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小娘眼神有些落寞,嘟了嘟嘴:“是,将军,奴婢明白。”说着躺在了李安的身旁,并微微侧首看着一本正经的李安,不知道心里在想着什么。

    虽然不打算干什么,但一名身材姣好的妙龄女郎,就这么睡在自己的身旁,想要睡着真的好难。

    李安困意顿消,侧首问道:“你经常伺候客人吗”

    小娘嘟着嘴:“没有,这是奴婢第一次伺候客人。”

    “第一次那你怎么知道该如何伺候客人呢”

    “周姐姐教过我,她经常伺候客人,每次客人都很满意。”

    小娘如实说道。

    李安咧嘴一笑:“原来如此,什么都不要想,赶紧睡吧!愿你做个好梦。”

    “嗯。”

    小娘不知该怎么办,只能嗯了一声答应。

    虽然仍旧有些不适应,但只要闭着眼睛,什么都不要想,过一段时间还是能够睡着的。

    第二日一早,李安朦朦胧胧的睁开眼,发现身旁的小娘已经不在身旁。

    “将军,您醒了。”

    小娘端着清水和毛巾走到床榻前,并轻轻放下,拿起李安的外衣,服侍李安起身。

    李安穿好衣衫,洗漱完毕,轻轻走到床榻前,用匕首划开自己的手臂,让鲜血滴在被子上。

    “将军,您这是干什么”

    小娘见李安自残,眉头皱成了疙瘩。

    李安淡淡一笑:“你的周姐姐没有教过你吗若不如此,你这小娘就要挨罚了。”

    “多谢将军,奴婢该如何报答您”

    李安大度一笑:“不用,这个真的不用。”说完大步走出客房,准备向李林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次离京
    李隆基给兵部的期限是五日,让兵部必须在期限之内,筹备三千兵马的兵器、铠甲、军粮、军饷等物资,不过,兵部仅仅用了四日,就将这些物资全部筹集完毕,这足以说明,大唐国库虽然近来空虚,但临时武装一支三千人马的部队,还是毫无压力的,这就是大国的国力。 .

    而在这几日,李安一直没有闲着,除了逐步集结所部兵马之外,还四处搜集爨地的各种资料,包括地形地图、民族分布、气候特点、生活风俗等方方面面。

    因为只有对爨地的情况足够了解,才有可能更加轻松的平定爨地发生的叛乱。

    “大兄,叔父来了。”

    李安闻言,将桌案上的地图收起,起身迎接颜真卿:“叔父,您怎么来了。”

    “无恙,你明日一早就要率领兵马前往爨地了,叔父是来与你道别的,怎么样,对平定爨地有信心吗”

    颜真卿自豪的说。

    李安拍了拍胸脯:“叔父放心,爨地皆是乌合之众,平定爨地易如反掌。”

    “好,你有信心就好,不过,光有信心还不行,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麻痹轻敌,叔父在京城等着你凯旋归来。”

    颜真卿大声道。

    “是,叔父,侄儿一定凯旋而归,为大唐立功。”

    颜真卿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件刺绣,并缓缓展开:“无恙,这是如玉送给你的礼物,收下吧!”

    李安抬眼一看,那精致的刺绣是在一块白色的手帕上绣着一匹本奔腾的战马,寓意马到成功。

    “叔父,请代侄儿谢过如玉,出发时间紧迫,侄儿就不亲自去道谢了。”

    李安轻轻接下手帕,并塞到怀中。

    颜真卿轻轻点头,看向李安与众人:“时间不早了,你们早些歇息吧!明日就要正式出发了。”

    “昆雄、送送叔父。”

    “不用,你们歇着吧!”

    “是,叔父。”

    第二日凌晨,六百龙武军将士和四百辎重部队,全都在明德门外集结,时等候出发的命令。

    这六百龙武军将士全都是李安挑选出来的精锐,一百名蔚州带来的勇士也在其中,上次护送归昌王赵曳夫返回东女国,也是这六百将士,李安对他们颇为信任。

    四百辎重部队,也是京城装备最好的一支部队,每两名士兵一辆辎重车,配备驮马两头,可运输大量的军用物资,为部队提供足够的给养。

    当然,这四百辎重部队,仅仅能够维持千人部队的给养,对于即将招募的三千兵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则必须让额外的兵马来运送。

    为了运输这三千兵马所需要的物资,朝廷方面额外调集五百士兵外加一千五百民夫,负责将这批物资运往爨地,而为了这批物资的安全,他们将与李安的兵马一同出发。

    也就是说,李安这次进入爨地,所统领的人马,总计高达三千之众。

    简单的洗漱之后,李安带着一众心腹,借着朦胧的晨光,策马奔向明德门方向。

    大业坊距离明德门并不远,李安几人很快就抵达了明德门外,而此时,六百龙武军、四百辎重部队,以及负责押运三千兵马物资的官兵民夫,全都已经在明德门外准备就绪,只需一声令下,便可以立即出发。

    由于天色还没有大亮,送行的官员还没有抵达,于诚节的南诏使团也还没有踪迹。

    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但夏季的清晨却是非常凉爽的,只要太阳还未升起,气候就不会炎热。

    李安呼吸着凉爽的空气,欣赏着周围的景致和排列整齐的队伍。

    “大兄,南诏使团过来了。”

    李安也看到了,数百南诏使团正从明德门内的朱雀大街缓缓而来,在前面开路的是十几名骑兵,后面则是马车和步兵,最后自然是辎重人马。

    于诚节睡得比较晚,此刻正坐在马车利小憩。

    “二王子,李校尉就在前面。”

    于诚节闻言,微微睁开双眼,掀开车窗的帘子,向前方不远处的李安看去。

    “停下,停下。”

    在抵达李安身旁的时候,于诚节下令停车,并掀开车帘走了下来。

    “李将军,这么早啊!”

    于诚节一脸堆笑,看上去心情倒是不错,不过,从那浮肿的眼圈就可以看出,他这几日纵欲过度,身体严重虚亏。

    “二王子这几日可忙坏了,腰还好吗”

    李安开口打趣。

    “李将军真会说笑,小王好得很,这一路上,还要仰仗李将军多多照顾。”

    “保护二王子是卑职的职责,这一路定不会让刺客有机会伤害二王子。”

    于诚节笑得更加开心:“李将军,你这个朋友,小王交定了,待平定爨地,李将军可时到我南诏来做客。”

    李安点头道“若有机会,卑职一定前往。”

    于诚节与李安继续寒暄几句,而后便打着哈欠,进入马车闭眼小憩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式升起的时候,庆王李潭等十几名皇子,带着十多名五品以上的官员,在明德门外为李安送行。

    送行的问候,无非就是鼓励和寒暄,让李安保重自己,多为大唐朝廷立功等等。

    送行仪式结束后,李安一声令下,带领一众人马离开长安城,浩浩荡荡的向爨地方向进发。

    为了确保整个队伍的安全,李安对整支队伍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少量斥候提前三十里探查路途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李安汇报,从而排除道路被险情阻断,以及可能存在的埋伏刺客。

    正式队伍的最前方是五十名龙武军骑兵,负责在前方开道,保护整个队伍的安全,稍后一些是南诏使团的百余人,以及李安与麾下两百龙武军将士。

    再往后先是四百辎重部队,稍后一些则是负责押送三千将士的两千人马,李安让剩下的三百五十名龙武军负责沿途护卫,以防辎重和兵器铠甲有所损失。

    整个队伍,除了最前方探路的斥候,距离比较远之外,剩下的正式队伍,前后绵延不超过二十里,以方便时互相策应,防范某一处发生突发情况,来不及做出反应。

    由于来回走过两次陈仓道,李安对陈仓道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这一次南下,仍旧选择走陈仓道进入蜀中,进而前往爨地。

    三千人马离开长安城之后,以不紧不慢的速度,缓缓行进,因为辎重人马太多,沿途的路况也不是太好,所以想要走快是不可能的。

    好在平定爨地并不是太急迫的任务,走的快,走得慢都无所谓,只要最终能进入爨地展开行动就可以了。

    由于李安的威名早已被传遍天下,所以一路上并未遭遇刺客的袭击,直到一个月后进入益州城,都没有遭遇任何的意外,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意外。

    &n



第一百六十六章 皮逻阁有些害怕
    两爨之地是大唐的羁縻州,由于民风彪悍,不服王化,大部分区域都是蛮族酋长自治,少部分重要地区,大唐会派遣官员前去管理。

    不过,羁縻州的管理大为不易,蛮族彪悍无理,想要让他们规规矩矩的服从统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大唐有多名官员进入爨地之后,由于不了解爨地的民情,激怒了爨地的百姓,从而被百姓活活打死,这也造成大唐的官员都不愿前往爨地任职,并视前往爨地任职为贬黜。

    而为了震慑爨地的刁民,并打通大唐剑南道和岭南道之间的战略通道,更好的控制这一刻领土,大唐皇帝李隆基下令在爨地东部的南宁州筑城,并派遣筑城使竹灵倩全权负责修筑城池,许诺所有参与修筑的劳工付双倍工钱。

    但大唐的这一战略举措,让作威作福惯了的爨地豪强非常紧张,他们担心城池一旦修筑成功,大唐必然要在南宁州进驻大量军队,如此,他们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被挤压,日后做事就不能随心所欲了。

    这样一来,在南诏秘使的怂恿和牵线下,爨地十多名豪强全都联合起来,并出动麾下的兵马突袭南宁州,破坏正在建设中的城池,并斩杀大唐筑城使竹灵倩,直接导致了震惊大唐朝廷的爨地反叛事件。

    爨地豪强联合起来反叛大唐朝廷,或多或少的造成了境内的混乱,小股山匪趁机四处活动,给整个爨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让爨地的蛮族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负责平定爨地叛乱的大唐将领,李安必须了解爨地的所有情况,包括这些山匪的情况,以便找出最佳的平叛方案。

    “节帅,这些山匪是蛮人还是唐人”

    李安认真的问道。

    章仇兼琼轻轻叹气:“山匪就是山匪,还分什么蛮人和唐人,差不多都有吧!但爨地以蛮族人居多,所以山匪的大部分应该都是蛮族人。”

    李安点了点头,看向章仇兼琼:“节帅,卑职觉得,这些爨地豪强倒是值得拉拢,可以对他们恩威并施,不过,这些作恶多端的小股山匪,必须全部剿灭。”’

    “全部剿灭”

    章仇兼琼笑了起来,摇头道:“李将军真是初出茅庐,太天真了,爨地山高林密,小股山匪多如牛毛,别说你只有三千人马,就算给你三万大军,让你清剿一生,都未必能够将山匪全部剿灭,山匪自古以来都是依山而生,只要有山的地方,就会有山匪,这是剿不尽的。”

    李安淡淡一笑,自信道:“节帅说的是,自古以来有山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山匪,山匪之患自古以来就是各代朝廷颇为头痛的问题,而且很难根治,不过,卑职会竭尽全力的清剿山匪,不敢说全部剿灭,但剿灭大部分山匪还是有把握的。”

    “哈哈!难得李将军如此自信,那本帅就静候李将军的捷报了,来,本帅已摆好家宴,请。”

    章仇兼琼热情的要求李安。

    “节帅盛情相邀,卑职就却之不恭了。”

    “哈哈!里面请,本帅还有很多话要与你说呢”

    “节帅请。”

    此次面见章仇兼琼,已经将三千募兵的后续军粮和军饷问题搞定,这让李安的心里安定了不少,练兵需要足够的后勤保障,一旦军粮和军饷接应不上,后果会非常严重,而一旦这一问题获得解决,李安就毫无后顾之忧了,可以展开手脚的大干一场了。

    由于队伍一路行进颇为疲劳,已经出现不少病号,而泸州还远在千里之外,为了防止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李安决定在益州城休整三日,并补充急需的物资,然后再出发前往泸州。

    ####

    南诏太和城王宫之中,云南王皮逻阁负手而立,身旁是他的心腹臣子段俭明,而在他二人的正前方,是一名官位低下的臣子,正低头汇报情况。

    这名官位不高的臣子,便是段俭明的本家兄弟段俭魏,他刚刚从爨地返回,家还没回就迫不及待的前往王宫,将爨地的情况向皮逻阁汇报。

    皮逻阁在听了爨地的大好情况之后,心情颇为高兴,并连连点头,夸赞段俭明的能力,顺带着连段俭明也夸赞了一番,让他们兄弟二人都大为高兴。

    “诏主,爨地豪强接连斩杀大唐官员,与大唐朝廷已经势不两立,而如今大唐朝廷被北方的事物拖住,很难调动兵马进入爨地平叛,这正是我南诏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爨地与我南诏风俗相似,土地是我南诏数倍,我南诏只有得到爨地,才能在这天下拥有一席之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诏主万万不能错过这个天载难逢的好机会。”

    段俭魏一片诚心的进言。

    皮逻阁上前踱了几步,点头道:“眼下的局势,对我南诏大为有利,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过,本元忧虑大唐皇帝的态度,若无大唐皇帝的旨意,我南诏前去平叛,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万一将大唐得罪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段俭魏咧嘴一笑:“诏主所言极是,我南诏现在还离不开大唐的帮助,不过,臣觉得,大唐朝廷一定会同意诏主的建议,毕竟,大唐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投入南部了,况且,爨地对大唐来说只是边疆的不毛之地,而对于我们南诏来说,却是非得不可的膏腴之地,我们极为看重爨地,大唐朝廷就未必了。”

    “是啊!诏主,大唐国土绵延万里,爨地只是无关痛痒的一小块地方而已,按照当前的情况,大唐朝廷没有理由拒绝我们的美意。”

    段俭明附和道。

    皮逻阁沉吟片刻,开口道:“诚节前段时间派人传回消息,说一切还算顺利,他此行没有辜负本元的期望,但本元的心腹却传回消息,说大唐皇帝另派将领前往爨地平叛,并没有接受本元的请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元也很想知道。”
1...6869707172...7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