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不遗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御山河

    最让李隆基担忧的,是爨地处在山区,地形非常复杂,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平叛,投入两三万人马怕是不够,而且,大唐兵马并不擅长在崎岖的山地作战,在山地的战斗力也将大大减弱,长期鏖战下去,对大唐的国力将是很大的消耗。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会一样,李隆基身为大唐皇帝,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自然与章仇兼琼考虑的不同,这是他想要依赖南诏帮忙平定爨地叛乱的根本原因。

    ‘李安南下东女国经过益州,与章仇兼琼是有过接触的,而章仇兼琼在奏折中推荐李安平定爨地叛乱,难道这是他们二人之间商量好了的,章仇兼琼对爨地的看法,已经在奏折中表达的很清楚了,李安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午后就要召见南诏二王子于诚节了,届时要向于诚节表明自己对云南王请战的态度,而在这之前,李隆基觉得,有必要先见见李安,听听李安对此事的看法。

    “宣李安进宫。”

    “是,大家。”

    大明宫丹凤门,李安跳下战马,在验过身份后,牵着马匹进入了大明宫,在下马桥畔,李安将战马拴好,并跟在一名小太监的身后,向紫宸殿方向走去。

    “李校尉稍后。”

    小太监说着亦步亦趋的奔向紫宸殿。

    李安站在紫宸殿的外面,随意欣赏周围的风景,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紫宸殿了,对这里的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过,上一次来的时候,是大雪纷飞的冬季,而这一次却是炎热的夏季,时间足足差了半年,季节也完全颠倒了。

    在冬季的时候,这里的花草树木,全都被大雪覆盖着,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而此时,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

    ‘皇宫真好,环境优美,还有这么多人伺候着,难怪有那么多人想要当皇帝。’李安心下腹诽,却绝对不敢说出来。

    “李校尉,陛下让您进去。”

    李安闻言快步迈入紫宸殿,见李隆基眯着眼睛看奏折,身旁的高力士也是耷着眼皮,完全不看向自己。

    “臣李安参见陛下。”

    李安单膝跪地,向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轻轻放下奏折,看向李安:“李校尉这次东女国之行,保归昌王无恙,挖出东女国内奸,活捉吐蕃大论兀论样郭,子母道一战,全歼吐蕃两万边军,斩杀吐蕃王子郎支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朕却一直没有下令封赏,心里一定很抱怨吧!”

    李安忙道:“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为陛下分忧是本分,岂敢要求赏赐,况且,早一日受封赏和万一日受封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臣相信陛下不会忘了臣立下的功勋,该赏的一定会赏的。”

    “哈哈!李校尉倒是会挺会说的,认准了朕会按功行赏,不过,有些事情,朕要先问问李校尉。”

    “陛下请说,臣知无不言。”

    李隆基diǎn了diǎn头,随手拿起几分奏折,递给身旁的一名小太监,看着李安,问道:“李校尉还是自己先看看吧!”

    小太监将几分奏折,小心翼翼的送到李安的面前,并放到李安的手中。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于诚节面圣
    李安没有确凿的证据,本不该随便乱说,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大不了惹皇帝不高兴呗。

    “陛下,微臣现在并没有确凿证据,不过,以微臣之见,此事多半与云南王有关。”

    李安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判断。

    李隆基沉思片刻,看着李安:“李校尉也怀疑爨地叛乱,与云南王有关那你是如何判断的”

    李安酝酿片刻,正色道:“陛下,微臣的根据有三,第一,云南王雄才大略,前几年已经将六诏一统,若要再次扩充土地,爨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爨地刚刚发生叛乱,云南王就迫不及待的让自己的二王子前往京城,这足以说明,云南王对爨地极为重视,而若是对爨地没有企图,又何必如此紧张。第三,据臣调查,云南王在半年前,秘密派遣一支人马进入爨地,意图不明,而这一支人马,极有可能与爨地叛乱有关。”

    不论如何,李安所说的事实,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李隆基听完李安的汇报后,低头陷入了沉思,云南王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外臣,他是真的不喜欢爨地的叛乱,会与云南王有关,但爨地叛乱的确有很多反常的地方,而这些反常的现象全都指向皮逻阁,让李隆基不得不信。

    “李校尉分析的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只要没有确凿证据,朕是不会相信的,李校尉明白吗”

    “是,陛下,微臣明白,微臣在返回京城的路上,已经留下多名属下,让他们前往爨地调查情况,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查出重要的线索。”

    李隆基一愣,指着李安道:“李安,你又自作主张,罢了,看在你一心为国的份上,朕就不计较了。”

    “谢陛下。”

    李隆基虽然依靠南诏共同对抗吐蕃,但他的确不希望南诏占领爨地,因为这样一来,南诏力量将进一步增强,太过强大的邻居,对大唐将会构成实际的威胁,这也是李隆基所不希望看到的。

    “对了,李校尉担心云南王平定爨地叛乱后,会赖着不走,可我大唐的兵马都在西部和北部,暂时依靠云南王相助,是最妥当的办法,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李隆基看向李安,指出大唐朝廷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李安正色道:“陛下,既然云南王愿意效忠朝廷,为陛下分忧,陛下理应给他尽忠的机会,但不能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他,我大唐也要派遣一支兵马进入爨地,如此,南北夹击,才能更好的平定爨地叛乱,更可以防止云南王有侵吞爨地的打算。”

    李隆基闻言笑了:“李校尉所言,与章仇兼琼奏折中所说的基本一样,看来在蜀中的时候,你与章仇兼琼早就商量好了,他推荐让你领兵平定爨地叛乱,这也是你的意思”

    “只要陛下给微臣这个机会,微臣愿意为陛下效力。”

    李安没有正面回答,但如此回答也等于是承认了。

    李隆基微微笑了笑,看着李安:“爨地山高林密,李校尉觉得,需要多少兵马才够用,朕先说好,我大唐主力暂时不能调往南部,能够动用的人马不会很多。”

    “陛下,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三五千人马应该就够用了。”

    李安略作沉思,给出了一个不大的数字。

    “三五千人马就够了李校尉可不能戏言。”

    李隆基大为惊诧,严肃的看向李安。

    李安的表情更加认真:“陛下,微臣只需三五千兵马,便可以为陛下平定爨地叛乱,陛下若有疑虑,微臣可立下军令状。”

    李隆基又是一愣:“军令状就不必了,如何处置爨地事物,朕还要仔细斟酌,不过,朕真的很好奇,李校尉了解爨地吗你为何能这么肯定,认为只需三五千兵马就可以平地那里的叛乱,是因为云南王的协助”

    李安轻轻一笑:“陛下,爨地豪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平定他们并不困难,只有庸俗的将领,才会动用大批人马进行平叛。”

    见李安如此自信,李隆基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当年,他也像李安这样,睿智而自信,可如今他老了,已经不复年轻时的锐气。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感叹道:“年轻人就是充满锐气,充满自信,就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大将军,宣读圣旨吧!”

    高力士应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一份圣旨,高声道:“右龙武军校尉李安,平定东女国叛乱,粉碎吐蕃入侵阴谋,战功卓著,进封为右龙武军郎将,官位正五品上阶,加封定远将军,赏赐千金,绸缎千匹,粟米两千旦……其余立功将士,各有封赏。”

    这一次的赏赐,可谓极为丰厚,除了金银绸缎等财富之外,官位也晋升了四阶,从正六品上阶,直接升为正五品上阶,定远将军的散号,预示着李安正式迈入将军的行列,从此,部下就可以正式称呼自己为将军了。

    “微臣谢陛下赏赐……”

    李安跪拜谢恩,心里大为高兴,这些都是他拼尽全力换来的,也算是他应得的赏赐。

    见李安高兴的合不拢嘴,李隆基微微瞪了李安一眼:“李安,你现在已经是将军了,不能再赖在灵州进奏院了,朕给你的赏赐,足够你在京城买一套房子了。”

    “是,陛下,微臣明日就去城内买房子。”

    李安合不拢嘴道。

    “大将军,把其它立功将士的赏赐也发出去。”

    李隆基交代高力士一句,并看向李安:“李将军,快去京城看房子吧!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好的房子。”

    “是,陛下,微臣告退。”

    李安带着满心的欢喜,奔回灵州进奏院,并将皇帝大赏立功将士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心腹将士,众立功将士闻言,皆大为兴奋。

    ####

    午后,南诏二王子于诚节,在大唐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这是于诚节第一次来长安城,对这里的规矩还不太了解,为此,要有大唐官员时时提醒,以免于诚节做出失礼和有损身份的事情。

    “大家,南诏二王子已经到了殿外。”

    一名小太监小步走入紫宸殿,向李隆基汇报情况。

    李隆基点了点头,小太监会意,高声喊道:“宣南诏二王子于诚节觐见。”

    “臣于诚节参见陛下。”

    于诚节按照大唐官员交代的礼仪,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赐座。”

    李隆基伸手一挥,让于诚节落座。

    “谢陛下。”

    于诚节先谢恩,而后缓缓坐在自己该做的位置,表情显得有些拘谨,毕竟,在他眼前是控制万里江山的大唐皇帝李隆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云南王这些年,身体可好”

    &nbs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京城买房
    朝廷封赏的圣旨来得很晚,但到手的赏赐来得倒是很快,几乎圣旨刚刚下达,赏赐的大批物资钱财就送到了各立功将士的手中。

    李安与麾下立功将士,全都受到了丰厚的赏赐,其中,以李安的赏赐最多,荔非守瑜、昆雄、飞羽的赏赐也不少,另外,将士们的官位,尤其是勋位都提升了至少一阶,最多的荔非守瑜,勋位由正八品上阶,直接提升为从六品上阶,提升六级,比李安还多两阶。

    当然,这是因为官位越高提升的越慢,而每提升一级就意味着地位的极大改变,李安被提升为正五品的官位,已经是很高的官位了。

    “大兄,我现在也是正七品的官位了,与县令是一个品级,哈哈!”

    李昆雄高兴的合不拢嘴。

    李安拍着昆雄的肩膀,看向其余几名心腹弟兄:“弟兄们,这只是个开始,日后,只要我们多多立功,官位还会节节攀上的。”

    “愿追随李将军,多立战功。”

    “好,爨地叛乱已久,若本将所料不错,要不了多久,大唐就要发兵平定叛乱了,到时候,少不了我们立功的机会,大家要做好准备。”

    “李将军放心,我们随时准备出战。”

    众心腹将士的士气倒是很高昂,随时准备出战立功。

    李飞羽轻轻走了过来,问道:“大兄,陛下赏赐我们这么多钱财,一时半会根本花不完,还有,这些钱财放在何处,总不能随身带着吧!”

    李安咧嘴一笑:“今日面见陛下的时候,陛下已经提醒让我买房子了,况且,我们在京城也不能一直赖在灵州进奏院,这几日无事可做,一定要将房子买好。”

    “大兄说的对,在白狼村的时候,我们还有个家,到了京城倒是没有可居之所了,这怎么行。”

    李昆雄也支持买房。

    李安轻轻点头,看向几名弟兄:“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满意的房子,我们现在就动身,分头了解各坊要卖房子的价位。”

    “好,我们这就动身。”

    昆雄飞羽等人,分头前往长安城的不同方向,以询问各处房子的价格,便于找到最合适的房子。

    当然,他们也不是漫无目的的找房子,而是先找到各坊的中介人,这与后世的房产中介差不多,毕竟,大唐长安城足有一百零八坊,每一坊的面积都相当于一座小型城池,如此大的面积,若不询问消息灵通的中介人,还真够找的。

    长安城是此时最大的城池,城内百姓足有百万之众,房产的数量也足有几十万,否则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口。

    李安与麾下弟兄,并没有进入全部的一百零八坊,但各坊的中介人氏,手中所拥有的房产并不限于本坊,临近十几个坊的房源,他们全都了然于胸,这倒省了李安等人不少事。

    傍晚的时候,李安与麾下弟兄各自返回,并汇报各自了解的房源信息。

    “大兄,长安城的房子可真是太贵了,尤其是北边的这一块,贵的离谱,南边还好一些。”

    李昆雄的第一感受,就是房子实在是太贵了。

    “大兄,二兄说的没错,同样的面积,北边最贵的房子,比南边最便宜的房子,足足贵了五倍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唐的皇城和政府首脑都集中在北边,住在北边的都是贵人,地势好,房子的价格自然要贵不少。

    李安沉思片刻,问道:“那你们觉得,我们应该买贵的房子,还是买便宜的”

    “当然要买便宜的,同样的钱,可以买好几处。”

    “北边的房子,距离皇城足够近,距离东市和西市也不远,似乎更方便一些。”

    “还是南边好,便宜的就是最好的,远一点有什么关系,骑马一会就到了。”

    昆雄、飞羽几人争论不休。

    李安蹙起了眉头,他虽然没有选择恐惧症,但买房是大事,必须要谨慎,这可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无恙,这是大业坊几处房产的图纸,房子都很大,而且很便宜,最重要的是,这儿一连十几套房产,全都在一个地方,若弟兄们一起买,还能再便宜一些,我觉得不错。”

    荔非守瑜将手中的图纸递给李安,轻声说道。

1...6465666768...772
猜你喜欢