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李隆基何等聪明,从高力士的侧面回答,就知道大业坊的浓烟与李安有关。
“大家,李将军已经到了。”
一名小太监小声提醒道。
李隆基微微侧首,看到了正在大步走来的李安。
“微臣李安,参见陛下。”
李安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轻轻招手,示意李安上前,并指着远处的浓烟,问道:“朕听说,这一股浓烟是你的杰作,你可否给朕一个解释”
李安表情轻松,恭敬道:“陛下,微臣得了赏赐之后,就去大业坊买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的后院足有六亩的荒草,微臣清理了半个时辰,觉得实在费力,就放一把火,将其全部烧掉,这样可以轻松不少,没想到惊动了陛下。”
李隆基表情有些不悦,直直的盯着李安:“李安,你放了这么大的一把火,居然仅仅是为了烧掉野草,就不怕朕治你的罪吗”
“李将军,这里是京城,是不能便放火的。”
高力士在一旁插言,提醒李安认错。
李安倒是不紧张,佯装不知,并颔首道:“陛下恕罪,微臣只想着以最高的效率,处理掉后院的杂草,一时大意,忘了京城不能便放火的规矩,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伸手指着李安的脑袋:“所有人都能记得,就只有你李安,能把这么重要的规矩抛诸脑后,你知道在京城放火意味着什么吗造反!”
“陛下明鉴,微臣绝无造反之心。”
李安微微有些紧张,并解释道:“陛下,微臣做事,已经习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吐
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会二王子
李隆基让李安多带一些兵马前往爨地,自然是担心李安的人身安全,如此优秀的后起之秀,是大唐帝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一旦有所损伤,将是大唐帝国的巨大损失。
李安自然明白,李隆基对自己的看重,心头微微有些激动,顿了顿,抱拳道:“陛下,微臣愿率领六百龙武军前往爨地,加上后勤兵马,一共千人,这些就足够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好吧!就让原先随你前去东女国的人马,继续随你前去爨地,另外,一旦爨地局势危急,可随时向章仇兼琼求援,万万不可冒险。”
“谢陛下关心,微臣明白。”
李隆基吁了口气:“募兵所需钱粮和兵器铠甲,朕会尽快安排,五日后应该就能准备充足,李将军可先让将士们做好准备,五日后出发,前往爨地。”
“是,陛下,微臣遵旨。”
李安慨然领命。
李隆基轻轻挥了挥手,李安告退,缓缓离开。
看着李安离开的背影,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轻声道:“李安擅长打破常规,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一把火烧掉六亩野草,倒不失为一种魄力,让他负责平定爨地叛乱,朕相信,这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陛下圣明,微臣也相信李将军能早日取得胜利。”
“李安若真的能用三千募兵,平定爨地叛乱,温泉宫也就不用停建了,朝廷的负担也不会太重。”
高力士连连点头附和。
李安沿着皇宫的甬道,大步而行,一路上遇到的官员和太监,全都投去诧异的目光,他们都已经知晓李安在家中后院放火的事情了,可看李安眼下的状态,好像不但没被皇帝训斥,反而还得了奖赏,这种反常的情况,只怕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奇怪。
“李将军犯了这么大的忌讳,居然丝毫没有受到陛下的惩处,真是……”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李将军子母道一战,以微弱代价全歼吐蕃两万精锐边军,亲斩吐蕃王子郎支都,这么大的功劳摆在这里,陛下又怎么会处置他呢”
“不对,功劳是功劳,过失是过失,这岂能混为一谈。”
“听说陛下要对爨地用兵,或许就是让李校尉前去。”
“对爨地用兵,你听谁说的”
“南诏二王子的随从,他说陛下不同意让南诏全权负责平叛,还让我向陛下进言,我哪敢啊!”
几名官员聚在一起,小声议论了起来。
“你们在议论什么。”
李林甫一脸严肃的走了出来。
“右相。”
李林甫平时总是挂着笑脸,此时板着脸,着实让这些大臣吓得心惊胆战,并全都低头不语。
“都回去吧!让陛下看到,成何体统。”
李林甫挥了挥手,让众官员返回各自的岗位。
“恩相,卑职刚才看的清清楚楚,李将军面色带笑的走了过去,看样子,陛下并没有怪罪于他,那我们的奏折”
一名官员留了下来,小心翼翼的向李林甫请示。
显然,在得知李安在后院放火之后,李林甫暗示几名心腹官员,写奏折弹劾李安,以打击这个受皇帝器重,同时又不与他一路的人。
不过,既然皇帝李隆基并没有怪罪李安,那么,若是前去弹劾,似乎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了,李林甫可是非常了解李隆基的,只要李隆基不追究一件事,大臣再怎么说都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会引起李隆基的反感。
“算了,把奏折都扔了吧!”
“是,恩相。”
李林甫摸了摸下巴,略微沉思了片刻,便意识到,李隆基是要让李安领兵平定爨地叛乱了,毕竟,章仇兼琼的奏折,他是看过了的,在奏折中,章仇兼琼极力推荐李安负责平定爨地叛乱,而此时,李安犯了忌讳,还能大摇大摆的走出皇宫,这不就证明,李隆基已经采纳章仇兼琼的建议,让李安率军平定爨地叛乱了吗
‘李安,你可真行,一次次的立功,一次次的犯错,可陛下只看到你的功劳,却不在乎你所犯下的过错。’
李林甫心下顿时对李安嫉妒不已,虽然李隆基同样器重他,但他做事极为谨慎,可从未犯过像李安这样明显的错误。
“右相,陛下刚刚传来旨意,要求兵部立即筹备三千士兵的装备和钱粮,限五日内完成,还有,陛下下旨,加封右龙武军郎将李安为平南将军,五日后率军平定爨地叛乱。”
一名小吏匆匆跑来汇报。
李林甫身体微微抖了一下,顿了片刻,开口道:“知道了,你立即去通知兵部,催促他们尽快准备。”
“是,右相。”
‘一个山村小娃娃,这才几天,居然当上了右龙武军郎将,还加封平南将军,升迁如此之快,大唐只怕也没几个了。’
在完全得知真相后,李林甫的心里还是产生了不小的波动,有点酸酸的。
嫉贤妒能是李林甫一贯的作风,而他之所以如此,是源于内心的巨大不安全感,俗话说高处不胜寒,所处的位置越高,一旦摔下来就会越痛苦,李林甫身为大唐右相,已经位极人臣,地位已经无法再提高,而守住目前的地位,就是李林甫迫切需要做的,而李安的势头,很明显会严重威胁他的地位,他岂能不紧张。
####
李安离开皇宫之后,立即召集麾下弟兄,告知他们五日后要前往爨地平定叛乱,让他们尽快通知所部兵马,让将士们尽快处理家中事物,五日后到城门外集结,当然若有人不愿意前去爨地,李安也下令不得勉强,以体现人性化,同时淘汰那些不愿打仗的公子哥。
而李安之所以提出募兵三千,仅带六百将士前往爨地,是因为子母道一战,龙武军战力不强的弱点显露了出来,当时,若不是唐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吐蕃主将被自己斩杀,后果真的很难预料,而带着这样的士兵前去平定爨地叛乱,李安的心里很是没底。
募兵就不一样了,这是可以亲自进行挑选的,只要挑选合格的将士,进行严格的训练,完全可以练就一支让敌人胆寒的强兵。
况且,李安要募集的兵源,就是爨地附近的大唐百姓,这些附近的百姓对爨地高温潮湿的环境比较适应,只要训练的好,战力将远超京城的龙武军,并成为平定爨地叛乱的绝对主力。
“无恙,新兵需要进行挑选和训练,没有半年的时间,怕是难以形成战斗力,那我们平叛还来得及吗”
荔非守瑜蹙着眉头,对李安的决定有些疑虑。
“是啊!大兄,新兵不好练,我们为何不要现成的军队呢”
“大兄,龙武军战力不高,我们可以选择剑南道的边军,为何非要自己选兵练兵呢”
很显然,众人都觉得李安的考虑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平叛就在眼前,在这个时候不要现成的兵马,却要自己挑选训练兵马,这不是疯了吗
李安嘴角淡然一笑,看向众弟兄:“平叛的确迫在眉睫,不过,云南王不是急着要平叛吗我们可以将平叛的前期任务交给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右相再次邀请
于诚节彻底被李安搞糊涂了,他不明白李安到底想要干什么,一身疲累,不想去爨地受累,这还是李安吗奈何圣旨已下,是大唐皇帝逼他前去平叛的
全仰仗云南王,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要让贤,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让给自己父亲
一连串的疑问,让于诚节的额头蹙成了一个大疙瘩,顿了顿,看向李安:“李校尉究竟何意不妨直言。”
李安看向屋内,轻声道:“二王子,我们进去谈,如何”
于诚节抿了抿嘴,伸手做出邀请的动作:“李将军,里面请。”
进入房内,李安与于诚节分别落座,中间仅仅间隔两步的距离,以方便谈话。
“李将军,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于诚节好奇的问。
李安首先笑了笑,看向于诚节:“二王子可知大唐眼下的局势”
“大唐眼下的局势”
于诚节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摇头道:“小王不明白李将军的意思,李将军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安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卑职当二王子是朋友,所以,有些事情就不瞒二王子了,眼下,我大唐北面有突厥内乱,西部有吐蕃威胁,东北两蕃时常寇边,去年河北道又发生了千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现如今,爨地又发生了叛乱,可真是祸不单行啊!朝廷的国库都告急了,所以,已经没有过多的钱粮,派遣主力大军前去爨地平叛了。”
于诚节闻言,故作哀伤道:“小王一直听说大唐富庶,没想到也会有国库空虚的时候,小王深感痛心,可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同意让我南诏负责平叛呢我南诏一统六诏已有多年,国库充溢,兵力强盛,完全可以击败爨地的叛军。”
李安眉头一皱,看向于诚节:“二王子是真的不了解陛下,还是在装糊涂,这么简单的道理,二王子居然不清楚。”
“小王是真的不知,还请李将军告知。”
于诚节虚心请教道。
李安故作神秘,伸着脖子靠近于诚节,低声道:“陛下是大唐的一国之君,是草原的天可汗,同时也是个极其好面子的人,就算大唐国库空虚,也不能让人看笑话,爨地豪强反叛大唐,本就该让大唐平叛,若将平定叛乱的责任全部交给南诏,岂不显得大唐无能。”
于诚节摸了摸额头,点头道:“李将军说的很有道理,那陛下真实的用意是”
“陛下真实的用意,仍旧是借助南诏的兵马,平定爨地叛乱,只是明面上要派遣卑职带兵前去,以显示大唐的平叛决心,保住大唐朝廷的颜面。”
于诚节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小王需要做什么”
李安见时机成熟,靠近一步,轻声道:“卑职五日后会率领六百将士前往泸州坐镇,实则按兵不动,做做样子而已,二王子可尽快返回南诏,将陛下的真实用意告诉云南王,让云南王尽快率军平定爨地叛乱。”
于诚节连连点头,一脸感激的看向李安:“多亏李校尉提醒,小王还以为此行没有完成父亲的嘱托,没想到陛下的真实用意仍是让我南诏主导平叛,如此,小王就放心了,放心了。”
李安心里冷笑不已,在他看来,于诚节可真是个大蠢货,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完全跟着别人的思路走,这种蠢蛋若是当然南诏的一国之君,对大唐绝对构不成威胁,最多也只能是在贤臣的辅佐下,勉强维持南诏的现有领土。
“二王子,卑职五日后出发,若王子在京城已没什么事情要做,不如同行,这样,卑职也可护卫二王子的安全。”
李安担心于诚节被长安城的美好生活困住,不想返回南诏,如此,夺取南诏王位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不利于大唐日后的利益。
于诚节闻言,觉得李安说的很在理,既然在京城的使命已经完成,自己私下结交大唐官员的目的,也已经达到,那还留在长安城干什么,不如早些回去,早些向自己的父亲复命。
“李将军说的是,小王正有此打算,那就五日后,小王与李将军同行,及早返回南诏。”
于诚节高兴的说道。
李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再留在这里陪于诚节说话也没什么意思了,起身告辞道:“二王子早些歇息,卑职先行告退。”
“小王送送李校尉。”
于诚节满脸堆笑,起身亲自将李安送出鸿胪会馆的大门外,目送李安走出好一段距离,才转身返回,嘴里还哼着小调。
见刚才还一脸阴霾的于诚节,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三名心腹随从全都一脸愕然。
由于李安和于诚节的谈话是在房间内进行,所以,他们自然是听不到的,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王子,什么事情,让您这么高兴。”
一名心腹随从,大胆的问了一句。
于诚节咧嘴一笑:“李将军刚才说了,陛下的本意,仍是让我南诏负责平叛,只是碍于面子,才让李将军带领几百人去爨地走一圈,你们想想,几百人的龙武军能打得过爨地的数万叛军,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二王子,事情只怕不会这么简单吧!属下听说,大唐皇帝让李将军募兵三千,若不平叛,募集这么多兵马,又是何意。”
“是啊!二王子,李安用兵强悍,几个月前,以数千伏兵,全歼吐蕃两万边军,此次,他前往爨地募兵,怕不是转转这么简单吧!”
几名心腹随从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