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段俭魏与段俭明对视一眼,皆感到大为吃惊,大唐朝廷的情况,他们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唐朝廷会采纳南诏方面的建议,但听皮逻阁这么一说,事情似乎出了意外,而且充满了谜团。
“诏主,以臣之见,这件事情只有等二王子回来之后,才能了解全部的情况,两份情报不相同,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误会。”
段俭明连忙进言,并将腰弯的低低的,皮逻阁早就收到心腹和于诚节的汇报,但这一情况却一直没跟他说,直到现在才说出来,这似乎说明,皮逻阁对他这个心腹还有所保留,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将这一情况说出来。
当然,皮逻阁是一国雄主,不可能遇到一点情况,就慌忙的告诉属下臣子,并急切的征询臣子的意见,他要做到稳如泰山,该询问臣子的时候询问,不该说的时候不说,始终牢牢掌握主动权,如此,才能更好的驾驭自己的臣属,而让臣属感到危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入春闺楼
皮逻阁心底对大唐朝廷,是有些惧怕的,毕竟,大唐帝国地域绵延万里,国富民强,而他所统治的南诏,却是一块很小的国家,国力相对弱小很多。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皮逻阁觉得大唐平定爨地叛乱,无非就是几种情况,而这些情况,又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第一种情况,就是将平叛的任务交给南诏,完全借助南诏的兵马平定爨地的叛乱,这也是皮逻阁最希望看到的情况,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他有足够的把握平定爨地的叛乱,并最终将爨地完全占领,而后,以极其恭敬的态度,请求将爨地划入南诏的管辖范围,让大唐朝廷吃哑巴亏。
第二种情况,就是派遣数万唐军进入爨地围剿叛军,在这种情况下,皮逻阁认为唐军必然会遭遇失败,不是他鄙视唐军的战力,而是因为爨地的环境太恶劣,唐军以同等的兵力前来平叛,根本就占不到便宜,而唐军一旦在爨地战败,他就又可以上奏请战了,而这样一来,大唐朝廷同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从而便于他计划的实现。
第三种情况,就是派遣十万优势兵力,全面清剿爨地的叛乱,如此大规模的兵力,的确会给爨地的反叛豪强造成极大的震慑,但皮逻阁觉得,以大唐帝国眼下的局势,根本不可能抽调十万精锐人马对爨地用兵,这样一来,其它方向的兵马就会严重不足,会破坏大唐帝国的整体战略格局。
也就是说,虽然心里还有些忐忑,但皮逻阁总体上仍旧持乐观态度,只是他做事一向谨慎,所以,不敢贸然提前行动,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皮逻阁将自己预测的三种情况告诉段俭明,段俭明深以为然,并暗叹皮逻阁思维之周密,仿佛看到爨地并入南诏的那一刻。
但他们绝对想不到,就在他们日夜惦记爨地的时候,李安这只‘黄雀’早就盯上了他,并做好了坐收渔利的准备。
######
益州城驿馆,李安正与几名心腹属下,商议第二日一早出发前往泸州的相关事宜,没错,他们已经在益州城呆三天了,生病的将士也已经恢复过来,到了该出发的时候了。
不过,他们除了要前往泸州,还要将于诚节安全送回南诏,而去南诏的路和去泸州的路,并不是同一条,南诏相对更远一些,走靠西的路,而泸州则要走靠东的路,往东南方向行进。
“大兄,于诚节有百余名南诏士兵护卫,我们为啥还要操这份心,我们去我们的泸州,让于诚节自己回去不就行了。”
“大兄,我们身上肩负平定爨地叛乱的重任,应该全力以赴前往爨地,若分兵保护南诏二王子,则会耽误我们自己的事情,章仇节帅麾下有众多兵马,让他派遣数百兵马护卫,将南诏二王子送回南诏境内即可。”
“是啊!无恙,我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况且,这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刺客,就不要再考虑护卫南诏二王子了。”
众心腹全都反对分别护卫于诚节。
李安轻轻点头:“好吧!既然你们都反对分兵护卫于诚节,那就让章仇节帅派兵护送他吧!我们现在来商议,前往泸州的一路上,该如何行军。”
说着铺开了地图。
益州前往泸州的道路,并不是地势平坦的,很多地方都是崎岖的小路,车马很难通行,甚至在一些危险路段,必须依靠士兵肩挑背扛,才能将物资背过去,所以,这一路行军决不能图快,要严密规划好每日的行程,走的太少会耽误时间,但走的太快也会造成士兵的严重疲累,甚至,每日的宿营地都要提前选好,以免日落的时候,队伍处在难以宿营的险地。
“嗖……”
就在李安与麾下心腹,准备安排具体行程的时候,窗外射入一支利箭。
“有刺客,有刺客。”
驻守在门外的龙武军将士,发现了这一情况,并立即大声叫喊,呼唤同伴。
“快快快,抓刺客,你们几个保护将军。”
很快,几十名龙武军将士将驿馆的房间团团包围,另有一支人马前去追击刺客。
“刺客,怎么又有刺客了。”
于诚节一脸心慌的看向自己的心腹,恨不得立即钻到床底下。
“二王子莫慌,这里是大唐的驿馆,李将军与麾下数百将士就在驿馆里,刺客伤不了我们。”
于诚节闻言,顿时心安了不少。
“大兄,箭上有字条。”
李昆雄拔下箭矢,将字条交给李安。
李安将字条展开,眉头微微蹙起:“春闺楼,这不就是上次于诚节遇袭的青楼吗”
“没错,这的确是上次南诏二王子遇袭的地方。”
张光晟认真的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是让我前去相会吗”
李安可不想去青楼那种地方,虽然他喜欢美丽的姑娘,但他害怕染病。
“此事不明,还是不去为好。”
“大兄,这会不会是刺客的阴谋。”
“无恙,我觉得可以去,但要多带一些人马,一旦是个阴谋,也好立即应变。”
李安轻轻一笑:“那好,守瑜,你陪我去吧!昆雄、飞羽,你们带领三十名将士在附近溜达,光晟、二牛,你们留守驿馆,一定要确保于诚节的安全。”’
“明白。”
李安略微准备了一番,带着荔非守瑜前往春闺楼。
“无恙,这里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应该很安全。”
荔非守瑜站在春闺楼的门口,凝目注视左右,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
李安的余光也在扫视四周,以确定四周是否存在危险,在看到不远处的昆雄、飞羽等人之后,便放下心来。
“是李将军吧!骆郎君已经在楼上等候多时了。”
一名打手模样的人,满脸堆笑的走了过来。
“骆郎君”
李安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前面带路。”
“李将军请。”
虽然还没见到骆郎君,但李安依稀记得,在从东女国返回的时候,放走了一个姓骆的刺客,难道这个骆郎君就是那名刺客。
“骆郎君就在里面,小的告辞。”
“嘎吱……”
打手刚走,房间的门便从里面打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李安的眼帘。
尽管此人的装扮变化太大,但李安认得,他就是自己曾经放走的骆大虎,而在房间的一旁,还站着另一个人,是骆大虎的兄弟骆小虎。
“李将军,里面请。”
骆大虎恭敬的邀请。
李安点了点头,与荔非守瑜进入房内。
“骆大虎感谢李将军当初不杀之恩,特备薄酒表示感谢。”
李安轻轻一笑:“感谢就不必了,说吧!你找本将到底是什么事”
很显然,骆大虎费这么大劲邀请李安,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感谢李安的不杀之恩,必然是另有目的。
骆大虎正色道:“既然李将军不喜欢客套,那骆大虎也不拐弯抹角了,大唐朝廷的旨意已经传到益州,我们知道李将军此次要前往爨地平定叛乱,可李将军是否知道,另有一股力量,早已对爨地虎视眈眈。”
“另一股力量你是说南诏吗”
第一百六十八章 雇佣当地民夫
李安既然敢与骆大虎合作,就不怕骆大虎耍花样,在他心里,像骆大虎这样的小人物,只不过是可以利用的对象而已,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骆大虎只要敢耍花样,除掉他轻而易举。
“无恙,这个骆大虎找我们的真实目的,真的就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吗”
荔非守瑜一脸的怀疑。
李安轻轻一笑:“骆大虎是邓赕诏诏主的忠实臣子,他心里想的是如何为邓赕诏诏主报仇雪恨,帮助我们只不过是幌子,报仇才是他的真正目的,不过,皮逻阁向爨地方向调兵,让他敏锐的觉察到皮逻阁与大唐朝廷的微妙矛盾,而这正是他可以利用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这个小子有挑动大唐与南诏对抗的意思”
荔非守瑜眉头微皱。
李安点头道:“自从上次放他们一条生路,他应该就已经感觉到我对南诏有所不满,这一次,他得知大唐朝廷派我平定爨地,而皮逻阁又在此时向爨地调兵,这岂不是挑拨我们的大好机会吗”
“骆大虎只不过是一介武夫,没想到竟然如此富有心计,看来是我小看他了。”
“就算他再有心计,又岂能逃过我们的手掌,互相利用而已,又何必太在意彼此的目的。”
李安轻轻一笑,迈步返回驿馆。
第二日一早,在李安的率领下,三千余人马的队伍离开益州城,浩浩荡荡的奔向千里之外的泸州,而于诚节则在益州三百兵马的保护下,向南诏太和城而去。
李安这一路,要先后经过简州、资州、荣州,才能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泸州,这一路可着实不太好走,弯曲的道路、密集的树林,纵横交错的河沟,还有那炎热的让人发狂的气候。
这一道道拦路虎让队伍的行进速度一降再降,比原先的行进速度慢了许多,而生病将士的数量,也比之前预计的要高很多,甚至出现因病死亡的情况,这让李安有些一筹莫展。
“大兄,这南方的鬼天气可真是折磨人,就算不穿衣服都热的受不了,将士们衣甲缠身,都已经热得奄奄一息了,别说打仗了,热都把人热死了。”
李昆雄将衣甲脱下,挂在马背上,嘴里发着牢骚。
“是啊!大兄,越往南走,天气越热,照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将士病死,得想个办法才行”
李飞羽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脸的无奈。
李安已经两次下令减缓行进速度了,现在的行军速度已经慢的像乌龟爬一样,若是再次减速,就会与原计划偏差太大,可若是再这么一直往前走,怕是还有很多将士会病死在路上。
“无恙,不如让将士们白日休息,夜间行军吧!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荔非守瑜建议道。
李安轻轻摇头:“夜间行军固然凉爽,可这里道路崎岖复杂,若是看不清路面,掉入沟壑之中,哪还能有命,损失只怕被白日行军还要大许多。”
“可如此行军也不是办法,将士们现在已经毫无战斗力,运送兵器铠甲的民夫,更是病倒了许多,而泸州还有多三百里路。”
李安蹙眉思索良久,正色道:“将士们之所以疲惫不堪,一是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有些水土不服,二是因为交通不便,每个士兵身上的负担都很重,还有,民夫的负担就更重了,必须为他们减轻负担。”
“如何减轻负担,难道要把这些兵器铠甲全都抛弃吗”
“这肯定不行,这些都是朝廷给我们募兵所用的物资,是决不能丢弃的。”
李安微微吁了口气:“我们必须雇佣当地百姓,为我们运送物资,虽然要花掉一笔钱,但可以减少将士们的病亡,更可以加快队伍行进的速度。”
“大兄,好主意,当地百姓适应气候,为我们运送物资,是最合适不过了,估计也花不了多少钱。”
“我同意,雇佣当地百姓负责运输物资。”
李安点了点头:“好,说干就干,光晟、二牛,你们带领部分将士,立即联络沿途百姓,开出高价,让他们帮忙运输物资。”
“是,将军。”
张光晟与张二牛领命,带领一部分将士,前去招募当地民夫。
“大兄,只要我们能招募到足够多的当地民夫,完全可以让京城来的民夫回去了,尤其是那些生病的,不能让他们再跟着队伍受罪了。”
“是啊!大兄,还有那些生病的士兵,也应该暂时留下,待病情稳定之后,再前往泸州。”
李安认可的点头,看向一名部下,下令道:“让生病的将士和民夫就地留下,留下一百京城兵马负责保护他们。”
“是,将军。”
张光晟和张二牛的办事效率还算不错,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为大军募集了千余当地壮劳力,当然,这也是因为李安开出的报酬比较可观,对当地的老百姓比较有吸引力,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征集到足够多的劳力。
居住在南方的山民,由于平时整日在山间劳作,体格都比较强壮,对气候也非常适应,所以,他们运输同样的物资,感觉非常轻松。
在将部分兵器铠甲等物资交给当地山民后,京城民夫压力大减,体质弱小的部分士兵,还将身上的铠甲褪下,交由当地民夫携带。
当然,除了征集千余劳力之外,他们还额外征集到当地民夫饲养的家畜,这些家畜常年在山间游走,不仅对地形和气候适应,而且驮运能力非常出色,比唐军的战马强多了。
仅仅花了一笔不多的钱财,就为队伍减轻了极大的负担,李安感到很满意,麾下的将士和民夫们自然更加的满意,就连被征集干苦力的当地山民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报酬。
虽然环境仍旧恶劣,但身上的担子轻了,这让很多身体还行的士兵和民夫能够撑的下去,而且,当他们看到当地山民那种从容和稳健,心里多少受到一些鼓励,而人的精神一旦好了,身体也会跟着好很多。
随着队伍的继续前进,愿意加入运送物资的当地山民越来越多,当然,由于需求的人数不是太大,李安让部下捡身体最强壮的招募,从而在花同样钱财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劳动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