法总会有的。
“关于这五百人的军饷问题,本将自有办法,你们完全不必担心,只要照顾好这些新兵就可以了。”
“是,将军。”
李安点了点头,带领众心腹前往一处帐篷,并拿出自己编写的练兵纪要,同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军队编制。
平南军是李安负责募集的一支军队,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编制上做了一些调整,至少与大唐的其它军队是有区别的。
为了让这支军队更加机动灵活便于指挥,李安取消了营和旅,设团队两级兵制,平南军普通士兵三千人,分成十团,每团三百人,设校尉负责统帅,团下分六队,每队五十名士兵,设队正负责统帅。
队以下按照作战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成五组或者十组。
五组是十人一组,正前方两名刀盾兵,中间四名长枪兵,后面两名弩兵和两名弓箭手,弩兵备箭一百支,短刀一柄,弓箭手备箭一百支,横刀一柄,最前方的两名刀盾兵分别担任正副什长。
若是遇到地形比较狭窄的区域,则分成十组,每组一名刀盾兵、两名长枪兵、一名弩兵和一名弓箭手,刀盾兵这时候也就成了各伍的伍长。
平南军分十团,六十个队,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整整三千人,但每队还要设置正副队正各一名,侦查兵、传令兵、勤务兵各一名,队级领导班子共五人,全军六十个队,共计三百人。
团级设置一名校尉,两名副校尉,十七名辅助士兵,共计二十人,十个团共计两百人,如此,军官和辅兵整整占了五百人,与三千普通士兵加在一起,正好三千五百人。
也就是说,平南军实际每队五十五人,每团三百五十人,共计三千五百将士。
众心腹部下听了李安的介绍,皆颇为认可的点头,觉得这倒是可行的办法,取消营旅二级,可以让部队的指挥不至于太过臃肿,指挥起来会更加灵活,负责打仗的人更多了。←【x书?阅ぁ屋】
随后李安又侧重介绍了辎重团和特种团,全军十团,其中,一至八团为战斗团,九团为辎重团,十团为特种团,战斗团的具体编制已经说过,无非就是四个简单的兵种,刀盾兵、长枪兵、弩兵和弓兵。
而辎重团设两个舟桥队,一个医疗救助队,三个运输队,舟桥队负责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保证部队可以迅速前进和撤退,医疗救助队负责战场救助伤员,三个运输队,主要负责向前方运输粮草辎重,保证大军的物资供应。
当然,在不打仗的时候,辎重营除了训练之外,还有额外的经济任务,比如开垦田地,养殖牲畜,采集草药,以为部队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
特种团主要的任务是作战,而且是特种作战,分别为两个侦查队,两个攻城队,两个骑兵队。
其中,两个侦查队为全团核心,也是整个平南军的最精锐部队,他们不但要学会伪装侦查,为大军提供准确的情报,同时,还要拥有极为强悍的战斗力,可以作为全军先锋使用。
攻城队主要装备各种攻城器械,在遇到敌人的防御工事的时候,没有攻城队,仗是没法打的,冲车、云梯、投石车、大盾牌,这些都是攻城队的基本装备。
当然,除了会使用这些最基本攻城器械进行攻城战斗之外,攻城队的将士还要学会制造器械,并可以利用战场附近的现有材料,迅速打造攻城器械,甚至学会打造更大威力的重型攻城器械,以攻破敌军的坚固防御工事。
骑兵队是为了迅速追击和打击敌军而设置的,虽然南方地形崎岖,山谷河流众多,不便于骑兵作战,但那指的其实是大规模的骑兵会战,小规模的骑兵,在这样的地形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而骑兵的速度仍旧是步兵不能比拟的,如需要迅速抢占某个战略要地,而又有道路可以让骑兵通行的情况下,出动轻骑兵是最佳的选择。
见李安将平南军分的如此细致,每一个小的细节都考虑的清清楚楚,众心腹部下全都目瞪口呆,并赞赏李安的出色能力。
李安的编制分配看似简单,可每一个步骤都是按照南方的特有地形,和作战需求进行分配的,八个战斗团,只有刀盾兵、长枪兵、弩兵和弓兵四个兵种,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霁云
“草民南霁云。”
中年汉子朗声回答。
“南霁云”
李安心头猛然一震,这个名字他还是很熟悉的,在安史之乱中,有一个屡建奇功的大唐战将不就叫南霁云吗难道就是眼前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